我們退1萬步來講,假設中國君主立憲制在中國如何才能成功我們不討論失敗

1晚清中國要實行君主立憲制改革怎麼樣才能找到出路?怎麼樣才能夠成功?

2晚清的時候是不是君主立憲改革註定會失敗,難道一點希望都沒有,如果有要如何改革?

3在晚清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君主立憲的成功的,一丁點的希望跟曙光?


這個,辛亥革命期間還真的討論過這個問題。

辛亥革命爆發後,列強的普遍態度是支持滿清王朝。若能保存滿清的封建專制制度自然最好,但在革命形勢發展迅速,清國領土縮小到只剩下華北一隅之後,列強也明白維持原有制度是不可能的,於是改而支持君主立憲。

對於列強來說,君憲和專制其實無差別,而共和則是巨大的質變。因為共和意味著中國政權更迭,而君憲和專制則保留了清國名號。就如俄國大臣會見日本公使的時候說的那樣:「我們兩國的在華權益都是清政府轉讓的,如果清國倒台,這些條約還能有效嗎?」所以,只要保留清國名號,列強在華權利就能維持,這才是列強不在乎中國是專制還是君憲,甚至說讓漢人來當清國皇帝也無所謂的原因。

作為列強的代理人,袁世凱首先試圖說服武昌的黎元洪支持君憲。在11月27日漢陽淪陷後,本來就對革命很不堅定的黎元洪表示妥協。

這應該是整個辛亥革命期間,中國距離君憲最近的時刻。

但,在關鍵時刻,在12月2日,由浙江、江蘇兩省新軍組成的聯軍攻佔南京,革命黨人所主張的共和制呼聲開始高漲並逐漸成為主流,各地人民均強烈主張共和,反對君憲。

與此同時,香港、新加坡、馬來亞等英屬亞洲殖民地的中國移民(海外華人)強烈支持革命與共和,這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在列強意識到全中國人民都已經厭棄了滿清王朝和君主專制,滿清已不能很好地做列強的走狗之後,1912年1月22日,列強集體致電清廷,支持共和。

2月2日,清廷決定退位,僅僅支撐了十天。

(辛亥革命是一段在知乎上被普遍看低的歷史,如果最近有空,可能會多答幾道題)


如果從整個清末政局來看,君憲在此前已經破產,而辛亥不過是最後的機會。

很多知友都提到君主立憲中的民族因素,這的確是清末政局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但很多人都沒搞明白滿漢之分是如何具體作用在清末政局演變,導致君主立憲破產的。

君憲,在某種程度上是資產階級統治和舊封建統治的一個妥協,在這個過程中,最難的絕不是要割讓君主的權力,而是讓封建君主和資產階級新興勢力達成一個政治互信,確保雙方的妥協就此達成

若說封建君主不願意割讓權力,這自然是事實,然而中國歷史上,難道還缺乏君主被架空的時期嗎?不管是封建時代的權臣,還是新興資產階級勢力,在政治格局裡扮演的都是同一個角色——威逼也好,利誘也罷,君主只能被迫交出權力,這並不是什麼難點。

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確立政治互信——讓君主相信,資產階級的革命到此為止,不會再改朝換代盡誅皇室,從而為自己留下退路,而非絕不妥協拼一個你死我活;也要讓資產階級相信,君主不會復辟重新專制,收回他們的權力。相對來說,由於君憲本身就意味著資產階級的勝利和封建君主的失敗,因此相比於後者,建立君主的互信會尤為艱難。

而晚清的問題就在於此——在滿漢異族的背景下,滿清宮廷無論是對革命黨,還是立憲派,乃至為大清嘔心瀝血的漢人保皇黨都沒有絲毫的信任。地方咨議局請求選擇英才而入內閣,清廷卻以皇族充斥內閣;張之洞懇請清廷實現滿漢平等,三次泣血上奏摺,皆被清廷視為廢紙;立憲派在武昌首義之後請願立憲,清廷卻下令對請願人群開槍,終於使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黨人;梁啟超為大清構建「中華民族」嘔心瀝血,卻被慈禧通緝捉拿,迫使後者逃往日本,而革命黨的「排滿」就此取代「國族」,成為了民族主義的代名詞。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由於滿清宮廷對君憲下的深深憂慮——如果真的讓漢人掌握了權力,哪怕只是部分,他們真的不會清算愛新覺羅三百年來對漢族的奴役,真不會報復三百年前的揚州血仇、嘉定之屠嗎?所以,對於清廷來說,哪怕只是最低程度的平等和分權,也是不可接受的。

君主對於人民的防範,遠高於人民對於君主的防範,這是一個規律。

想要建立近代國家,不管是君憲還是共和,都意味著滿漢平等,都意味著民族主義。這不僅僅是民族主義「內爭民權」的核心思想,也是由於需要在舊君主和新的勢力之間,建立一個囊括雙方的共同體,樹立一個對雙方來說都是的外人,從而建立起雙方的政治互信——即便只是表面上和諧的互信,就已經足夠了。

因此,中國並不具有君憲的機會,唯一的機會,就是讓列強出面,強壓清廷接受君憲,這也就是說,辛亥是最後的機會。而這個機會,由於革命黨人的強硬,並沒有實現。


如果說立憲的目的是保大清,那其實是有機會的。當然最終能長久到什麼時候很難說,但再支撐一段時間完全可以做到。

一、清廷君主立憲失敗的理論基礎

清朝君主立憲失敗的原因,在於朝廷自身定位出現了差錯。

當時世界上的君主立憲,主要兩種模式,一種就是虛君模式,比如英國;一種就是君主依然有不少權力的模式,比如德日俄。清朝開始籌劃立憲,目標很清晰,就是學德日模式。畢竟誰也不想輕易放棄權力,在當時看,中國走德日模式,君主權力已經要喪失不少了,從清廷角度說,已經是一種妥協了。

但問題是,當時清廷的權力屬於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了。看起來似乎還掌控全國,實際上千瘡百孔。從太平天國戰爭以後,地方勢力日益坐大。清政府陷入了要想維持統治,就必須給地方勢力更大許可權;要想收許可權,就導致地方積極性下降,統治力度下滑的矛盾狀態。當然,如果是傳統封建社會,清廷可能還有機會短期忍痛向中央收權,但處在「揭竿斬木、瓜分豆剖」的時代,清廷是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完成權力再次整合的,必須不停依仗地方實力派來維持統治,相應的也要不斷放權。

所以實際上,清朝皇帝看似理論上比德日皇帝權力大,但他並不具備德日皇帝真正對全國軍政的統帥力量,所以其實最終要君主立憲,只能走英國模式

而這一點,無論是慈禧還是載灃,都沒有真正接受這個現實。

二、清廷君主立憲失敗的操作問題

慈禧整體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務實的領導人,庚子之變東南互保之後,意識到了清廷權力外強中乾的現實,所以對地方實力派進行妥協,也得到了相應的效忠。如果慈禧多活幾年,立憲應該不至於一地雞毛,很可能有一個名義上類似於德日的立憲模式。當然,只是說名義上類似,實際上真想走下去,遲早還是英國模式(實際上英國君權虛化也是個漸進過程)。

但慈禧死去導致平衡被打破。一方面,載灃對於地方實力派遠沒有慈禧的控制力,所以作為地方實力派基礎的立憲派明確要求更多權力;另一方面,以載灃為代表的滿清少壯派貴族,不滿足於權力的流失,希望立憲只是個過程,依舊能保持封建帝王的權力。

等於說,本來還有點機會有個德日模式君主立憲的外衣,逐步向英國模式過渡。但是慈禧一死,立憲派實際上要求更快速向英國模式走,載灃等貴族希望回到傳統帝國模式。雙方的矛盾就不可調和了,立憲派也就離心離德了。失去了立憲派的支持,清政府君主立憲實際上宣告失敗。

三、清廷君主立憲失敗的意識問題

後來有位教員說過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實際上做什麼都得先弄清楚敵人朋友問題。載灃等人就是犯了這個錯。

當時國內勢力雖然複雜,但主要就是鐵杆保皇黨、立憲派、革命黨這三派。力量最大的是立憲派。

鐵杆保皇黨主要就是宗社黨等滿清貴族等人,這一派團結,但是能力太差,單幹做不成大事;革命黨能力較強,但內部實際上較為混亂;立憲派實際上是當時力量最大,又相對目標最一致的群體。

立憲派包括了幾乎所有地方實力派和朝廷中不少重臣,勢力最大。但是,這一派並不是獨立的一派,也沒有明確首腦。所以這一派力量雖然最大,卻只能選擇支持一方,那麼支持誰,對於誰的最終勝利就至關重要。而且,主觀意願上,這一派和清廷關係遠好於跟革命黨關係。所以清廷要得到這一派支持並不難。只要願意讓渡權力,讓他們效忠皇帝是對方很願意的回報。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說,立憲派都應該是載灃們的朋友,革命黨才是敵人。雖然革命黨的起義不少,但只要有立憲派這個朋友,終究最多是病在肌膚;立憲派一旦反水,就成了病在骨髓了。可惜載灃實在是見小利而忘命,為了一點權力和立憲派翻臉,忘記了立憲派只是要權,而革命黨是要命

所以,與其說清政府亡於辛亥革命,不如說亡於皇族內閣。當皇族內閣出現,立憲派開始離心離德時候,清廷的覆滅才真正意義不可避免。之前革命黨起義,立憲派是努力鎮壓;而當立憲派看到革命黨起義立刻大量都與之合流時,清廷滅亡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四、清廷君主立憲失敗的影響

在一段時間裡,經常有一種說法,認為君主立憲失敗對中國是個很大的遺憾,我們沒能學會妥協,失去了各派合作和平發展的機會,從此中國開始了越來越激進的革命道路,造成了很大傷亡和發展上的時間耽誤。

這種說法我認為是完全錯誤的

從清政府角度說,君主立憲失敗當然遺憾。如果立憲成功,必然能夠續命,甚至一直延續到現在也不是沒可能。

但是從中國發展角度說,君主立憲成功,必然嚴重降低中國的發展上限。

因為英國的和平崛起,不是靠內部妥協,是靠成為先發國家,從而通過國際掠奪獲得原始積累,英國國內的和平建立在對外的殘酷掠奪上。而後發國家要原始積累,要麼有機會爭奪國外地盤,要麼能充分對內發掘。

而清政府還可能對外掠奪嗎?即便德日,對外的掠奪也如此艱難。中國此時距德日又差了一大身位,對外掠奪更是不可想像。

而對內發掘呢?如果立憲成功,那麼註定此後清廷是一個以地方士紳為基礎,皇族貴族們享受一定特權的妥協帝國。這種構造,基本也就是伊朗巴列維王朝那樣的架構,最多也就是東南亞國家的情況。比起土耳其都有巨大的差距。這樣一個帝國,可能發展多高么?

所以,就算立憲成功,如果沒有下一步繼續革命,那麼中國上限很可能是明顯低於印度的存在。無論經濟發展還是國土控制,都會大打折扣。至於未來如果再面臨日本衝擊,很可能更沒有還手之力。

所以載灃等人的失誤,君主立憲的失敗,客觀上加快了中國的改進速度。對於中國來說真不算壞事。


君主立憲只有單一民族國家才能建立(英國屬於多民族但同一君主)。

討論滿清君主立憲是假裝漢族人人擁護你清國嗎?

想起一個笑話後半句:同志們,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搖動身體,做出列車還在前進的樣子……


所有君主立憲成功的國家,在立憲之前,要麼就是有長期的虛君傳統(如日本),要麼就是經歷過程度很深的削奪王權(如英國)。當皇權/王權不再是所有有實力的上層人物覬覦的目標時,君主立憲才能成功。

從組織學看,人類構成的任何組織,如國家等,都是整合各層利益構成的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權力越大,矛盾越容易集中到掌權一方,這就是「集權於一身必然集怨於一身」的道理。權力就是支配資源的能力。當社會資源大多集中於一個人或極少數個體時,社會矛盾便不可調和。這種矛盾既包括頂層和底層的矛盾,也包括頂層和中層的矛盾,而頂層內部也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如果集權者英明睿智,尚能一定程度的緩和矛盾,如果集權者自以為是,不斷加大社會貧富分化,社會矛盾的爆發就是大概率事件。一旦矛盾爆發,掌權者會更加死保權力,害怕失去,種種匪夷所思的倒行逆施就會出來。為什麼不讓渡一些權力緩和矛盾呢?那是因為掌握資源時間太久,得罪的人太多,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已經在一些人頭腦中產生,簡單說,殺心已起。讓不讓渡,都要把掌權者拉下馬。這就是秦以後,中國傳統王朝基本不過三百年的原因。

所以在商鞅主義這種絕對權力主義的社會結構中,根本不可能產生權力讓渡的機會,那麼皇帝/國王和貴族、重臣達成妥協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清末立憲的皇族內閣產生,讓所有支持立憲的非皇族上層人士大失所望,轉而支持推翻皇權。在推翻帝制的過程中,革命黨的力量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重要的力量是各省漢族大員,他們去意已決,不再支持朝廷。


門也沒有。

在民族自決浪潮下,滿清無法解釋自己合法性;君主立憲又必須向下放權,地方實力派和民間力量都會因為合法性問題質疑「我們還需不需要一個沒有實權/讓渡絕大部分權力的外族皇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