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其實漢語可以呈現出非常完美的意境,相對而言,英語則非常簡單。哪怕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少老師也會說英語追求的就是簡單。但生活中還有在網易雲英文歌的評論中,對於一句英語歌詞,就是很簡單很樸實的內容,而有很多人說很喜歡這句話,而相對要是用漢語來說,會有更加柔美的語言來表述。


英文歌很耐聽。陳雪寧的綠色,真的一開始挺喜歡聽的。但你唱著唱著不過七八遍,你就會發現,你卻完全沒有那種期待下一句歌詞的感覺。再拿現在火的芒種來說,一開始挺喜歡那個嗚嗚嗚的,但你聽多了你就會發現那真的很平凡,沒了那種期待感。但並不指所有的中文歌。我覺得林俊傑和鄧紫棋這樣的,很穩的歌手他們的歌反正不會有這種感覺。再說英文歌,如果你聽過Taylor的歌,真的很上頭,不會像抖音上的網紅歌曲那樣哼幾遍就膩了,你會在隨機時一聽到她的歌就不由自主的哼。

我覺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容易唱吧,你沒辦法唱,不就不會膩了吧。

另外我覺得歌曲還是挑人的,如果你拿一首head above water,先讓網紅唱,在讓艾薇兒唱,你會選誰?艾薇兒。為什麼因為她紮實,穩。你會發現不僅歌曲本身的旋律會讓你多聽幾遍,艾薇兒的聲音更會讓你去單曲循環。

在推薦自己最近比較喜歡的一首英文歌

Battles and Wastelands


好聽啊,而且因為有時聽不懂也不會覺得歌詞很尬


一開始聽英文歌完全是為了跟唱練習連讀

到後來入歐美圈

其實我喜歡的不是英文歌的詞 我喜歡的是歌曲節奏 和令人眼前一亮的編曲

至於你說的中文比英文的表現力更強 我想是因為我們懂這個語言啦

英文歌也有詞超棒的 像夢龍 Westlife

英文歌也有他們獨特的梗和笑點 但是我們一般都懂不起 因為是俚語

因為不瞭解 所以沒有get到意思

但是 我承認也有一些歌詞很大白話的歌因為編曲很優秀而火的( ̄□ ̄;)

但我聽這些歌 都是聽編曲的

深究了就沒意思了


看你的簡述,就知道你聽歌是不是感覺很注重歌詞啊?

有些人聽英文歌完全不是因為歌詞聽的,像我,完全是因為曲聽的,歌詞有的時候感興趣的會稍微看一下,背一下,所以有時候欣賞英文歌的點不一樣

另外,就是歌詞這個事,嗯……,對的,你說的沒錯,英文歌歌詞有時候沒有那個感覺,我認為沒有必要覺得糾結這一點,聽歌就是讓自己開心嘛,如果覺得英文歌的詞不好可以不聽嘛


謝邀,我真的很喜歡聽英文歌,什麼風格的都聽。你說英文歌詞大多比較簡單,我也確實注意到了。有的中文翻譯真的炒雞唯美啊!果然都是高手。怎麼說呢,我從初中開始聽英文歌,第一首是Taylor Swift的Breathe,鄉村歌曲,聽到旋律立馬就愛上了!後來就找各種英文歌聽,一發不可收拾。

應該是因為聽英文歌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吧!中文歌當然不乏好聽的,只是我聽的比較少而已。我主要聽老歌,比如鄧麗君啊、鄭智化啊等等,還有臺灣校園歌曲,歌詞真的好美,旋律也超級棒。最近來了一波回憶殺,有聽卓文萱的歌。小時候沉迷臺劇無法自拔,裡面的主題曲都會唱——暴露年齡了,哈哈。

有些英文歌詞雖然簡單,就那一句話,但是添加豐富的感情在其中後,真的很有感覺。我推薦你聽一下這兩首歌,歌詞是電影臺詞,原聲,沒有唱出來,只是簡單加上了旋律,真的很有感覺,我淚點低,聽了想爆哭!而且有時候,你關掉翻譯,自己看看英文歌詞,如果能看懂,會覺得即使沒有翻譯,也能感受到歌手想要表達的情感。

說了這麼多,我滾去再聽幾首英文歌了。獨自一人,在很安靜的環境下,聽幾首英文歌,那種感覺直衝腦門,上頭了上頭了,哈哈。


我只是喜歡那種節奏感,這是中文歌沒有的


感覺發音很舒服,旋律更得我心,而且畢竟歐美樂壇和華語是有差距的啊。我是MJ粉絲,會聽一些同時代的大佬,也挺喜歡搖滾的,英倫聽的多一些然後就是john,queen之類的歌。很多都是中文歌曲沒有的,並且英文沒有的古風,實在欣賞無能。。。


很有異國風情,比如1998年世界盃那首《生命之杯》的主題曲,一邊看球一邊聽,太痛快了


因為如果聽懂了,且產生感情共鳴,會覺得很感動。畢竟進行英語對話,一般不能深刻感受到對方的情感,只是交換信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