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夸克不可分


實驗上用電子撞擊質子能發現質子內有點電荷。所以質子是肯定可分的。但是不管用多大能量的電子撞擊質子它都不會裂開。

夸克模型的提出解釋了上述實驗。色動力學就是講這個的。事實上實驗說明不僅夸克不可分,而且還存在色禁閉。即夸克只能以夸克對組成的無色強子存在。因此質子中雖然有點電荷但是卻不能被電子撞開。

後來能量更高的強子對撞機也證明瞭這一點,理論模型預言的四夸克對,五夸克對都被發現證實了。

可是色動力學也並不能完美解決夸克色禁閉的原因。

從理論上看,在標準模型裏,夸克、輕子和傳播子都是不可分的。它們都可以通過能量從場中激發出來。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電子和光子。

從更形而上的角度理解,所有這些基本粒子的場在高能的情形下都是應該統一的。弱電統一理論已經在數學和實驗上都取得了很好的證明。標準模型則囊括了夸克。

但是標準模型預言了質子衰變的現象,然而這一現象目前仍未被觀測,並且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於是又有了基於標準模型之上的超對稱模型。然而目前能量最高的強子對撞機LHC並為發現任何超對稱模型預言的伴生粒子。就目前而言,彷彿標準粒子模型已經走了死衚衕,更別提標準模型無法統一引力。

所以總兒言之,在目前主流的標準模型中夸克是不可分的。然而標準模型的準確性如今受到了實驗的挑戰。

在一些其他的模型中例如弦論中,夸克都不是基本粒子而是開弦的端點。然而弦理論的實驗驗證目前也可能永遠無法達成。所以還是空中樓閣。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實驗與主流的理論模型裏,夸克作為基本粒子是不可分的。然而目前的實驗結果也對標準模型提出了重大挑戰。如果我們拋棄弦論這樣虛無縹緲的模型,在未來的新物理裡面,夸克是什麼樣的位置仍然是未知的。


謝邀!

我用特別通俗的話來解釋一下。

首先,分解物質我們需要什麼?

刀!

是的!你想要切開一個物體,需要的就是比物體本身銳利的切刀!

那麼人類能使用的最鋒利的切刀是什麼呢?

是原子!

所以人類切割分子的時候,相對容易,但是切割原子就很難了。因為切刀不夠鋒利!

所以現在切原子切不動了,最鋒利的切刀也相當於鎚子一樣鈍。

不過人們總有些辦法,他們給「鎚子」加速,讓「鎚子」變得特別大力,這樣就可以把原子撞「散」!

然後就發現原子其實是可以再分的!

這就是夸克!

所以現在回到問題上來,為什麼夸克不能再分?

其一,人們只是通過一些辦法間接的研究夸克的性質,並沒有真正分開原子獲得單獨的夸克。沒有獲得也無談分解。

其二,就目前的能力而言,沒法獲得更銳利的「切刀」,以用來切開夸克。


1、沒有實驗證實夸克是可分的。

2、目前的實驗現象用夸克(準確的說是標準模型)能夠很好的解釋。

所以科學家認為夸克是不可分的。

當然,也許夸克是可分的,科學家就會繼續完善理論。畢竟幾百年前科學家也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後來又認為質子和中子是不可分的。


目前認為的「夸克禁閉」的原因是因為一對夸克之間的束縛力過強,以至於拆開它們所需要的能量足以憑空創造出一對新的夸克出來,導致原來的夸克再次成對。

就是說,你拆開了一對夸克,會有另一對夸克站出來...


謝邀,1974年11月物理學11月革命確認的,之前1968年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中心實驗中發現質子包含更小的點狀物質,當時的科學家還固執的很不願意承認。1970年有人提出一個模型來解釋FCNCs,也就是費米子電流改變而電荷不變。1974年美國前陸軍基地布魯克海文實驗室觀察證實了該模型的推測,從而使物理學界確信了夸克的真實存在,當然直到1995年纔在費米實驗室完成觀察到所有夸克的存在。

至於是否可繼續分,首先要讓夸克從強子裏分出來變成獨立的夸克,估計起碼要2萬億攝氏度吧,這個幾乎只有在宇宙大爆炸的最初纔有可能存在。如果要把夸克分割,怕是遠超這個條件,現有理論認為不存在比宇宙大爆炸起始點還高的溫度(普朗克溫度1.41億億億億攝氏度)


謝邀

強相互作用

現有加速器不具備將粒子加速到可以撞開夸克的能力。

實驗進行不下去,即使在數學上推算的再完美也沒有驗證的條件。

所以高能物理陷入了「天馬行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