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杯水,裡面有水分子、離子等,那麼承載這些粒子的是什麼?或者粒子間隙是什麼呢?


你這是典型的把哲學上抽象的物質和現實中的物質混淆了。


世界是物質的,那麼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那麼承載這些粒子的是什麼?

比如,一杯水,裡面有水分子、離子等,那麼承載這些粒子的是什麼?或者粒子間隙是什麼呢?

====================

宇宙就兩類基本元素:最小粒子,絕對真空。

最小粒子之間空隙為絕對真空。

最小粒子它們由慣性原理 承載,在宇宙就變速做著螺旋型式軌跡運動。

謝靈:告訴你宇宙真相(三):物質?

zhuanlan.zhihu.com圖標謝靈:三維宇宙晶元定理:宇宙物質是以最小粒子態平鋪在無限的時間平面。?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粒子既是子,也是量子波,同時瀰漫在全空間中。具體粒子以什麼形態出現在人類觀察系統中,取決於人類的觀察方式。

在光子雙縫干涉延遲實驗中,接收屏上的條紋,取決於人使用「外作用力」觀察工具先獲得光子的路徑信息,還是不使用工具,放棄路徑信息,僅靠光子的「內作用力」產生條紋。

簡單地說,有外力作用,則粒子波以粒子的形態進入人類的觀察系統;無外力作用,則粒子波以全空間波的形態進入人類的觀察系統。全空間波會對人類的觀察行為做出即時反應,因它既在雙縫處,又有接收屏處。雙縫處發生的外力作用,即時影響著接收屏處的粒子波由波轉化為粒子。這種即時作用,比光速快,因波是全空間存在的。

那現在題主是用哪一種方法認知粒子和承載粒子的物質呢?是藉助外力作用的物理觀察儀器,還是由對象獨自發揮?無論結論如何,前者會讓你看到更多的粒子,後者讓你看到更多的整體式全空間效應。

由於你用了「承載」一詞,那我想你一定是傾向於用粒子圖像解釋物質的真相的。那,一定是多個小粒子合為一個大粒子,一個小粒子又繼續分為多個小粒子……,直至三夸克模型。當粒子大小達到普朗克長度之下時,我想你一定會發現再沒有能稱為「粒子」的物質,空間中只有「量子波」。

所以,到了物質的最底層,物質全部由粒子轉化成了「量子波」,粒子在量子波中,是依概率出現,又依概率消失。那量子波又是處於什麼裡面呢?那就是混沌。

在混沌中,一切可能的物質形態(輕子,重子,介子,質子,原子,分子……)發生的概率都相同。在混沌中允許出現任何種物質,且質量越大的,出現的概率越小。所以,在混沌中,「無中生有」地產生一個西瓜的事,幾乎不可能發生;但在混沌中,允許一個現成的西瓜從混沌的一處移到另一處的事件發生。所以,混沌,就是我們所在的空間,是允許一切能的物質出現移動的地方,是「可以等概率地產生一切無質量的物質(量子波),有質量的物質產生的概率遠小於量子波產生的概率」的。

可見,萬物都處於混沌之中;在無質量時的量子波形態,萬物出現的概率相同。

(質量源於理性。理性就是恆定運行著的規律。理性就是存在,存在就是理性,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話題。)


物理上說,就是力將粒子聯繫在一起,或者說是場。


不用太糾結,就把粒子作為世界最基本的組織,基本粒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不需要承載,你如果要糾結粒子的來源,可以考慮去看看能量來源,本質上可以認定粒子與能量可以等價。


謝邀!是個好問題。

承載粒子的是碎片能量信息交叉的場,由粒子組合後成為有特殊性質不同物質。

物質有體積會佔有空間,擠壓空間,在周邊環境中也會有自己的場?

想像磁場就明白了,磁性是能量場。


微觀物質,不是存在於一個空間點的粒子,而是:同時存在於若干個空間羣的物體。

就是說,微觀物質,永遠地運動——分佈地存在於多個空間點。

宏觀物質,暫時地靜止,就是:微觀物質暫時地集中地存在於較少的若干個空間羣。

空間,是極端微觀物質所包含的內因。極端微觀物質,不可再分解——還原成——空間。例如,黃金的內因,是金礦,但是,黃金不會還原成金礦。

時間,是宏觀物質所生出的結果,宏觀物質一旦分解成微觀物質或極端微觀物質,對微觀物質來說,就談不上依附於——包含於——時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