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希望能通俗的聽明白


大前相當於二中鋒,主要是防守,擋拆,卡位,籃板,隨著籃球的發展,大前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了,不止是隻會這些了,得分,控球也要會了,小前的目的就一個,就是得分(有機會也要跑快攻),因為其他的事情都有中鋒和大前鋒幹了,得分後衛和控球後衛就如名稱而言,已經分得很清楚了,得分後衛就是要具備一定的單打得分能力和投籃命中率高,一句話,就是能得分,而控球後衛就是負責控球,組織進攻,傳球時機把握準確,製造隊友得分的機會,有一定的運球能力


控衛:通常情況下,PG相當於大腦的存在,一個球隊有一個好的控衛,進攻行雲流水,防守銅牆鐵壁(基德、比盧普斯、佩頓),得分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他們要懂的控制場上局勢和隊友節奏。

分衛:相比於PG,SG需要更好的身體素質,因為他們的作用通常是消化PG分出來的出手權(理解出手兩個字)。

小前鋒:小前鋒通常會作為外線第二進攻選擇,站在2-4號位之間進行掃蕩、協防的任務,其實大部分SG和SF的作用比較重合,所以現在小前鋒和得分後衛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側翼。

大前鋒則和中鋒比較重合,很多年前大前鋒在國內被叫二中鋒,基本中鋒會幹什麼事,大前鋒多少都要會一些——卡位、搶板、禁區得分,投射能力好些的可以拉開空間。


不知道題主是什麼水平的門外漢,得說的多通俗。

籃球飛人總看過吧。井上雄彥筆下的湘北就是五個位置分工非常明確的球隊。

1號位 宮城良田 球隊指揮官 負責球的掌控和分配

2號位 三井壽 投手 爆炸的得分能力 為內線隊友拉開空間的能力

3號位 流川楓 小前鋒 球隊王牌 在戰術失效 球隊進攻乏力時 獨自主導進攻

4號位 櫻木花道 協助中鋒鎮守籃下

5號位 赤木剛憲 強大的護框能力 卓越的近框攻擊能力

綜上,你說宮城良和三井,流川和櫻木,分別有什麼不同。

但是籃球飛人成書是九十年代,作者也是參考的九十年代的籃球。當時世界籃球的巔峯nba正是四大中鋒時代到喬丹時代的過渡,1到5號位的職責和體型大致固定。

如今的nba在一併強力中鋒消失後,隨著勇士的崛起,位置越來越模糊,老尼爾森設想的現代籃球也許真的要來了。

PS:老尼爾森曾語言現代籃球的終極是五個兩米左右的能跑能跳的球員在場上。

試想一下 格林 卡哇伊 杜蘭特 詹姆斯 哈登

所以,位置的區分有那麼重要麼?

重要麼?

大家討論一下麼


大前鋒和中鋒的作用相似,但大前鋒是體型削弱版的中鋒,體型和身高都要比真正的中鋒低一檔,但比中鋒稍微靈活一點。

小前鋒和得分後衛的作用相似,但小前鋒是體型加強版的得分後衛,具有較強的得分能力,但單打能力可能比得分後衛稍弱,但由於體型原因,小前要比得分後衛更能抗更能撞

得分後衛要求有單打能力,在傳統籃球中是僅次於中鋒的第二得分手,速度快,外線單打能力強

控球後衛主要的能力是控球,助攻,對大局意識的要求很高,可以說是第二教練

一般的戰術是,大前鋒或者中鋒搶到前場籃板,扔給控球後衛,雙方球隊開始轉移陣地,等到了後場,控球後衛找準時機,把球扔給得分後衛單打,或者扔給大前鋒或者中鋒衝擊對方內線


這個看灌籃高手湘北的陣容就很典型,組織後衛負責招呼隊友跑戰術,把球傳給合適的人來進攻(庫裏威少利拉德就是合適的人),得分後衛就是投手或者突破高手,小前鋒是無差別單打手,大前鋒籃下進攻,中距離,協防和籃板。後來隨著大家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全能,位置就越來越模糊


中鋒的作用是保護禁區 大前鋒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小號的中鋒,現在NBA的大前鋒大多是具有三分能力的,防守範圍比中鋒大,進攻比中鋒更偏外線。小前鋒頂級的一般都是進攻手段豐富的,能投能突。得分後衛就像克萊湯普那種防守,進攻端當終結點。組織後衛保羅那種。其實現在NBA的頂級球星基本都可以打多個位置。像杜蘭特可以打2-4號位,擺小個陣容更是可以頂到中鋒的位置。詹姆斯1到4號位都可以打看球隊需要。哈登可以打1-3號位。如果你要分得很明確可以參考現役中鋒霍華德,大前鋒安東尼戴維斯 小前鋒詹姆斯 得分後衛克萊湯普森 組織後衛克里斯保羅


大前鋒高,小前鋒矮,得分控衛得分多,控球後衛得分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