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不可怕 「純爺們」的優越感才讓我噁心

最近《開學第一課》播出

卻在網路上遭到了炮轟

(圖為開學第一課)

就是因為網友們認為這幾個明星的裝扮「娘炮」

「教壞祖國的花朵!」

甚至喊出

「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

這就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第一課!」

有網友憤怒的在微博上大罵

《開學第一課》是

「娘炮集中營」

就連小學生

也在觀後感里寫赫然寫道:

「少年娘則國娘」

納尼???

這股子大義凜然「娘炮」攻擊波

已經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價值觀了

老師還批語:寫得好!

小孩子們都被教會「以貌取人」

「娘」甚至上升到了國家的地步

卷卷想說

是什麼時候開始

光憑外表就可以判斷

一個人的品性如何?

按照這個邏輯

長的美的殺人犯肯定是好人

她只是滿滿苦衷、不得已為之?

一個國家的發展

不談科技、經濟、教育,

反倒談起了最無關痛癢的皮囊

何況第一課里的他們

只不過完成了本職工作

唱歌和互動毫不扭捏

大大方方

這本身沒有什麼值得嘲諷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罵娘炮」好像成了一種硬漢行為

在《開講啦》節目中

吳京談起自己的一次經歷

說有次喝完酒走在街上

看見幾個打扮時髦、走姿扭來扭去的男生

邊說還邊特意模仿了一下那幾個男生的走姿

然後他因為心情不好、當天喝了些酒

沖那些男生罵了一句「滾」

接著他還模仿了

那幾個男生的反應

「喲,怎麼這樣啊?」

樣子里滿是鄙夷和唾棄

在另一檔節目《大牌駕到》節目中

吳京的態度也如出一轍

華少問吳京

「如果你的兒子是娘炮怎麼辦?」

吳京的回答是:「大嘴巴子抽他!」

雖然不知道他兒子的內心想法

但這是他自家的教育

旁人也無權插手

可是卷卷不明白

隨意辱罵路人

是哪種心態作祟

這難道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

試想下當時在大街上被罵的那幾個男生的處境

在路上無端被人罵「滾」

這幾個男生因為溫柔和素養

沒有選擇回擊或打人

只是不解的問了一句

就又給對方嘲諷他們多了一個理由

嘲諷別人

不會讓人覺得你更有「男子氣概」

「純爺們」「陽剛之氣」

也不是由身材、外表

解決事情方式

非打即罵決定的

如果非要這樣

那魁梧的黑熊和雄壯的黑猩猩

豈不是更MAN

那麼,所謂的男子氣概到底是如何呢?

是不是又真的非得所有男生都要

擁有這種雄壯的魄力才能被稱為男人?

今天,卷卷就來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

利斯·埃利奧特(Lise Eliot)教授和她的團隊統計了1000名參與者的樣本

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之間

並沒有能分辨的差異

換句話說

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

後天教育造就的結果

而非來源於先天條件

都是後天教的!

所謂的男子氣魄也是如此

並不是每個男孩都應該「天生雄壯」

可怕的是這件事情大多數人意識不到

在我們的固有觀念里

男孩就應該玩玩具車

不準哭也不許喜歡粉色

女孩就應該規規矩矩的玩洋娃娃

不能變成「假小子」滿山跑

比如《爸爸去哪3》中

大峻特別愛乾淨

不願下到泥水裡

爸爸林永健就特別生氣

覺得大峻怕臟

男孩子不應該這樣

胡軍和康康的睡前談心

告訴康康

「我不是不愛你,

是想培養你的男子氣概」

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

為什麼男孩子就不能

合理的表達出

怕趟泥地、需要關愛?

我們不讓男孩子哭

就只因為「你是男生」

不允許他們表現出一點點

和性別不符的特質

(網上流傳的足球對比圖)

更有甚者

把足球踢不好

歸咎於「小鮮肉」當道

讓明星背鍋

也許他們會說抨擊「娘炮」

是因為不想讓男生們變成那樣被歧視

但是說這話的人

和「娘炮」這個詞

本身就帶有一種對女性化特質的歧視

女星們可以自稱「老公」「老攻」

男明星就得小心翼翼

生怕被冠上「娘炮」之名

《明日之子》中的人氣選手田燚

因為聲音的原因

小時候經常被同學罵「娘娘腔」、「死太監」

就連上廁所的時候

都會被惡意圍觀

他因此患上了自閉症

為了擺脫「娘炮」這個稱號

不讓別人拿自己開玩笑

任由自己肥胖

摧毀一個人真的太簡單了

不止因為聲音

還有很多男生因為性格溫柔

外表清秀被嘲笑

卷卷想說

溫柔、善良、細膩、同理心強

這樣的品質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為啥放在男人身上

就被批判的體無完膚?

嘲笑、侮辱、甚至進行暴力行為

不允許不同的樣子出現

這樣

和剷除異類有什麼差別?

我們一再而在嘲笑下去的後果就是

這種嘲笑會演變成身體傷害甚至是霸凌

曾經有個小男孩

他叫「玫瑰男孩」林永志

每天都會幫著媽媽按摩

問問媽媽累不累

對她說「辛苦了!」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

被鄰居羨慕

「這孩子一個勝過我們家的三個」

溫柔善良的小男孩

被老師說要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被同學校園霸凌罵著「娘娘腔」

怕被扒下褲子

不敢去廁所

他給媽媽寫了求救紙條

媽媽去和學校反映

可是校領導根本不當回事

這種欺凌持續到2000年

這個溫柔的小男孩

被同學暴力行為致死

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學校清理了血跡

庭審判那些施暴者們

「無罪」

事件被報道後

許多和永志一樣的男孩給林媽媽寫信:

卷卷想說

現在鋪天蓋地

對「娘炮」現象的語言暴力

讓我們的下一代耳濡目染

會不會演變成肢體上的暴力

你覺得他們存在「礙眼」

大肆嘲笑、動手打罵的同時

會不會讓有人覺得

他們活著也「礙眼」

思想上的偏見

真的可以殺人

而最可怕的是

有些人逼死了人

還舔著血笑道:

「誰叫他娘娘腔,活該!」

「心理素質差,怪誰咯?」

「轉世再做個男人吧」

因為「歧視」

這個世界已經失去了一些溫柔善良的人

我們不想、也不能再失去更多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

「不一樣」不代表「不正常」

陽剛之氣不在於外表

在於內心

我們還要失去多少個「林永志」才會懂?


所謂的「娘炮」本身就是一種歧視意味的用詞,是男權社會下畸形的產物。性別不應該界定人的性格,漢子可以溫柔妹子可以粗獷,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男性特質」「女性特質」

至於現在一些明星(不論男女!)缺乏責任感和正能量,沒有演技,沒有專業素養,只會嘟嘴,賣萌,哭,立人設以討粉絲歡心,這是必須批判的。「男明星娘炮」這種論調,本質上應該是大家對於上述現象不滿而又無法找到合適的批判點,最終導致公憤集中在這個有些「性別歧視」的突破口上。

(回答倉促,歡迎批評,日後可能重發完整版,謝謝)


如果這個娘炮成績比我好,學術水平比我強,工作比我好,創業比我成功,長得美還有維密身材,多金並溫柔禮貌,甚至還是國防大學畢業的技術兵

……那我能說什麼呢?你難道想讓我說:因為我比男性特徵明顯,所以我比他強嗎?那事實是我在他面前就是屎,我要怎麼裝這個B?

但如果這個娘炮就是一個還不起房貸的無產階級,那我們半斤八兩啊,何來優越感呢?

其實這是一個關於認知協調的問題。

如果要評價所謂的娘炮,我們還需要把它的對立面一起搬出來。

不是「真爺們」,是「假小子」。

問一個問題:

「為什麼女生留短頭髮會人被稱為某哥,而男生留長頭髮則不會被稱為某姐?」

因為人們的大腦對於自己熟知的事物會形成一個固有的認知。

例如,男人短髮,女人留長發;男人雄健,女人嫵媚。

認知形成後,為了將其運用到處理生活事務中,必然會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人們頭髮的長短不再局限於性別。

於是,這個事實開始與人們固有的認知產生衝突,衝突帶來痛苦。

理性的做法是及時改變自己的認知,但改變不僅也是痛苦的,還可能很難做到。

所以,大腦不得不在固守認知的基礎上,想辦法減輕自己的痛苦。

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對現有的事實進行「模糊」。

現在,有一個短髮的女生,人們嘴上不說什麼,但在潛意識裡卻不承認這個事實,仍堅持把短髮視為男性特徵。

事實本身並不會因為人們潛意識的不承認就發生改變,男就是男,女就是女。

但問題的關鍵是,這麼做可以改變一個事實在人們意識層面的形象。

如同一個好人被誹謗的次數多,其他人在心裡就會不自覺的把他視為壞人。

潛意識否定的次數多了,人們也會把一個短髮女生視為男性。

除此之外,人們的大腦還會做很多其它工作。例如,不斷地施加「對方的性格像男生一樣活潑開朗」之類的心裡暗示,來促進上述過程的進行。而且因為這個過程並非當事人刻意為之,所以即使是他們自己也未必能意識到這一情況。

在大腦完成這些後,認知重新恢復到了一種協調的狀態,將對方稱為某哥就是完成這一狀態的外在表現。

同理可得,留長發的男生也應當被稱為某姐,但事實為什麼沒有呢?

因為這裡面還有其他固有認知在發揮作用。

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男比女強,在各個方面皆是如此。這也是對男女不平等的現狀的核心概括。

另一方面,對於「哥」和「姐」的稱呼的認知中,除了因血緣關係或反諷類的原因外,都表達了一種對被稱呼者的尊敬和友好,是一種正面評價。

從這個方面講,在「模糊」「留短髮的女生」這一事實時,她在人們的意識中,已經由「男」到「女」,由「弱」變「強」。

無需多解釋,一個人由弱變強當然是值得被人們尊敬的,這也是符合人們的固有認知。所以,這個人值得人們給予她「哥」這個正面評價。

同理,如果一個女人在職場或其他領域上做得非常好,那別人很容易把她當成一個「男人」來對待,甚至她自己也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朝著男性化的方面發展,也就是所謂的「幹練」和「帥氣」,而「柔美」這類的詞,在此做貶義用法。

(所以,在一個不平等的社會裡,弱勢群體中的個體若想獲得尊重,就不得不把自己融入到強勢群體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強勢群體的一員,無論這裡所謂的弱勢或強勢到底是具體指的什麼。而只有當每個群體的成員不必再刻意拋棄、改變他們原有的身份就很好的生存時,這才是合寫社會。)

反之,若一個人從「強」到「弱」,自然不會有人願意給他「姐」這個同樣正面的評價。

對於這種情況,人們普遍用「娘炮」這個負面評價來稱呼他們。

劉昱廷:認知的協調方式?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

特立獨行?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娘炮為什麼就一定軟弱呢?對娘炮的偏見難道不是對女性的偏見嗎?如果對女性沒有偏見,那麼娘炮就不是軟弱怕事不勇敢的代名詞,只是喜歡粉色裙子蝴蝶結高跟鞋,個人愛好不可以嗎???所以我們真正的偏見又不是否定女性又不是否定男性而是否定粉色裙子蝴蝶結高跟鞋……????無意引戰,理性討論,望指教,希望勇敢正直不論性別,「男子氣概」去掉「男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分男女,拒絕性別刻板印象,和諧社會靠大家,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