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人就沒看懂

很多人是為了附庸

更多的是為了裝逼

《人間失格》從瑣碎的日文翻譯過來,再加上太宰治的自我口吻,這本書其實很難讀,而且讀一遍的留存率註定不會太高。

更多的人是草草看一眼就以為自己看懂了,以為自己懂了太宰治。

懂個屁

我寫了一篇5000字的筆記,記錄我讀太宰治,願意看就看一下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152629?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讀完了?

那你自己再好好看一邊《人間失格》,有條件的再把太宰治其他作品讀一讀。

《人間失格》只能說被吹捧得很高,其實對與人的個性塑造來說沒有吹捧的那麼厲害。

什麼看完了要自殺,都是扯。

一群人說就是對的?別被忽悠了,有點自己的思考吧。

看書,特別是看小說,大可不必去考慮別人怎麼想。

網路上看了一兩個字,就發出浮於表面的評論的大有人在。


喪確實是人間失格的特點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喪,卻沒有看到阿葉心底的生機

我第一次看到阿葉心底的生機的時候,陷入了思考

到底是誰失格了

是阿葉

還是人間

阿葉雖喪,但心底有生機,並為之努力過,所以他沒有失格

很多人不喪,但在社會的長久生活中逐漸失掉了心底的生機,所以他們失格了

這是我最終的結論

由此

我認為太宰治想表達的是

無論生活如何,無論自身如何,都不要失去心底那一份獨屬於人本身的生機,要保護好自己的生機,不要讓它被外部世界所左右,活成屬於自己的自己。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說看過人間失格後性格會受到影響,那我就不知道了,因為看書是個人行為,我沒辦法判斷他從中得出了什麼樣的理解。


其實吧,大多人只看到了太宰先生的人間失格,卻沒沒有看到奔跑吧!梅勒斯。大多數人因為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覺得句子很好,很帥(但實際上並不是他寫的,出自寺內壽太郎的《遺書》,感謝 @不是開心是Kxin 的提醒)。

可是,太宰先生很溫柔的呀,是一個溫柔善良,敏感脆弱的人。細讀人間失格,品味其中的劇情。應該會發現這本書其實黑里透著光。

畢竟,太宰治都這麼寫了,葉藏還是沒有死。如果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喪文學,那麼葉藏就沒有活著的必要了。當時太宰或許是可以活的。只是被肺結核所困擾。可是,在小說最後葉藏說:「一切都會過去的。」,葉藏並沒有死。

綜上所述,因人間失格還感到困惑的朋友們,你解開心結了嗎?其實根本不會影響到性格,終究你就是你,一本別人的半自傳小說是無法輕易改變你的,所以請昂首挺胸,站起來,向前走吧!


都已經吹到這種程度了嗎?

不可否認,《人間失格》是一本好書。

他文字的感染力真的很容易讓有相同經歷的人產生共鳴,但僅限於擁有相同經歷的人。

下面這個是我回答類似問題時的答案,我覺得放在這個問題下也同樣適用。

敲梆人:孩子整天看《人間失格》這種書,該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

不要神化作家,也不要魔化書籍!

請理智看待這些人,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不是什麼魔術師。

我至今還記得我一個朋友有一天忽然跑來跟我說:「誒,你知道嗎?海明威居然有妻子,還有好幾任!」

我頓時哭笑不得,不知道該說什麼。

最後順道一提,太宰治的作品我看的不多,最喜歡的是他的《維庸之妻》,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hhh。


如果你身邊有個很喪的人天天跟你講這個世界多麼多麼悲慘,活下去是一種煎熬,你覺得難受嗎?

海明威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活著本來就不容易,世界本來就沒有那麼美好,但是我們還是要努力生存啊。

就像電影《起風了》里說的那樣:「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我不知道為了什麼生存,這東西因人而異,但我覺得自殺特別不負責任,不管你是否受過創傷,這樣的創傷有多大。

有人可能會說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大可這麼看我。儘管我以前天天想出門被車裝死的人或被人殺死,但我一直都認為自殺是一種極不負責任行為。

我的自殺是希望借別人的手殺了自己。

看這本書,沒有受過很大創傷的人基本不會有什麼感覺,像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的作者應該送去精神病院,毫無「我很抱歉」之感。

至於我為什麼想自殺呢?因為我太順遂了,遇上挫折就承受不住。我對這本書無感,因為我不能理解那樣的主角,那樣的人生。

但是,真的難受的人看這本書就是在傷口上撒鹽。

再說這本書的文筆…我不是專業的人,所以聊聊我的看法吼…就是很無病呻吟,跟我寫日記一樣發牢騷,看這本書味同嚼蠟。

如果你想樂觀地看待這個世界,有一本書值得你去看,那就是——《活著》

看完後你會發現,原來如此悲慘的人生依舊能夠持續下去,活著,大多數情況斗不是好好的。

很多角色在臨死前對著某個人耳語:「好好活下去。」

活著,哪裡那麼容易好好的?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