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棵樹,一卷衛生紙,一個暖氣周圍的時空度規

鑒於不一定有精確解,他瞬時算出來的可以是任意精度的數值解


即使瞬間算定任意物體周圍的度規也不會有貢獻。這大概是個還原論的觀點,但是還原論不隱含構造論,研究具體現象的學科不能簡單看成研究基本理論的延伸,而應該是互相平行的學科。並且一串隨機的數值計算值,比Ramanujan的等式還要難看懂阿喂。

More is different。


可以指數加速引力波天文學的研究。什麼都能瞬間算出來了,也不用整各種近似和數值方法了。要知道,我們直到15年前才數值算出雙黑洞併合。


相對論啥的我也不懂,我也不敢問。

我比較擔心的是著顆大腦的耗能和散熱問題。

我就問一下,能不能抓到實驗室裏。給這顆大腦提供充足的散熱和營養環境,在通過腦機介面為全世界提供算力?

至於其他用不著的部分,切片吧。

?(????)


居然是尋風邀請我了,頗讓人驚訝。

既然是腦洞題,那就隨便來。首先是喫計算的科研領域能一掃而空了。引力波的波模,都不用後牛頓近似了。黑洞合併,不需要超算了。原初引力波,就別繼續在線性階玩了,直接搞個一般的。

其次可以設計一堆更高精度的實驗,考察下星球的形狀、自轉、質量分佈有什麼細微的影響。整個太陽系都是舞臺。

愛因斯坦場方程是個雙曲型的非線性方程,這麼複雜的都能解想比更簡單的也不在話下,那麼同類的其他領域也能玩出彩。搞出更多的孤子。楊米爾斯場方程也走起吧

解更複雜的高維超引力,搞些什麼旋轉的D膜、M膜,弦論/M理論有你一席之地。

解漸進AdS的,玩AdS/CFT。大家都佩服用那麼精湛的手法定義出一堆邊界上的CFT。

可是,牛頓力學裡尚且有三體問題這種一般沒有解析解的,相對論就更是那樣了。複雜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沒法解析地解出來,這時候「算定」又是指什麼呢?如果是任意給定精度都搞得出相應的數值解,那這個人的大腦比許多超算還厲害。這個人直接就是戰略級的武器了。


謝邀……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請這位老兄猜一下地球大氣的度規,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能動量張量了,於是天氣預報……


那他可以時間旅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