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三體不能讀取人的思想,羅輯被三體視為威脅是因為智子到達地球後檢測到羅輯與葉文潔的談話,那就代表智子到達地球前若是葉文潔與其他人也溝通過這個想法,甚至在智子到達後有高人想出其他的辦法卻不去做交流,三體是無法發現的。也就是說地球上可能存在其他擁有威脅到三體的思想的人類。

2.羅輯是在成為面壁者後才領悟黑暗森林的,雖然他得到過暗示,但是不能否認面壁計劃能刺激面壁人的思考,選一個智商足夠高,對於宇宙認知度夠足的人來創造出合適的辦法本來就是面壁計劃的初衷。

3.不能在一根繩子上弔死,首先最初全地球包括羅輯自己都弄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威脅到了三體,其次羅輯當時的狀態不能讓人放心。人類當時的狀態已經是光腳不怕穿鞋的了,多選幾個面壁者哪怕是增加一點成功率也比把地球上的資源留著拱手送人好。

4.結果論:核彈計劃在人類之後的發展過程中依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羅輯在水滴封鎖太陽後用核彈發送星點陣圖。思想烙印衍生出的逃亡計劃事實證明是地球最後的火種。看起來最失敗的量子幽靈不一定是失敗在威脅不到三體,而是如何經歷倫理的審判。

5.人類自古以來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就會寄希望於神,試想一下,一個神祕的,睿智的,擁有相當大權力的形象一旦營造成功,已經不是英雄的形象了,而是近乎於神的形象。在當時的社會狀態,能在各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薩伊說過。選羅輯無疑是人類最大的冒險。地球只知道三體要殺羅輯,並不是知道羅輯有很大能力。而且地球人明顯更看重其他三位面壁者。所以,羅輯所能調動的資源是最少的。


書裏說了呀,那三個面壁者是人們選出來的幹活的,而羅輯是「不明覺厲」的那一位:人類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三體人很重視他,那就先選上再說。


知道三體點名要殺羅輯可以說是羅輯被選為面壁者的唯一理由了,聯合國對其他三個人的希望沒準還能大一些


因為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呀,羅輯被選上是因為三體人重視他,但其實包括羅輯本人在內大家都是不知道為什麼,所以還是多加兩層保險吧 萬一這小子被三體人暗殺了呢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簡單邏輯問題,當你面對一個很大困難的時候,你會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嗎?辦法總比問題多。同理當一個城市,一個國家面臨一個問題時,自然會有很多的方案(雖然不一定能行得通)。書中是全人類面臨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全人類會把所有問題都寄託在邏輯一個人身上嗎?書中除了面壁計劃,還有許多同行的計劃在同時進行,例如階梯計劃,行星拍賣計劃等等。總得來說,人類為瞭解決三體人帶來的問題,也可以說是自己的存亡問題,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很像臨死掙扎),邏輯當選面壁人只是其中一個。

其次,除了邏輯上的合理,除了邏輯以外的三個面壁人雖然失敗了,但卻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了邏輯,例如如果沒有雷帝亞芝的核彈,邏輯如何能在智子封鎖太陽後,利用雪地工程威懾三體人,邏輯不能通過雷發明的搖籃系統威脅三體人。如果沒有希恩斯的思想鋼印,章北海不可能為人類保留最後的火種等等。我們只認為邏輯拯救了世界,殊不知面壁失敗的三人也是我們的英雄,他們也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人類,然而我們讀者卻忽略他們。我們與書中的人類沒有什麼區別,也驗證了劉慈溪整片小說人類總是毀滅自己的英雄的主題不謀而合。

再者,也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雖然人類知道三體人懼怕邏輯,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總不能將所有希望寄託在一個不靠譜的人身上吧,說實話,前期面壁計劃中就邏輯最不靠譜。人家拿到權利不管做的對不對,至少在努力,邏輯倒好,上來就腐敗生活了。

最後,書中也交代了,面壁人的選擇有一部分是當時政治博弈的結果。具體也沒有交代,但是本人猜測,邏輯是亞洲人,泰勒是美國人(美洲人),雷帝亞芝是非洲人,希恩斯是歐洲人。估計是主要的幾個洲,一洲出一個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