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甲狀腺癌,不得不提到其前置疾病「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越高越來,其實絕大多數是因為發現的甲狀腺結節越來越多。那麼我們談一下為什麼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現在之所以那麼多人患有甲狀腺結節,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假象,一個因素是真實原因

一、先說假象

現在的彩超檢查,要比十幾年前先進的多。在以前,彩超技術很落後,1厘米左右的結節都很難看清,5毫米以下的乾脆就看不見。但是現在技術先進了,3毫米的結節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那自然發現的結節就更多了;

此外,現在大家體檢意識上來了,大多數人都進行體檢,檢查的多了,發現的自然也就多了

二、再說真實原因

有研究表明,在我國每年因車禍死亡的人群中(即本身與甲狀腺疾病無關的普通人群,相當於在人群中隨機抽樣),屍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比例,也在一直上升

這是因為我們現代的生活節奏快了,人們普遍壓力較大,並且也經常熬夜,這些因素,都會誘導甲狀腺結節的產生,這才是甲狀腺結節患者增多的真實原因

我是前甲狀腺外科醫生。若想了解甲狀腺疾病診治信息,可以通過知乎官方付費諮詢鏈接向我提問,一定比忙碌的臨床大夫解答更詳細認真。諮詢鏈接在本回答最下方。

我運營兩大知乎專欄:1.甲狀腺疾病,你並不可怕(點擊專欄名字可直接跳轉發布甲狀腺疾病診治科普知識。2.健康知識工坊(同樣點擊跳轉),發布各類醫療健康知識,比甲狀腺知識層次稍淺,但勝在比較好懂~③公眾號(健康知識工坊),發布各類醫療健康知識科普(包括甲狀腺及其他醫學知識,含知乎上沒發布的內容哦~),歡迎關注。④知乎B站(健康知識工坊)發布甲狀腺科普視頻,歡迎關注。


其實一大原因是因為體檢的普及,雖然很多人做的是「假體檢」。

就算一個健康的普通人,體檢被查出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60%以上,現在精密的設備使得過去無法發現的1CM以下的結節都清晰可見。

對於良性的結節,不用著急火燎的求醫問葯,只需要保持關注,每年保持定期體檢即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中,只有5%左右會發展成甲狀腺癌。

退一步說,就算不幸屬於那5%,被確診了甲狀腺癌(惡性腫瘤),最常見的是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占甲狀腺癌總體的90%,早期治療效果好,發展比較緩慢,又被稱為惰性腫瘤。

早期甲狀腺癌的20年生存率能達到90%,術後一般只要按時定量吃藥、定期複查,就不需要額外的輔助治療,還是比較樂觀的。

體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的體檢可以找出甲狀腺結節這些小問題,但更要命的早期癌症卻未必能夠發現!

中國人的老不解之謎了:為什麼癌症發現往往都是晚期

因為大多數人的體檢通常是 單位體檢團購套餐,這些體檢項目都是標準化的,千人一面,沒有針對性。

比如說,早期癌症通常不會影響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生理指標,普通體檢幾乎就沒有辦法查出來。

想要真正有效地體檢,那就需要採取 常規體檢 + 專項體檢 的組合。

  • 常規體檢:針對普通人群的檢查,不同年齡段的體檢項目略有差異。
  • 專項體檢:針對有特殊癥狀、高危人群的檢查,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或結合醫生的建議。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的體檢過於簡單,甚至連常規體檢都算不上。因此,很多疾病沒有提前查出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寫這篇回答,我和醫生朋友,還有公司核保出身的同事溝通了很久,總結了不同年齡段 常規體檢必備項目專項體檢選擇!

文章乾貨滿滿,看不完可以先收藏起來,等有時間慢慢研究;

但不要只收藏不點贊,更不要忘記看,還有什麼比身體更重要?

如何正確進行體檢?

這樣體檢最有用,不花一分冤枉錢!深藍保的視頻 · 3400 播放

以下為文字版精簡內容:

下面我們就用3個步驟,教你做真正靠譜的體檢

錯!沒生病也要定期體檢,因為很多病,癥狀並不明顯。

比如前期的高血糖, 如果不及時發現,繼續高糖高油飲食有可能發展成糖尿病。

並不是!

很多項目對普通人並不實用,比如昂貴的PET-CT。

每做一次,相當於人體接收3-10年的天然輻射量,過度檢查反而給身體帶來傷害。

如果你已經避開了以上誤區可以根據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

普通人身體健康、能吃能喝,主要做常規體檢即可,但不同年齡的側重點不一樣。

下面,我們分別講講青年、中年、老年的體檢項目,大家對號入座就好:

年輕人經常加班,熬夜飲食也不規律,要重點關注肝、膽、脾、胰、腎。

女性還要留意乳腺和婦科病,男性要注意前列腺。

基礎項目整套做下來價格也比較便宜,一般700-1100元就能搞定。

人到中年,壓力山大

抽煙喝酒應酬都是常事

肝、膽、脾超聲不能少 經常抽煙的朋友建議增加肺部檢查

中年體檢要適當「加餐」價格也稍微貴一點大概在800-1300元左右

50歲以後全面檢查,不能少重點關注心腦血管和眼部疾病。

年齡越大,越要重視體檢,每年800-1500元左右能給父母的健康買個安心。

而高危風險人群,比如有不良生活習慣、家族遺傳病史等,要做更有針對性的專項體檢。

這裡以高發癌症篩查為例,供大家參考:

就拿最常見的肺癌來說,如果長期吸煙、吸入粉塵油煙患癌風險比別人高得多,

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大概200-500元就可以了。

除了要選對體檢項目,靠譜的體檢機構也很重要。

公立醫院和私立機構哪個好?它們的優缺點如下:

大家按照需要,

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體檢就像身體的「晴雨表」,疾病最好早發現早治療,

不管平時有多忙也要記得好好體檢 :)


甲狀腺結節產生的真實原因:甲狀腺細胞虧空了。


甲狀腺是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組織。由於 B 超的普及,甲狀腺結節的發現率明顯增高,幾毫米大小的結節都會被發現,使得甲狀腺結節已經成為很常見的問題。


不過,甲狀腺結節產生的真實原因你知道嗎?


有些人認為是碘鹽攝入過多導致了結節。大家非常迷惑:到底該多吃碘呢?還是少吃碘?我們現在每天都吃含碘鹽,是量不夠還是量超標了?


要弄懂這些,就要先搞清楚甲狀腺的正常工作機理。


甲狀腺激素是人體非常重要的激素之一,控制著人體的代謝水平,包括腦細胞的活躍程度、機體新陳代謝的速度。如果甲狀腺激素多,會導致腦細胞興奮性增加,出現失眠、心悸、肌肉抖動、興奮出汗、消瘦等癥狀;如果甲狀腺激素少,人則會出現精神不振、全身無力等表現。大家發現沒有,一個是影響大腦的興奮程度,另一個是影響人體的代謝速度。


對現代人來說,大腦工作的動力來自哪裡?除了領導給的壓力,還有自己甲狀腺激素分泌的程度。我們消耗的甲狀腺激素比歷史上任何年代的人都多,一個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的人,領導給多少壓力都像是木棒打在棉花上。


甲狀腺細胞圍成一個又一個圈,圈裡面儲存的是分泌好的甲狀腺激素(T 3 、T 4 )。當人體需要甲狀腺激素時,細胞把圈裡的甲狀腺素泵出去,通過血液,傳送到全身各個地方。T 3 代表有活性的甲狀腺激素,T 4 代表活性較低的甲狀腺激素,是 T 3 的預備軍,隨時準備補充 T 3 。T 3 、T 4 隨血液到達身體各處,給細胞傳遞一個重要的指令——「瘋狂幹活」,於是全身的細胞代謝旺盛起來了。


甲狀腺細胞的日常工作是生產甲狀腺激素,而製造甲狀腺激素最基本的原料是碘和氨基酸。其中的碘我們每人每天的攝入量為成人 150 微克,孕婦 200 微克,哺乳期女性 200 微克。攝入的碘中有 1/3 進入甲狀腺。而氨基酸主要由蛋白質提供,在人體內合成甲狀腺球蛋白,和碘共同助力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然而,當飲食中的營養素不夠的時候,甲狀腺合成的 T 3 、T 4 就會減少,司令官下丘腦立即感覺到 T 3 、T 4 減少,會本能地懷疑甲狀腺激素減少是因為甲狀腺偷懶,於是循著「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軸」這個路徑,發布命令給垂體。此時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增多,垂體這個小領導立即下達下一步指令,促甲狀腺激素(TSH)也隨之增多,這些命令就像一個小鞭子一樣抽著甲狀腺,讓甲狀腺努力幹活,增加 T 3 、T 4 的分泌量。


當增加量過多時,下丘腦也能馬上收回指令,TRH 減少,TSH 也隨之減少,於是 T 3 、T 4 合成和分泌減少。


這樣的循環每一天都在不斷進行著。


要達到正常的平穩必須有相應的物質基礎。


當一個人吃含碘的食物和蛋白質類食物不足時,甲狀腺細胞合成 T 3 、T 4 的原料減少,上級領導一道一道的命令下達,不僅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還會促進甲狀腺細胞的惡性增生。此時做 B 超的話會顯示出甲狀腺多髮結節,化驗檢查 T 3 、T 4 正常,而 TSH 增加。


可能沒有人告訴你這些,你並不知情,也不會懷疑自己的飲食出了問題,還會一如既往按照以前的飲食習慣吃。


長此以往,雖然甲狀腺細胞一直努力開發潛力,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營養素缺乏是硬傷,即使命令下達得再多,甲狀腺也沒有辦法造出更多的激素,甲狀腺激素的水平此時開始走低,但是促進甲狀腺「增生」的命令還在下達,於是 B 超上所見的結節會更加嚴重。


這個過程就像是廠長下達了今年的生產任務,分配到每個車間主任身上,車間主任又把任務傳達給車間的工人。雖然工人們都很想努力工作,完成生產任務,但是苦於沒有原料,根本無法投入生產。生產任務沒有完成,廠長和車間主任非常著急,他們並不知道是沒有原料造成的,以為是工人偷懶怠工,因此招聘更多的工人,持續下達更多的生產任務和生產命令。工人人數多了,可是生產任務仍然無法完成,如此這般,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這個車間成為拖累整個工廠的一個負擔。


歸根結底,甲狀腺結節是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碘等營養物質的結果。可能是兩者都缺乏,也有可能是缺乏其中之一。


因此,我們平時看到結節,不要先想著如何吃藥,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27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吃出好體質:笨蛋,問題都出在營養里!

夏萌 作者

¥24.90 會員免費


  最近幾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患病人數之多出乎了很多醫生和健康專家的預測。目前國內平均甲狀腺癌發病率為7.7/10萬,其中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為8.28/10萬,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8位。在各個公眾場合也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談論甲狀腺健康的問題,這讓甲狀腺這個小小的器官變成了一個社會話題,連帶著碘鹽、海鮮也成了大家關注的飲食熱點。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甲狀腺這個腺體是什麼,以及為什麼現在患甲狀腺癌的人這麼多?

  1、甲狀腺是什麼?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內分泌腺是指腺體直接分泌激素進入血液,調控身體各個器官功能),位於頸前中正位置。由於它形態像兩面「護甲」,緊緊的保護著人體氣管這一性命攸關的部位而得名「甲狀腺」。甲狀腺的外形還很像一個蝴蝶,分左右兩葉,中間由峽部相連。

  正常甲狀腺腺體質地柔軟,像個軟橡皮,由兩層包膜包圍並固定於氣管和環狀軟骨上,用手摸上去的感覺是有一定彈性的。如果甲狀腺有病變的時候,質地會有變化,一般會變得堅硬失去彈性。正常人做吞咽動作時,甲狀腺也隨之上下移動。如果甲狀腺有病變時,就可能移動度減小。尤其是癌變的時候,硬硬的很難移動。

  甲狀腺周圍的血管神經非常豐富,且整個腺體內血流量極大,正常人每克甲狀腺組織每分鐘內有5~7毫升血流經過,如果人在遇到刺激、憤怒、飢餓等突發生理或心理衝擊的時候,其血流更是數倍增加。可想而知,如果人體一直處於這樣的應激狀態下,這樣的血流量對甲狀腺細胞的壓力會有多大。此外,如果心臟的搏出血量不足,或者頸部通路不暢,同樣也會影響甲狀腺的供血水平,這也是甲狀腺結節的病人很多心臟功能弱的原因。

  甲狀腺的血供主要來源於一對甲狀腺上動脈和甲狀腺下動脈,甲狀腺上動脈多數起源於頸外動脈,亦可起源於頸總動脈分叉處。甲狀腺下動脈發自鎖骨下動脈的甲狀頸干。其靜脈則有甲狀腺上、中、下三對,上靜脈和中靜脈沿甲狀腺動脈外側上行,匯入頸內靜脈,甲狀腺下靜脈一般注入無名靜脈。其動靜脈同時還與喉、氣管、食管的血管相吻合。正是由於甲狀腺血供和靜脈迴流與頸部主要的血管關係密切,使得頸部的其他疾病(咽喉炎、頸椎病、頸動脈狹窄)也經常是引起甲狀腺疾病的原因之一。

  甲狀腺周圍的淋巴管也極為豐富,淋巴液經濾泡周圍的淋巴叢引流到氣管、縱隔、喉前頸部淋巴結。因為頸部的淋巴管道錯綜複雜,臨床上經常會在發現甲狀腺癌的時候同時發現淋巴結轉移。

  2、甲狀腺的功能有哪些?

  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激素,調節機體代謝,一般人每日食物中約有100-200μg無機碘化合物,經胃腸道吸收入血循環,迅速為甲狀腺攝取濃縮。

  甲狀腺如果出現問題,它的病因可能是甲狀腺本身,也有可能是垂體或者下丘腦,而垂體和下丘腦是調節人體全身內分泌系統的總司令官,兩者的健康運營和晝夜節律和心態情緒關係密切。如果經常晚睡熬夜,或者心情處於負向平衡狀態,很容易導致垂體下丘腦系統功能紊亂,長此以往不僅損傷甲狀腺軸,也同時累及性腺軸(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婦科疾病,乳腺疾病)和腎上腺軸(甲狀腺疾病患者常有典型的腎上腺疲勞,表現為長期乏力嗜睡甚至腎上腺瘤),最終垂體會因為負荷過重而膨脹產生垂體瘤等。

  3、甲狀腺激素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甲狀腺激素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兩個:

  一是促進生長發育,甲狀腺激素能促使胎兒的發育和新生兒的生長及骨的成熟,幼兒缺乏甲狀腺激素時,身材矮小,體重增長緩慢,乳齒不能按時生長出來,給予甲狀腺素藥物糾正後,又可生長。甲狀腺激素還對兒童的智力和成人的記憶力、思考能力和反應有重要影響。很多甲狀腺切除的病人如果沒有補充足量的甲狀腺激素,就會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的癥狀,有些病人甚至會有語言和理解能力退化,有些老年人甚至會出現痴呆。

  甲狀腺激素的第二個基本功能就是促進物質代謝,其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物質和能量代謝十分重要,包括糖、蛋白質、脂肪、水鹽和維生素等物質的分解和利用。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產熱作用,促進氧氣的消耗,提高基礎代謝率。因此,甲亢患者往往都比較瘦,還有怕熱、多汗、食慾亢進等表現。而甲減患者則表現為畏寒、少汗、體重增加等。

  因為甲狀腺激素和我們的新陳代謝以及營養物質的代謝關係密切,飲食也就成了甲狀腺腫瘤高發的一大原因。不當的飲食結構、不合適的三餐比例、不良的減肥方法、偏頗的營養攝入、慢性食物過敏都會在某些情況下影響甲狀腺的健康運行(不僅僅和攝入的碘多碘少有關),再加上現代人體內的解毒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嚴重降低,使得許多外來的刺激因子得以損傷到我們人體的「黃金甲」,尤其是各種類型的甲狀腺炎症更是與此密切相關。

  4、影響得甲狀腺癌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醫學界對甲狀腺癌的確切成因尚無定論,公認的影響因素有:輻射性射線、良性甲狀腺結節的病變惡化、遺傳以及飲食。

碘攝入量

  臨床發現,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有著密切關係。調查顯示,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呈現「U」的關係,即碘的攝入量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碘缺乏可導致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丁病等,而碘過量則會導致甲亢、分化性甲狀腺癌等。在世界富碘地區,5%的女性和1%的男性患有甲狀腺結節,其中5%~15%為甲狀腺癌,碘超量與甲狀腺癌成正相關關係。

遺傳因素

  甲狀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約7%的甲狀腺髓樣癌有明顯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併有嗜鉻細胞瘤等,推測這類癌的發生可能與染色體遺傳因素有關。

放射性損傷

  研究表明,頭頸部放射物質的照射是引起甲狀腺癌的重要因素,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電器、CT等,都會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生幾率。另外,職業接觸電離輻射如X線、CT的女性甲狀腺癌發生率明顯升高。

其他甲狀腺病變

  臨床上,有甲狀腺癌、慢性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或某些毒性甲狀腺腫發生癌變的報道,但這些甲狀腺病變與甲狀腺癌的關係尚難肯定。以甲狀腺腺瘤為例,甲狀腺腺瘤絕大多數為濾泡型,僅2%~5%為乳頭狀瘤;如甲狀腺癌由腺瘤轉變而成,則絕大多數應為濾泡型,而實際上甲狀腺癌半數以上為乳頭狀癌,推測甲狀腺腺瘤癌變的發生率也是很小。

女性雌激素水平

  甲狀腺癌發病率,女性明顯要高於男性,男女發病比例是1:3。至於女性為何發病率較高,這可能與女性雌激素水平有關。

醫療技術的發展

  另外,甲狀腺癌發病率的提高,還可能與彩超技術的普及、超聲科醫生檢查水平的提高以及儀器的準確度、靈敏度的提高有關。

  5、甲狀腺癌如何預防:盡量不要接觸放射性源

  在飲食中很難對碘的攝入有明確規定,只需營養均衡即可。另外,低硒也可能導致甲狀腺癌,因此,平時要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魚、蝦、蟹、芝麻、大蒜等。同時,盡量不要接觸放射性源,做放射性治療時更要謹慎。

  6、甲狀腺癌治療後生存率高嗎?

  專家表示,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不可治癒的。甲狀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最溫和」的一種,其本身並不兇險,而且發展很慢,治療後患者的8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即使是轉移後仍然能夠治癒。

  7、如何檢測甲狀腺癌?

  目前國內檢測甲狀腺癌的方法主要有彩超診斷、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術中冰凍切片、CT掃描、PET-CT、同位素掃描、內鏡檢查及血清學檢查。

  彩超是目前使用最多、最主流的檢測方法,具有經濟、方便、無創且準確性高達85%~90%的優勢,是甲狀腺結節評估的首選方法。

  8、檢測出甲狀腺癌後該如何治療呢?

  甲狀腺癌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手術,但是,術後多種非手術輔助治療對長期生存率有很大的關係。甲狀腺素的藥物治療,就是利用甲狀腺素對促甲狀腺素的負反饋作用進行的抑制療法,能夠降低患者局部複發率和遠處轉移率。對於某些無法完整切除的腫瘤,也有一定延緩腫瘤生長的作用。

  同位素治療對於部分甲狀腺癌也有良好的療效,但需要在手術後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由於具有放射性,對於太年輕的患者建議慎重使用。同時,同位素治療要掌握劑量。現在還可以採取介入治療。它主要作為輔助手段,例如可在手術前先介入治療,為手術創造有利條件。手術治療甲狀腺癌仍然是目前最理想的選擇,規範治療使分化型甲狀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美國的數據統計,分化型甲狀腺癌20年生存率為24%—99%。

  甲狀腺雖然形態像一面盾牌,保護著我們不受傷害,其實它本身也是非常容易受傷的。在精神壓力、不良飲食、晝夜顛倒、營養偏頗、環境毒素、激素失衡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我們的黃金甲顯得如此脆弱。

  功能亢進、炎症、結節、癌症……各種疾病接踵而來,如果我們再不好好對待這隻「美麗的蝴蝶」,它可是很容易消失不見的!


外科的情況我寫不了那麼專業,告訴大家一句話,外科醫生常說的一句話:

人這一輩子,如果一定要得一次癌的話,請選甲狀腺癌!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因為它絕大部分情況下,既不影響生存壽命,也不影響生活質量

然後想和大家說點麻醉相關的

一般來說,甲狀腺的手術,麻醉分為全麻或局麻

全麻的優點是舒適,術中可以使用神經監測儀,缺點是風險稍微高一點點,費用高一些

局麻又分為外科的局麻和麻醉科的神經阻滯,優點是便宜、風險小,缺點是很難受,尤其是一小時以上的時候,每一分鐘都是煎熬…

總的來說,其實一般患者選擇餘地小,一個主刀醫生一旦形成習慣,直接會替你選擇麻醉方式

最後再說一點

一定選擇大醫院的好醫生!

還是有一些醫院的醫生,比較缺病人,很多不需要手術的患者,也會被忽悠著去手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