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說說我的經歷

我也是半路出家的 高二下學期中間開始跟著學校的體育班訓練的 本身是理科身 從5月1號開始訓練 到第二年的4月份體育考試 11個月

轉體育班的原因 一是自己是真的喜歡體育 還有就是有點受不了一直在教室的那種 可能是因為本人比較浪了

一開始訓練 教練也沒有因為我是新來的給我減下量 說實話一開始就跟上完整的訓練強度真的是喫不消 也曾經無數次想過要放棄 但是現在想想也就這麼過來了 哈哈 我自己沒有特別好的天賦一開始百米下不了13秒 到後期11秒多 體育考試88分 比較吉利哈哈

。。。。。。。。。。。。。。。。。分割

起步晚不要緊 自己心裡得有個信念 不說什麼自己加練 不偷懶 把教練安排的保質保量完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不要讓傷病毀了自己的努力 不良的習慣能戒掉就戒掉 畢竟體育還是靠身體

。。。。。。。。。。。。。。。。。。

我自己走這條路 痛苦並快樂 痛苦是訓練身體上的痛苦 快樂是訓練完跟兄弟們癱在跑道上的那種快感 訓練不僅僅是沒讓我提高成績 也能讓我在其他方面受益匪淺 這也許是體育的魅力之一

不要只想著提高成績 要享受訓練得過程纔不會枯燥 當你以後出來會一定想念那一段時光的

。。。。文筆不好 請見諒

最後,。。。

加油 兄弟 堅持堅持堅持


我也是一名體育生,江蘇,現在已經大四。準備考研中

首先身體素質決定你的成績,而身體素質包括六個方面,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協調

回想一下當初的訓練過程,在整個訓練中教練更偏向於力量,耐力,速度的發展,對於柔韌,協調,靈敏性發展相對落後

根據體育訓練學中的一個理論 木桶理論(最先被用於經濟,後用於體育訓練)

一個木桶,由數條長度不同的木板圍成,然後在木板裏注水,水的多與少則代表運動水平可達到的高與低,這時,決定水多少的不是最高的木板,而是最低的木板!

結合實際打個比方,100米

大家能想到的是需要腿部肌肉力量,速度

其實還需要另一個因素,用訓練學的話講就是 運動中樞對肌肉的調節和控制能力

也就是所謂的協調性!

舉著個例子,我是想表明,體育中任何一項運動,都是由多種素質共同協調配合完成的,你的力量再大,如果毫無協調性,柔韌性,那100米也很難有所成績,因為你無法達到力量的最高利用,也就是無用功做的太多!

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配合自身條件,環境條件,全方面協調發展自己的身體素質,但一定要循序漸進!

另外,冬天將是一個運動員訓練的重要突破期,所以,對即將到來的冬訓(還有4個月。。。。。)做好心理和生理上準備

至於起步晚的問題,沒有太好的捷徑走,多練唄,保證訓練不偷懶,有盈餘時間自己加減,針對性練習,把自己的短板提高,同時穩固自己的長板!


欲速則不達。你要做的是循循漸進。先讓身體適應。然後重點來了冬訓是你的轉折點,你一定找一個厲害的體育生帶你,教你技巧帶你訓練。你也要以他為目標超越他。最後注意營養和身體健康。


描述的全面一點吧。年齡,項目,預期目標。和他們的差距等等。你這個都看不懂啊


那得看你是那個省的考生,我個人的建議的一個星期的訓練量是三輕一重兩輕(三天一天兩天星期日休息),看你自己的情況加量,或者問一下你隊友或者教練。為什麼這麼安排呢?三天給你身體提個醒,然後加量或者說負荷最大,然後兩天恢復訓練,讓自己的肌肉緩衝一下,不要一下子停下來。這有助於肌肉恢復。前面三天的量也是要逐漸加的。希望能幫到你


看看看你是哪裡的體育,生了之後你的天賦怎麼樣?如果你天賦很好的話,其實跟他們練就差不多了,我是體育生,我才練了差不多半年就跟我們班就能排到我們班前幾的。之後要是不好的話就是,課餘時間多加練習吧身高也比較重要,本人身高一米八零體重140。


瀉藥但是這個問題只能慢慢跟吧

問下你是練什麼的,然後多大,一般都是看年齡來判斷起步的早晚,如果是球類的話一般初一到初三都不算,但是如果是田徑類的話就有點晚了


體育這塊,無論是什麼都是有技巧的,在體能上來的同時也要鑽研技巧.而且還是認真鑽研。沒別的屁話就這樣


謝邀 天賦是一部分但努力卻是最重要的 堅持下去你就會更好 用心去做就會有收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