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教授之間的對決


這是甄教授與賈教授的分別,不是哲學與經濟學的差距。


看完之後更加疑惑為什麼一直讓薛兆豐就在這個節目。可能就是為了讓大家來罵一罵,提高節目關注度?

就我一個學經濟學的,實在不願意讓這種自稱經濟學家的人毀壞了經濟學的名聲。

沒有人有資格diss哲學,尤其是薛兆豐之流。


我看到了兩位「大家」的風範。

辯題感覺是考驗兩位導師的知識儲備的,10來分鐘全是這「大家」長久以來思辨,歷練,見識拿來即用的「臨場發揮」,看的真的過癮。

我是薛兆豐經濟學課堂的用戶,在奇葩說請薛兆豐之前就翻了兩遍課程了,對薛兆豐在奇葩說拿來即用,娓娓道來很是佩服。就是薛兆豐太學院派,對娛樂節目的套路不熟悉,用不起來,有好幾次道理很透徹,效果就是出不來。

而這次劉擎的加入我覺得會是一個潤滑劑+催化劑,哲學是語言的藝術,是對化繁為簡,終極目標的深刻思考,是上手容易,精通難的學科。

這對象牙塔到大眾有很好的潤滑劑作用,同時打通了經濟學太重邏輯,辯證,不注重循循善誘節目效果的問題。

薛兆豐和劉擎辯論過程中,薛兆豐邏輯嚴謹,招招要命,但對上劉擎哲學天生的悲天憫人,共情力就差了很多,看票數也拉的有點多。

綜上來說,薛兆豐能讓觀眾思考,學到東西,但缺乏更多的共情,哲學思考,劉擎補上了這一環,讓節目更好看了,而且劉擎確實在不失嚴謹下有更多俏皮的發揮。

「風流」CP,入坑不虧。


薛兆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原研究員、院聘教授,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原聯席主任。他對法律、管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具有獨特見解,並長期關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商業在中國的發展,為「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得到App《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專欄主理人,少年得到App《少年經濟學》主理人,聽眾頗多,持續影響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他也成了經濟學科普達人,知識經濟變現的典範。

奇葩說新晉導師劉擎,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哲學課程,善於用比較淺白的、門外漢都能聽懂的那些話把哲學講清楚,尤其是面臨當下的一些困境,他能從哲學角度給一些比較提綱挈領的解讀。因為許多教授平時都在聽劉擎教授的課,於是人送外號「教授中的教授」。

兩人均為教授級,均為學科普及帶頭人,一人代表經濟學,一人不代表哲學,作為奇葩說導師,本來「風流CP」就頗有打仗意味,看神仙打架既是節目效果,也是觀眾期待。從這一集的辯論來看,薛兆豐俏皮蔫壞,起手就火藥全開,招招致命,處處挖坑,直指哲學三大原罪:哲學是門玄學,讓人看上去很博學;哲學不客觀,容易為自己開脫;哲學家可以一事無成且於心無愧,容易遭人憐愛。

劉擎教授反擊,總結薛教授觀點是學哲學更容易當騙子,且藉由此辯題發泄長期積壓對其他學科的私憤,經濟學更容易找到對象卻不容易保持。經濟學能夠解釋現實社會、發現機會,從博弈論上講,更容易上手、更容易得手,更容易收割對象,但並不容易保持對象。薛教授家庭幸福,是因為他具有一種自己也不知道的哲學家品質。

教授們搞笑打架來也很嗨啊


風格不同的教授,節目效果滿分。

劉教授明顯是更有大家風範

薛教授就很「調皮」,不過也挺有意思的

我覺得奇葩說就這樣纔有意思,搞成學術辯論也不是這個節目初心。


看到了薛的偏見在和真正知識分子的邏輯在辯論哈哈


薛兆豐太會罵人了,真的是刀刀見血,句句扎心,哪怕後面用語言緩和了也還是長久地喘不過氣來。相比之下,劉教授的人身攻擊真的算輕的了。

真的太氣了太氣了太氣人了。劉教授還能保持涵養真的是不容易。


嗑下人生第一對CP 「風流」!


薛分明是在人生攻擊啊,辯論是你這樣辯的嗎??之前一直聽說他在專業領域坐的不夠穩,但現在看完後我更一言難盡...完全喜歡不起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