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到增駕駕照,這周準備買摩托,在這之前從沒騎過摩托,家裡也沒有摩托能練手,你們當年剛剛買摩托都是自己騎回家的嘛?練習了多久才上路的呀


騎回去的,只不過路途稍微有點長。

我第一臺摩托是一臺踏板,2020年8月5日提車,標緻姜戈150:

就是喜歡這個復古的調性。

濟南提車,騎回東營,全程170公里。

總耗油4.53升,油費17.48元(圖中為中石油2020年8月5日的92#汽油價格,東營,共和國油價最低的城市)。

標緻的店不多,我們本地車行可以買,但是沒有現車,所以帶媳婦兒去濟南BK2機車公園看了車,當場就決定是它了。

媳婦兒想要夢幻粉,我看好雲杉綠。最終取了折中的配色,櫻桃紅/冰雪白。

可惜這個配色缺貨,於是先交了定金,沒幾天就通知到貨了,但是辦手續需要本人到場。

於是開車去濟南,被告知車子可以發物流,費用300+,另外需要等三天左右。

不想有額外費用,更不想等這三天左右,於是就決定騎回來。

買保險,辦手續,加滿油…媳婦兒開車,我騎摩托,就這麼踏上了回家的路。

因為山東省高速禁摩,所以是一路220國道回來的:

有一段路還在下雨,圖中可以看到擋泥板上的泥。

還好車上帶著一隻LS2的3/4盔,是我增駕D證時的考試盔。另外店家還贈送了騎行面罩、騎行手套、維邁通V8等等一堆東西,這些都是安全回家的保障。

到濟陽的時候,雨很大了,路上大車也很多,於是找了個快餐店避雨和補充體力。

幸虧我在媳婦兒車裡備著一套沒拆封的3M防毒面具,大車尾氣實在很困擾,於是就戴上了。

就是這個,3M的,濾毒盒是6001CN,加N95濾棉,我的車,我媳婦兒的車,家裡都常備。曾經有一次路遇火災,在後備箱裏抓起一套面具,提著滅火器就上了(這玩意兒可以過濾煙氣和有機蒸汽,但不能提供額外的氧氣,室內火災時僅用於逃生使用)。

結果到家的時候,我的臉成這樣了:

注意顴骨位置,防毒面具壓痕外那兩道銷魂的黑泥…

至於我的駕齡:

C1是2008年拿到的,拿到之後就基本一直在路上,接近12年的C1駕駛經驗。

但是在提摩托車之前,我的摩托車駕駛經驗幾乎為零,因為增駕的時候是裸考,所以僅有增駕D證的時候的十幾分鐘三輪摩托車的駕駛經驗。

至於其它兩輪車輛,5歲學會騎自行車,考C1駕照期間騎過幾個月電動自行車。

但,我並不提倡新手一定要像我一樣任性,非要把摩托車騎回來。

12年的C1駕駛經驗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習慣了防禦性駕駛,在騎摩托的時候也會套用這些經驗,時刻對道路交通狀況進行預判。

但駕駛經驗是一碼事,駕駛技術卻又是另一碼事。拿到駕照只是拿到了合法上路駕駛的許可,並不代表擁有了可以處理駕駛過程中所有問題的能力。

比如快到東營時,就遇到了女司機路口不打右轉向燈右轉。儘管我在發現對方剎車燈亮了一下時預判可能是要右轉,第一時間鳴笛並制動。但當時的制動距離已經不夠了,我的車速確實也有點快,剎車被捏到前輪ABS啟動,後輪也有點打滑了。幸虧連續長鳴笛迫使對方剎停,才從汽車右側和路邊石之間的縫隙中鑽過去。

再就是,比如新手轉彎半徑往往都會很大。因為新手不敢壓彎,更不會逆操舵。我這麼說並非我已經成為一位老手,目前我的摩托車駕齡不過一個多月而已,總計里程也只有900公里左右。但在經過一番學習和練習,對同傾,內外傾和逆操舵(側掛等我買新車的時候再說吧,下一輛準備減肥成功之後入忍者400)略有所成,才知道以前騎車為啥顯得很笨拙。當然,這也得益於過去多年的騎自行車的經驗。

我的意見,新手可以自己騎回家,但要滿足以下條件:

首先,要合法上路,並且做好防護措施。

其次,要對自己的車有一些瞭解和適應,找個空場地,大概明確剎車、轉向和加速性能。

最後,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貌似沒有幾個回答是正經回答題主的,我來認真回答一下。

1、如果題主平時是開車的,且駕齡有個幾年了,那麼:

1)小排量摩托車250cc或以下

那就直接騎回去吧,畢竟自己買的新車,果爽一把。只是新車上手不是很熟悉,先不要拉速度,慢點來。

尤其要注意點,上路之前,先找個沒人的空地試幾把緊急制動。比如先拉到30kph,然後前後剎一起緊急制動,感受一下前輪失去轉向或者後輪側滑的狀態是什麼樣子,多試幾次,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好剎車的力度,能確保制動距離最短還不失控。

試了幾次有把握之後再逐步提升速度到40、50、60。再多練幾把。

當然,如果有ABS,那就放心得多了。只不過不用每個速度試那麼多次,每個速度試一兩次緊急制動,感受一下ABS作動時剎車手把的反彈就行了,同時也把握好車姿,避免緊急制動停車時倒車。(畢竟外殼挺貴的)

2)如果是250cc以上的,那就不是很建議題主自己騎。大排量提速快,很容易速度上來了自己還不自知,經驗不足就畢竟危險。

2、如果題主平時不怎麼開車,那還是老老實實叫個車拉一下吧。

為什麼呢?

因為目前的道路環境對摩托車是很不友好的,如果你沒有開過幾年車,你不會那麼容易感受到騎車的危險性,沒法從汽車駕駛員的角度理解這種危險。

所以還是放棄吧。

最後,即使你以上條件都滿足,還有一條是最重要的,新車提車時上牌了沒有?如果沒有牌,還是別騎了,一旦出了任何事故,都是你全責,你承擔不起。


最後補充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我提車時車沒上牌,商家說你直接拉回去,不用人車都在,包上牌。

結果我拉回去等了半個月,說政策變化,得車拉過來……然後我就又把車拉過去……來回花了我一千大洋。

第二次去騎車,牌照已經有了,加上我小時候就會騎摩托車(125跨騎),汽車也有幾年駕齡,所以我就自信騎回家了。

140公里,平時騎車三個半小時(比較差的省道,不能上高速),因為下雨結果路上花了五個小時…還好我提前做好了準備,頭盔、騎行服、手套、鞋子、穿著式雨衣全都有,所以路上還算有驚無險。

早上八點出門,晚上八點纔到家。

以上,祝題主提車順利。

我的提車作業:

新手摩托車入門車型選什麼好??

www.zhihu.com圖標

人在北京,10月6日剛提的是無極2021款300RR,白色。

模糊的我

其實盼車到已經很久了。

919摩博會無極官方上線新款雙R,立馬就在京東下了訂單開啟了激動的等車時間。

鄙人是個急性子,並且又遇見了雙節8天假期,所以9月19到9月30隻有12天的時間。

心裡其實已經不是特別的奢望是說假期前能提到車,但想法還是有的。

總之等車的那段時間,每天都會盯著京東物流和哈羅app看,看看到哪了,看看又有誰的車到了。

每天都過得相當煎熬,最終……假期前車沒到hhh,真的是一點驚喜都沒有。

雙節假期我沒有做出行的打算,8天假全部都待在家。

旗利車行1-3號放假,4號上班我就開始問車的問題,不過已經佛系多了,畢竟就算車到了也沒辦法辦手續上牌等等。

直到6號終於等到車行的信息了,我提前跟他們說等我到了再拆箱,不要提前拆。

但是師傅們是真的著急,我到的時候已經套車的木箱開了一半了。

猛獸出籠

我就這麼盯著他們慢慢拆,想上手又有點不太好意思,就像在產房看媳婦兒生孩子一樣。

心裡是非常高興的,慢慢的看著一點點的組裝完成。

稍微分了下神,師傅們就已經開始加油了,順便把火給點了。

所以,車的第一次就這麼沒了。

隨後自己上車重新發動在小院裏溜達了幾圈,車非常順,騎得非常舒服。

以前是沒騎過檔車的,不過從小開始就騎踏板來著,所以車感啥的沒有任何問題。

騎了幾圈,很舒服也很開心,因為自己一個人提的車連個拍照的都沒有。

所以找旁邊保養的大哥給自己錄了一段和拍了個照。

之後就把車送進車行的倉庫,車行離家有一段距離,沒牌沒證肯定是不敢上路的,畢竟是城市裡。

等節後正式上班第一天,我就要求車行去幫我辦手續等等之類的。

第二天車行通知我下午選號去,選完號就回車行把車騎回家。

囉嗦了這麼多,終於要到正題。

車行離我住的地方,調好導航,大概7、8公里的樣子。

在院裡頭再轉了兩圈就開始上路。

這正式上路跟院裏溜達真的太不一樣了.....我離開車行的時間下午5點了。

這意味著,晚高峯已經就要開始。

第一件事是要騎著車去加油,加油站的位置我清楚,可以不看導航就過去。

畢竟是第一次上路,車道都是往中間走,變換車道顯得非常生疏。

眼瞅著加油站就快到了,只能一步一回頭變車道,結果還是走過了。

一頭就扎到了加油站前面的馬路牙子上,方向直接打歪,眼瞅著就要倒車。

說時遲那時快,兩腿著地下意識把車夾住,一邊大腿夾,一邊手扶助龍頭。

沒想到,車給把住了,沒倒。

就是大腿好像拉伸用力過度,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隨後把車慢慢挪到加油站去加油,直接說加95,管飽。

加完油之後,又開始頭疼了。

按照導航規劃的路線,我得跨越兩條直行車道進入左轉車道。

我一看路面情況,我就慌了呀……北京的晚高峯,路上滿滿當當全都是車。

樓主也是自己開車的,開車問題不大,直接虛線過道就行。

但是摩托第一次上路真的有點慌,網上這摩托沒路權啥的視頻也看了不少了。

心裡真的沒底,於是我就在這路邊觀望。

至少觀望了十來分鐘,終於被我發現了一個規律。

就會在前一個路口紅燈的時候,這個路口的車會相對減少一些。

於是我就盯著前面的紅燈,等變燈就趕緊的著火上路。

果然計劃成功實施,在最左車道等著變道……

以為這就能一切順利回家了吧?

還是我太天真了……起步熄火了,沒關係,著火再來……

慢點放離合,不著急,噗……又熄火了……

後面的公交大哥著急了,我也著急,但是不知道咋的,這剛加完油咋起步還不順暢了呢。

屏氣凝神,向後打了個手勢表示抱歉,這回油門加多了點,起步順利。

而這只是這一路起步熄火的剛剛開始……

(繼續更新)

這次起步,有一段長達一公里的直線和上下坡路可以一路馳騁,非常得意。

上了四檔,車速接近50左右,手就有點麻了,畢竟是單缸。

也是第一次體驗到了別人口中的震動是什麼感覺,但還沒來得及體驗這個麻木感,紅綠燈就來了。

這一回我停在了中間車道(完全忘記了摩托車要走最有車道的法規),並且加在中間的位置,前後左右都是車。

左邊車道停的是一輛公交車,這會兒我是有點飄了,覺得很多人都在看我?

想著抖音裡面的各種畫面,手也沒那麼緊張了嗎,放在了油箱上。

看著燈變亮,捏離合掛擋起步。

淦,又熄火了,沒事……趕緊點火當沒人知道。

沒走兩下,聽見這發動機的轉速不對啊,這是又要熄火的節奏。

於是加了下油門,第一次戴手套騎車,真的太難把握油門了。

離合沒放開,油門擰多了,結果就……翹頭了!

翹頭之後人都嚇一身冷汗,還好沒翹很高,但是油門轟的賊拉響啊臥槽!

翹頭能走也還行吧,關鍵我又熄火了,還往前沖了一下。

這一熄火就完犢子了,立即打火,放離合走,熄火,再打,再放,再熄火……

心態完全崩了。

這一系列操作,大概只在一分鐘之內發生的吧,我感覺我都已經聞到燒離合的味兒了。

最主要是,旁邊公交還沒動,車上一車的人……

還好我戴了頭盔,就在這時候我沒想別的,想的是不應該背這個包出來的。

白白的一套

我為了跟我的白車呼應,我背的是個風暴兵的包,辨識度賊高。

這時候大家估計看到的都是一張巨大的風暴兵的臉在摩托上面扭來扭去……

這時候旁邊的車都差不多都動了,後面的車也繞著我走,我還尷尬的在原地熄火。

這會兒真的是絕望到看看有沒有JC叔叔,給我推路邊去得了……

但是並沒有。

可我是這麼容易被擊垮的人嗎,並不是,冷靜了一下,記住油離配合的訣竅。

後半段路就正常穩定的騎了回來,到家的時候簡直感動的想哭好麼。

第一次提車上路遇見北京的晚高峯……想想就很刺激。

目前提車已經三天了,這兩天上班因為地域原因,沒有騎過來,現在車大概騎了百多公里吧。

總結一下我這款車2021款無極300RR的特點:

優點:

1.新款版畫要比老款好看很多了,提車那天遇見了老款的車友去保養,他也說這版畫看著就顯得上檔次一些。

2.排氣聲要比老款小,現在加了個長排尾,消音的效果肯定是有增強的。

3.換擋提速對新手而言很友好,沒有那種很沖的感覺。

4.車不重,我目前為止有兩次都快倒車了,都被我拉了回來,我本人比較瘦,但是還能駕馭的住,所以對大多數人是很友好的。

缺點:

1.官方營銷做得很差,新款基本不宣傳不測評,隆鑫估計就是個很佛系的廠商吧。

2.因為營銷做得差,導致車再好也沒人知道沒人買,市場保有量少,於是改裝配件啥的少的可憐,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希望把營銷搞上去吧

3.保值很差,還是跟上面一個道理,市場保有量少註定新車沒人買,就更沒人買二手了,就目前跟老款車的車友溝通,這車沒什麼大小毛病,都可以隨便造,還有車友騎著去了拉薩,也是很牛逼的一件事情。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件自己主導的「大件」,現在回家前離家後都會去看一眼。

自拍來一發

有人養貓養狗當做朋友,那我可能就是將養車當朋友吧。


我當年的情況是,一邊增駕,一邊在車行練。車行門口有片小空地,我就在那塊空地上不停騎著轉圈,用的車是輛特別老舊的gn125,第一摔也是在那塊空地上渡過的。

之後增駕完成,已經記不清在那塊空地上轉過多少圈了,總之新車是等到手續齊全鐵牌到位才提的,順利騎回家。


按知乎的風氣,新手也可以一步到位買大魔鬼或者水鳥的,騎回家纔多大點事啊

對於新手來說,早也是騎,晚也是騎,只要車行不是在盤山公路頂上,不用壓彎一個小時回家,那都該自己騎回去,當然了得委託車行上好牌照

以前交法意識不強的時候,在物流站拆箱自己裝好,拿可樂瓶裝油灌進去當場騎走,過幾天再騎去車管所上牌,膽小,60公里能磨兩個小時,這不也一步步走出來了嘛,只能邊騎邊練

而且新車剛上路就被別人騎了,相當於初夜被別人開苞,我是肯定不願意的,當場燒離合也得自己騎第一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