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最近在醫院住院,我(孫女 大學在讀)是陪護,因為家人們都忙不過來。這個病房裡有三個病人三個陪護。第一個牀位是奶奶的,中間那張是一對夫妻 妻子A住院 丈夫B陪同,第三張是一對母女 母C住院 女D陪同。

我們來的第一天,牀和牆之間的空隙只夠我剛好走動,我跟奶奶說一會把牀移過去(他們把我們的位置佔了很多),A說:這中間我男的要放牀的。 我:那您這位置佔了放牀,我睡覺怎麼辦呢? 她不說話。B回來以後,A跟B就嘀嘀咕咕地說這些。後來趁他們去做檢查的時候,我把牀移到了原位,也沒有佔他們分毫。A回來發現之後,又特別不爽抱怨說上一個爺爺的牀放那多好。

我近視,從小在家裡晚上都被教育開燈玩手機看電視,在這裡他們不願意開燈,就過來把我的燈一起關了,我也沒說什麼。

第一晚,晚上有幾人打鼾,很吵很吵,我睡眠特別輕,一點響動就能醒,也難得睡著。那天差不多一兩點才睡。第二天AB五點就開始弄出聲響說話什麼的,把我吵醒了。我就很生氣很生氣,精神也不好。但是還是忍了。到了中午,我喫完飯都躺下去了,他們不是沒看到,仍然講話吵得我中午也沒睡。然後自己說累了就去睡了,又打鼾 。

第二天晚上,也有人打鼾,但是我一整天很累很累,不一會就睡著了。奶奶五點要上衛生間,我幫奶奶弄好之後就又睡下了。AB這時候開始說話走動。二十幾分鐘過去,我一點睡意也沒有了,中途跟他們說,請你們能不能小一點聲音。安靜了幾分鐘,又開始講話。題主已經瘋了。乾脆坐起來刷視頻,他們這時候躺下準備補覺。我視頻聲音故意外放,B:手機聲音關小一點。 B:叫你把手機聲音關小一點。 我:您現在知道這樣會不舒服,那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題主沒有想要以牙還牙,只是覺得他們不能將心比心考慮別人的感受,那我就嘗試讓他們明白我的痛苦。 此時,D:你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你怎麼能做出這種事呢? 我:高等教育怎麼了?高等教育是教我忍氣吞聲嗎? C:算了算了,你不要和小孩子計較。 D:不是我要和她計較,我是覺得現在孩子們的教育都白受了。 我:這和高等教育有什麼關係?能不能不要一上來就道德綁架? D:我女兒也跟你差不多大,要是別人吵到了她,她肯定不會和你一樣,她會自己忍著。 我:別說這種話,你大可讓她來試試。 B:我覺得你們家就不該要你個孩子來照顧。D:那邊還有病房,你可以和護士說。 A:對,你要是覺得我們吵到你了,你就去跟醫生說換個病房。

難道就因為我受到高等教育所以我要忍耐,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就可以不要臉嗎?


你問的好。你只需要考慮,如何用你受過的高等教育收拾他們,把他們幹服就夠了。什麼忍氣吞聲,想什麼呢。

什麼等級階級,都是從結果來看的。你贏了你就高,你說了算,輸了就低。這就是本質,這就是定律。

客觀來看結果,你沒跟他們拉開差距。雖然受過教育,一肚子知識技巧在外面受到的尊重在此時此刻的病房裡都蕩然無存,此時此刻,那兩位沒素質的人,就處於你的上方。吵架沒吵贏,轟也沒轟走。還讓人家找到個話柄用高等教育道德綁架你,你也沒回擊成功。

明白了嗎,真的素質是發現當下的規則然後用文明的手段把自己擺在有利地位。這要靠智慧。光講文明,不管規則也不想有利,不坑你坑誰呢。

至於之後你想通過報復的手段教育對方,完全是沒想明白,不自洽。首先,你這麼做,不可能讓對方想通,你教育對方的目的是達到不了的。第二你的決心也不夠,手段不夠狠,淺淺的煩對方一下,對方也不可能怕你。你膽大的話,玩狠的,拿水果刀把他牀扎爛你看他還敢跟你齜牙。你機靈的話,在對方出問題的第一時間就好言相勸。你事故的話,進房第一天,水果送過去,規則聊清楚。

總的來說朋友你思考的還不夠,見的手段不夠多。知道你年紀不大,沒有閱歷,可你要知道社會的殘酷性,人和人之間是有博弈的,孩子是會被欺負和看不起的。但你已經發現了問題。繼續努力,看好你。


看事情的大小和持續性

暫時的,無關緊要的就過去算了。持久的話以直報怨。

重大關於自身利益的,當然不可以忍耐。

要以直報怨,有時候也要看對方的實力和危害。北京的一個女的,就是由於口角,被犯罪分子把自己的孩子摔死了。


其實忍耐往往都是很好很有效的策略。特別是針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這個問題問的不太好。好像受了所謂的高等教育就乾的都是高等的事似的。其實做事情,特別是社會上生活中和學歷都沒啥關係。該乾的錯事,學歷再高也難避免。學歷高也不是萬能的。很多人,人情世故就不行。為啥不能低調點?

補充。

剛看了題主的描述。我現在明白了。

這個根本和什麼高等教育無關。完全是一個社會資源的問題。想享受更好的醫療條件,目前來看就是要有錢。否則受多少教育也沒用,人性就是那樣的。克己為人的畢竟都是少數。

跑到知乎來發牢騷,題目還搞得那麼大,其實也沒用。雖然其實是贊同您的,但是這個根本上真的是資源問題。


我覺得不是忍耐,而是遠離這些爛人爛事,垃圾人的故事聽過嗎,我們沒必要因為垃圾人而讓自己一身不舒服,甚至是惹麻煩,畢竟發脾氣有時候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呢


高等教育不是你懦弱的擋箭牌


我為所受教育花費的這麼多的精力和資源,就是為了讓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依然保持自身的素質,但絕對不是一味的忍讓。


兩個角度考慮,

第一,考慮你的時間成本。受過高等教育,意味著你的收入大概率要高於沒素質的人,你的忍耐就不是忍耐,是因為你的時間更值錢。我很少與人爭辯,因為做諮詢的人很清楚,時間創造巨大價值,諮詢收費一小時可以收六千,意味著十分鐘就是一千,和沒素質的人計較,它的時間不值錢,所以,不是忍耐,而是別把時間浪費到不能產生價值的事情上。

第二,考慮你的必要利益。沒素質的人,對所作所為,只能產生情緒上的損失,還是危害到你實際利益?如果只是情緒,那麼忍耐下無所謂,儘早遠離。如果危害到你的實際利益,那麼如果對付素質低的你還沒點手段和資源,那真是愧對自己受過的高等教育了。


這個問題我思考過無數次,面對生活中的垃圾人我們到底要怎麼面對。

你或許也陷入過這樣的處境,排隊等候的時候有人插隊,對方一看打扮就是社會邊緣人士;在電梯裏的時候有人抽煙,對面三個人你只有一個人;在學校裏買水果,發現缺斤少兩,去找老闆理論被老闆反咬一口;甚至就連自己學校的工作人員,也會欺負你是個外地學生。

那麼假設我們都是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後浪,此時此刻我們是應該激流勇進,還是海闊天空?

假如我不讓他插隊,他會不會與我發生口角甚至動手?假如我阻止他們抽煙,他們會不會三個人一起圍著我在我臉上吐煙圈?假如我向工商局舉報水果攤,老闆會不會報復我?假如我給學校領導寫信舉報,學校是會幫我還是幫工作人員?

種種顧慮,思前想後,不然還是做阿Q吧,我是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更高的後浪,而他們只是時代浪潮中的逆流,素質教育的漏網之魚。

又能如何呢?當他們已經決定來做這種垃圾行為的時候就代表著他們不在意被人指責的後果,而我們指責的人卻要冒著被迫浪費時間精力的風險,做一個垃圾人成本太低了,但保持做一個行為素質與義務教育水平持平的人太難了。

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當你不想贏到最後的時候就會很快樂。

我父親時常教育我要遠離生活中的垃圾人,也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開卷寫道:當你開口要指責他人的時候,你要記住並非所有人都有你這樣的優越條件。

然而年輕氣盛總不甘心,尤其是偶然間發現這羣人或許還喫飽了時代紅利把自己的後代培養成了真正的後浪,最可怕的是什麼?當我們自詡為高素質的人才的時候,卻連自己的親人都是自己指責過的那種人。人民羣眾中也有壞人啊,我們中出了叛徒啊。

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面對垃圾人呢?你會做比他更垃圾的人嗎?利用輿論,就要把這種行為拍下來傳到網上,配上煽動文字蹭熱度。口誅筆伐,警示教育廣大羣眾。

你說這是不對的?那就對了,我們一路走來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跟這個視頻一樣,有時候你的忍耐在他人眼裡就是慫逼。真正懟回去了,反而他也不能把你怎麼樣,前提是你佔理。

生活中有很多垃圾人,跟受沒受過高等教育沒什麼關係。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要讓別人呢?

很多垃圾人滿腦子都是垃圾思想,如果受過高等教育,也不過是把這些垃圾提純了而已,但是還是改變不了垃圾的本質。

所以,爭取自己的應得的權利,沒有誰會親手把這個權利放到你手上。

何況,受高等教育,本身不就是一個爭取的過程嘛!


我認為,受高等教育,能代表兩件事:

1、你的對抗方式應更高級:如果和惡棍互打,是沒有好結果的,有句俗話是「狗咬狗一嘴毛」,如果你能動用更高級、更聰明的方法解決,或用高等教育帶來的經濟解決,那智慧就起到了作用。

2、你應比他人更有格局:為什麼信佛者總講慈悲為懷,我雖無宗教信仰,但他們的包容,應該不是「忍耐「,而是一種格局,又有俗話」人不跟狗逗「,就是你心裡認為不值得和某種人爭辯。

但,我們往往做不到,總有惡人,那就痛快一下嘴,該說就說出來。但別幹傻事,也要有吵不「贏」的準備,因為有教養的人,不具備打惡仗的能力。


這跟你是否受過高等教育沒有關係,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很多次,忍耐是很困難的事情,這不是個有太多選擇的問題。《明朝那些事兒》裏當年明月對朱棣最高的評價就是能夠忍耐,可見這不是個簡單的事。

我們先看怎麼算忍耐,很煩,很痛苦,但是就慫著,硬憋,那最後不是你憋死,就是爆發,這算忍耐嗎?如果你能調節心態,慢慢消解這種消極情緒纔算忍耐吧,那既然你無法做到後者,你所需要選擇的只是憋死還是爆發,但我們都知道「活人不會憋死」,其實你最後只是等一個爆發而已,早爆發還是比較好,至少還容易控制,晚了就不知道波及到哪個無辜者身上了。

至於該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這裡提建議大部分以鍵盤俠為主,真的在答主這樣的境況裏也幹不出啥事的,因此也不做評判。結論就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若真能忍,那也不需要提出這樣的問題。高等教育本身並不會對這種能力產生太多的影響,甚至還不如社會實踐的效果大,因此與忍不忍聯繫不大。


直接慫:你花錢讓我上學了?我憑什麼忍著你,你算老幾?自己缺德沒素質全天下受教育的人欠你的了?


對著牛氓,馬上化身牛氓。如果遇到強壯的牛氓……我們要相信法律,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


應該據理力爭,用道德和法律武裝自己。


不能忍耐

一個是要迴避,因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是麼,他出點事沒啥事,你出事了就完了

再一個是要讓他怕,擺正你的地位,不怒自威


不是忍耐而是沒必要

對牛彈琴只會讓自己更生氣

你和無知的人吵架只會自降身份

所以 靜靜地看你表演~

轉身

深唱功與名


關於這些問題,個人感覺,你應該找醫院反映相關情況,以牙還牙雖然解氣,但除了激化矛盾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

而且這個問題和高等教育沒有任何必然性,之前在學校,遇見一位奇葩,意思是全宿舍都按照他的作息時間來,而且他自己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而是今天想幾點睡幾點起,別人就得按照他的來,明天他又抽抽換個作息時間,別人也得按照他的來,不然就大喊,摔門,摔凳子,告老師(大學生)……這個時候咋處理啊,你和他完全講不通的,這種人全家都是這樣,他們導員都沒辦法(此前換了好幾個宿舍),最後還不是我們其他人全部選擇換宿舍了(中間有財務損失,對方學院書記來說不讓報警,讓私了,學校可以幫受損的人作證,然後換宿舍後現場破壞,對面導員立馬換說法,說沒有證據,唉現在想來真是生氣,還好之後宿舍的朋友都很好,剛見面就幫忙搬東西等等)。

道不同不相為謀,何必跟某些雙標的鋼筋,坑神,全家**的人講道理,咱一不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二不是他們的老師上司,何必浪費自己的口水還生氣。換病房,換宿舍就是了。

並不是說不維護自己的權利,維權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合理合法的維權目前是不太容易的,某些問題在嚴重到一定程度之前,相關部門都會和稀泥,因為大肆宣揚,會對自己造成不好的影響。

保證醫院住院環境應該是醫院的職責,他們不作為,你是沒有一點辦法的。你除了和對面鬥氣吵吵之外沒有一點辦法,如果衝突升級再動手打架就更虧了,畢竟就個人而言,即是是對方和我一樣都被處罰我還很喫虧,因為他們不配。

再者吵架這個過程對你奶奶來說也很不好,影響休息,而且會感覺自己連累了你。

看見屎,躲著走,不是怕,是感覺真的噁心。

太噁心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