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獲獎的作品我很喜歡看,也經常混混豆瓣。這個答案太簡單不過了,你可以發現豆瓣top250都是什麼電影類型。

豆瓣top250大多是簡單樸實的劇情片。怎麼講呢,豆瓣top250裏不少電影審美趣味類似《讀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不過也都是好電影,它們大多符合普世價值觀,注重情感高於技法,很多不屬於作者電影範疇,不適合影史學系統研究,適合初學者入門,絕對的通俗也是一種不得了的功力。

反之,豆瓣某些6.5~8.2左右的電影,則是超越滿分的存在。當然,藝術是不能簡單用一個分數就去限制了它本身的美。


電影節的作品,大多壓根就不是拍給普通觀眾看的,是拍給評委、拍給專業影評人、拍給資深影迷甚至是拍給導演自己看的(作者電影),豆瓣再逼格高也不過是個大眾可以隨意評分的網站,他倆分數能一致了纔怪了。另外,也不用神化那些獎項,裡面的貓膩、潛規則包括不合理的明規則多的是,並不見得被選上最佳的電影就是當年度最傑出的。


對於電影史來說,電影節不重要,豆瓣更不重要了。


錯不在豆瓣,也不在評委會。

方向和審美標準不同罷了。

沒有孰高孰低。


你的意思是像《白日焰火》《路邊野餐》之類的電影嗎,這類電影往往因為某一方面有所欠缺,但之所以獲獎又是因為某方面有所超越。即長板很長,短板很短。


戴錦華說許多人總以為觀影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看懂電影。我個人覺得,廣大豆瓣網友中具有一定觀影能力的大概為少數,而那些不學習就以為自己有觀影能力的,去看獲獎電影的時候,通常不會欣賞電影的視覺元素的高妙,只通過看這個故事來打分,這樣一來,有些情節簡單的電影、非古典敘事的電影,可能它的攝影調度運動剪輯做的很好,到這些人手裡卻逃不了低分的下場。


因為大眾的普遍審美與主流評委審美有差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