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直有這個說法,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既可以找到很多正例,也可以找到很多反例。

中國電影獲得奧斯卡獎的作品是《臥虎藏龍》,提名的有《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喜宴》《飲食男女》《霸王別姬》《英雄》。

可以看到基本就是李安(3次)+張藝謀(3次)+陳凱歌(1次),如果單從這個提名名單看

武俠×2(《臥虎藏龍》《英雄》)

同性/家庭(《喜宴》)

家庭(《飲食男女》)

封建女性/宅鬥(《大紅燈籠》)

倫理(《菊豆》)

文革(《霸王別姬》)

分佈傾向性並不明顯。

實際上中國在90年代第五代浪潮中沒有獲得奧斯卡,在21世紀武俠浪潮中(內地)也沒有成功獲得奧斯卡,只有一部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四項大獎。

所以單純較真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命題好嗎?奧斯卡對中國電影的口味是最迷的好嗎?《大紅燈籠》《霸王別姬》《英雄》作為頭號種子口碑爆成那個樣子,奧外都能掉。華語電影橫掃了世界幾乎其他全部大獎,唯獨奧斯卡獎運是最差的,拿奧斯卡舉例子毫無意義。

所以這種爭議,其實就是針對內地第五代、第六代所獲得的國際榮譽和影片類型。不用拿什麼奧斯卡當馬虎眼。

如果是針對這個,其實有一種觀點是比較靠近提問者的觀點的,即後殖民主義。認為第五代早期電影和第六代電影滿足了西方對中國東方主義的想像。但是這個也只能當作一直政治角度的學術文化思考。

歸根到底,是我們缺少有才華的年輕導演。所以我們的眼光始終都在這一羣70歲的導演身上,靠批駁他們獲得成就感。什麼《流浪地球》《我不是葯神》,有好的地方,但只不過是人家《星際穿越》《達加斯買傢俱樂部》剛剛玩過的東西,放在世界領域怎麼可能有那種震驚影壇、要改變電影的發展的感覺。

而這是張藝謀李安侯孝賢王家衛楊德昌賈樟柯曾經做到的程度,電影雖然是西方發明的,但是他吸收之後們反過來哺育了西方和亞洲的許多導演。年輕一代還差著遠那。還是先別急著批判別人的缺點, ̄  ̄)σ先把優點學到點吧

(附:哈德爾登的採訪,前柏林電影節總監,在80年代末一手挖掘了中國電影,尤其是《紅高粱》)


如何才能獲得奧斯卡獎?先要從奧斯卡獎的評選機制說起:

首先奧斯卡獎入圍有一個規則,就是符合這個規則的影片才能報名參加奧斯卡獎,規則包括: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鐘,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如廣播、有線電視及家庭錄像片和互聯網等),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在獎項規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奧斯卡理事會將最後確定評選資格,提交入圍影片名單,然後就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了,奧斯卡採取「排序複選制」,將選票列成表格,進行一系列的投票,不斷刪除每一輪得票最低的電影,縮小備選範圍,直到在碩果僅存的影片中,有一部贏得了超過50%的選票,那它就會成為獲獎的幸運兒。參與投票的成員,要麼曾受到奧斯卡獎提名,要麼有兩位以上成員推薦,才能受邀。2019年這個評選組有七千人之多,相比其他電影節由幾個、十幾個評委評選的獎項,奧斯卡基本沒辦法控制票數。

ok,瞭解了規則,那剩下的就是怎麼去符合規則做了。如果中國導演的電影要想作為最佳外語片提交,那就必須要中國上映的電影,而且一個國家只能選送一個,那這個片子就是必須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電影(不符合就上映不了啊),那肯定不符合奧斯卡理事會的口味(畢竟奧斯卡理事會裡沒有基層黨組織),即使送上去了也不可能獲獎。這個情況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臥虎藏龍》,但這種情況在中國電影審查日益嚴格的形勢下,是不可能再次發生了(感謝有評論指出這也不是中國大陸選送的,而是臺灣地區選送)。

那中國導演要想獲得奧斯卡獎,就只能拍英文片(也可以拍其他語言的片子,但是如果在使用語言的國家沒有很深的關係,也是不可能作為外語片送過去的)或者短片了。拍英語片,完全就不用在中國拍,不講中國的事(要不然一羣中國人講英語太怪異了),那也就不存在要拍中國貧窮落後的一面了。拍攝短片題材選擇面就更大。從奧斯卡歷史上來說,中國導演也多次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或真人短片獎或者提名(我們的團隊就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提名),李安也靠拍攝英文電影《斷背山》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部電影也絲毫與中國貧窮落後的局面無關。

我們團隊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的影片《酥油燈》也與中國貧窮落後的一面無關,講的是藏族自身文化和在西藏日益開放的情況下不斷受到新的思想和文化衝擊乃至衝突的故事,反而是新時代下的中國文化變遷(或者更小範圍一點藏族地區的文化變遷),也與中國貧窮落後的一面無關。


是,也不是。

應該說貧窮落後到處都有,不單獨針對某個國家和地區。

就拿美國本土來說,難道拍美國富強民主就能拿奧斯卡嗎?

《老無所依》-美國壞人在貧窮落後的西部是如何凌駕一切的。

《水形物語》-美國白窮美是如何被落後的怪物泡走的。

《為奴十二年》-自由人緣何在美國南部失去自由成為奴隸?險象環生終復自由。

《鳥人》-過氣藝術家在美國新媒體時代下是如何一步步滑向炒作深淵的。

問過這個問題後,大體就知曉答案。

貧窮落後是全球性問題,展現這些容易在藝術和市場上引起矚目。

是要拍一些貧窮落後,但這不是針對某個國家和地區的。


在全盤接受這種一聽就很粉紅的言論前,先找一部既不涉及中國貧窮落後或者社會黑暗,又符合獲得奧斯卡標準的電影,不會有人真的認為小時代,戰狼,或是建軍大爺這些電影可以拿奧斯卡吧?不會吧不會吧?

想要拍出一部得獎電影,要麼拍得足夠美,鏡頭語言足夠熟練,要麼拍的很有現實意義。而事實上,前者拍不出來,能摸著門檻的幾部要麼曲高和寡要麼大眾羣嘲,後者的話要怎麼避開我國種種社會現狀去拍出現實意義來?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奧斯卡獲獎/提名電影 ≠ 符合70+億人審美的好電影。

所有電影作品的終極目的不是獲獎,更不是奧斯卡,而是觀影者。

然後,再來說題主問題中「貧窮落後」的問題: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偏面的看法,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排除意識形態的影響):

電影作品有歌頌美的,也有反思醜的。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比較,真正反思醜的可能是比較少的,而「物以稀為貴」是放之於四海皆準的道理,這樣,正因其稀缺性才更「貴」(即好)。

我想,也許能夠獲國際大獎的「貧窮落後」之類的電影,也非為了「貧窮」而「貧窮」,也更非為了「奧斯卡」而「貧窮」,更多的是一種對社會的反思、對以往「貧窮」社會的反思,能夠對觀影者能形成某種影響力、衝擊力,且觀影者對此類作品更為偏愛,思苦方可知甜、方可惜甜、方可更甜。

放眼國際,歐美影視佳作中也不乏對其國家社會「貧窮」面的揭露與批判,亞洲電影中如韓國除了「三大定律」,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其「自黑程度」極高,何嘗不是某種意義上的「貧窮落後」類的電影呢?

縱觀歷史,富有與貧窮是相對而言的,我們確實曾經很富有,1840年開始經歷了很多磨難也窮過,我們必須要承認,必須要「知史以明鑒、查古以至今」,纔是我們現在該有的姿態。

所以,答案:不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