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价值的体检,得有个性化、有价值且经济实惠的体检套餐,得有全面具体有指导意义的体检报告,得有检后分析和相应的饮食、运动、生活指导。

  定期体检其实是一种健康投资,稳赚不赔的那种,有定期体检意识的人都很明智。

  体检项目选择攻略:

  1、让专业人士帮忙

  一个完整合适得体检套餐,最好由专业的健康保健医师制订。

  你可以咨询医生、体检中心或体检预约平台,说出自己的体检目的以及想要重点体检的项目后,让「专家」为你选择体检套餐。

  2、基础项目不可少

  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查体,通过抽血就能检查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项目,心电图、X线胸片、B超等基础体检项目不可少。

  3、要有针对性

  年龄性别职业不同,检查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基础体检项目之外,应该针对性得增加体检项目。

各年段体检重点

  以下各年龄段各体检项目检查频率仅做参考用 ,已经有疾病、体检结果有异常或者身体常常出现不适的朋友,得咨询医生后增加体检次数。

  如果医学检查后 发现身体确实很健康,日常又从来没有任何不适或老毛病的话,按照以下检查时间表进行检查就行,基本上能确保发现所有潜在隐患:

  18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两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两年1次

  肛肠指检: 每两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3年一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3年一次

  心电图: 每3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3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3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2年一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2年一次

  乳腺彩超: 每2年一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一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两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两年1次

  总结:18岁及以上,年纪虽小,每年一次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不可少,别忘记检查看看小时候打的乙肝疫苗有没有失效。

  25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两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两年1次

  肛肠指检: 每两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3年一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3年一次

  心电图: 每3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3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3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2年一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两年1次

  乳腺彩超: 每两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一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两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两年1次

  总结:体检项目没啥变化,和18岁那会儿差不多。

  30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两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两年1次

  肛肠指检: 每两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两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3年一次

  心电图: 每两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两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3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两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两年1次

  乳腺彩超: 每两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两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两年1次

  总结:DDR胸部正侧位片从每3年一次变为每两年1次,心电图和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也从每3年一次变为每两年1次。

  35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两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两年1次

  肛肠指检: 每两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两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两年1次

  心电图: 每两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两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两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1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年1次

  乳腺彩超: 每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两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两年1次

  胃镜: 每两年1次

  总结: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从每3年一次变为每两年1次,B超(子宫、双附)(女)从每3年一次变为每两年1次,甲状腺彩超、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乳腺彩超从每两年一次变成每1年1次,得开始做胃镜了。

  40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两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两年1次

  肛肠指检: 每两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两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两年1次

  心电图: 每两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两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两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年1次

  乳腺彩超: 每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两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两年1次

  胃镜: 每两年1次

  总结:40岁及以上的年纪,需要检查的项目和35岁及以上年纪需要检查的项目差不多。

  45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年1次

  肛肠指检: 每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年1次

  心电图: 每两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两年1次

  B超(前列腺)(男): 每两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两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年1次

  乳腺彩超: 每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年1次

  胃镜: 每两年1次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每两年1次

  总结:45岁及以上的年纪,身体开始进入疾病爆发期,大多数检查都得开始一年做1次,45岁之后的男性也要每两年检查一次前列腺了,骨密度也得开始每两年做1次了。

  50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年1次

  肛肠指检: 每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年1次

  心电图: 每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年1次

  B超(前列腺)(男): 每两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两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1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年1次

  乳腺彩超: 每年1次

  乳腺钼靶: 每两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年1次

  胃镜: 每两年1次

  大便隐血试验: 每年1次

  乙状结肠镜: 每年1次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每两年1次

  总结:几乎所有体检项目都得每年做一次了。50岁及以上,心电图和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得每年都做,乳腺钼靶要开始每2年做一次了,大便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防肠癌)得开始每年做1次了。

  55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年1次

  肛肠指检: 每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年1次

  心电图: 每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年1次

  B超(前列腺)(男): 每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1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年1次

  乳腺彩超: 每年1次

  乳腺钼靶: 每两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年1次

  胃镜: 每两年1次

  大便隐血试验: 每年1次

  乙状结肠镜: 每年1次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每两年1次

  总结:55岁开始,是癌症爆发期,最好每年都做一次全身大体检,B超(前列腺)和B超(子宫、双附)也得从每2年一次增加成每每年1次。

  60岁及以上:

  血压、脉搏、身高、体重: 每年1次

  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内外科: 每年1次

  肛肠指检: 每年1次

  DDR胸部正侧位片: 每年1次

  DDR数字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 每年1次

  心电图: 每年1次

  B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 每年1次

  B超(前列腺)(男): 每年1次

  B超(子宫、双附)(女): 每年1次

  甲状腺彩超: 每1年1次

  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 每两年1次

  乳腺钼靶: 每两年1次

  乙肝两对半: 每年或每2年1次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每年1次

  肾功能、血脂、血糖: 每年1次

  肿瘤标志物: 每年1次

  胃镜: 每两年1次

  大便隐血试验: 每年1次

  乙状结肠镜: 每年1次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每两年1次

  总结:60岁及以上,大多数体检项目都得每年做一次,乳房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女性)从每年查1次变成每两年查1次,乳腺彩超不用做了,每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就行。


您好!那要看您的年龄、性别和有没有既往病史:

20岁+

20岁+ :有家族史的,留意血压和生殖器官,20几岁的朋友,身体机能几乎是最好的。疾病的威胁,相对也比较小,一般常规体检项目就够了。

只有那些有特殊疾病家族史的朋友,体检时需要注意:

1 .高血压

如果你有:

早发高血压家族史,即父母很年轻就发现高血压的

必查项目: 测血压

如果在平静状态下,非同日3次测得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

2.女性宫颈癌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宫颈癌家族史,不洁性生活史等

有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

必查项目:

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

人乳头瘤病毒测试(HPV)

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

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每年做一次TCT。

第一次做TCT的时候,建议同时做一个HPV检测。如果HPV检测结果正常,之后可以每5~8年检测一次;如果结果有异常,建议半年到一年检测一次,并且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细胞病理活检,以便诊断。

30岁+

30岁+ :关注乳腺和血糖

30岁开始,女性要特别关注乳腺方面的疾病。有家族史的朋友,则要关注血糖方面的问题。

1. 女性乳腺癌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

无生育史、哺乳史

乳房胀痛(与月经周期无关)

乳头有异常分泌物(如非哺乳期却有分泌物)

必查项目:乳腺彩超检查

选择性查项目:乳腺钼钯检查

乳腺彩超作为能早期发现病灶,经常用于体检乳腺疾病的筛查及定期复查。

乳腺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者,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不建议常规做钼钯检查。但如有钙化点等异常,则需根据情况行乳腺钼钯检查。

只有发现有可疑病灶,才会用到乳腺增强MR。

2 . 2型糖尿病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糖尿病家族史

妊娠糖尿病

肥胖

必查项目:空腹血糖

选择性查项目: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试验(OGTT)

建议每年筛查一次。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正常值3.89~6.11),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正常值3.89~7.8),即可诊为糖尿病。

Tips: 尿糖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哦~

40岁+

40岁+ :时常要关「心」

从40岁开始,无论男女,都要开始关注心脑血管疾病了。体检项目的选择,也是针对血管健康选择。

1.冠心病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冠心病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

必查项目: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四项、血压

选择性查项目:

颈动脉超声

螺旋CT断层扫描冠脉成像(CTA)

注意 :

冠脉CTA及活动平板不是常规体检项目,如有胸闷、胸痛可疑者,可行冠脉CTA检查。

颈动脉超声可显示颈动脉硬化情况,如颈动脉有斑块形成,表示已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风险亦高。

2. 慢性肾病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肾脏疾病家族史

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有眼睑水肿、血尿、尿少、疲乏、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必查项目:

尿常规、血肌酐、血压

选择性查项目:

尿微量白蛋白

肾脏超声检查

其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尿常规

建议长期患高血压及糖尿病者,体检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更早了解有无早期肾损害。血肌酐升高,则表示已出现肾功能损害。

3.胃癌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胃癌家族史

胃溃疡、胃肠息肉等病史

腹痛、腹泻、消瘦、柏油便等

必查项目:

胃镜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HP)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建议至少做一次胃镜检查。有高危因素者,检查年龄提前。胃镜检查异常根据医嘱复查胃镜,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根据胃镜检查情况杀菌治疗。

4. 直肠癌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直肠癌家族史

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

下腹痛、便血、黏液便、大便频繁等

必查项目:

肛诊、大便潜血、结肠镜

40岁以上人群建议至少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高危因素者,检查年龄应提前。

有肠息肉者根据医嘱复查肠镜。

肛诊异常及大便潜血阳性者,应尽早行胃肠镜检查。

50岁+

50岁+ :全面关注健康

进入50岁,除了平时要留意的那些,身体不适的地方将引起我们要更加全面的关注我们的健康。

1.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

有间歇性跛行症状

必查项目: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血脂四项

足背动脉触诊

选择性查项目:下肢血管彩超

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狭窄,在活动时下肢血流供应不上,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提示下肢血管血流供应差,可行双下肢血管超声了解下肢血管情况,早期发现外周血管动脉硬化,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

1. 肺癌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肺癌家族史,吸烟、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反复肺炎等

必查项目:肺部低剂量CT

高危人群定期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肺癌,追踪肺部结节的变化,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2. 肺癌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肺癌家族史,吸烟、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反复肺炎等

必查项目:肺部低剂量CT

高危人群定期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肺癌,追踪肺部结节的变化,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3. 脑中风风险筛查

如果你有:

中风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慢性房颤

必查项目:

?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四项、血压、心脏超声、心电图

选择性查的项目:

颈动脉超声

24小时心电图

头颅MRI+MRA(头部核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对于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这些检查都是为了更早发现这些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尽快干预,譬如降压、降脂、降糖、抗凝等。

60岁+

骨质疏松

如果你有:

活动少 吸烟 酗酒 高盐饮食 高蛋白饮食 大量饮咖啡 见阳光少 妊娠或哺乳 处于绝经期

必查项目:

骨密度

选择性查的项目:

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血甲状旁腺激素 骨更新的标记物 晨尿钙/肌酐比值 骨影像学检查

50岁后女性,有一半会发生骨质疏松,60岁后女性,有一半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因此应特别注意筛查,及时通过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或药物,避免高蛋白高盐饮食,改掉抽烟、酗酒,适当活动,多晒太阳等相应的措施来改善,预防骨折和摔倒。

70岁+

前列腺癌

如果你有:

前列腺癌家族史 高脂肪饮食

检查项目

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

确诊检查:

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才可以确诊。

前列腺癌发病的高峰年龄是70~80岁,70岁以上的老人,建议定期健康体检,健康饮食、合理作息。如有不适,请针对不适部分及时就医检查

基础体检怎么做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公布《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的「必选」体检项目,指的是所有成年人体检都需要做的基础检查。

如果没有各种慢性病、肿瘤高危因素的人,每年的体检,只做这些就行了。但如果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体检医生。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觉得体检没有用,主要是两个原因。

1、一刀切的检查项目

大部分人体检都是单位统一安排的,或者是自己去网上团购的套餐。

这类体检都是打包好的,并不会根据我们的家族病史、既往疾病,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给我们安排专项检查

就拿常见的血常规、肝功能这些项目来说,早期癌症通常不会反映在这些指标上。

而要是做胃癌筛查就需要专门做胃镜,但是大部分人的常规体检套餐里,并没有这一项。

2、不靠谱的体检机构

有些体检机构为了吸引人大打价格战,体检费低得令人发指。

但个别黑机构背地里的骚操作太多了,比如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抽血扔掉直接出一切正常的报告等…

(爱康集团董事长发言)

本来看病就很考验医生的经验,如果在这种不负责任的机构检查,查多少次都是白瞎。

而对于身体已经略有异常的人,本来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结果体检显示一切正常就没管了,反而延误了治疗。

所以体检有没有用,关键还是看有没有选对检查项目和机构。

一些不推荐的体检项目

体检项目琳琅满目,根本不知道怎么选,特别担心自己花大价钱查了些没用的项目。

确实如此,小宝就先说下哪些不是必须要做的项目,帮大家把钱包守住:

1. 微量元素检测

早在 2013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已经明确规定: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因为不同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分布不同,代谢、调节途径复杂,简单检测血清、头发,不能真实反映体内微量元素的状况,结果也不能作为临床诊断。

2. 基因筛查癌症

号称「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火了一波又一波,小宝身边有些朋友,特别是女生朋友之前在营销号的疯狂推荐下就下单了。

看起来很高端,但这个检查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其实性价比并不高,如果不存在家族遗传史,基本上就是图个乐

3.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不少来咨询小宝的朋友,体检报告里时不时能看到这个项目。

但尴尬的是,这个指标异常,不代表一定有肿瘤,而指标正常,也不能肯定地说没有肿瘤

比如说CEA指标偏高,可能是结肠癌,可能是肠道息肉,也可能是抽烟抽得太多。

所以用它来检测一个人是否患癌,并不靠谱,但在实际治疗中,医生用来检测癌症复发,效果还挺好~

4. PET-CT

号称「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的PET-CT,做一次的费用就要1万元上下。

那这么贵的项目是不是一定就很好呢?

当然也不是。

它确实有能力找到可能的肿瘤病灶,但是比起其他专项体检筛查方式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辐射还不小,一般人在身体没有什么不适的情况下没必要专门去查这个。

可为什么很多体检机构力推这项检查呢?

价格摆在这,你懂的

建议关注的常规体检项目

讲完了常见的坑,再来看看建议要做的常规项目。

小宝咨询了医生朋友,也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领域的资料,制作了下面这个常规体检项目表供大家参考——

如果身体比较健康,通常一年做一次常规体检就够了,重点看看异常指标。

比如是否超重,血压,血糖是否正常,是否有淋巴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乙肝等。

当然,这些也是投保健康险时比较受影响的问题

建议增添的专项体检项目

目前重疾里面最常见的就是癌症,以平安2019年的理赔数据为例,67.5%的人理赔重疾是因为癌症,所以很多人做体检也主要是为了筛查癌症。

好在针对癌症的筛查,有一些项目还是有明显效果的。

根据不同的年龄、家族遗传病史、个人既往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需要做的癌症筛查项目不同。

小宝把一些高发癌症的筛查项目汇总了一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比如说肺癌筛查项目,家里有老烟民或者母亲常年在家做饭的,务必要引起重视。

而对于女性朋友,则要重点关注乳腺癌,宫颈癌这两个问题,发病率不用小宝多说。

另外,上班族工作时间紧饮食不规律,快餐吃地多的,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病。

像小宝自己今年开始胃就不是特别好,偶尔会有隐隐不适的感觉,正计划找个周末去做胃镜看看情况…

以上这些项目,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增添。

注:部分资料整理自丁香医生,人民日报


请查看我的文章 《体检权威指南》,有什么不懂的请私信我
你好,我也想去香港做体检,怎么和你联系?可以给一个你的联系方式吗?
体检项目的确定,主要根据两个条件:一,你的性别年龄,二,家族史,疾病史,目前身体情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