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偏好,我一直都偏向於選擇讀起來有趣,可以使自己放鬆的書。比如賈平凹、木心、東野圭吾、張愛玲和一些小眾日本作家一類的。那天在家裡趴在沙發上看龍應台的一本散文集,然後媽媽硬塞給我一本很生澀的跟蘇東坡有關的史學類的書,我很不樂意讀就丟在一邊沒看。媽媽每天嘮叨著我讓我看一些她覺得有用的東西(幼學瓊林、世說新語、源氏物語)一類的我認為有些生澀的東西,並且天天教育我讀書要讀對自己有用的才有意義。我理解她,但是我覺得讀書既然能成為一種愛好,是因為在讀令我舒適的書時我可以感覺到放鬆。然而她所希望我讀的書都是一些需要我集中精力看起來很累的書。

所以選擇書的時候是應該選擇閱讀舒適圈以內的呢,還是該跳出舒適圈讀一些生澀但有用的書呢?


善待你的天性,保持對閱讀的喜歡。題主的問題似乎是涉及到休閑類的閱讀,並非為了應試或者職業晉陞。坦白說,我們的人生已經從小的小學教材作文大全/讀者文摘,高考的各種名人名言,這些功利性的對你前程高考有用的書,慢慢的將你的熱情喜好都抹殺。所以,到了大學很長一段時間才會重新找回興趣,甚至一些人導致對書本的一種本能的抵觸。

所以,開始的閱讀還是應該都自己喜歡的。喜歡了才會有讀下去的興趣,哪怕從一些大眾流行小說看起也行,韓寒啊/郭敬明/王小波/亦舒/三毛張愛玲,反正你自得其樂就行。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你會慢慢發現都多了這些書籍之後似乎開始發現覺得有那麼些不太滿意,這些書籍不再滿足你的胃口,所以你適當的開始讀一些名著,古典的國外的,你讀完《百年孤獨》,你讀《幻滅》《人性的枷鎖》,會慢慢發現,這些名作家確實寫的很棒啊,然後你有意識的去挑選一些適合自己的書籍去讀,然後你也還是很喜歡。這時候你書籍的鑒賞力也有了一定提升。你一直都名著也覺得挺那個的,這時候你看一本名著看一本通俗的,哎會發現不同的樂趣。比如《窗邊的小豆豆》《小王子》《草房子》,或者村上春樹,這種比較的對調,你會意識道哪些確實是好的,然後哪些不怎麼樣。這時候你也或者也想去嘗試《源氏物語》《菜根譚》。你已經有了閱歷,當然年齡也增加了,但那時候還是趣味的閱讀啊。都是在那個年齡段喜歡的而已。

你母親挑選的在她有用,或者她自己也喜歡是她在年齡閱歷/成長背景都不同的情況下,並不一定是你喜歡的。不過偶爾看基本家人推薦的也沒什麼嘛。抱著開放的心態,畢竟讀完一本書需要幾天呢?但是沒必要勉強自己去讀不太喜歡的書。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太難,已經太多被別人安排的了,學習專業/婚姻工作,就給自己保留那麼一點自由,一方四角的天空。疲憊的生活里,也留一點英雄夢。 這是一種態度。

但是另外我的朋友,她是只要打開一本書,哪怕再糟糕也會堅持看完。這裡面有種宿命的味道,覺得和一本書的命運,未必是迷信。一種偶然也是必然,所以就讀下去。這是一種對於不確定性的磨練,磨練心性。這就涉及道價值選擇,或者讀書目的。這些都是很困惑的沒人能給出答案。如果你想單純的享受讀書的樂趣,不妨抱著選自己愛讀的。讀完幾百本之後,適當擴展一些。


依我看,可以分為兩種性質:

目的性:如果讀書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那一定要閱讀一些有助於達成目標的書。無論是升學也好,編輯文案也罷,甚至是培養興趣,都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所以不妨在看書以前,先問自己要達到什麼目的?背300首古詩?寫二十篇散文?寫五篇學術論文?還是做一套產品推廣方案?基於此,再去讀相對應的書籍,將有所廣義。

功能性:基於目的性,如果已經清楚自己的目的了,那就相對應地調整自己的書單,最好從經典開始讀。經典之所以傳承百年乃至千年,一定是能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和社會的認可的。

至於是通俗易懂的書好讀,還是費力傷身的書好讀。我個人認為,後者會消磨你的積極性,讓你越讀越不想讀下去,最終功虧一簣。讀書盡量找自己感興趣的,又能對自己有所啟發的書,慢慢積累,終會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


^_^這個應該不是我們自己能選擇得了的。

基於正如我們每個人對興趣的了解一樣,前者的那種閱讀無疑對我們是主動的,幸福的,而後者的閱讀就成了被動的,消極的了。打個比方,比如你在大學裡面求學,雖說你也喜歡課外的一些東西,也有其他的興趣,你也許喜歡文學,也許鐘意哲學,或者音樂等等,擴大了說,在你的這些興趣方面,不管是你讀它們的書,還是做其他有關它們的事,比如逃課去聽別人文學或者哲學專業的課,偷偷跑到錄音棚體會唱歌的感覺等等,但是你本身選擇的一條路你還得走,不管你願不願意。這麼說也許有點偏,那就這麼說,題主應該先要解決認識自己這個問題,認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內在是偏向實用主義(你的母親的出發點就是實用主義)還是偏向自己的口味。第二,認識世界,認識世界而後才懂得如何判斷,才有一個關於所有外界世界事物的標準,對與錯,好與壞,黑與白,如何取捨(從這個層面來講,我就不單單是為回答這個問題而回答了,而是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最後,僅憑我個人的閱讀經歷而言,我覺得讀書有時候就像吃飯,有時候真的不能就吃自己愛吃的,不同的食物為我們提供不同的能量,有的是維生素,有的是蛋白質,有的是脂肪,只吃一類,很容易偏食。但聰明的人都知道,我們應該膳食平衡,否則很難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再舉一個例子,還記得小時候媽媽說每天早上一個雞蛋一杯牛奶搭配的吃特別好特別健康可我們偏偏愛好速食麵和辣條么?就是這個道理。按題主的描述,大致可以知道你的興趣點所在,你喜歡那種悠閑自在,關於平淡生活,刻畫從容安穩的內心的一些散文、隨筆之類,這自然是無可厚非的,我甚至可以誠實地說我個人的口味也比較偏向這一方面。但是當我發現有時候我不能合理控制我的情緒,不能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感情時,這個時候我就不得不像一個病人尋醫一樣地偏向實用主義,因此也就去讀了《理性情緒》和《親密關係》這兩本書。

綜上所述,我說這些話的意思,簡言之,不論我們將來是否會身不由己,還是一些新問題新情況的出現促使我們在閱讀的事上做出改變,我們都無法保持安然自在的生活在自己的興趣的伊甸園裡,這是實然層面上的。在應然層面,讀書猶如吃飯,儘可能保持雜一點的口味,不可偏食。

當然,最後的如何選擇,還得看你


誠邀。

好久沒有回答問題了,被題主所吸引,試著將自己的感受寫一下。

之前也經常被此問題所困擾,特別是在求學的時期(初中、高中階段),自己喜歡看的書和父母、師長所認可的書,大有區別,自己喜歡看看輕鬆的小說呀、文學呀、哲學呀,父母和老師大抵上都勸看看教科書、做做題庫之類的。

上了大學,閱讀的興趣還在,能夠藉助大學的圖書館看到很多書,結果迷失了,最後也看了一些,現在非要說得失的話,那就是幸運的找到了興趣點。

其實,兩者都沒有大的問題,只是在階段上有所不同,在求學階段,自我的把控相對弱一些,還是以課本書和其展開的習題為主吧,此階段可以藉助喜歡的書來進行減壓和放鬆。

在初始進入職場的時候,同樣建議以工作相關的書籍為主,畢竟掌握一門能夠生存下去的技藝,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更加重要。這時候,自我把控的時間,也相對多一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讀一些書籍。

隨著在職場的浮沉,關於工作的知識,很多都是通過書籍之外的方式獲得,這時候的閑暇時間會自我來安排,此時間段,更多的看自己感興趣的。

退休之後,更加是以興趣為主了。


其實我之前也在糾結,父母以前總是說多讀書,因為家庭氛圍也讓我有了讀書的習慣和愛好,但是,我媽總是讓我讀《紅樓夢》,《史記》等,而我一直都在讀一些,太宰治,東野圭吾,夏目漱石,畢淑敏等一些作家的小說。其實我認為都是書籍,都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並不是非要讀那些,而且讀不懂,就會很累。還是要從興趣入手吧,現在如果網路上出現關於紅樓夢等一些文章,我也會點開看看。其實父母他們那時候的書籍資料很匱乏,他們知道的書籍,尤其是國外的書籍知道的比較少,你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看的書籍也很有名,很有意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