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任班主任的班裡這次月考一次抓到了七個作弊的學生(其中有一學生上次考試作弊就被抓到;學校抓到了一個用手機作弊的學生,從手機里發現了好友班的學生也參與了),讓他特彆氣憤。

家長們到校領作弊學生回家反思時,又在千方百計替自己的孩子開脫。 在這種境況下,作為班主任應該怎麼處理這些學生?以給他們警戒,同時給其他沒有作弊的學生一些警戒。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這個「概論」一天不具體化,缺乏懲罰機制,作弊行為是永遠都不能杜絕的。正如「偷訛拐騙」行為有法律的約束,有判刑、勞改、監獄等法律制裁,也仍然有人知法犯法,更何況是作弊呢?「勿以惡小而為之」,為什麼學生的觀念就如此淡薄呢?因為「惡小」所以教育部門忽略了對「小惡」行為的懲罰,既然上至教育部,下至學校都沒有明文規定作弊怎樣處理,怎樣懲罰,就容易出現老師的「私刑」。既然是「私刑」隨意性也比較大,有時也缺乏科學性,沒有約束效力,容易引家長、學生的反感,甚至被誣告「心理摧殘」,被學校批評「處理不當」,所以無論老師花多少心思,費多少的心神,教育效果都不好。既然老師沒有學校、教育部門、法律這個強大的後盾作處理作弊的支撐,唯有從基本的著手,扼殺學生作弊的機會。作弊這行為不見得光,學生都是明知故犯,不存在認識問題,作弊者作案時肯定心虛,老師就應該從一開始就要讓學生無從下手。如果不心虛的作弊者肯定是老手,熟能生巧。那是什麼原因讓「小老鼠」光天化日之下敢當著「大貓」的面出來活動呢?這「小老鼠」的「熟練的技能」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老師是不是應該想想,當學生測驗時,你自己的職責是什麼?是改作業嗎?是看報紙嗎?不是,而是要巡視。「大貓」活動範圍大,「小老鼠」就不敢出來啦。「大貓」疏於職守,「小老鼠」鍛煉的機會多,花樣就更層出不窮,膽子也越來越大,還成群出動呢。到時就算「大貓」喵喵喵叫,「小老鼠」也不當回事。「大貓」不要指望「小老鼠」的父母會站在你那邊,要知道你們從來都不是同類,很多「老老鼠」為了保住一家子的小命才願意和你合作,因為和你合作只有好處絕沒壞處。親愛的「大貓」,只要你多走動,用你銳利的眼神盯著「小老鼠」,用威嚴的語氣提醒警告,「小老鼠」嚇得屁滾尿流了,三魂不見了七魄,哪裡還想到什麼紙團、手機呢?親愛的「大貓」,在「小老鼠」測驗考試時,你就是「黑貓警長」了。

一點看法:

1. 如果作弊的「因」是這些孩子「朽木不可雕」,那他們將來自然得到與之對應的「果」。 我想這是對他們的最大的懲罰,老師就不必費心再加罰了。

2. 如果作弊的「因」是「被迫」或「無知」,那樓主的問題是否應該改成「作為一名老師,如何能把孩子教導為一個『人』」。

3. 基於回答(2),問題應該再修正成:「如果必須施以懲戒,那用什麼方式方法可以獲得正面效果?」

一點猜測:

我個人總是以小人之心度「老師」之腹,不知劇情是否是如下發展的: 1. 孩子作弊被「高層」抓到。

2. 「高層」批評或懲罰「班主任」。

3.「班主任」希望不要再被批評或懲罰。 4.「班主任」希望「處理」這幫學生。 5.「班主任」本以為學生家長是他的「盟友」,卻沒想到事非所願。 6.「班主任」很苦惱,向自己的朋友傾訴。

7.「班主任」的朋友來「知呼」問問題。

一點牢騷: 華風之弊,八字盡之,始於作偽,終於無恥。
我覺得不是只讓學生害怕就行的,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老師應該去了解學生心裏面是怎麼想的,(但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信任),然後老師告訴學生這樣做的危害,告訴他後果,如果第一次不用太嚴厲。如果學生有苦衷的話,要幫助他解決困難(比如因為自卑想要人別人注意他、或者學習上有困難等等)。一定要讓學生知道禁止作弊的意義。

只有當老師往好的去想學生作弊的原因,學生才會對老師教育他的目的往好的想。

我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壞學生的,我看到很多學生因為偶爾的誤入歧途而被定義為壞學生,那麼這樣的教育是可以毀滅一個學生的。
下次出些他們無法作弊的題。 我小時候的作弊經驗來看,一個是覺得,考這個好無聊啊,還要記得。一個是懶惰作怪。沒有意識到人生是無法作弊的。沒有道德感,而是有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我覺得,問題的關鍵不是作弊的好與壞,而是在高考考場上有沒有能力作弊,如果他們技術一流,秒殺一切考場,那麼,不要反對,默認支持。反之,告訴他們等著復讀。(如果他們是打算出國,另說。)
既然家長對於小孩是採取放任的態度那麼老師能做的只能治標了。為了防止這些小孩的行徑影響班上其他同學,建議單獨讓這幾個小孩在一個小房間裡面考試,專門一個老師監考,讓其他小孩採取誠信應考的方法,逐步讓他們覺得這是一種讓人不恥的行為。PS:我們大學年級前幾名裡面很多都是作弊出來的,這種事太多,只能管好自己了。

如果我是班主任,在考試期間我不會現場揭穿這個作弊的學生,等考完試我會私下找他聊天。用平穩的態度問他作弊的原因,告訴他作弊的嚴重後果。當然這個治標不治本,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關心愛護他的每個學生,讓學生知道是真心想對他好,我會針對他作弊的原因幫他解決問題(比如是因為自卑想用成績讓同學關注,還是因為想讓父母讚揚),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我會輔導他的學習,並鼓勵他下次考試用自己真實的本領說話。


這隻能說明他們比較看重考試排名,我覺得思想教育比較重要,而不是使用什麼殺一儆百的方式,現在的孩紙很難對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