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又不同的看法,经过一些诈捐事件的发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质疑筹款,毫不夸张的说,以前筹款很简单,曾经一个患者家属跟我说过,他上学的时候组织给班里同学捐款,写了一篇长微博,筹到了20万,而现在,筹款越来越难,筹款金额也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靠自己也就能筹到一两万。

别人是怎么看待筹款行为的呢?

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患者而言,筹款是救命稻草,一场大病把家底耗干之后,筹款便成为了救命的一个途径,每天加我咨询筹款的人又很多,在跟患者交谈的过程中,其实大多数患者都知道,现在筹款很难,但是那有怎么样呢,患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筹点就筹点,筹多少算多少,也不能看著TA等死呀」,多少有些心酸。

对于其他的患者来说,筹款是不降低现在生活品质的一个方式,这种情况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有钱还筹款的人,当然了,这种人很少

对于旁观者来说,有一部分是相信的,尤其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人的事情,不过他们相信的是患者需要帮助的这件事,对事和人,不对平台;另一部分人是不相信的,尤其是网上多次爆出筹款平台把公益当成生意,这些负面新闻会在他们的心中放大。

其实我觉得还是要整体的看待筹款这个事件吧,最起码通过加我的人的叙述,那种想要抓住生命,但是因为能力有限抓不住的吾乃感,我知道,大部分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是真实的,这就够了。


谢邀!有一说一:水滴筹就是骗穷人钱,暗地里全是套路满满的龌龊生意

号称全程零服务费的水滴筹,近期再度「爆雷」!为什么不赚钱,却还要花钱请人去医院「扫楼」做地推?零服务费的背后,水滴公司暗地里那些套路满满的龌龊生意,正冲击著社会的底线!

踢爆水滴筹地推的套路:你把我骗得团团转,只为了月入过万

医院是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在这里忙进忙出的,除了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家属,还有水滴筹所谓的「志愿者」。这群每天活跃在全国医院病房里的假志愿者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交易场所,哪怕被医院保安盯上,被当面呵斥也面不改色。「这里是病房,不是你做交易的地方!」这些人在医院里干的龌龊事,保安已全部看在眼里。

在近期爆出的媒体暗访视频中,水滴筹的假志愿者正在全国各地医院疯狂地「扫楼」。他们利用多种欺诈的手段,诱导患者发起筹款流程:全体病人无论有钱没钱通通劝募、求助者的家庭财产状况不用审核甚至恶意隐瞒、筹款金额想要多少就写多少、求助故事模板化现场瞎编、善款去处一概不问……简直把全社会都当傻子来骗!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销售的一个地推」,「没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在被曝光的视频里,假志愿者们揭下了和善的面具,毫不避讳的频爆金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不是什么志愿者,与其说是筹款顾问,不如往难听的说就是骗子,骗来了一大堆根本不需要求助的假穷人,也骗了全社会的善良。把「公益」当生意来做,简直恶心!

在主流招聘网站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滴筹款顾问属于销售类职位,岗位第一职责就是把医院当主战场,「在当地医院推广水滴筹平台,帮助患者使用水滴筹发起筹款」。薪资待遇也是明码标价,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正如视频中被曝光的假志愿者说:「我上月拿了1万4!」月入过万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至于筹款顾问为什么这么拚命地「扫楼」,当然满脑子都是KPI(绩效考核)啊!暗访视频中他们爆出,水滴公司采用了末位淘汰制,每月必须发完35单,发不完直接淘汰滚蛋,希望以这样打鸡血的策略抢占市场。为了完成自己的KPI获得高薪,筹款顾问们该骗的骗,该编的编,该瞒的瞒,不折手段的做法令人发指!

爱心用户捐款之后,水滴的连环骗局紧随而至

水滴筹号称零手续费,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可事实绝非如此!

暗访视频中的地推就表示,当捐助人给癌症患者捐完款时,水滴会马上给他推送一个癌症保险,在这种场景下捐助人最容易被水滴诱导继续掏钱买保险。利用公众的善心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下次谁再敢说水滴筹不赚钱,筹款顾问将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这个东西是不会亏的,没谁会做亏本的买卖!」

水滴筹曾在微博表示「不盈利」,却又补充道「但水滴公司有其他盈利业务」。看到朋友圈里那些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水滴筹项目求助,一旦完成捐助后,「其他盈利业务」正紧随其后直奔你的钱包而来。既然刚刚动了恻隐之心为求助者捐款,不如继续掏钱为自己买个保险、买个互助保障。

「恭喜您被选中爱心健康互助金体验用户」「点击领取专属特权」「1元领取30万抗癌互助金」「600万医疗保障金首月3元 次月11.5元」……水滴公司的各种套路广告正式开始了收割韭菜的表演。

这些以超低价门槛误导社会的水滴产品,会在后面一环扣一环的多次误导中,把用户玩得一愣一愣的,让很多人不明不白的购买保险、加入互助。利用号称免费的「水滴筹」引流→低价诱导加入「水滴互助」→最终 「水滴保」的保险爆卖,可见穷人发起的筹款越多,水滴公司就能获得更多生意。

而求助者提现了筹款之后,也不能躲过水滴卖保险的推销。背地里那么多龌龊的商业套路,那些患病的穷人、社会爱心人士都只是水滴公司商业版图中的棋子罢了。

水滴模式就是骗穷人钱,这种公司就应该关门大吉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水滴筹的被捐助人真的那么穷吗?面对水滴筹的商业模式,一位被筹款顾问劝募的「假穷人」求助者家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而这样的求助者自爆黑料在网上比比皆是!

水滴筹的商业模式就是常年打著公益的噱头刷存在感,最终就是为了骗穷人钱。再度「爆雷」出事之后,水滴筹于12月5日发布了创始人兼CEO沈鹏的公开信,信中甚至狡辩,公众把水滴筹理解成了慈善公益组织是一种误解!那披著「全程0服务费」伪慈善外衣的水滴筹到底是什么?骗钱、卖保险、盈利、透支社会爱心的答案呼之欲出。

水滴筹就是商业模式有问题,管理不可能做得好,一旦出事就想甩给公益组织,怎么都是自己说了算!沈鹏在信中说:「大家的信任是水滴筹的基石!这一次我们辜负了爱心用户对我们的信任。」这一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现在,水滴你的基石没了,水滴这种公司就应该关门大吉!


正好前几天新华社发文爆出了水滴筹和轻松筹因推广问题打架,水滴筹推广人员暴打轻松筹工作人员。

吃瓜群众一片,他俩不是弄慈善的吗?为啥竞争这么激烈?这是「筹人见面,分外眼红」,还是要「打伤一个主动加业绩」?

通过这事,以水滴筹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大病筹款都是怎么赢利的,他们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为此,大师兄深挖上百个筹款案例,扒遍了水滴筹水滴互动水滴保的内容,整理了这篇内幕集锦,文章较长,记得先点赞收藏Mark。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内容。

主要内容:

  • 为什么你的朋友圈总在水滴筹?
  • 水滴筹有坑吗,真的靠谱吗?
  • 水滴筹的商业秘密
  • 水滴筹、互助、保险哪个才是救命稻草?

一、为什么你的朋友圈总在水滴筹?

2016年美团原10号员工沈鹏离职创业,开了水滴公司,2019年水滴公司的注册用户数就超过6亿,独立付费用户数达2.5亿。

3年让全中国,每3个人里面,就有1个成了他们的注册用户。

这样的规模是怎么来的呢?有3个重要推手。

1. 朋友圈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水滴筹。朋友圈是水滴筹传播的主要阵地。

水滴筹操作流程的最后一环是让患者将水滴筹链接发群,发朋友圈,而朋友圈都是熟人,熟人有难,捐款哪够,还要多多扩散转发朋友圈的,尽量为熟人多募集一点医药费。

大师兄之前在朋友圈碰到一个有点极端的例子,有个女性朋友在半年内转发了4条水滴筹,她舅舅、她朋友、她朋友父亲、她同事全沦陷了,或生病或意外,发起了水滴筹。

中国讲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何况是朋友的亲戚,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某某某呢?当然要支援了,捐款+转发,以表心意。

一传十,十传百的,聚集了水滴筹的海量用户。

大师兄在水滴筹公众号随机打开一个筹款链接,转发999+。这就是海量客户的来源。

2. 狼性的地推队伍。

当年美团的用户就是美团的销售扫楼,到处贴小海报,各种方法拉横幅造势,进行线下用户推广拉来的。

沈鹏作为前美团10号员工,对地推模式,地推套路真的太了解了,创立水滴公司后沿用了美团地推的套路,并发扬光大。

可以说水滴筹的迅猛发展,地推团队功不可没。

3. 线上广告投放

水滴号称坐拥海量用户,并且已经开始转化用户。这样的光环,带来的是资本的拥护。

在资本寒冬的2019年,水滴获得了两轮巨额融资。

3月,水滴获得了近5亿B轮融资。参与者中,有腾讯、IDG资本和高榕资本的身影。

6月,水滴获得了超过10亿元C轮融资。博裕资本领投,腾讯、中金资本等跟投。

10亿——这是2019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健康险与健康保障领域融资的最高纪录。

被追捧的荣光时刻,今日头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曾透露一个惊人数据:水滴每天在我们这里投放几百万的广告,注意,是几百万。

而水滴内部的一位员工,也曾坦言:有段时间,每天投放100万到200万是有的。

以上三点,让水滴筹在我们的视野里泛滥了。

二、水滴筹是什么,有坑吗,靠谱吗?

水滴筹是一个免费的大病筹款平台,初衷是:为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筹集医疗费用。

目前的业务板块分3块:

  • 个人大病筹款:免费的大病筹款平台
  • 水滴公益: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
  • 水滴集市:为偏远山区的农产品提供畅销通道,助农电商平台

平台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推广「指尖公益」,大伙手指动一动,就能做公益、甚至于救人一命。

虽然平台有3块业务,但每个人都见过听过的主要还是大病筹款。

大病筹款同样出发点非常好,但现状不太乐观,问题重重。充分体现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1. 众筹门槛太低,诈捐防不胜防

随著越来越多的水滴筹出现在朋友圈,你会发现,有些筹款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差。

前阵子热搜上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筹款就是一个典型,北京两套房一辆车,吴住院治疗后,其妻子还有心情和精力买某为最新款手机,用这手机发的筹款,也是够讽刺的。

让人给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的人捐款,这不是逼著网友膨胀吗!!

不光是挂热搜的,不少网友分享,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难道水滴筹对此一无所知吗?到底是怎么审核筹款信息的呢?

为了揭露其中内幕,大师兄亲自走了一遍筹款流程;惊奇发现:发起筹款真的很简单!

只需要提供患者信息、住院证明、检查报告,加上医生的诊断证明就可以发起大病筹款。流程不仅非常简单,证明材料也不难弄,容易造假,这就难免吸引了很多心术不正的人来消费善心。

在筹款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只有医生诊断证明有点信服力,但是问题又来了。

微博上有一封医生来信,说到目前存在的一种情况:很多筹款平台的工作人员会带著患者来纠缠医生开证明,筹款金额更是可以随便写。

不光是门槛低,患者已经提供的材料,水滴筹对其真实性也不负责。

大师兄打开了最近捐款的水滴筹页面,直接有个平台声明,写明对求助信息真实性不负责。

在你自家平台的信息,你水滴筹对真实性都不负责,那么信息可信度能有多强呢?平台的信任值又有多少呢?

2. 水滴筹真的能筹到钱吗?

理论上可以,实际上能否筹到足够的金额,要看情况。

随著水滴筹筹款故事的泛滥,平台审核问题的暴露,可信度变低,很多人不再选择在平台上捐款。

即使一直都在捐款的朋友,看著朋友圈的捐款链接越来越多,捐著捐著,也难免会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捐款金额也变成了1000、500、100、50、10、5,不再捐了。

除开这些情况,水滴筹主要资金来源还是熟人,能不能筹到款,归根到底还是看人脉资源。

大师兄的母校东财,有个老师生大病,筹款100万医药费,一夜筹款成功,因为背后有强大的校友圈。

而大师兄的同事,父亲瘫痪,母亲脑梗死,正在住院,筹款金额20万,一周时间,才筹到6万而已。

除开一些平台影响的因素。还要看筹款故事和材料是否真实感人,保证看到的人会捐款。

其实,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水滴筹是能给一些帮助的,但真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千万不要指望它成为唯一的救命稻草。

三、水滴筹的商业内幕

我们前面讲到了平台对于患者情况审核不严,容易让人钻空子。

但很多人也有疑惑,虽然资料不多,工作人员对患者情况肯定也了解不少。对于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患者,为什么也能发起筹款呢?

水滴筹更是号称0服务费,那么它又是怎么赚钱的呢?

了解一下水滴的商业模式,就能知道原因了。

1. 大病救助只是表面,流量利器才是本质

水滴的工作人员,在招聘网站上叫做水滴筹顾问,也叫筹款顾问,底薪+提成的工资结构

根据企查查的信息,这个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水滴公司的大名。

去年梨视频就爆过水滴工作人员对患者情况审核宽松。背后原因是水滴筹的目的不是筹款,而是以此吸引客户,获取流量。

水滴筹工作流程的第4环,转发朋友圈,能给水滴筹带来巨大流量,这才是他们的工作重心。

为了流量,平台用奖励提成,末位淘汰等机制,激励筹款顾问尽可能去找更多需要筹款的病人。

为了业绩,很多筹款顾问只能不断去扫楼,发小广告。辛辛苦苦找到的筹款人,即使条件不符合,又怎会设置审核的门槛?

大师兄不过走了一遍线上咨询,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筹款积极性。如果你没有进行下一步筹款动作,平台也会催促你继续。

在咨询当天,大师兄收到了5条信息提醒,第二天收获了3条信息和1个客服电话,提醒你下一步的筹款动作。

水滴筹疯狂吸收流量,又是号称0服务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从企查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水滴筹有3款产品,水滴互助、水滴筹和水滴保。

水滴互助和相互宝类似,成员之间分担患大病成员的医药费。平台以低廉价格吸引用户加入,很多人都是被0.1元的价格吸引,加入了水滴互助。

但无论是水滴筹,还是水滴互助,这两个平台都不具备强变现能力,真正的大杀器则是——水滴保。

水滴保是一个保险销售平台,水滴筹和水滴互助像漏斗一样给水滴保输送流量。

经过3年多时间积累了海量用户,最终就是为了水滴保变现!

2. 变现杀器——水滴保怎么样?

当然,企业目的就是盈利,为了变现是理所当然的。

水滴筹一方面大病筹款帮助了很多人,另一面借此启发了人们的保障意识,进而销售保险。

在大师兄看来,这不失为一种高效,双赢的销售方式。

出发点虽好,但大师兄在水滴保的保险产品中,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保险作为一种转移风险的绝佳工具,最重要的是理赔。而对于理赔来说,健康告知又无比重要。

我试了两个水滴筹大病筹款链接,一个已经筹款结束,一个正在筹款,前者页面推送的是水滴保正在销售的首月3元百万医疗险,后者捐款结束的页面上推荐的是0.1元加入的大病互助。

捐款本身让我们了解到:生病,生大病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都会生病,然后就有了保障启蒙——选择保险。

这出发点也是相当不错,提高人们的保障意识。

但是操作过程过分强化优惠价格,弱化健康告知等重要信息就属于销售误导,不免过分了点

大师兄从微信的水滴筹链接,进入百万医疗险投保链接,页面非常简单,填写信息,勾选已阅直接跳转支付页面,就完事了。没有特别提醒用户了解健康告知和保障内容。

要知道,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是很严格的,如果投保没有了解健康告知,直接投保,很有可能买了也白买。

万一理赔保险公司一查之前治疗记录、用药史,很可能以不符合健康告知,带病投保,直接拒保。

这不白买了吗,给「保险都是骗人」又加一波宣传。

而且它突出的3元保费只是第一个月的保费3元,其他月份的保费 并没有优惠。

如果消费者只看到首月3元的价格,没有重视健康告知就直接下单,那么会为将来的理赔留下很大隐患。

在买保险时,健康告知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如何妥善做好健康告知,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大师兄之前的文章:

深蓝大师兄:买保险最重要的一步:健康告知,应该怎么做??

zhuanlan.zhihu.com图标

四、水滴筹、互助、保险哪个才是救命稻草?

前面大师兄说过,大病筹款不能作为唯一保障。那互助计划和保险呢?尤其是很便宜就能加入的互助计划是个啥情况?

其实从 2015 年起,我就陆陆续续加入了很多互助计划。我支持大家加入互助计划,但同时也希望大家了解互助计划的一些不足:

通过表格可以看到,无论从产品形态,还是安全性等方面,互助计划都和保险存在巨大差异。

以下几个关键点,请大家务必知道:

1. 可能无法获得理赔款

很多互助平台的主体是网路公司,对股东和资金等都是没有太多要求的。2017-2019年就有数十家互助平台倒闭。

大师兄在互助条款里,还看到其它无法获得互助的情况:

  • 有可能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影响,而无法继续提供服务
  • 由于技术、网路等原因导致会员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 会员数量低于一定人数时,有权终止本项目

互助计划还有一句特别提示:

会员对其它成员的分摊,是一种 单向赠与行为。尽管有会员规则约束,但并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

而保险就不是这样。当合同成立后,怎么赔、赔多少,都以合同的方式订立下来,并且受《保险法》保护。

所以从安全性来讲,互助计划远没有保险可靠。

2. 保障内容可能更改

保险是国家统一监管的金融产品,而互助计划不是,互助平台可以修改互助规则。

例如相互宝从今年 5 月起,患甲状腺癌只能领 5 万互助金,而修改规则之前可以领 30 万。不管是什么时候加入的相互宝,都要遵守新的规则。

幸好甲状腺癌的花费一般都不高,但也不免让人担忧,要是以后其它保障也改了怎么办?

而保险自合同成立后,保障内容就是固定的,保险公司不能随意更改。

3. 费用可能越来越高

目前我们看到分摊金便宜,其实是互助计划年轻人多,这些年轻人患病风险低,把费用摊平了。

随著年轻成员老去,患病来申请互助金的人将越来越多。

互助计划只约定了单人最多分摊几毛或者几块钱,但如果互助金申请人数太多,我们分摊的金额也跟著水涨船高。

如果是长期重疾险,每年交多少钱都是固定的,不论保险公司是否亏本,还是通货膨胀,每年缴费金额都是固定不变的。

4. 理赔服务不同

一些互助平台很少公开提到这样一笔费用,如果发起求助,需要提前交一笔调查费。不管求助项目通不通过,这笔钱都是不会退还的。

大师兄致电了多家互助平台,得知确实有这笔费用。对此,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保险公司所有的调查费用都是自己承担的。

审核通过后,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将在平台公示 7 天,其他会员可以在这段时间提出质疑。而买了保险申请理赔,所有个人资料都是保密的。

总之,互助计划和保险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但不要片面认为互助计划可以代替保险,这是很不理性的。

综上,大病筹款和互助计划都是保险一种补充手段,都不能成为个人保障的主力。

【写在最后】

声明一下,我不是要黑水滴筹,本人也捐过很多次,这里要说的是其现状和问题。

客观来说,对于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水滴筹是能给一些帮助的,这是事实。

但是,水滴筹发起大病筹款,获得了海量流量与巨额融资。确并没有对在平台上献爱心的用户负责,对信息真实性不负责,做法不适合也是事实。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能做的大概就是献爱心更加谨慎一些,自己辨别信息真假。另外,对于真正担心风险的朋友也千万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种众筹上!

虽然这个时候说保险可能会被喷,但大师兄还是想苦口婆心来一句「一定要提前做好自己的保障」。

如果回答对你有用,记得给大师兄点个大大的赞~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保险疑问,给我留言或私信,我都会尽我所能一一为你解答。

想了解更多保险内容,推荐你们看看大师兄往期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重疾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重疾险避坑指南)

2、医疗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医疗险避坑指南)

3、深蓝保测评:如何挑选一款百万医疗险,腾讯微医保/支付宝好医保,买哪款?

4、为你360度拆解医保是如何报销的,彻底吃透医保福利!

5、2019最新八款宠物保险分析,宠物医疗险、责任险到底选哪款?(宠城医保/太宠爱普惠卡/人保宠乐保)

6、深度分析:老年人体检套餐和医院怎么选?应该注意哪些?


在中国,一个很好的事业,也能让你做的稀里糊涂,这都是利益惹的祸。水滴筹越来越不象话,编一些垃圾故事,骗良知的钱。比如:一个货车司机出点事,才花了3万元医疗费,车也没卖,就上水滴筹,可笑不?你赚钱时救助过别人吗?货车可是上的全险呀,为什么有点事,并且是小事就要社会买单?水滴筹,你这样无底线动作,早晚得关门。


水滴筹有错,但我们不应该让它死亡,应该想办法帮他变得更好。

2017年11月,小凤雅身患恶性肿瘤,她的母亲第一次通过水滴筹募捐善款。截止到2018年3月30日,小凤雅母球共发起三次募捐,但小凤雅始终没有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网友质疑小凤雅母球诈捐,志愿者与其家庭当面发生多次冲突。

紧接著自媒体发声谴责其母「挪用善款」、「重男轻女」。山雨欲来风满楼,网上舆论铺天盖地。直到2018年5月舆论出现反转,媒体帮助其母澄清了「挪用善款」和善款去向等问题,自媒体删文道歉,事情告一段落。

2019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的妻子在水滴筹发起上限百万的募捐。网友扒出其在北京两房一车、医保齐全。在后续发布出的筹款进展中,大致后续花费包括房屋租金、护理费用、针灸推拿等。#德云社吴鹤臣脑出血众筹百万#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批评,5月4日,水滴筹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有房有车也可以发起筹款,勾选「贫困户」是发起人误操作。曾与医院沟通,但医疗花费医院也没办法给出」。该负责人还称,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只能要求发起人公开说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去做公示」。

2019年11月30日,水滴筹地推人员被曝在医院扫楼捐款,他们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而这样的地推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驻守在医院楼下,等待从一笔笔募捐中抽取提成。

12月2日水滴筹发表致歉声明,他承认经营管理方式不当,声明水滴筹一直是一个商业机构而并非公益组织。

至此,群情哗然。水滴筹被推向风口浪尖,更可怕的是与此同时席卷全网的一场信任危机。

有人说,中国式破产就是生一场大病。人生清零,积蓄破产,生活水平一夜回到解放前。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我们彷徨无助,渴望从天而降的一束光芒。

人海茫茫,在远方的人们过著平静而有余力的生活。他们心怀善念,不吝啬身外物,希望爱心能够得到传递,端的是一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丝带和桥梁的水滴筹出现了。它以网路募捐为形式,短短几年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筹款平台,曾筹得善款超200亿元,帮助过上百万患者。

以这样的初心出现的水滴筹没有错,一手公益一手商业也可以理解,毕竟做公益的人也要养家糊口。

但请问水滴筹,你的管理去哪了?

小凤雅事件,募捐善款金额和去向不清不楚,作为中介平台眼看著小凤雅一家人身处舆论漩涡不发声、不作为;吴鹤臣事件,募捐对象不审核,募捐额度不限制,事后声明毫无整改意义;最近的扫楼事件更是变本加利,把募捐变成资本的狂欢,把抽取提成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手段。

您还装什么无力和无辜呢?

作为商业机构,审核规则和认证条款迟迟没有明确出台,而抽取提成的规则却生根发芽在神州大地。

声明非公益机构,公司人员却打著志愿者的名号堂而皇之扫楼捐款。敢问在审核人把关者的面前许下提成诱惑时,是不是就想好了拿著市场红利甩锅人性贪婪?这混著百万红利的人血馒头好吃吗?

管理方式出了问题,尚且可救。

可即使跌倒在舆论漩涡中了,一年多时间,还没有让公众满意的真诚致歉和措施整改,就真该骂。

你伤害的是无数人的良心;

消费的是一个社会的公德;

杀死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挣扎在痛苦中人们的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孔子为什么对子路和子贡的行为区别对待?首先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件事普及传播对于移风易俗、人心变化的重大影响。

几千年前尚且如此,而网路时代的当下呢?网民通过围观、爆料、转发、关注、评论、调侃、宣泄等形式,使得舆论场上的狂欢情绪汇聚成一条浩浩荡荡的评判潮流。

一定范围内的舆论监督能够促使慈善领域诸多暴露的问题得以加速解决,但狂欢化式的监督无疑会带来反作用,让部分网民已经产生了对慈善捐助的踌躇和犹豫。

例如罗尔事件发生后,有网民评论说,「用力过猛的网路募捐,用力过猛的网路感动——引发质疑后,变成用力过猛的网路愤怒,不明不白的感动变成义愤填膺的声讨」。

今日,无数远方的人们心怀一腔热血,满含赤诚解囊相助。明日,你告诉我我的钱不是给穷人雪中送炭,只是给富人锦上添花。

我心里能平衡吗?

还让我怎么相信这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美好?

心理不平衡,对于我们只不过是不捐了,对于平台是少挣点,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呢?

他们的代价是命啊。

热血冷,人心漠。心底十分善意的人如今变成了五分,三分善意的人有了偏向自私自爱的砝码,毫无善意的人更是坐在墙头哈哈大笑:看,他们多傻。

不该如此,也决不能如此。

水滴筹可以垮,但是社会信任不能垮。所以批判不是目的,帮助水滴筹重塑信任才是根本。

谁是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标准不应该由水滴筹来决定,而应该让大众来决定。作为公益性中介平台,积累好名声才更是一笔长期的财富。踏踏实实地审核并公示募捐人情况,让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鲜明准确,让每一次问题的回应都真诚可靠。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份善意都得到体面安放,每一份苦难都有机会等到春暖花开。

我们也期待著国家政策法规继续发力,完善《募捐法》,惩处诈捐骗捐责任。

自媒体们吃瓜可以,但请别煽风点火,留住业界良心。

从罗尔、知乎女神童瑶诈捐事件再到现在的扫楼募捐事件,信任越来越变得奢侈易碎。

这样的事情,请别再有下次了,好吗?

罗曼罗兰说:「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你可以收回对他人的善意,但却无法阻止「我们」也许有一天会变成「他人」,谁还没有被需要的时候呢?

你可以放任世界冷漠,但却无法掩饰自己内心深处对一个充满热爱和鲜花的世界的向往。谁不愿意迎著光前行呢?

现在,选择权依旧在你的手上,在我的手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上。

我不愿活在一个冷血的世界里。

我偏偏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人世间善不止步、大爱无疆。

我愿意去尝试相信,哪怕付出一点被欺骗的代价,也要想著去做那个在黑暗中举起火把的人。

星星之火,也可成燎原之势。

来吧,你我比肩同行,善良自有力量。


感觉无忧愁能更好些吧,至少审核更严


我的个人看法是不看好水滴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本人是经历过亲人,因为癌症的事走了,所以当时治疗这个病而花了几十万,而这几十万都是父母,从自己的储蓄里面出的,但最后因为治疗这个病半年,人还是走了,钱没了。

当一个人真的发生重大疾病,他所花的治疗费用是十分高的,就算治疗好了,那后期疗养的话也要花很多钱,而且你还有五年的生存率,假如五年熬过去了,那就像正常人一样了,但是这五年里可是一大笔费用,毕竟人不能上班,要休息好,要没有压力,吃的都是冬虫夏草,花胶,海参,这都是钱呀,所以我还是建议每一个人在自己能力的情况下,还有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一定要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保险,毕竟一份保险才几千块钱,但是保额几十万。如果只是靠水滴筹,那真是杯水车薪啊,一个人得了病,他就要马上要医疗费,时间就是生命啊,只有钱才可以救命,那时候也没有尊严啊,那些钱也还不了,那为什么我们只靠别人不靠自己呢?对吧?

那假如我们有保险的话,那么我们会非常有安全感,起码我们不会每一天在想,钱的问题,而且心情也非常愉快,可以去好的医院,好的治疗环境,那人的心态会不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这个呢?


水滴筹有支付牌照吗?

或者银行牌照也可以。

好像只有个保险的?

或者是替用户开的微信账户吗?(这点我就嘴上一说,实际上不可能的,要不然怎么「替人」出提现费用?)

所以作为一个金融居间机构,没有牌照,还这么高调?找死吗?

还有最近出的文章,不要把水滴筹当慈善,只是个筹款工具?

要不要脸?谁都可以当筹款工具,凭什么让你当?非法集资的都只不过是筹款再投工具而已。连陆续死亡的P2P好歹还知道弄个存管银行呢。水滴筹的交易流水能说得清解释的清吗?说的挺好听的,谁知道是不是自融?是不是做资金垫?

要不,水滴筹公开一下所有的筹款数据+每日的对账数据让大家信服一下?


越来越多的人用水滴筹,我就觉得水滴筹就和大学搞助学金一样,有些信息假得不能再假了,夫妻都工作一年收入1w到3w这还是壮年,就算我们这个县工资水平再低夫妻两个人扫大街,一年都不止3w。抛开收入有些还有房,而且房子只值3到5w,我感觉智商受到侮辱,3到5w十年前都不一定买得到了呀?我这一套房再便宜也得三四十w打底了。你家就算农村也不至于3w 5w。我觉得水滴筹应该更多的用在那些实在没钱负担的人身上。而不是那种有车有房有医保,一上来就要20w的人身上。自己都没尽全力,难道还要我们来负担你吗?


作为一个被骗的过来人的经验,水滴筹完全就是在骗钱。 说是互助余额太低退款,结果推过来的款还缺斤少两? 我捐了3块钱,给我退回来8毛钱????

你特么搞笑呢? 善良的人被欺骗? 一个可以骗,百人千人,整个中国的人也能骗吗?

社会道德就这样被骗得尔虞我诈。

当然我不是缺这几块钱,我只是想把这个事情说出来,让很多的人知道,不要再被骗了。 我们善良,但也有底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