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測可能又是被生殖隔離坑了?所謂的生殖隔離其實只是人們圖方便提出的一種用於區分物種的定義而已,自然生物可沒有那個義務一定要遵守這種定義,更不要提生殖隔離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經不起抬杠的概念了:

狼與狗有無生殖隔離?如果沒有,那是否意味著,它們實際上仍是同一物種??

www.zhihu.com圖標

事實上從來就沒人說過跨物種不能雜交產生可育後代,事實上新物種的誕生機制之一就是通過雜交實現的(即Hybrid speciation),著名的柑橘類植物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雜交都能形成新物種了,那雜交後代當然就可以是可育的。

別說獅子老虎這種親緣關係近的了,根據這篇文章[1]最誇張的居然有跨門的雜交:棘皮動物門的Anthocidaris crassispina(一種海膽)可以和軟體動物門的Acmaea nanshaensis(一種海螺),軟體動物門的Mytilus edulis(藍貝/青口),以及環節動物門的Nereis succinea(一種沙蠶)雜交產生後代(但是精卵結合後難以發生核融合,最終是以類似孤雌生殖的形式發育成海膽幼體,你可以自行判斷這算不算真正的雜交)。

文中也有介紹其他跨綱/目/科的各種遠緣雜交,有興趣可以看看。


這個回答居然默默的就百贊了,乾脆把我以前的幾個關於生殖隔離的回答整合一下都搬過來,詳細介紹一下生殖隔離的局限性。

以生殖隔離作為物種劃分標準的生物學物種定義源自偉大的進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Earnst Mayr),他在1940年正式提出了這個被廣泛追捧的生物學物種的概念,原話是這麼說的:

Groups of actually or potentially interbreeding natural populations which are reproductively isolated from other such groups.

翻譯過來大概是這麼個意思:(物種就是)可以互相交配繁衍後代的自然種群組成的群體,並且與其他這樣的群體之間具有生殖隔離。

顯而易見的,這個生物學物種定義只適用於那些需要通過跟其他個體交配來繁衍後代的物種。所以對於很多無所謂交配的生物而言,比如什麼無性生殖的微生物啦,自體受精的植物啦等等,就不能生搬硬套這個定義來用。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這個生物學物種定義只適用於現存的生物,無法追溯過去。比如說地里挖出來的化石物種,什麼霸王龍劍齒虎之類的自然也就幾乎不可能用生物學物種定義去進行物種的分類鑒定。(當然了,偶爾也能找到正在交配的動物化石。另外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有時候也可以從化石中提取出基因資料,通過比對基因序列推斷生殖隔離也是有可能的)

生殖隔離有很多種形式,最常見的機制是交配前隔離(pre-copulatory isolation),即由時間(比如花期不同),空間(比如棲息地不同),行為(比如交配形式不同)等因素導致的不同物種的個體之間壓根兒就不發聲交配行為的現象。

其他的還有合子前隔離,比如生物"嘗試"交配但由於生殖器官不匹配無法完成,或者配子不匹配無法完成受精等等,總之就是無法形成合子(受精卵);也有合子後隔離,比如由於染色體數量不匹配導致受精卵無法正常發育成胚胎,或即便發育了後代也不育等等,總之就是合子可以形成,但沒法繼續繁衍。

生殖隔離有一個定義不明的老大難問題 —— 從來沒人能說清楚到底怎樣才算生殖隔離,在公認有隔離和公認沒有隔離之間有很大的灰色地帶,而且最模糊最禁不起抬杠的恰恰就是最普遍的交配前隔離。

就拿獅子和老虎舉例,這倆貨連三歲小孩都能輕易區分開來,自然狀態下由於棲息地不同基本不可能雜交,也有各自的分類學學名(Panthera leoPanthera tigris可以說是民間學界公認的獨立物種。然而它倆偏偏被人在動物園裡搗鼓出了獅虎獸,獅虎獸跟獅子交配產生了獅獅虎,跟老虎交配產生了虎獅虎,都達到了後代可育的金標準。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究竟是應該把獅獅虎虎獅虎看成人工干涉下的特例,堅持認為獅子和老虎是有生殖隔離的獨立物種呢?還是應該把獅獅虎虎獅虎當成反例,證偽獅虎之間的生殖隔離把他倆看成同一個物種呢?

還有狗和狼,普通人大都不會把他們哥倆混為一談,大多數狗也沒什麼機會能碰上狼,然而主流的學術觀點卻仍然是把二者看成同一個物種(Canis lupus),主要依據就是在有人幫忙的前提下不同品種的狗和灰狼仍舊可以雜交產生可育後代。這個例子在討論生殖隔離和物種定義的時候尤其尷尬,不僅是因為民間和學界的觀點有衝突(最近學術界內部也開始有學者發聲說二者應該被看做獨立物種了,讓這個問題更加的混亂),還因為直接把人工干涉這個條件推到了風口浪尖:探討生殖隔離的時候,人工干涉下得到的可育後代到底算不算數?在今天的地球上想要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受到人工干涉的環境已經不可能,所以顯然不能死摳字眼糾結有沒有人工干涉,關鍵在於干涉到什麼程度 。比如單純的養在一起試試看大概沒多少人會有意見,而直接在細胞層面甚至分子層面進行人工操作估計大多數人都會覺得不能算數。那麼在這兩個極端中間的情況該如何判斷,恐怕就是一個誰也說不清的問題了。

再舉一個相對陌生的例子:東非有幾個大湖,裡面住著成百上千種麗魚(cichlid, 又名慈鯛)。當地人可以輕易區分,學術界也公認他們是獨立的物種。然而當科學家把這些魚養在一起的時候又很容易的就能得到雜交可育後代(前提是沒有選擇餘地,比如把A種的雌魚跟B種的雄魚養在一起),因此成了發育/遺傳/進化領域的熱門選擇。那這些麗魚到底算不算有生殖隔離呢?

更混賬的是在自然條件下這些魚也不老實。雄性的麗魚身上常有非常鮮艷的顏色,正常情況下雌魚往往就是根據雄魚身上的顏色圖案來判斷對方是否跟自己是同一種的,算是標準的由行為帶來的交配前隔離。然而有時候湖裡會發聲水華現象 ,大量的水藻讓水裡的能見度變的很差,看不清對方身體顏色的雌魚就開始各種雜交,後代還繼續可育,隨著環境變化時有時無的生殖隔離,這讓人上哪兒說理去?

生殖隔離就是這麼一個討厭的模糊的標準,誰也說不清楚。甚至有一些生物學家堂而皇之的盜用美國著名大法官的名言說出了這樣的話:我沒法給物種下一個定義,但兩個種群有沒有生殖隔離是不是獨立物種我一看就知道。

普通人非常不建議浪費時間精力去糾結生殖隔離到底什麼意思。

參考

  1. ^Zhang, Z., Chen, J., Li, L. et al. Research advances in animal distant hybridization. Sci. China Life Sci. 57, 889–902 (2014).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14-4707-1


獅獅虎獸、虎獅虎獸、獅虎獅獸都是舊聞。

分化程度不夠或分化時間不夠長,可能會雜交產生可育後代,不過生殖隔離的壁壘依然存在,哺乳動物傾向於XX雌性可育,鳥類則是ZZ雄性,並且是少數個體可育,不然雜二代就要爛大街上不了新聞了。獅虎雜交雜二代的父本都是純種老虎或獅子,母本是雜一代,公雜一代是不育的。

獅虎雜交少數雜一代可育也不是孤例,那個什麼孟加拉豹貓就是豹貓和家貓多次雜交而來,還跨屬雜交了。一般說騾子不育,其實少數母騾子還是能和公馬生的。當然,以上都是人工干預搞出來的,那有沒有天然的雜交哺乳動物呢,有的有的。比如紅狼是灰狼和郊狼雜交而來,北極熊和棕熊也不甘示弱。我國的荒漠貓和家貓幾乎無生殖隔離,在一些資料上,已經被降為亞種。已經作為獨立物種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也有一段情緣。

哺乳動物分化程度高,這樣的例子好像不多,在其他類群的動物,還有就是植物這個雜交狂魔,這樣的例子更多,比如鳥類有環形種這種奇怪隔離,植物因為有神器多倍體。

另外,雜種衰敗也可以了解一下,一些跨種雜一代能生出雜二代,也逃脫不了生殖隔離的「魔爪」的。


其實。。。生殖隔離就是個坑

我大學進入爬圈之後就發現,高中知識TMD坑人,怎麼說,就像當時學萬有引力,發現牛頓經典力學不適用了。。。(天體間和微觀)

進入爬圈,突然發現生殖隔離不適用了!在野外,很多蜥蜴和烏龜,都會發生同屬不同種之間的雜交情況!注意是野外!人工的就更常見了,花草雜和雜交小鱷,因為本人不喜歡雜種(雜交品種)(手動滑稽),所以並未飼養,但是這兩種在爬圈都是爛大街的了。。。而且生殖能力杠杠的。。。所以,生殖隔離,可能出了高中就不適用了吧,當時只是為了你學著理解起來方便才那麼編的課本。。。都是淚

來張花草雜的圖片

龜雜交還略微知道一點,花草雜說很成功的雜交例子,繼承花龜長得快和草龜皮實的優點,外型也算好看,有的公花草雜甚至還能和草龜一樣墨化!

另外。。。這兩天逛某寶買龜的時候發現了這玩意。。。爬行動物比起哺乳動物就是亂啊。。。難搞哦,雜交基礎上再雜交,這相當於獅虎獸在和豹子雜交一哈

好吧,再說下,本人確實不是專業的,但是草,花,黃喉,這三種龜不是亞種關係,都是擬水龜屬而已,不是一個種,同屬不同種,野外也會產生雜交現象。其實動物野外雜交挺常見,非洲象經常艹犀牛,只不過不能傳宗接代


獅虎獸和虎獅獸可以繁衍下一代嗎??

www.zhihu.com圖標

這篇回答大略解釋了一下答主的疑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