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死亡極度哀傷化之後,又把極度輕視死亡的姿態拿捏得恰到好處,扯著人的心產生痛感,這是日本文學,一種把死變得「輕而易舉」的文學。

雖然並非佛教的發源地,但是卻長期受到佛教教義的影響,萬事皆空,生是因緣,死也湊巧;

生而盡忠,死則求美,武士道精神在某種角度被解讀為一種死亡的藝術;

國土狹小、災難頻發,地理環境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全感;

社會變革、國家動蕩,很多人被推進歷史的車輪下碾壓,經歷了生命中的暗黑和絕望。

我一直不太明白日本文學中的「死亡「為什麼會充斥著它獨有的哀愁和淡漠。

上面所提到的種種似乎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解釋,但是又像是很多人在生拉硬拽,因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出問題與答案的必然聯繫。

前幾天看完了夏目漱石的《心》,雖然心裡的「彆扭「遠不及《人間失格》所帶來的嚴重,可是卻同樣讓我在短時間內不想接觸日本文學。

縱觀夏目漱石的作品,書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都是充滿哀愁、失落、孤獨、自我懷疑的知識分子,在東西方文化互相碰撞的明治時代,文化差異擦得出絢爛的火花,卻也生得出知識分子的無盡空虛和迷茫,時代的變化帶來了進步,也加劇了這部分人的苦澀。

我偶爾會想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個時期日本文學的獨特風格,其實夏目漱石自己就給出了答案,他在《現代日本的開化》一文中形容日本學習西方的樣子說「一個不會吸煙的孩子,卻叼著煙捲裝出一副很過癮的樣子給人看」。

在夏目漱石看來,西方文明開化源於內生動力,是社會發展的自然產物,而日本卻是在被動應變,受外部剌激而進行變革,並沒有充分考慮日本的實際國情,急功近利的結果就是價值觀和倫理觀的瞬間顛覆,而夏目漱石一直在寫的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的「無所適從」。

吉田精一說:「夏目漱石在他撰寫的《文學論》中,曾提及自己身上存在的『封建精神』。既然他已意識到這一點,那麼他大概不會完全桎梏於這種『封建精神』的框框內。至少他還有客觀審視自己的能力。」

這段評論完美的詮釋出了以夏目漱石為代表的明治知識分子身上的矛盾。在天平的一端,西方文明刺激著生活欲求,個人主義鼓勵人們追求自由和自我,日本似乎在經歷著剝離封建社會傳統的劇烈疼痛;與此同時又通過近代絕對主義天皇制將幕府時代失權近700年的天皇置於權力中心,空前強化了皇權,等級觀念和極權統治在天平的另一端極力將民主意識和個人主義淡薄化。

於是,天平失衡,甚至因為失衡而斷裂。

好幾年前在書店裡買了《我是貓》,那時候真的不怎麼知道夏目漱石,初讀幾頁書,我以為這作家是和楊紅櫻一樣的兒童書作者,後來才發現我錯了。

作為夏目漱石的晚期代表性作品,《心》則讓我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麼離譜。

善良卻不足夠善良,自私卻不足夠自私,人性中這樣的矛盾造成了數不清的悲劇和遺憾。

先生和K共同愛上了房東小姐,先生敬佩K的意志力,卻也因為K而產生危機感,於是背地用計得到了小姐,也將K逼上了絕路。

故事講到這裡,先生成了壞人。

K死後,先生被愧疚感所折磨,每年都去祭拜,最終無法承擔負罪感選擇了自殺。

故事講到這裡,先生成了可以被原諒的人。

得知K死了,先生最先擔心的是小姐和夫人對自己的看法,他拿著K的信,最擔心的是信上會排列著使自己在夫人和小姐面前難堪的句子,害怕K會通過這封信讓小姐和夫人輕蔑自己。

讀到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對先生討厭極了,先生是個經歷了痛苦與落寞的知識分子,但是先生至少是一個知識分子,先生該知道仁義、節操,知道良心、底線。

K信仰真宗,日本真宗禁止結婚,對女姓產生性幻覺就是在褻瀆真宗。

K篤信自己的信仰,並為自己的虔誠而自豪,愛上小姐本就違背了他的信仰,讓他苦惱。

作為K的知己,先生最清楚K是個飽受封建傳統思想束縛的年輕人,因為宗教信仰而崇尚禁慾節制的K如今想去追求真愛,這是多麼不易,然而先生卻數次用「沒有上進心的人是混蛋」去封住K求愛的口,這是在用刀子捅K精神上最為脆弱的地方。

然而我卻無法真正討厭先生,他也曾被信任的人傷害,經歷過家族的衰敗,在社會的洪流中跌跌撞撞,一度頭破血流。

這就好比一個人告訴我,有個男人家暴,同時告訴我這個男人是被自己的父親從小打到大的,我就沒辦法去徹底討厭這個男人是同樣的道理。

在《心》裡面,先生有這樣一段話,我印象深刻,他說:「我感到自己罪孽深重。這種負罪感迫使我每月去給K掃墓,迫使我細心照顧我岳母,不敢怠慢妻子。這種感受甚至使我甘願受路人鞭笞。漫長的痛苦煎熬使我覺得與其讓他人鞭笞還不如自己鞭笞自己。如今我又感到自己鞭笞自己還不如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段話讓我想到了《追風箏的人》裡面的阿米爾,先生和阿米爾有相似之處,都是可憐又可恨的人吶。

他們並非不想做個「殘忍」的人,只是負罪感讓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去做「殘忍」的人。

先生是個「本想走正直之路卻失足的蠢貨」,曾經的傷害讓他不敢再面對「失去小姐」這樣的結局,但是對於K的恩和罪也讓他用一生的時間去平衡和消化。

他自私自利,卻又心懷良知;

他避世消極,卻又有所堅持;

他驕傲自我,卻又溫和謙恭;

他痛苦絕望,卻又真摯坦誠。

對於先生的評判,有罪其實並不讓人為難,有罪且有因纔是讓人為難的地方。

《心》這本書是小說,卻又不太像小說,裡面大量的內心獨白和意識分析讓讀者逐漸接近先生內心最為黑暗,同時也最為柔軟的部位。他所犯的「罪」讓他終了一生去還。


關於這本書,我想說兩點。

第一點,夏目漱石說的遠不止一個故事。

從小說本身的內容來看,K和先生的結局都是悲劇,K居住在寺廟裡,誦讀經書,長期苦修,落得一身貧病交加,精神境界卻沒有明顯精進。後來遇到小姐,崇尚節制的K居然對男女情愛有了慾望。在先生三番五次的暗示下,K被倫理道德和內心慾望之間的矛盾擊垮,放棄了這個對他從不友好的世界。

K這個角色的命運本身就是就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他的一生並非是失意青年落魄而死的故事,而是深受封建家庭環境和宗教信仰束縛的青年人決意與家長制決裂,卻在精神探索之路上泥足深陷的故事。

坦白說,K不是被先生「殺」死的,他完完全全是自殺的,被自己的極端的自我中心傾向所殺,被長久的精神負擔所殺,也是踐行個人主義的一次失敗。

那麼,先生的死呢?

書中,先生不止一次的用「堅強」、「偉大」、「果決」這樣的詞語來形容K,先生打心底敬佩K,認可K的精神。

在先生看來,K的死是在殉道,殉他自己所信仰的精神之道。

先生認為自己該死,表面上看是認為K不該死,深層意思是認為K的精神不該死,先生放棄生命,不僅是在償還K,也可以理解為他對於K 的精神的殉死。

先生有多麼認可K矢志求道的精神,就有多麼認為自己是個該死的人。

聯繫先生的生平,他被人所傷害,有追求完全個人主義觀唸的動機;他精通西學,有追求個人主義的能力。

一個本應該將個人主義貫徹到底、承認人生而平等、人有自私的權利的人,為什麼會因為他人的死自殺呢?這就是他身上、以及當時的日本社會中的矛盾所在了,也是我認為最為接近這本書主題的地方:在接納西方社會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同時,以先生為代表的日本人受到傳統封建觀唸的影響,他們重恥,而扼殺他人偉大精神這種行為是極大的恥辱。

美國作家本尼迪克特撰寫的《菊與刀》提到,日本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恥感文化」,無論從社會等級、家族身份層面,還是對於孩子的文化教育層面,大和民族都在徹底貫徹恥感文化。

他還說過,「現代日本人對自己採取的最極端行為就是自殺。根據他們的信條,自殺若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就能洗刷自己的污名,恢複名譽。美國人譴責自殺,認為自我戕害不過是對絕望境遇的一種自暴自棄的屈服,但在崇拜自殺的日本人看來,自殺是一種有著明確目的 的高尚行為」

所以說先生和K的死俱是西方個人主義觀念和封建社會傳統觀念激烈碰撞的結果,這也是這本書的偉大之處,看似關於人性,實則關於時代。


第二點,這本書是美的,它絕對是美的。

每次讀到這種悲劇到有些變態的文學作品時,我常常會回想我在讀中學時上的作文課,要有中心思想,要首尾呼應,要不斷扣題,要有主旋律,要用事例佐證論點,要歌頌,要讚揚,要肯定,要抒情。

我記得我們那時候每年都要看感動中國的節目,不是為了感動,而是為了素材,那些因為情感震撼觀眾的人物成為了作文課上的「工具人」。

什麼是經典?什麼是名著?是因為它們說的是「對」的東西嗎?不,是因為他們說的是「真」東西。

抱歉,突然憤青了。

既然說到中心思想,我們不妨看看夏目漱石這本書的中心思想。

是為了克服自卑,人可以踐踏別人的自尊和信仰;

是為了避免傷害,人可以首先成為傷害他人的人;

是為了自我保護,人可以將別人的自卑變成自己的武器,一擊斃命;

是為了成為「得到」的那個人,人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所謂的「正當自衛」,成為了包裹著自卑、彷徨、自我否定、信仰崩塌這些利刃,於無聲間刺向自己不信任和懼怕的人的那一劍。

個人危機、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自私自利的本性、傳統道德的崩塌,這些為什麼不能成為文學的主題?

當女孩子被誘姦、男孩子被侵犯、年輕女孩被揩油,你知道為什麼社會上會有人不以為意,甚至對這些被傷害的人指指點點嗎?恰恰是因為這個社會上的絕大多數的人到死都沒有看過世界的背面。

日本文學就將這一點發揮的極好,把人帶到世界的背面,挖開土壤,摁著你的腦袋,給你看裡面的骯髒和齷齪,告訴你這些「臟」不是「罪」,而是社會、生活種種因素髮酵出來的「果」。

只有看過這些,我們才會接受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非黑即白的是政治正確,人性是七彩的,就好像先生在「殺死」K的時候是黑的,一心一意包容妻子和岳母時是紅的,而懷著負疚度過一生時是灰的。

不為所謂的美德邀功領賞,不為所謂的善良搖旗吶喊,只為人性中的黑暗面提供合理性,為有些人的「犯罪行為」作出哪怕是蒼白的解釋,帶你去看,去理解,去認可:你就是那樣的人,你自私自利,你懦弱虛偽,你卑鄙無恥,你妒忌成性,但是你無罪。

這就是這本書的美,任性的美。


夏目漱石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和用意去完成這樣黑暗的作品?

我想是他是滿懷希望的,原因如下:

「我現在想自己刺破自己的心臟,把其鮮血潑撒在你的臉上。當我停止呼吸時,只要你的內心能孕育出一個新生命,我也就滿足了。」——夏目漱石

以上文字為原創內容,圖片源自網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剛看完沒兩天,也看了些其他讀者的讀後感

但果然還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說一下_(:зゝ∠)_

因為剛開始是以「我」的視角切入的,所以對老師這個人物只是旁觀。

讓我開始重視老師,其實是因為我用kindle看的,書名後的括弧裏寫著「一個利己主義者的懺悔錄」(-ι_- )而且看到全書的第三部分,我才明白「利己主義者」指的是老師。

當然這有我自身的一部分原因,但作者前兩部分寫「我」又是什麼意圖?我昨天晚上寫讀後感的時候,就在邊寫邊想這個問題。

作者完全可以講按時間順序老師的一生,因為主要人物就是老師。老師毫無疑問是個「利己主義者」,他不敢告訴小姐他的心意,甚至暗自慶幸k的遺書裏沒有提到小姐。可作品偏偏從「我」開始瞭解老師。

「我」的眼裡老師的生活也算幸福、悠閑,給「我」指導,只是老師一直背負著不明的過往,有些觀點也彼此衝突。但老師對「我」的影響,無疑是好的方面更多。

悔恨了一生的老師,讓我有點想到我自己。我做過一些,現在想起來只覺得當時的自己是sb的事情。或許說所有人有些偏袒自己,但每個人性格都有缺陷,也做過一些回想起來悔恨的事情。當然肯定不能和k的死相比(笑)

在這我想提一下日劇《對不起青春》

無視我的截圖技術

這部劇的男主在年輕時看到喜歡的女生和基友偷偷溜進學校約會,情緒上頭把煙花對準了兩個人約會的房間窗戶就跑了。

結果學校著火了,喜歡的女生和基友被救援人員帶走。男女私自跑進學校約會的事情敗露,兩個人就被勸退了(好像是這樣,我看完有一兩年,也記不清了)

男主回到學校當了老師,搭檔是女主的妹妹(當然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具體劇情去看劇吧,我不贅述了,再說多就跑偏了)

他一直想說出當年讓女主姐姐退學的真相,可一直說不出口。也別覺得男主懦弱,就算作業沒寫完假裝自己沒帶也不好意思說真話啊。

就如他說的:說出真相輕鬆的只有自己。

再回到《心》,老師害死了摯友,本就待人冷漠的他因為這件事變得更加孤僻。

他能說出真相,但說出來又能怎麼樣?

同情他的人會說:事情過去那麼久了,你別總關著自己。而且自殺是k自己的選擇。

厭惡他的人會說:沒錯,就是你害死了k,你自己的好朋友。而且你還隱瞞真相這麼多年。

說出來就能輕鬆嗎?恐怕只會讓自己更沉重。

《對不起青春》的男主最後說出了憋了一整季的話,其他人由喫驚轉向為他說話。為什麼?

因為男主的為人大家都看在眼裡。

我個人覺得《心》從「我」看待老師可能也有這個原因——如果單從時間順序講老師的一生,但這麼寫的話,看到最後遺書的部分,你只會覺得老師因膽小懦弱做錯了事,悔恨了一輩子,僅此而已。

中學時被叔叔騙過的老師,在遇到夫人、小姐後已經開始緩和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了,善待k本意也是好的。可愛情讓人張不開口,嫉妒讓人無法冷靜。

這是一部「利己主義者」的懺悔錄,也是一個平凡人因自己的膽小懦弱,做錯事傷害了別人而悔恨的一生。

(我說話毫無邏輯,就這麼著吧=_=)


能夠愛別人的人

不愛別人不行的人

但是當人張開雙手時

卻無法擁抱對方的人

就是先生啊


因為看到日語原文,不知道譯本如何,以下就原文進行評價:

讀到心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作者真的很會講故事,讓人忍不住想要了解先生的過去,看到過去又想知道他與k以及房東女兒(他妻子)之間的各種瓜葛,直到結尾寫讀完先生的信就戛然而止都讓人覺得安排的很巧妙。至於其中包含了什麼樣的精神,批判了什麼我倒是不在意,看完之後只是覺得,是個好故事,並有想看他下一個故事的慾望。

兩個字就是:


1


我對夏目漱石不是特別瞭解,不能很好地進行評價,只能從個人感受來講下看完書的感受。讀《心》的時候感覺是在看人的陰暗面,先生(主人公)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了摯友,對摯友的離世心懷愧疚。個人覺得先生對別人始終都是不信任,大概是因為從前被叔父背叛,看到了人性醜惡的一面,而最後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變成了那樣的人,糾結又痛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