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佬解惑


直白地說,就是對抗思維。思維的終點只有在對抗中才是最完美的;或者說思維只有在對抗中才能實現完美。

所以,在思想領域"專制是科學的死敵"。(馬克思語)


高中不都學過?問題要一分為二看待,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就是辯證法,也就是矛盾分析法。


謝邀~小白一個,不知道為啥知乎總是問有問題的人orz。

不過還是嘗試回答一下。辯證即對立統一,辯證法即矛盾的方法。什麼叫對立統一?就是兩事物(或事物兩部分)之間既衝突又和諧。打個比方,人與自然存在衝突,比如自然災害給社會帶來災難,人改造自然過程中破壞自然環境;人與自然也存在和諧,比如自然提供人類生存必須的資源,人類改造荒漠,改善生態,這種關係便可以稱得上是對立統一。

什麼是人類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我覺得有兩方面,一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上升到實踐,二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這兩方面為什麼說辯證呢?因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和實踐;實踐和認識———是一個衝突和諧並存的過程。比如說,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存在衝突:我討厭一個人,但心裡覺得他說的這句話對,所以很矛盾;但是既然他也有說的對的時候,說明他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我對他有了一定改觀。這就是由衝突達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和諧。

正是對立統一,使事物運動發展得以進行。說認識運動辯證發展更重要的一點原因是,認識是運動的,前進是認識運動的總方向,矛盾是運動的條件。對立統一是事物普遍規律。如果你既看到了事物對立面,又看到了事物的統一面,那麼就說你看待事物是辯證的。這麼說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謝邀!不是大佬的來答一個。

沒學過唯物辯證法。搜了一下,差點下巴驚掉了。真的是:唯物「辯」證法哎!沒有嘴和語言就不能辨了嗎?一幫孫子害人匪淺,那些理論經得起辨證嗎?

語言上的辯論和大腦裏意識辨別都可以給一件事物做出結論的,難道非得用嘴和語言才能辨別事物嗎?就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你和誰辯論啊?

別學傻了啊!


你把"辯證"跟另一個詞對比一下就好理解了,

這個詞叫"實證"。


不能理解辯證一詞,說明你對馬哲的缺陷有了領悟,這是很正常的。

辯證法,即對立統一法則,說的是在統一中分化出兩個相對對立的對立面,這兩個對立面始終在統一中,且是相對分離的,A中有B,B中有A,也就是分化不會達到極端,分化達到一定程度受統一約束便會相互轉化。

在馬哲中,是將矛盾當成辯證法的,矛盾在中國文詞中,指的是對立,或者說問題,而問題就是不統一。馬哲認為,事物內部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原因,所以,馬哲中的辯證法,也叫矛盾的法則,他只強調對立,而忽視了統一,忽視對立受統一相約束。

實際上,辯證的法則並不是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法則,而是世界這個整體運動的原因和規律。事物是由世界運動所產生髮展的,並隨著這一運動衰退和消失。事物中的辯證關係是世界這個整體辯證關係的表現。

中國古代將這一法則表明為陰陽對立轉化的法則,並用八卦形象地將其表明清楚,所以,八卦圖就是辯證模式圖。

但是,如果用虛實對立轉化,則能貫通今天的哲學,使人更容易理解。詳細可參看我關於辯證法的文章。



這麼說吧

對立統一是規律,道。世界的本質就是如此

辯證法是方法論,術。用來認識世界的手段


辯證發展是指否定之否定。

邏輯律有三個: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費希特指出,這三個定律其實是: 自我必須設定自我,自我設定非我,自我或非我。自我設定自我的同時,設定了非我。所以排中律"自我或非我",其實深層是"自我和非我"。即這二者的對立統一。

於是他嘲笑康德在否定意義上使用二律背反,只看到正題和反題,看不到合題。

黑格爾進一步指出,二律背反不止4組矛盾的命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正題、反題、合題中,反題是對正題的否定,合題又是對反題的否定。合題成為正題之後,又被【合題正確】這一命題的反題否定。如此否定的過程,其實就是人類的認識不斷深化、螺旋上升的過程。這種否定之否定通過繞圈圈,深化了認識,豐富了內涵。這就是辯證運動。

這些解釋連馬克思的邊都沒摸到就已經足夠了,不知道為啥有些人突然跳出來說是"馬哲的缺陷"...


「辯證」,被國內「唯物主義」學說給污名了。

「辯證」不是「矛盾對立」,「矛盾對立」不是「辯證」。

「辯證」是一體兩面,不是一分為二。即使用一分為二,這二也是不能真的分開的,它是同一體同時有的兩個特性。分,只能思辨地分。這,類似同一線段的兩個端點。不能講線段只有一個端點。

比如,講善惡。「辯證」講的不是一個善者與惡者的矛盾對立,而是同一個人特定的行為既善也惡——善即是惡或無善無惡。講一個事情中,善者與惡者矛盾對立,這就是——「矛盾」。

或者,「辯證」是同一事物同時存在的兩個概念,兩個有分化傾向的概念。

比如,人性與人慾,就是同一人類同一屬性的兩個有分化傾向的概念——內化的為人性,外化(異化)的為人慾。縱人慾則滅了人性,固人性則滅了人慾。沒人性或沒人慾,沒其一就沒有人了。

而如果把「辯證」講成外部異己(客體)與內在本體(主體)的矛盾對立,就完全變樣子了。也就是本質涵義就變了。

「辯證」,是內在自我的運動規律。「矛盾」,是外在主體客體相異化的運動規律。這兩個概念,被「唯物主義」學說給濫用了。

「唯物主義」學說,把「辯證內化運動」(思辨)給否定了,認為不存在;而存在的只有外化(異化)運動(物質表象)。這對於人類來說,就是拋棄了內化的人性,放縱了外化的人慾。也因此,唯物主義也被稱作物質主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