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仍是一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雖然是大學生,但對社會的問題,人性的惡比起從前遇見的能感覺到已經越來越多。

比如知道人人自顧不暇,所謂的「善」,其實大多數都只是為了自身利益罷了。揭開「善」的虛偽面具,內在實際醜陋不堪。

因為經常這樣想而感到十分沮喪,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不再相信他人,甚至覺得他人都是懷有惡意的,顯露是遲早的事情。

這樣的我到底該怎麼辦?如何轉變自己的思想讓自己逐漸變得開朗能夠融入社會起來?

懇請知乎的各位給迷茫的我一些建議,萬分感謝!


給自己一個兩三萬的預算,去感受一下揮金如土的紙醉金迷。激發自己對金錢的渴望,挖掘出自己的慾望。


我曾經和你有一樣的感觸,曾經一度想要出家遠離世俗,但最終我走出了這樣的困境。

雖然走出困境,但也歷時數年,非一朝一夕之功。

促使我走出負面情緒的關鍵點,可能是因為我去了一趟西藏,在拉薩的青年旅社我結交了一些文藝青年。那裡的住宿條件很差,十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住一間房,要麼打地鋪要麼睡大通鋪。貴一些房間才有高低床。由於高原反應,很多人都會出現頭疼噁心缺氧無法正常睡眠的狀態,我也一樣。剛開始連說話都沒勁,睡覺又睡不著,痛不欲生。同屋的人很多也和我一樣,但有幾個狀態可能略微好一些,經常聊天聊到清晨。我也就被動的聽著。聽他們談西藏的寺廟,西藏的美景,西藏的僧侶,西藏淳樸的民風,也聽他們自己的故事。

我從這些文藝青年的舉止言談中,我看到了一種積極陽光的氣質。我發現他們很多人都有不同於常人的悲傷經歷。於是我感覺與他們有一些共同點,3天之後我才敞開心逐漸融入到他們的聊天中。

然後和他們拼車,一塊去納木錯看清澈如仙境的湖水,一塊去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一塊去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阿里地區挑戰身體極限。一塊去岡仁波齊看那些徒步幾十公里去轉山的藏民。 西藏的景色真的很美。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珠峰大本營。去大本營的路上,隨著海拔升高,我的高原反應極為嚴重,但由於好面子,又想省錢,就沒買氧氣瓶。快到珠峰大本營的時候,已經接近昏迷狀態。這時候同行的夥伴發現了我的狀態不對,毫不猶豫的就把他們僅剩的幾個氧氣瓶給我了我,使我最終沒有退回日喀則。那一刻,我也對人性的可貴之處有了切身的感受。當到達大本營,看到夕陽下散發著金光的珠峰,感覺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注入我的體內,不經熱淚盈眶。當時我對著珠峰的方向,大吼一聲,把周圍的人都嚇了一跳。

在珠峰大本營的晚上,雖然睡不好,但精神狀態卻還不錯,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去帳篷外小解,剛出帳篷的那一刻,珠峰上方的雲層散去,月光照在峰頂,巍峨雄偉,就像一個巨人靜靜的在遠方望著我。漫天繁星,銀河高懸,那景色之美難以言表。借用王勃的話說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當時,突然之間就覺得人世間所有的一切苦難都算個屁啊,感覺體內充滿了力量,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難。這世間有美景,有良人,世間值得。

回到城市之後,之前在珠峰大本營的那股豪情壯志也就慢慢淡去,再次陷入到困頓的生活中,並沒有立即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但有了那次刻骨銘心的經歷之後,多了一些新朋友,看了不少他們推薦的書,多了一些看世界的角度。在處理日常事務的時候發生了很多細微的變化。最終決定離開了那個曾經讓我厭惡的公司,自己和朋友創業,雖然創業的道路也是一波三折,經歷了許多人世間的險惡與坎坷,虧了不少錢,但最終還是通過努力把債務還清,一切都在慢慢好起來。

從我自身的經歷中,我悟出人性總是善惡參半的,並非漆黑一片。走出自己的困境,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需要從先賢的著作中學習正確的思維模式,勇於與更多的人產生互動。當我們展現出自身的能力和積極的氣質之後,身邊又會有更多有能力的人靠近,有些是可能是負面的,有些是正面的,但至少增加了很多可選則的朋友。擇善而處,人生的境況就會逐漸改變。

預祝你早日找到那個讓自己突破障礙的契機!


謝邀。

越是看到黑暗,就越應該保持心裡的光。這個世界永遠是能量守恆的,黑暗永遠也必須存在,才能有光明啊!


不怎麼辦,正視它,面對它,最後解決它。


結合樓上那位網友傳奇經歷的結論,我補充一下,關於人性善惡就是灰白的,而不是二元對立的黑白,不用如此非黑即白的看待這個社會,當然非要這樣看待那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自己會比較痛苦,事實上個人覺得穩定的心態是否就是成熟,這個是很有爭議的,因為不穩定的心態恰恰是增加自己對事物判斷的敏感度,有時候其實我自己也時常看看你們這些深陷泥潭的年輕人的感受,總是會刷新自己對以前感觸的認知,所以到底什麼是成熟,這點從來不是絕對的

說回人性善惡,有個這樣的實驗,就是一群10個月左右的嬰兒,給他們看無聲動畫,這些孩子都會喜歡幫助方塊上坡的三角形,不會喜歡阻礙方塊上坡的圓形,這個實驗似乎說了人性本善的一面,但是也同樣揭露人性本惡的一面,因為阻礙方塊的圓形同樣也需要別人的喜歡,而僅僅可能因為這些錯誤而被冷落,因此他心中的惡可能就會開始萌芽了,所以這個社會不僅僅需要善,還需要一定的容錯率,喜歡三角形是同情心,去試著喜歡圓形那是同理心,前者是天生的,後者是需要後天學習體會的,所以當人們選擇了善,其實也是因為了這種選擇而滋養了惡,這個社會需要寬容度,引導說出他們善良的一面在哪,或者說好的一面在哪

第二是,因為一些事情讓你覺得社會黑暗太多,基於這個感覺,你把很多事情的看待歸結在人性惡的層面而集中在這個點上,而真正人整個一生都在做壞事的人能有多少,而如果把人整個一生碎片時間的惡都歸結於是人性的惡的話,這種判斷標準真的客觀嗎?

比如西方一個很有名的牧師叫約翰牛頓,他從小都是非常叛逆,極喜歡頂撞上司,母親是和虔誠的信徒,希望他長大能做牧師,但別說做牧師了,能不做個惡人恐怕都是奢侈,隨父親航海,染上水手放蕩惡習,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後來被徵兵,曾逃脫又被捉回。以後利用海運做販賣奴隸生意,想不到因鬧出事來,自己反在非洲淪為奴隸,備受痛苦,幸虧父親知道,派人把他救回,後來他繼續做著販賣黑奴的生意,了解一點歷史你肯定是知道的,那時候運送黑人的船就是被關押在一小塊籠子裡面,吃喝拉撒全在裡面,後來在一次運送途中遇到風暴,船觸礁撞出一個大洞,他那時候覺得自己快死了,於是祈禱上帝保佑他如果能度過此劫,他一定會好好信教,後來一陣風把貨物吹倒,正好補上了那個灌水的洞,他真的度過此劫了,後來他開始慢慢的有了轉變,又經過一次癲癇發作後,徹底告別他販賣黑奴的生意,最後經過他的努力學習,終於做了一名牧師,而這位牧師他的傳道和別人非常不一樣,他的講道注重談話注重交流,因為他有著讓人不堪回首的過去,他這樣說自己「他說他曾經就是那種罪大惡極,罪不可恕的惡人之首」以至於他的講道十分有說服力,幫助了很多人

所以,雖然三角形圓形的實驗說了,惡從善中來,但是約翰牛頓的事情卻說了,至善是從至惡中來的,善惡從來不分家,人天生就有名利之心,加上意志薄弱,很容易產生惡,就如帕斯卡爾說的那樣「我們是如此之狂妄,以至於我們想要為全世界所知,甚至於為我們不復存在以後的來者所知;我們又是如此之虛榮,以至於我們周圍的五、六個人的尊敬,就會使我們歡喜和滿足,人是狂妄和虛榮的醜惡結合。」「誰要是看不見人世的虛榮,他本人就一定是非常虛榮的人。而且,除了完全沉溺於喧囂、作樂和思念未來之外的年輕人,又有誰看不見虛榮呢?」他覺得,雖然看見別人虛榮,但卻看不到自己虛榮的人,這樣的人要麼是假崇高,要麼是真愚蠢。而人的偉大正就在於能認清自己的渺小和卑劣,

《思想錄》中堅持認為,只有當人們接受人類的雙重性質,即黑暗與光明,才能真正理解這個世界。這是一種非常理性的、現代的觀點。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獸;但不幸的是,想表現為天使的人卻表現為禽獸」。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狀態,才產生了人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