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狍子

有的


好奇心不會害死貓


所有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都對其周圍的環境非常好奇,也很感興趣,它們都盼望著能夠好事連連。對於動物來說,滿懷希望的狀態是非常快樂的,這一點只要看看那些等待開飯的狗就知道了。當你把狗食倒到盤子裏時,它馬上就會沖你喜笑顏開,還把尾巴搖得像風車一樣。在狗的一生中,開飯前的那一刻總是非常幸福的。


開飯時的搖尾和微笑源自我們最基本的情感之一,這種情感無法用一個詞來表達,即使用一句話也難盡其意。潘克賽普博士說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表達是濃厚的興趣、忘我的好奇和殷切的期望。


當這部分大腦迴路被激活起來時,根據具體情況的差異,人和動物可能會同時既充滿好奇、興緻勃勃,又滿懷期望。當人的大腦這部分受到刺激時,人很難描述這種感覺,但他們通常會感到有什麼非常有趣和激動人心的事情就要發生。從行為上看,如果負責動物好奇和興趣的迴路被激活,它們似乎也有這種感覺。動物會變得非常活躍,十分激動,還會瘋了一樣地到處亂跑,這裡嗅嗅,那裡聞聞。

潘克賽普博士稱這部分大腦為搜尋迴路,動物和人都有一種原始的強烈衝動,要尋找生活必需品,正是有了這種衝動我們才得以生存下來。對環境的好奇心和興趣不但能夠幫助動物和人類找到好東西,如食物、藏身之處和配偶,還能幫助我們遠離危險,如掠食者。


對腦的電刺激試驗(ESB)告訴我們,好奇心/興趣/期望和搜尋是積極的情感。在試驗中,醫生把電極植入動物的大腦,然後對大腦不同部位進行電擊,並觀察其受到刺激時的行為。大腦中負責搜尋的部位主要是下丘腦,下丘腦位於哺乳動物腦內,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化學物質是多巴胺。當下丘腦受到刺激時,多巴胺的含量就會上升。下丘腦負責對性荷爾蒙和食慾進行協調,因此搜尋情感源於此處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所有的動物都要花許多時間尋找食物和配偶。


動物的自我刺激試驗告訴我們,動物喜歡這種搜尋狀態。在試驗中研究人員把對電極的控制權交給動物,這樣它們就可以自由選擇是把電極關上還是打開。當電極被植入腦部負責好奇心/興趣/期望迴路時,動物會主動把電極打開,還會使其一直開著,這樣它們就會瘋狂地到處亂跑亂嗅,直到累得實在跑不動了。


許多人在大學時從書上讀到過這種試驗,但我還想再指出一點,那就是近幾年裡,對這些試驗的解釋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過去研究人員曾經以為這個迴路是大腦的愉悅中心,有時他們也稱其為獎勵中心。由於多巴胺是和搜尋迴路相連的主要神經傳導素,他們認為多巴胺是一種「快樂元素」,我在大學讀書時他們就是這樣教的。知道這些試驗以後,我想那些接受電刺激試驗的動物一定體驗到了某種類似於長期高潮的東西。


許多吸毒上癮的案例中都有多巴胺的影子,快樂中心的想法非常符合這個事實。可卡因、尼古丁,還有多種其他刺激物都會引起大腦內部多巴胺水平的上升。以前的研究者認為人之所以會吸毒上癮,就是因為毒品能讓人感到舒服,因此多巴胺一定就是大腦中的快樂元素。

但是現在的研究者已經放棄了這種看法,有許多證據表明,像可卡因這樣的毒品之所以能讓人感到舒服,是因為它能夠直接強烈地刺激大腦中的搜尋系統,而不是什麼快樂中心。試驗中的老鼠刺激的是它們的好奇心/興趣/期望迴路,對它們來說,生活得興緻勃勃就會感到很愉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活得很精神」。


至少有三方面的不同證據可以支持這種新解釋,第一個是大腦這部分區域受到刺激時,動物會在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


有,準確的說所有的動物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其實是生存本能的一種表層表現,對於原始動物來講就是想喫。打個比方,貓的好奇心是很高的,看到什麼會動的都要抓一抓試探一下。仔細觀察貓的試探行為你會發現貓試探物體的時候是有兩種目的在裡面。一是害怕,試探目標是否對自己有害以便以後避開這類物體;二是能不能喫,沒錯,貓對物體好奇想去探索的另一個動機就是想看看物體能不能喫。好奇行為最終都會變成主體的後天經驗,提高生存能力。

人類的好奇心比較複雜,人類由於存在社會活動的關係,「生存」僅僅是最底層的目的,很多好奇的行為表面上已經不像是為了「生存」。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最終都是為了讓主體更好的「生存」而已。


養條狗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