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喫緊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提議降低豬飼料中粗蛋白質水平?

finance.ifeng.com圖標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日前起草了兩項協會團體標準,現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期為本月15日。在其中一項《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的團體標準文件中,該協會指出,中國飼料資源短缺,蛋白質飼料長期依賴進口。隨著相關技術發展,飼料中的粗蛋白可以顯著降低。新標準增設了豬飼料粗蛋白的上限值。


同樣和樓上老哥一樣的問題,啥叫好?

背景樓上的老哥也說得很清楚了,我國是蛋白質原料非常短缺的國家。

那麼我就從兩點來說好不好,對豬來講,豬飼料中的蛋白,我認為一直是過剩的,造成了很多的浪費,實際上在飼料工業協會出臺這個意見之前,很多大的廠家就已經在做低蛋白而高可利用氨基酸了,畢竟目前飼料行業競爭這麼強烈,越是做到精準營養,越是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再說對人好不好,喂高蛋白也好,低蛋白也好,只要可以滿足豬的營養需求,實際上都是一樣的。況且歐洲的飼料配方中,蛋白也好,豆粕的含量也好,都是要低於國內,我國長期的飼料大部分地區都是單純的玉米豆粕日糧,而這次的意見可以讓大家利用更多的副產物,實際上是對於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我覺得是好事。顯然這和貿易戰導致豆粕上漲有很大的關係,但也不可否認這也是行業發展的趨勢。

再說樓上推水產的老哥,水產飼料蛋白應該比豬料高一倍以上了解一下。。。。


有品牌早已經減少粗蛋白,增加有限氨基酸含量,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做法,政府職能部門不會貿然提出這類提議。都是經過合理實驗證實才推出的,加上現在豆粕貿易戰,就順勢而為加大推廣了。而且一直以來,豆粕價高就會用菜粕,棉籽粕等代替,現在很多發酵蛋白原料也多了,酵母菌也能提供不少蛋白,吸收利用率高,抗營養因子低。現在只是豐富了二師兄的食譜而已。


謝謝邀請!

中國的蛋白質飼料一直緊缺,良好的蛋白質飼料除了豆粕之外缺少其他大宗的相關飼料進行替代。因此國家推進飼料的粗蛋白質降低也是無奈之舉。

從養殖角度講,通過給動物飼餵低蛋白的日糧除了可以緩解飼料資料緊缺之外,還有如下好處1.降低動物的肝腎代謝的負擔,保持動物健康生長的狀態。2.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和糞污的環境污染。

但是仍然不能忽視低蛋白日糧帶來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生長速率降低,生產養殖週期變快等。但是這並不一直是絕對問題,目前動物營養研究者們開始研究在低蛋白日糧下能夠獲得與正常日糧相同生長性能的日糧飼餵技術。

首先就是確定良好的氨基酸平衡,滿足動物基本的氨基酸、能量需求條件下儘可能縮減多餘蛋白質的供應。降低內源性氨基酸的損失,補充必須氨基酸。

其次是使用飼料凈能體系,而不是消化能、代謝能體系。從而精確動物蛋白質的需要量,減少不必要的需要。

低蛋白日糧應用 的進一步深化提高需要更精準的動物 營養需要量模型和飼料原料營養價值 資料庫,任重道遠,但前途光明,意義重大。


政治問題,不過這幾年低蛋白一直是業界共識,外行就別摻合這事兒了


另外兩位老哥已經說的聽清楚了,我就想問一句,啥叫 好麼?啥叫好?


我國是飼料資源短缺的國家,蛋白質飼料長期依賴進口,成為制約我國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發展的瓶頸。與此同時,我國也是養殖大國,肉、蛋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動物糞便排放產生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題。隨著動物營養研究的深入,特別是低蛋白日糧配製技術的發展,在合理添加氨基酸和酶製劑的前提下,配合飼料中粗蛋白和磷的水平可以顯著降低。為推動飼料行業科技進步,減少飼料原料消耗,降低養殖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本標準對粗蛋白質、總磷在常規只設定下限值的基礎上增設了上限值。

以上所說想必你已經瞭解了,現在主要就是接受度和應對方法的問題,你企業公司要想做大做好肯定要跟著政策走呀,所以這項提議好不好靠你的主觀意識判定了,也沒什麼大影響,胳膊扭不過大腿嘛。


有句話說得好 能喫兩條腿的不喫四條腿的 能喫沒腿的不喫兩條腿的 說明什麼 喫豬牛羊不健康 大家應該多喫水產品 國家要積極倡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