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奇怪,但是查的資料也說法不一,有沒有大佬給我普及一下,吼吼吼


世界主流國家裡,官方/半官方媒體還在用「四代機」說法的,基本上,就我國老哥兒一個了。

美國已經向「五代劃分法」投降好多年了——官方/民間,全面投降。


首先說第一代戰機為第一批實用的戰機,最高速度在1.3馬赫,代表為F100,米格19,法國超神秘等,主要特點是採用大後掠機翼,帶加力燃燒室的噴氣發動機和簡單的光電雷達瞄準具,以機炮和火箭炮為主,後期可掛第一代空空導彈。

第二代為高空高速戰機,代表為F4,米格21,幻影5,殲八為代表,歐洲狂風戰機。採用新的大推力渦噴發動機和渦扇發動機,裝有單脈衝雷達,主要使用機炮和第二代空空導彈,強調高空高速性能,認為速度高度就是戰鬥力。

在劃三代機中美俄出現差異,俄羅斯將米格23,米格27.米格25劃為三代機,將可變後掠翼單獨分為一代,但並沒有與米格21,F4等戰機拉開差距,仍然是追求高空高速性能。

第三代先說美標,F14,F15,F16,F18都是三代機的代表。俄羅斯的蘇27,米格29,我國的殲10,法國的幻影2000都是三代機。追求使用採用推重比8一級的渦扇發動機,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統和電傳操縱系統和先進氣動布局,武器以空空導彈和機炮為主,最大飛行速度高度與二代機近似,要求中低空和跨音速機動性突出,並具備超視距作戰和下視下射能力。

第四代以F22,F35,殲20,蘇57為代表,,主要特點是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常機動,短距起降能力,採用推重比10一級的發動,有源相控陣雷達,隱身性能雷達反射潑達到0.065以下,和矢量推力技術,以主動雷達制導視距外空空導彈和近距離格鬥彈為主。

像歐洲的颱風,陣風戰機與傳統的三代機相比採用靜不穩定設計,鴨子式氣動布局,有限的隱身能力,自稱為3.5代戰機,但傳統三代機改進後也可以達到,所用歐洲戰機不在劃分。


簡單介紹一下戰鬥機的劃代吧,首先戰鬥機的劃代方法就有很多種,總的來說,在全世界而言,主要有三種思路:習慣命名法,技術命名法和指標命名法。其中最簡單而最籠統的是習慣命名法,即航空業界,或者軍界主流認為一架戰鬥機是第幾代戰鬥機,那麼這架戰鬥機就是第幾代戰鬥機。如法國的幻影-2000,無論從氣動布局,發動機技術水平,整機推重比,雷達火控的水平來看,與f-16和f-18為主的第三代戰鬥機都有一定差距,但是由於幻影2000在80年代率先使用了電傳飛控,在當時是非常創新性的設計。因此,幻影-2000被業界認為是第三代戰鬥機。

五代機/四代機的命名,基本上也可以認為純屬習慣命名法。儘管航空業界曾經提出4S是第四代戰鬥機的技術/指標硬條件,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發展和國際局勢劇烈變化,4s指標自身也在不斷變化。因此現在所說的所謂四/五代機,本質上應該是所有具有不弱於第三代戰鬥機格鬥性能的隱身戰鬥機。


標準問題


不嚴謹的歸納一下主要特點(高代飛機一般包含低代特點,變後掠翼除外)

舊美標(中標):

一代:噴氣式

二代:高空高速截擊三代:亞音速高機動四代:隱身,超巡,超機動新美標:一代:噴氣式(亞音速)二代:噴氣式(超音速)三代:高空高速截擊四代:亞音速高機動五代:隱身,超巡,超機動

俄標:

一代:噴氣式二代:高空高速截擊三代:可變後掠翼四代:亞音速高機動五代:隱身,超巡,超機動


劃代標準的問題,俄標是五代,美標是四代

戰鬥機代數的問題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幾代機,其實劃分是有嚴格標準的。

國際上一共有兩種標準,一種為美系的,一種為俄系的,由於美國在二代機上比美國人多划了一代,就是可變後掠翼飛機單獨劃分一代,這就在口頭上佔了美國人的便宜,同代機往往俄系就比美系標準高了一代,當然後來美國也受不了口頭上吃虧,也把標準改為五代。我們就來看看各代飛機的劃分標準。

通常來說,就是把戰後發展的噴氣式飛機稱為第一代戰機,也就是從螺旋槳飛機向噴氣式飛機轉變,這些飛機統稱為第一代飛機。這代飛機往往還是以機炮或機槍作為主要的空戰武器,而且飛行速度與高度都不是很大,基本無法超音速飛行,代表就是米格15與F-86。

米格15

F-86

隨後,戰機思想被往高空高速方向上帶,要求飛機能飛上兩萬米高空,能飛2倍音速。那段時間認為只要我飛機飛的夠高夠快,你一代機就追不上我,也打不過我。結果卻是十分打臉,由於過多追求高空高速,而忽略了戰機的機動性,往往導致二代機打不過一代機。這一代戰機開始用上早期的空空導彈,代表機型有F4,米格21等。在這個階段,出現一型機翼可以改變角度的戰機,為了適應多種飛行姿態,通過對機翼角度的調整來改變戰機機動性。蘇聯將這代飛機劃分為三代機,而美國依然是二代機標準。這一階段代表機型有米格23。

F-4(鬼自還有在飛的)

米格23「鞭撻者」

然後出現了第三代戰機(也就是俄系的四代機),其特徵就是使用電傳操控,給飛機設計操控系統,飛機的飛行姿態由電腦參與控制。戰機的機動性前所未有的提高,這一階段出現超視距空戰。導彈技術也趨向成熟。飛機的信息力與空戰能力更加優秀,代表機型有F-15,F-16,蘇27,陣風,殲10等。

F-15

蘇27(誕生於美蘇冷戰時期的兩個人,生來就是對手)

接下來就是國際公認的五代機,具有更強的信息力,具備超機動能力,能夠隱身,超音速巡航能力,代表機型有F22,F35,殲20,蘇57(毛子自稱的)目前也只有這幾款現役。

F-22

殲20(樓上的,我只羨慕你的心臟,真的)

最開始劃代是4代,一代以超佩刀f102米格19等為代表,二代典型是米格21 幻影3 f104 f4鬼怪等,三代有美國f14/15/16/18,歐洲陣風颱風鷹獅幻影2000,毛子蘇27米格29系列,土鱉殲10/11/15/16,四代機只有f22,f35,su57,j20以及疑似能成功的fc31。

問題是由於各家產品開發年代不一,導致技術水平作戰思想之類各種混亂,尤其時間上的錯位和工業水平的差距導致以往四代劃分里同一代都有很大差距。以原三代機為例,f14的作戰思維更類似截擊機,很多部件水平也是明顯二代機風格(帶支撐的風擋,初期垃圾發動機),f15不是電傳,27結構強度據說不咋地電子比較爛等毛病先出來的都有點缺陷。但同為三代機,陣風颱風鷹獅殲十由於計算機技術等方面更為成熟起步直接鴨翼布局,底子比先出來的高了不少,這就是常見說法三代半的由來。

五代劃分應該是始於毛子,原因和三代半的出現有點像:米格23這玩意用的可變後掠翼(在那個時代這很高科技,世界範圍內流行),還各種配置相當齊全(二代機不少款式由於技術限制,不太追求全面性能),據說毛子對它的期盼是抗衡f14,結果單獨造了一代,以可變後掠翼為標準。當然真實水平暫不論,這一下四代變五代。起初大家也沒怎麼關注,吵吵多了美帝也覺得不能掉面(自家22叫四代,毛子57叫五代,群眾不懂的還以為毛子牛呢),乾脆也出來五代。不過美帝標準和毛子不一路,他把最開始那段的噴氣機划了一代(貌似是以超音速為劃界),像262佩刀米格15成了新一代,超音速的超佩刀米格19是原一代成了新二代。結果就造成了三個標準都叫亂了。


關於四代機的標準國際上公認的4s標準,即Super Maneuverability、Super Sonic Cruise、Stealth、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翻譯成中文就是「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隱身能力」和「高級戰役意識和效能的航空器」相對來說符合這四個條件的航空器就可以被稱為四代機或五代機,而四代機和五代機是美蘇兩國之間對於戰鬥機分代的一個差別,美國及西方國家通常將噴氣式戰鬥機視作第一代戰鬥機,蘇聯將螺旋槳飛機視作第一代戰鬥機,就形成了一代的叫法差別,但只要滿足4s標準的,就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

謝邀

以上


局座在節目中講過,講四代是美國及北約的劃代,講五代是俄羅斯的劃代。貌似現在美國也跟著俄羅斯講五代了


因為俄羅斯有米格23和米格25這種戰鬥機,比二代強比三代稍弱,多劃分出一代來了。f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