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尚武菌,我來回答。

戰國是一個崇尚武力、充滿殺戮的時代(參見本書上文「為什麼東周的後半期被稱為「戰國』時代」一題)。孟子曾形容當時的狀況,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為了各自的利益和取得戰爭的勝利,國與國間常兵戎相見,人命像草芥一樣下賤,可以被隨意踐踏

面對這樣一個時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如楊朱認為,人首先要為自己著想,天下之事與我何干,自己過得好最重要,哪怕拔出一根汗毛就可以對天下有利,對自己來說也是不划算的;再如墨子,他提倡「兼愛」,號召停止戰爭,主張人們要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去愛別人;又如莊子,對世間紛爭抱超然態度,認為與其在這個亂糟糟的現實世界碰撞得傷痕纍纍,還不如逍遙自在地遊走在其中;而孟子則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他發現每個人內心深處其實都存在一種光輝的善意。

為了說明「人性本善」,孟子曾舉過一個例子:如果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子掉進深井,他心頭一定會本能地、下意識地感到震動,會擔心那個孩子的安危,這就叫做惻隱之心。這種心理活動的產生,不是因為這個人和孩子的父母有交情,也不是想得到別人的誇獎,更不是因為討厭孩子號哭呼救的聲音,這是不必通過後天學習而人人生來都具有的。這個側隱之心就是「仁」的起點和發端,如果能將它推而廣之,那麼小到個人、大到天下,都可以走向理想的境地。歷代的先王就是因為有著這種「不忍」之心,才會採取種種嘉惠百姓的措施,也才有了當時的太平盛世。由此可見,孟子的「性善論」是他的仁政思想的前提和基礎。他強烈地希望當時的統治者也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去效法古人,用這種「善」去感召和引導人民。他認為這才是讓天下統一安定的根本方法。但這種看似一勞永逸的方法,對於那些利欲熏心的統治者來說,卻是難以付諸實踐的。就算孟子以中華人文始祖的榜樣來激勵他們—堯舜和我們一樣都是人,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一定也可以做到的—也依然無濟於事。

孟子所處的時代與孔子相比已然有了許多變化,他對於孔子的學說也有一定的取捨和發展創新,但孟子無疑是孔子最忠實的追隨者。從史書的隻言片語之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孟子對於自己未能和孔子生在同一時代(比孔子晚出生約200年)的遺憾之情。他說,自從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對於人心世道的貢獻大,如果讓我許個願望,我希望能成為孔子那樣的人。孟子在自己的著作中,第一次將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排列起來,成為後世儒家「道統論」的先聲。而到明代大儒王陽明那裡,又從孟子的學說中發展出「致良知」之學,成為「心學」系統中的高峰。至於《三字經》中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則是自南宋以後七百多年來蒙童識字時首先便要接觸到的。可見,孟子的性善學說雖然在當時無人理睬,但對後世的影響卻多麼深刻與廣遠。


所謂「性善」,與其理解為「性是善的」,不如理解為「善是性的屬性」。性即理也,天地間除性外再無一善可言,或者說聖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天地之善亦只是性善。聽從本性的人們遇事自會做出「善」的選擇,就如鏡子遇物會成像一樣,所以我們說人性本善。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性對物而發的具體表現,就如明鏡成像的屬性一樣。


我首先感謝多次邀請。

但是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儒家的我也沒那麼深入過。所以嚴謹的說,我不宜發表意見。


謝謝邀請!

孟子所謂「善」,比如齊王見祭牛發抖而不忍心殺之;人們看到孺子墜井都會施以援手。

說的都是人類天生具有的善良,所謂「赤子之心」是也。

這種善良究竟是不是天生的,很難講,因為沒有人會記得嬰幼兒時期自己的世界觀,孟子這個判斷,也是屬於直覺的範疇。

但我相信您不會否認,多數情況下,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富於愛心吧?所以,我想孟子也是據此判斷人的本性善良,是在飽經世故之後,才慢慢變壞的。


有學者指出,孟子對於社會秩序思考的出發點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論體現孟子這一思想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個人在贍養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後代時,不應忘記其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體現個體對其他社會成員的關愛,立論的出發點建立在「人性善」上。


這個善,古人是不怎麼用的,用的是另外一個字,「仁」

孔子說「仁者,人也」,仁的意思就是說:活的像個人

這和羅馬斯多葛學派的道德有很大區別,西方人是要求做出「超凡」的、「高尚」的行為才是美德

孔子不是,「平凡」的、「中庸」的,才是道德,也即正常人才是聖人,超常人反而有「矯情作偽」之嫌

這是中國人價值觀的基礎之一,也是孟子籍以發揚光大的基礎

孟子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擴充,使這種正常人的人之常情的道德感,變得更加勇猛

這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為戰國比春秋更亂,更沒有王法,更唯利是圖

所以說,孟子(其實也包括春秋戰國幾乎所有的子)並不是簡單提出一個倫理學觀點,其初衷其本質都是政治理論

所謂「奚其為為政,是亦為政」,做人和政治,在中國人看來本就是一回事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柯,戰國中期魯國鄒人,生於貴族家庭,父親早逝,據說孟母為教其子,曾三遷其居,「昔孟母,擇鄰處」和「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廣為流傳。

說起孟子,通常和孔子連用,被人說為孔孟,然而孟子其實並不是孔子的學生,他是孔子之孫-子思的門徒。一生崇拜孔子,曾自稱「乃所願,則學孔子也」,被後世稱為思孟學派,同時也被封建統治者稱為「亞聖」

為什麼要說上面這句話呢?

眾所周知,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中「仁」,作為孔子的繼承人,孟子並沒有跳出這個框,孟子根據子思的中庸與誠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孟子把人的主觀情緒,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說過「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其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人莫近焉」將人的心性與天聯繫起來,陷入「天人合一」的神秘主義。

看來,董仲舒的思想里也有孟子的一部分。

因此為了解決人性,這個重要的話題,於是,孟子就採用了在戰國時期早就直接討論的人性的問題。(戰國真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小一認為)。在當時有著幾種主張:性無善無不善,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孟子,在批判的基礎上,直接肯定性善。認為「人之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之者,其良知也。」而君子和普通人的區別就是是保存了還是喪失了這種「善」。

其實,從這些孟子說過的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孟子所說的善並不是說的純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說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至於,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也就是人先天中的惻隱之心,善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人之有是四端,猶其有四體也」。

上面的一些均采自,孟子 盡心上,孟子 離婁下,孟子 公孫丑上。

終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孟子繼承的還是孔子的思想,同時孟子處於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的這些結論,所提出的性善論,更多的是為了教育,與政治主張所服務的。


難道就沒人發現,如今說白話文的「善」和古代文言文的「善」指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意思么?

古文中的「善」多從「上善若水」,即像水一樣「自然流淌,本能且自然」的意思。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說的是天性自然,未經雕琢,行動是由本能決定;

而不是如今爭論的善良或邪惡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