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家附近为例,周围有好几家大型连锁超市,我平日出去买东西,也都直奔大超市去。但也发现家附近还分布著好些家小卖部。

想知道在现在大型连锁商超这么多的情况下,小卖店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


小卖部还没有消亡,是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卖部、其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刚需」

大家对小卖部的印象,很多可能还停留在小区或学校门口装修比较简陋、商品种类很单一,有时候甚至连拿100块钱去买东西都找不开的小地方。

这么多年过去了,各类新型的超市陆续崛起——大到像盒马这样的高端超市,小到像711、罗森这样的小便利店遍布,但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小卖部的身影。

而像小卖部这样的线下小店之所以能在大型连锁超商和新型连锁便利店的挤压下夹缝求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定位有差异。

如果说超商和连锁便利店是小资和丰富,那小卖部就是烟火气+便捷

我一个常年生活在北京的好闺蜜,经常跟我吐槽的是住在「地广人稀」的顺义郊区,想去超市买个菜、出门都需要勇气,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而拯救她的,正是小区门口不起眼的小卖部。

这样的小卖部,并不是什么知名品牌,也就是「XX社区生活便利店」,但里面的商品种类并不单一。蔬菜和水果虽然不能说是应有尽有,但是满足日常需求的十几、二十个种类都还是日常供应必备;油盐酱醋等调料就更不用说;就连很多进口的小零食和速食(比如前段时间就有韩国网红的火鸡面),都偶尔可以看到。

结账的时候也不再是只可以用现金,现在小卖部里的人员收款都用上了pos机或二维码收款,如果你冷不防掏出现金、还有可能让他们为难。

这样的小卖部,虽然不能说多丰富、别致,但是确实闺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小卖部里常年生意都不错,还在门口设了几张桌子和阳伞、卖起了小啤酒。每次闺蜜下班回来经过门前,都可以看到有外国人坐在门口喝著小酒、聊著天,好不惬意。

当然上面说的,是比较幸运、生意比较好的例子。

现实事情是,小卖店的数量的确是在逐年减少。而这主要的原因,正是大型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的扩张。

网上的一组数据显示,据调研2020年7月的数据,生意变差、流水下滑的小店比去年同期多出60%以上。

很多的小卖部敌不过开的越来越多、辐射半径越来越小的超商,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价格高、不具有竞争力,以及商品的种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

商品价格较高,是因为传统小店处于供应链的最末端,想要拿到货,中间至少要经过4级以上的经销商。而经过经销商们的层层盘剥,不仅采购的价格变高、没办法跟大型连锁超商这样在议价方面拥有很强话语权的商家相比,而且采购到的产品质量也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传统的小卖部,想要进货,都只能一家家的去谈货源、一家家的去确定。

而小卖部多是家庭式经营,本来一天超过12小时的营业时间就已经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经营者根本没有办法对接更多的货源商家。同时,由于小卖部的库存地点本就不大,如果进过多的商品、没办法及时卖掉的话,库存的挤压也让这样的小卖部无法承受。

但可喜的是,我们的生活中,仍然还有一些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小卖部存在,并且存活的很好,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些小卖部的数字化转型。

与上面那组数据相反的是,虽然60%的小店都经历了销售下滑,但仍然有20%的小店营业额出现了逆势增长。这其中,40%以上的小店做外卖生意,30%以上做社区团购,平均每月获得超过7000元的额外流水。

正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加持,让这些传统的小店迎来了生机。

小店的优势在于烟火气和融入社区,在社区里的便利店,往往来的顾客都是小区里的住户,一来二去就熟悉了、自然就喜欢多在店里消费。这既是传统小店的优势,也是发展的瓶颈。

借助了互联网+大数据,许多的传统小店都上线了外卖平台,这就让不止是本小区里的消费者可以知道小卖,隔壁小区甚至方圆1公里之内有需求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线上下单的形式来购买产品,也就为小店增加了更多客源。

同时,在进货渠道方面,借助数字化互联网,许多的小店都可以通过平台来进行采购,平台上的产品种类丰富、而且价格统一、质量有保障,可以说是一键直通,帮助小店解决了进货的烦恼。

我常去的小区里的小卖部老板就曾说,他们现在进货,基本上80%都是在像零售通这样的平台上完成的,剩下的20%才是常年累积下来的人情和货源。这样不仅省心省力,而且送货的时效性也很高,省去了仓储货品积压的烦恼。

对这样的小店更好的消息,是普通的消费者其实对这样的小店仍然是有很高的需求的。

网上曾有一组数据现实,全国现在只有13万家连锁便利店,而中国的人口高达14亿。显然,13万家的连锁便利店是没办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的。

而这也给小店带来了生机。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加持下,尽快推动传统小店向现在许多经营很好的小店一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才是更多传统小商家和经营者的生存之道。

有了这样的平台、各类平台的发展升级相助、以及各类对于小店向「数字小店」升级的贷款优惠政策,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小店都可以蓬勃发展、达成日销售额破1万这样的「小目标」。

对于人们来说,小卖部不仅是童年延续到现在的回忆,更是便捷和烟火气的象征

而想要活下去的小卖部就必须进行数字化的转型,这不仅是对普通消费者的满足,也是小卖部自身发展的良好趋势。


商业法则之一:

在核心竞争力不变的前提下,一种商业模式,永远不会干掉同质化的另一种。

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当年诺基亚手机一家独大,但是其它同类产品依然有市场份额。

最后干掉诺基亚的是谁?

是苹果和安卓。

只有技术的飞跃才能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重新建立规则和用户配额。

因为智能机和之前的手机相比,核心竞争力变了,从通话发展到携带型电脑级,是质的飞跃。

同理,汉堡王没有打败麦当劳和肯德基,甚至一些山寨快餐品牌也还有生存空间,因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样的,就是填饱肚子。

但如果未来出现一种快餐,除了能吃饱以外,还能让你瞬间变好看了,那么原有的快餐业格局就完犊子。

类似的原型在商品交易里有很多,不啰嗦了,自己都能想到。

那么说回商超行业。

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一样,都是零售嘛,买东西而已。

但经营理念不一样。

大超市胜在品类全,供应足,走货量大因此货品更加新鲜,甚至有些超市利用品牌优势能拿到更便宜的进价,零售价更低。

但杂货店则是胜在星罗棋布,哪哪都有,而且很多杂货店的营业时间更长,大超市关门了它还点著灯。同时,小杂货店船小好调头,经营模式与时俱进,学校附近的提供列印服务;小区附近的提供快递代收;政府办事部门附近的提供拍照影印;医院附近的提供小卡片,上边写著殡葬一条龙;酒店附近的小卖部就厉害了,给你发内种挺好看挺上头的小卡片……

这就是它们各自不同的生存之道。

所以,只有新零售业务从根本上颠覆行业,则大超市小杂货店,才能被完全替代。

而新零售目前的状态是成本仍然比较高,毕竟人力和设备投入在那摆著呢,未来假如有一天无人机直接从仓储地运送货物直达用户窗户外边,一切中间环节成本归零,则固有的零售格局才彻底玩蛋去。

而中间节约出来的成本空间很大,到底是让利于消费者,还是寡头纳入怀中归为利润,还是两边各半,这个就复杂了,暂不细说。

延伸一下,其实在社会人文领域,同类打败同类,魔法干掉魔法的情况,也不会存在。

按苏联解体前的旧世界来看,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争夺老大,但第三世界尽管科技,军备,金融领域都远远落后,而到了今天,第三世界的兄弟们仍然拿著低配手机穿著廉价卫衣,跟那载歌载舞呢……

因为大家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人类,尽管各方面差异一直有,不过高能阵营永远不能彻底干掉原始阵营。

社会的多意识形态并存的状况,除非有更高等的,满怀敌意的文明来到地球,否则将永存。

商业,人文,科技,看似毫不相关,实则是交融并存的,斗争不断的,螺旋上升的。

这就很妙。

这个结构也是目前人类最适合在互相DISS中发展的模型。

毕竟没有人希望真的有高等文明,一群不是人的外星人,来教人怎么做人吧?

这就很三体很降临派了,不提倡它。

接受现实世界,接受小卖部,它还是个孩子。


以前在外卖行业还没崛起的时候,我曾持续关注过一家叫做「快书包」的公司。

快书包提供的服务就是,在你下单的半小时内把你要买的东西送到你面前,在当年他们选择的策略是精选产品,精选服务区域,只开通几个城市的几个区域,然后在这些区域内建立仓库点,当然为了保证送货的时效性,他们也会用自己的员工去送货,很多时候老板自己也亲自上阵送货。

其实这家公司的用户还真不少,而且还有很多铁杆用户,在网上写自己的购物体验,做免费宣传。

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支撑不下去,公司关闭了。

因为很难支撑这种业务模式。

但半小时内送到面前的这种服务却一直都是一些群体的硬需求。很多写字楼的上班族在下午四点钟忽然饿了,公司又不像某几个大厂一样会提供免费零食,楼下又没有便利店,于是就只能让人跑腿儿帮自己买。

当时在分析这个商业案例的时候,就有人说,对于上海这种到处都是便利店的城市,实在想吃什么零食了,或者想买什么用品了,直接下楼一趟,几分钟就搞定了。而那些便利店不多的城市的潜在用户,一般承受不起快书包的精选产品的定价,如果选一些平价的商品,就很难把仓库和人工配送的成本覆盖,最后的结果就是这种业务做不下去。

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外卖催生出了城市里的一个叫做骑手的职业。

再后来为了让非饭点时间的骑手也能有活儿干,外卖平台也渐渐引入了便利店的业务。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当年京东还有一个叫做京东到家的App,最早做的就是这些业务,我当时用京东到家下单,来送货的竟然是一个饿了么骑手。

现在各种配送服务做得越来越到位了,最近市场上厮杀的就是买菜类App,帮你解决回家想自己做饭,又懒得逛菜市场的问题,生鲜果蔬半小时送到家,从此不再担心自己没有住在「盒」区房

但是,如果你下班回家的路上,快到家门口时,就有菜市场或者小卖部呢?

你是不是就会顺手买了?

这时候你不再觉得,你在小卖部买东西比在超市买贵了,你会觉得,你省了一笔配送费。

就像你在回家的路上顺道在店里吃了顿猪脚饭一样,和回家再叫外卖相比,你省了配送费和平台的抽成。

而这就是这些实体店存在的意义。


简单地说,人懒。

现实里,很多人,买东西,是散著买的,要烟了,要饮料了,等等去买,一包,一瓶。

这个情况下,小卖部的优势就是,非常方便,方便到你一走进去就看到你想要的,甚至只要多走几部,然后拿了转身就可以付款出门,非常非常方便。

如果你熟练的话,可以半分钟之内完成这些。

而且现在小卖部都是迷你超市,自己拿东西去付钱,以前还得问,老板拿,你付钱,还得找零,小卖部往往又是大爷大妈。。

现在基本都是,问一下多少钱,不熟悉的问一下在哪里。

类似的很多小超市你会发现烟酒这些都是和收银台分开的。

这就是小卖部的优势,是大超市不能替代的。。

不是每个人要买东西了都是大包小包,买很多,恰恰是需要一点点,同样不希望花很多时间去买。

出差在外,喝饮料都是去小卖部的。一点点大的地,非常好找,多的也就几排货架,非常紧凑,不会像超市,你转个半天。

如果有心你可以观察一下,小卖部的客户使用塑料袋的有多少。

小卖部一分钟不到就可以找到的东西,中超市至少翻倍,大超市,不好意思,那就是翻翻倍了。我熟知超市的布局,基本上是直奔目的地,就这去一趟超市买几百,几样东西,个把小时就去了。去掉浪费时间的部分,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所以轻易不去了。

小卖部快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骑行的去小卖部买东西基本不锁车,因为很快,完全可以在别人偷车之前就出来。


我知道的两个活例,一个中国的,一个日本的

1、看似小卖部,实为批发商

是亲戚家的小卖部,开了二十多年,主营食品烟酒等。

从外面看,就是个小卖部,看不到里面的纵深。其实那房子呈长方形,小卖部的面积仅占三分之一。里头的三分之二,用来堆放当天要发货的货物,以及会计开票等办公区域。还备有一个小厨房,每天包五六个人的伙食。

店开在那儿,非典型居民区,主要为物流方便,选定的地点。反正都是开门做生意,就把门脸位置部分用来开设小卖部。顺便挣点儿流水,但不靠它挣钱。挣钱的主要渠道还是批发。

2、有固定的大宗客户

日本综艺节目时不时会介绍一些「看起来没生意的店,为什么还没黄」内容。比如,介绍过一家卖烟酒卖了80年,还没黄的店,名叫松本酒店。

离车站得走25分钟,绝对谈不上交通便利,门脸看上去不大。一天观察下来,进去买东西的客人很少很少。你能想到就这么个小卖部,一年营业额1亿5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70万吗?

因为它主要靠外卖。

比如:

海边有一场200人参加的活动,活动现场所需酒水,由松本酒店送过去。

某大型公寓社区,3000人参加的活动,酒水由松本酒店送过去

打年糕大会,450人参加,酒水由松本酒店送过去

音乐活动,400人参加,酒水由松本酒店送过去

没用过松本酒店的外卖服务,但我家这边的公寓、街道活动,所需酒水冰块也是附近一家烟酒店送货。提前把酒水都冰镇好,活动开始前30分钟送到。

因为这些活动一般不会另外花钱找活动公司承接,酒水就得自己来准备。提前去大型连锁店采购,的确单价上会更便宜些,但是提前派谁去呢?买回来放哪儿?酒水的冰镇处理咋办?谁家都不可能有大冰箱,装得下所有酒水。

所以,即便有大型连锁店,可能会便宜些,但在细节的灵活便利上,不如这类小烟酒店。节省人工、时间、搬运,还提供冰镇处理。

3、知道的人才知道,它有这项业务

节目还介绍过一家看上去旧旧的文具店「丸全社」。这年头,这种文具店还存活著,宛如化石了吧。

某高尔夫用品大厂,向它下单:在球袋上刺绣。

这种刺绣,一般绣个人姓名,有定制的意思(稍讲究些的日本人,习惯在衬衫、西服、包等用品商,刺绣个人姓名)。

丸全社的作品例子有……

它们并非只是单纯开了家小卖部。

活下来,并且活得好好的原因,

主要是人家在背后的努力,开拓出的市场,抓得住的稳定大宗顾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