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思銳拓是做諮詢的一家公司,名字非常像是知名外企,但是進行查詢之後,並未說明是外企,只是說服務於中外的國家化諮詢公司,所以想請了解情況的朋友不吝賜教!


【2020年9月17日】更新:

上半年已離職哈,個人不常上知乎。所以知乎上私信我的同學們,可能我的回復不是很及時,也無法提供公司最新的信息。但是同學們如果有感興趣的話題我看到後還是會盡量回答~

以及又是一年秋招了,如果有投遞簡歷的同學們,建議直接向銳思銳拓官方的招聘郵箱投遞即可,我這裡目前也內推不了哈。

感謝!


【2018年7月5日】原文:

利益相關:小BA一名,這是我正式入職銳思銳拓管理諮詢的第385天。

由於這個利益相關的背景,我在回答的過程中會盡量多陳述我的觀察、我的經歷、我的感受。避免過多談及我的推斷、以及道聽途說的事情。

1 服務內容

以我個人為例,正式入職後:

第一個項目是幫助某傳統企業制定教育行業的進入策略,

第二個項目是幫助某出行領域獨角獸做未來新產品的市場調研,

第三個項目是幫助某消費電子企業制定未來的選品策略,

第四個項目是幫助某金融服務企業制定未來5年的戰略規劃,

第五個項目是幫助某研究院選擇產業園定位並制定發展規劃,

第六個項目是幫助某地產巨頭考察某「醫養結合」模式項目的可行性。

……

公司涉足的行業是比較豐富的,我看到的在最近1年來主要集中於TMT、醫療健康、消費零售、製造業、物流出行以及房地產這幾大塊。

具體業務方面:幫助企業客戶做的,一般是運營管理提升;幫助投資機構做的,一般是市場研究、投資機會篩選、商業盡職調查。

2 業務能力

很難用能公開說的定性或者定量的指標來描述一個諮詢公司的業務能力,但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看一下,銳思銳拓和哪些機構在同一個市場中。

例如:

正式的諮詢項目在開始前,客戶會請幾家諮詢公司來講標與競標:幾家諮詢公司會準備各自的Proposal,分別介紹自身對於這個項目的建議,也會展示一些自己在該領域已有的知識和研究能力。

這幾家針對同一項目競標的公司,彼此之間存在競爭的關係;在講標前後也會相互見到。

我司的同事在前去講標時,最經常遇到的是BCG,另外也比較經常遇到麥肯錫;最近一年遇到四大諮詢、科爾尼的頻率也在提升。

有時候會遇到久謙。至於其他諮詢公司,就很少遇到了。

3 團隊人員

這方面如果講得太細,會稍稍有種暴露個人隱私的感覺。還是簡單列一些剛入職的時候,老大給我們展示過的公司官方的統計數據吧:

  • 首先是工作經驗的角度:約50%的同事有在全球領先諮詢機構的工作經驗,約40%的同事有在全球領先企業的工作經驗。
  • 至於海外經歷的角度:約30%的同事是有海外工作經歷,約40%的同事有海外留學的經歷。
  • 最後是教育背景:按最高學歷來計算,約40%的同事是畢業於全球頂尖的學校的,約50%的同事是畢業於國內頂尖學校(清北)的。

4 企業精神

記得BCR的時候,老大給我們幾個新BA講公司的文化:放出來一張詞雲圖,最中間最大的那個詞就是Integrity

剛看這個詞的時候其實不是很能理解,畢竟那種感覺就像公司在告訴你:你要做個好人(當時我的內心OS可能是:這不是廢話嗎……)。

但後來,隨著做的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和大家共處的時間越來越多,開始漸漸有點感觸:

  • 記得去揚州盯市調的時候,訪問員跟我們說:沒見過你們這樣的,還親自來現場看著,還要紙質問卷。XXX也找我們做過,從頭到尾都是郵件聯繫,電話都沒打過幾個,問卷結果我們直接統計好發過去就完事了。
  • 記得半年會的時候,每天開會之餘能做feedback的時間都不多,於是大家很樸實地採用了類似的開頭格式:時間緊張,韓楊你的優點我就不再說了,接下來主要說說我覺得今後可以提升的地方……
  • 記得做某康養項目的吸引力與可行性分析時,我們在分析過後明確提出了這項目不值得去做,雖然和客戶最初的想法相左,但詳盡的事實與數據支撐是最有說服力的。

這種體驗是很難得的,這賦予了我在複雜的商業項目中保持著獨立而清醒的頭腦的權利。並且背後有公司的企業文化在支撐著我,而且我身邊的每一位同事都相信著這種堅持的價值。

其實從諮詢顧問的角度來說,跟著客戶的指揮棒走是一種很輕鬆而廉價的行為: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EM或者ED,想要在項目初期就大概猜出客戶的想法其實不是什麼難事。

可是困難的是:在有所預判的基礎上,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商業判斷。真正讓自己物有所值,讓諮詢公司提供的服務能夠物有所值。並且無論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否和客戶的預判相同,仍然能夠通過開誠布公地討論,得出一個客戶最為需要,也最能夠接受的結果。

聽起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吧。

可是,把這件麻煩的事情做好的價值在於:我們這個Team做的這個項目沒有辜負銳思銳拓的品牌。銳思銳拓不像MBB那樣已經具有了30年以上的全球的品牌積澱。品牌的樣子,就是我們做的每一個項目的樣子。

所以在這個企業發展階段,從合伙人到BA,每一個人在項目中的表現都會對銳思銳拓這個品牌添加著註腳。

而當我有了這個權利,也同時具有了把這個註腳寫好的責任。

還依稀記得,BCR那張雲詞圖裡,在Integrity旁邊,另一個詞就是Ownership

5 一些片段

一些標誌性的事件總是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比如第一次在office通宵,是和T大化工系的一位學長一起(他在那個項目上是我的EM)。Team從前一天晚上21:00開始一起畫文件,到第二天早上8:00的時候還剩我們兩個人。下樓去健身房洗了個澡,打上領帶就一起去開客戶會了。

比如感覺最難忘的項目,應該是去年冬天在河南駐場。客戶新建了辦公樓正在搬家,舊的辦公樓內我們工作的辦公室沒有暖氣,只有兩台舊空調。Team的四個人在做Problem Solving的時候都是一邊來回踱步取暖一邊在白板上寫寫畫畫。

比如會記得和客戶的老大和業務部負責人一起過戰略規劃中的每一個業務指標,從上午9:00到下午2:00,感受著那幾頁密密麻麻的文件中,Team給出的每一個數字對於客戶公司將來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比如會記得自己剛入職的時候,EM手把手地教我Excel模型在公司內部一些統一的搭建風格,到現在我還會像他一樣,是一個「首列縮進2的男人」。

比如會記得有些冷門領域的項目做完:做完最後一次客戶彙報,回到辦公室半躺在休息室的沙發上,然後回想幾個月來的一切,會突然意識到:除了Team內的這4-5個人,整個中國恐怕都再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這個行業了吧。

像這樣的很多很多事件串聯起來,都在塑造著自己的工作能力,見證著自己的成長和公司的成長。

在這些事件中,會感到自己與這個團隊的羈絆在不斷加深。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公司、感受到團隊中每個人給我帶來的提升,也會清楚地認識到我能給公司帶來的價值。

我個人一直認為,我司為了保證服務的精品質量,是在很大程度上犧牲了擴大規模的速度的。我會覺得有點可惜,但又會很珍惜這個環境:因為這意味著,每一個人進入銳思銳拓,都應當具有珍貴甚至獨一無二的價值。在大企業像螺絲釘一樣的新員工,在這裡是不被需要的。

當然,我身邊的這一批有價值的人並不是隨隨便便選進來的。

回想起新BA面試的最新版小組面試題目,真是非常有趣:有趣到至今為止,有且僅有一位北大數院的姑娘解出來過正確答案。

那位姑娘現在是我司的Senior Business Analyst,她剛剛從我身邊走過去,我猜應該是去pantry拿維他檸檬茶了。

6 生活內外

話說回來,談一談入職以來,生活上瑣碎的事情:

雖然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在北京以外的地方累計呆了5個月。但周末基本都還是自己的。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了下來:攝影方面一年來憑自己興趣拍的片子也能有20組+了。

體重還是很不幸地比剛畢業的時候增長了5%左右,但似乎還在可控範圍內。

和同事們一起探尋了北京城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最經常的還是和老大一起去一番街的一家日式烤串店。店裡老闆很講究,每次換上新紮啤的時候都要換一個冰櫃里拿出來的冷杯子。

年會在泰國的時候,最後一晚放壓軸的年會視頻,充滿大家一年來的黑歷史。

前兩周On beach的時候,和另外兩名同事一起做了個世界盃的預測模型。

最近公司健身的氛圍很好,督促著我也早起來健身房跑半小時。

7月到了,新BA同學們又要入職了吧~

一切,都在欣欣向榮地向前著。


剛剛離職的暑期實習生來答一發!

作為實習生,在銳思銳拓能得到充分的包容與重視。這一點在面試時就感受深刻。面試官會把領帶打得一絲不苟,在見面時還會給我遞名片,當時讓我受寵若驚。每當有實習生入職或離職時大家都會在茶水間辦party,一起吃蛋糕喝紅酒,聊聊實習期間的經歷。公司管理非常扁平化,同事們就像學校里的學長學姐,相處特別愉快,與不同職級的人交談也不會有任何壓力。你會覺得自己是團隊中得到充分關注的一員,而不是一名可有可無的過客。

工作上最大的感受是,實習生絕對不會被當做廉價勞動力,學習曲線極為陡峭。入職之初,SEM們專門抽出周末的時間,為我們帶來諮詢"七步法"的高密度信息轟炸。第一天上班就被委以畫issue tree的任務,第二天開始一個人搭模型,不到半個月就開始獨立做用戶訪談……實習的每一天都在高強度地學習,同事們不會把你當做實習生,而是不斷把你推向舒適區的邊界。我常常處於懷疑智商不夠的狀態,但是在ddl的壓力和同事的指導下,最後做出的end product總能出乎自己的意料。兩個月內做過的項目就遍及了製造、旅遊、生物醫藥等多個行業,高強度工作的同時也不禁感嘆知識海洋的遼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能力邊界的拓寬,對之後的職業發展也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工作之餘的生活同樣豐富多彩。每逢周末,公司的SAT(Social Activity Team)都會變著法兒地組織大家一起玩。光是我參與過的活動就有恐怖電影、密室逃脫、品紅酒、NBA 2K對戰,期間我們幾個實習生還組織大家到北大體育館打過籃球。這段"work hard, play hard"的日子帶來的成就感與幸福感是我目前大學暑假中最強的了。

回顧這兩個月的時光,我會給銳思銳拓打一個大大的好評。我會永遠記得第一次被交代一個人搭模型時的迷茫與激動,記得出差時凌晨三點在行政酒廊安排第二天工作前partner執意拉開啤酒易拉罐的聲音,記得每一次internal study/client study/proposal文件最終版提交的喜悅。以後的我可能會忘記七步法是什麼,可能會忘記每個行業的key takeaway有哪些,但我相信,無論我的職業生涯走到何處,在銳思銳拓實習的這些點點滴滴都會是我心中珍藏的回憶。

總體來說,銳思銳拓是一家年輕有活力、文化獨一無二的諮詢公司。在這裡實習,收穫的絕不只是簡歷上的三個bullets,而是一段難忘的美好經歷。非常榮幸大三的暑假能在這裡度過,希望公司未來能為更多的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我是007號員工,前6號是老闆、老闆娘、老闆、老闆、顧問、實習生,所以我是第一個創業員工。

在這裡你學到的主要本領是:

  • 一套思考的技術,包括:讓結構化解析、假設-驗證、篩選解決、跨學科思考等——可在戰略、投資、公司持續運營、資本運作、管理會計、財務反造假等領域廣泛應用
  • 應對從未涉足的未知問題挑戰的自信和開放心態
  • 比較廣、而雜的,相對前沿的,行業領域的間接觀察,和建立行業領導者的關係(後者視乎個人造化與軟技能)
  • 很強的跨組織、跨部門協調能力
  • 家庭般的團隊情誼

在這裡你會受到的局限和負擔包括:

  • 追求完美的行事方式,制約思考和行動迭代速度
  • 全面的思考以及繼承自正統機構的職業文化,制約觀點鮮明的冒險
  • 你的認知面,還是會受到甲方自身格局高度的制約

我在3年半前離開公司,職業的第二站是一個現在已經崩潰破敗的xx系,得益於前面學到的本領,在機緣巧合之下,接受挑戰做到了幾個並非我的職業tenure有資格完成的交易,交易額巨大,也推動公司一時虛假繁榮

現在在某個巨頭做戰略投資相關工作,面對的挑戰和交易更大,但總體還是有容量和信心handle

但是在工作過程中,你會發現前述在銳家所受訓練而形成的負擔會讓你開展工作一直處於帶寬不夠的很累的狀態,而且真正要把事情「做成」,這些負擔我們還是要通過自我革命來進行逐步去除最終推動自我升級;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但正在進行中……


首先對題主問題中的描述進行澄清:「服務於中外的國家化諮詢公司」可能是題主自己的翻譯,我不曉得什麼叫做「國家化諮詢公司」。銳思銳拓確實不是外企,是由曾經就職於McKinsey的合伙人創立的管理諮詢公司,服務中國及海外領先的投資機構與企業客戶,並孵化和幫助初創企業成長。作為公司的一員,無意間看到這個提問,不想讓人覺得是自問自答王婆賣瓜,只想說我為自己的公司感到自豪,今後有空也許會多些筆墨介紹。

在銳思銳拓實習了4個多月的時間,終於算是有「資格」來回答這道題了

1. 你不是實習生,你是BA

從實習生的視角來說,銳思銳拓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公司。作為清華某商科院系的學生,大概也有二三四段實習經歷了,實習生總是很難逃脫搬磚的宿命,多多少少都會有些dirty work。然而,銳思銳拓真的待實習生如親BA!

沒做過諮詢?--沒事,只要你有熱情和能力就可以

不會畫PPT?--沒事,EM親自帶你搭dummy

跟不上團隊節奏?--沒事,每個team member都會分享經驗

(母胎單身?--沒事,公司有心理系的專業人員和你聊人生、談理想)

我實習的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從諮詢行業的小白,到學習搭模型、專家訪談、問卷設計等各種諮詢技能,每天(真·每一天)下班時都覺得收穫滿滿。在這裡你絕不僅僅是「實習生」,你與正式BA的工作流相差無幾。

2. 不要害怕push

如果你只是想在簡歷上多加幾行,那銳思銳拓不是你的最佳選擇。

在這裡的實習經歷是被不斷push的過程,push你快速學習各種諮詢技能,push你一天了解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push你每天拿出120%的努力去對待工作,push你成為更好更好更好的人。一開始也許會不適應這種正式員工一樣的壓力,但是最終你會感恩同事給予你的信任和responsibility,因為那些才能讓一隻小白真正的成長。

所以,不要害怕push,在實習中被push是一種小·幸運

3. 滿滿的校園感

(看完前兩段可能有些許緊張?那看看這段緩解一下)

周圍的同事年紀都不大(多數90後),雖然工作的時候緊張+嚴肅+認真,但是下班之後是一副全然不同的光景。公司的「娛樂」小分隊每到月底都會舉辦各種活動,另有入職派對、farewell派對、生日派對,總有一種超超超溫馨(此處劃重點)的感覺。大家聚在一起看恐怖電影、吃串串、玩Switch……滿滿的大學社團感,一下子覺得自己年輕了3歲(大概是剛入學的時候叭)

PS. 看恐怖電影的時候,前排同事的尖叫嚇慘了我

4. 感覺就像畢業了

一開始沒有想到自己會實習這麼久,本想著是兩個月,不知不覺就做了四個多月。這大概是我最捨不得的一段實習,離職前的一周多開始,就有一種要畢業了各奔東西的悲傷。

但是!離職一個月之後的現在,我還是經常和好幾個同事聊電影,聊減肥,聊八卦,從「同事+朋友」的關係變成了「前同事+好朋友」的關係。改變僅此而已。

描述的部分感性居多,但都來自於一個「資深」實習生最真實的感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