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使用環境。。。

但是相對而言50能拍的東西顯然更多。。。85你要在室內你能哭。。。


這個問題,本質上取決於你要拍什麼、怎麼拍。

1.拍攝客體

比如人像,如果你拍半身為主,且喜歡空氣切割感,那麼85更合適;如果你拍連人帶景的多,那麼50合適。

又比如掃街,如果你希望遠遠的不打擾,且以特寫為主,那麼85更合適;如果你希望拍得很紀實,符合人眼視角,且能夠把周邊環境交代清楚,那麼50更合適。

2.預算及鏡頭羣

1)預算

作為結構較簡單且技術和工藝成熟的50定,是每家都必有的打市場的定焦頭,所以通常都是便宜又大碗。但是85定則價格明顯高很多。同檔次鏡頭下,後者價格通常是前者的3倍。

2)鏡頭羣

前面聊過鏡頭在使用上的差別,所以如果你短期內如果只想買一隻鏡頭,那麼建議買50,因為向前向後走幾步,可以基本上實現「人肉變焦」(但視角沒有變化);如果你還計劃買第二甚至第三隻鏡頭,那85可以作為考慮對象。

3.機身和畫幅

1)機身

通常,這兩個焦段的頭都是沒有鏡頭防抖的。50對防抖的需求不是特別突出,但是85則最好能得到防抖的支持。所以,如果你機身有防抖,配上85畫麵糊掉的概率會降低很多。而與機身防抖對應的另一項指標就是高感,如果高感好,那麼從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替代機身防抖。

2)畫幅

全畫幅機身那就直接參考上述內容。半畫幅,那麼焦段就得乘上1.5或1.6的係數。比如,50頭在半畫幅上就大約等距為75,85頭就大約等距為127.5。

5.建議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新手用熟50定後,在構圖、物距把握、光圈運用等方面,會有長足進步。85嘛,對新手來說可能更大的意義就是無腦空切了。綜合來看,建議先用好50。


要看你是什麼機身,全畫幅85拍人最好看建議這個,50不好拍出好照片,截幅機50等效80推薦50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看,凡是糾結要不要買的鏡頭,你遲早全都要買的…

不想糾結,整個24-105完事。

定焦好玩的地方在於限制了條件,不需要猶豫,就考慮如何看菜下飯。

我收齊了大法35、55、85的1.8,因為都輕便所以經常都帶出門,體驗就是:35和手機焦段相仿,純記錄的話會懶得換鏡頭;55比較機動靈活,用得最多;85在戶外是我更喜歡用的頭,距離遠不打擾被攝主體,人像和細節的感覺最對我胃口。

不過如果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選擇用35+85的錢換成24-105/4。


24-105最實用。

為什麼,假如你帶了35、50、85出去旅行拍照,你會罵因為巨沉;假如你只帶了35、50、85中的一個出去旅行拍照,你也會罵因為你會覺得要是都帶了就好了。

所以買個24105,p事情沒有,上知乎問的流量錢都省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