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出了力,為什麼不是一同瓜分,而是由燕國獨自喫掉最大勝利果實?雖然秦楚魏趙各自得到了好處,但齊國本部這塊最大的肥肉,其他幾國就不饞嗎?


樓主的說法,不太敢苟同。準確地說,各國都拿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

先來屢一下脈絡。

1、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聯合韓、趙、魏、秦,以燕軍為主力,率領五國聯軍伐齊,並在濟西之戰打敗齊國主力。

2、在給與齊軍致命打擊之後,秦國、韓國撤軍,秦國佔領定陶。

3、趙軍轉向,攻佔齊國河間之地;魏國轉向,攻佔宋地。

4、楚國乘火打劫,以救齊為名,攻佔淮上之地。

5、燕國佔領絕大部分齊國領土。

可以看到,五國聯軍中,除了燕國之外,魏國佔領了宋國土地,趙國佔領了河間之地,另外楚國佔領淮上的土地。我們可以再簡單分析一下。

1、對於秦國,雖然只佔領了定陶地區,但是戰略意義重大。當時在桑丘之戰、第二次函谷關之戰中,秦國兩次被齊國打敗,三晉因此轉向侍奉齊國,通過五國伐齊之戰,不僅大大削弱了齊國這一秦國最大的對手,還拆散了齊、三晉、燕之間的聯盟,秦國賺大發了。

2、魏國佔了大便宜。齊閔王的前期,是齊國最鼎盛時期。但是齊滅宋之戰,卻是轉折點。因為當時宋國的位置非常特殊,他是齊國與趙、魏、韓之間的緩衝地帶,同時三晉對宋國也早就垂涎已久,只是相互顧忌,都沒有悍然出兵。當時齊國發兵攻打宋國之時,遭到了三晉的嚴重抗議,使得原本的同盟國一下子轉成了敵對狀態。有了這個背景,就不難理解,魏國為什麼在濟西之戰後,立刻揮師攻取宋地了。

3、再來說趙國,趙國與齊國在河間地帶一直摩擦不斷,齊威王時期派靖郭君田嬰(孟嘗君田文他爹),主要就是對付趙國。所以順理成章,趙國轉身攻取河間之地,拿取自己應得的利益。

4、楚國就不多說了,本來就跟齊國交惡,淮上之地是雙方的重點摩擦區域,再說,之前垂沙之戰敗得那麼慘,等了那麼久,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能不搶回來嗎?

可以看到,在五國(算上楚國就是六國)伐齊之中,除了韓國之外,各國都獲得了符合自身利益的那一份兒。


需要注意一下何為合縱。

表面上看,是一種多個弱國對抗強國的防禦手段。

但本質而言,是次強挑戰首強促使大洗牌,進而促成利於自身兼併的條件。期間,其他弱國有站隊和趁火打劫的成分。

所以,列國只要自己喫得下去的那塊就可以了,多咬一口就會惹是生非。他們需要的是保存實力,迎接隨之而來的大兼併。

至於燕國,由於復仇的趨勢,是需要進攻臨淄的。接下來,列國在大兼併下相互牽制,所以給了燕國大肆擴張的機會。

因為燕軍是主力。就像美國獨佔日本。在樂毅統帥下的燕軍的絕對實力下,其他四國又能怎樣。四國要結盟,結盟要出兵,近的國家怕成為戰場,弄不好就滅國,而且借道給人也怕被人揹後捅刀子。即使出兵了,誰先上也是問題。


其實對於秦國來說,國土距離齊國遠,加之五國滅齊中,秦國得到了既定的利益,因此也不太關注燕國對齊國的動作。

趙國,魏國,韓國在對待齊國問題上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燕國在燕昭王求賢改革的浪潮中實現了短暫的崛起,使得三晉不敢小覷,加之樂毅自身的軍事能力。燕國在東方五國的眼中都是弱燕,長期被趙國,齊國打,但這次齊國被打成這樣也完全出乎三晉的想像。三晉其實獲得了一些齊國國土。

在戰國時代,各國都希望其他國家相互進攻,這樣可以消耗國力提升自我國家能力。這種現象在戰國時代是很普遍的,因此也就成全了秦國。

最最主要的就是縱橫家蘇代的縱橫策略的實施得當。


談不上獨吞,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五國因何伐齊

其一 讓燕國當出頭鳥吸引仇恨主導戰爭,燕國此前燕國差點被齊國滅國,國都被燒殺搶掠,燕國此番必然不會輕易作罷,是堅定的伐齊者,方便趙魏韓直接削弱齊國,秦國則在戰略上完成合縱破局,秦國一統時齊國如秦國此前預期行事

其二 五國伐齊,根本原因就是齊國滅國擴張牽動了列國最敏感的那根神經(也是列國討伐齊國的出師之名),此外楚國雖未參與戰爭,但參與了政治角逐,威逼利誘韓國退盟,阻止滅齊分齊成為事實

其三 秦國取河東與齊主力對峙,而後不取寸土,目的與楚國如出一轍,削弱齊國可以,分地滅齊,不可以

燕國以齊滅國吞地為名「主導」伐齊,今又滅國分齊?以維護正義之名打擊罪惡,現在又行大惡之實?想成為下一個齊國?幫列國打工就夠了,還想賣身嗎?最致命的癥結還是燕國破臨淄後如曾經齊國一般燒殺搶掠一番,在最後的莒墨功伐戰中更是將齊國俘虜割耳剜鼻放歸,掘齊人祖墳,生者與死者之羞辱莫過於此。此時就算齊國投降,你敢接受嗎?你敢接手嗎?燕國伐齊後,能後最大限度做到的就只能是收復故土,最多還能捎帶上幾塊爭議領土,滅齊分齊是不可能的。


不接壤的給軍費了,接壤的給地了。幹多少活拿多少錢,樂毅分贓基本公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