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紅旗22(以下簡稱HQ-22)是什麼導彈,我們首先要知道紅旗12(以下簡稱HQ-12)是什麼導彈~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HQ-22就是HQ-12的升級魔改版本。

那麼HQ-12又是什麼呢?

說白了,這東西就是HQ-2的升級魔改版。

所以……HQ-22=魔改HQ-2

真·魔幻現實主義

先說說HQ-12吧。

上世紀80年代早期,中國江南航天工業集團(061基地)研發了用於替代舊式HQ-2(紅旗2)防空導彈的KS-1(凱山-1)中遠程全高度地空導彈系統。KS-1地空導彈系統的首次試射是在1989年,在1991年的巴黎航展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但整個導彈系統的研發工作截止到1994年都沒有贏得任何國內外訂購用戶。

2007年KS-1A導彈進入解放軍服役,稱為HQ-12,實際上就是HQ-2中高空的改進版本。它採用固體燃料推進,雙聯裝導彈每枚重886公斤,能夠打擊在0.5~25公里的高度上飛行的目標,作戰斜距(射程)為7~42公里(KS-1A型可達5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1200米/秒。實際上就是在填補將來HQ-2完全退役後的防空射程空白,作戰定位同樣是配合遠程防空導彈,形成不同防空層次的廉價版本。

HQ-12防空導彈發射車

雷達制導的HQ-12導彈主要用於對付固翼機和直升機,同時,對空地導彈和空中發射的精確制導武器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一套典型的HQ-12防空導彈連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部雷達、1座導航臺、4部發射平臺(即發導彈8枚,每平臺兩枚)以及18枚備用導彈。

基礎型號的HQ-12防空導彈的固定式4腿柱發射平臺,由HQ-2發射臺發展而來,每個平臺的傾斜支架上配備兩枚即發導彈;改進型稱為HQ-12A,其發射平臺改為機動式6×6卡車,每部卡車同樣配備兩枚導彈,而最新型的HQ-12A配備兩聯裝廂式發射架,可提供更好的保護,維護性也更高。

基礎型號的HQ-12使用一種SJ-202型/212雷達,這是一種相控陣三坐標目標探測/追蹤雷達,具備多目標追蹤、多目標打擊能力,這種制導平臺固定在一部6輪牽引車上。作為中國第一種自主研發的相控陣三坐標雷達,SJ-202型/212雷達探測距離115公里,追蹤距離80公里,導引距離50公里。該雷達的工作波段是G波段,可同時導引6枚導彈攻擊3~6個目標,具備一定抗幹擾能力。

另外一種制導平臺是H-200型,也是一種相控陣三坐標雷達,可同時導引6枚導彈攻擊3個目標,這種制導平臺安裝在一種較大的8輪牽引車上。該雷達在2007年解放軍建軍80週年武器展上露過面。

主要技術數據:導彈尺寸:長5.6米;彈徑0.4米;翼展1.2米;發射重量:900公斤;推進方式:固體火箭發動機;射高:0.5~25公里;射程:7~42公里;HQ-12A型為5~50公里;最高速度:1200米/秒;最大過載:20G;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半主動雷達制導;彈頭:100公斤高爆破片彈(採用無線電近爆引信);最大目標機動負載:4~5G。

不過大家可能也發現了,HQ-12每輛發射車上待發彈只有兩枚,應對敵方飽和打擊的能力不足,更何況一款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開始研發、九十年代中期定型的防空導彈,無論你再怎麼改進,性能上註定還是不能很好的滿足我軍當下現代化防空需求,於是乎,魔改版HQ-12——HQ-22橫空出世。

HQ-22防空導彈,是一種相對廉價的現代化地空導彈,它可以替換現役HQ-2和HQ-12導彈,與HQ-9、S-300S-400系統一起,構成覆蓋我國天空的綿密防空火網。

珠海航展上HQ-22的簡介

?HQ-22導彈作戰斜距(射程)5~100公里,射高50~27000米,採用無線電指令+半主動雷達尋的的複合制導體制、全程指令雙模製導體制。可全天候作戰,還能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作戰,主要用來區域、要地加野戰防空,攔截各種固定翼飛機、巡航導彈、戰術空地導彈、無人機等目標。一個火力單元(營)使用一部火控雷達可引導12枚導彈攔截6個目標。

前面有知友說過,這東西是因為HQ-9價格太貴搞出來的便宜貨,但我認為這種描述不夠準確。誠然,HQ-22確實是一種廉價防空導彈,但價格和性能某種程度上是不能畫等號的,考慮到HQ-22的作戰定位,其並不擔負對戰術彈道導彈的攔截任務(HQ-9是具備一定的戰術彈道導彈攔截能力的),所以指令+半主動雷達制導不失為一種物美價廉的選擇。畢竟米畜的「愛國者」PAC-2採用的也是中段慣性修正+指令制導,末端半主動雷達制導的制導方式。而且防空導彈系統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雷達的性能,我國雷達技術就無需多談了吧?再加上採用了新的固體火箭推進劑,射程和機動性都大大提升,所以HQ-22作為一款主要負責要地防空的防空導彈系統,其性能是完全可以滿足當下我軍防空需求的。再配合空軍已經裝備的HQ-9遠程防空導彈、HQ-6近程防空系統(包括HQ-6防空導彈和陸盾近防炮),足以形成多層次的防空體系,從而有效實現對重要目標的保護。

而且從裝備延續性上來說,裝備HQ-12的部隊也需要一種新型的防空導彈來替換老裝備,HQ-22作為一款在HQ-12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型號,具有一定的繼承性,且系統向下兼容HQ-12,這樣之前裝備HQ-12的部隊便可以較快的摸索出新裝備的戰術戰法,從而較快實現戰鬥力的階段性提升。

至於傾斜發射方式,這個沒啥好黑的,「愛國者」PAC-2採用的也是類似的傾斜發射方式,要知道,我軍的HQ-9採用的是冷發射,也就是用燃氣將防空導彈推出發射筒之後導彈的發動機才點火,而這就對彈體的強度提出了較高要求,這是不符合HQ-22廉價防空導彈這一定位的。強度更高的彈體,要麼重量更大,要麼就要採用更高級的複合材料,前者會嚴重影響射程,後者則會使導彈成本大幅上升,因此,採用傾斜發射是經過綜合考慮後比較合理的選擇。

綜上所述,HQ-22是一種在HQ-12基礎上發展的、廉價的中程防空導彈系統,性能可靠,滿足我軍當前作戰需求,與HQ-9遠程防空導彈系統互補,是一種具有極高性價比的新型防空導彈系統。


S75=&>國產化=&>紅旗2=&>去掉助推級,固體化=&>紅旗12=&>塞桶裏=&>紅旗22


今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全部防空旅退役了服役近60年的紅旗-2系列地空導彈。要知道僅僅10年前,紅旗-2和各種改進型(數量上)還是絕對的主力裝備。紅旗-22作為紅旗-9的中低端補充品,為人民空軍防空導彈部隊裝備的更新換代立下了汗馬功勞。


拿來給HQ2和HQ12換代的半主動雷達彈,主要優點是便宜,這玩意就是放在二線保持編製有點用,一線戰場部署22就是自殺,所以你是肯定看不到22部署到臺海熱點地帶的

一支軍隊並不是什麼都要最好,畢竟你經費有限,中國的防空需求又特別大,22便宜量足,那就買了,但是性能上不要抱有任何期望,早就是主動彈的天下了,半主動的體制,100的射程,跟美國佬號稱10萬刀一發的低成本主動防空彈差的遠(雖然搞不好最後價格要翻個幾倍


防空彈中的iphone se。

老硬體,老生產線。新技術,新核心。重在便宜,鋪貨量大。

當前我軍防空最大問題不是不先進,而是量小,抗風險能力差。

說是繼承紅旗12不準確,實際上是低配紅旗9 。

指令制導不丟人,何況半主動。而且各種導引頭也能換。關鍵不是彈,而是雷達和計算機。

有TVM能力,依靠先進相控陣雷達和先進計算機,實現廉價的多通道多目標能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