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根源」上來簡單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從「先天」上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愛上讀書,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的,如果確實不愛讀書,可以搞技能啊。

人和人是有差異的,所謂「人各有命」,俗話說「不是讀書的料」,這麼說或許很武斷,有些本來讀不好書的人聽多了這種話,反而會破罐破摔,因此不提倡宣揚這種話語。

孔子很早就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讀書是一個高度概論的詞語,本質來講,是獲取和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通過從事某種工作,實現價值傳遞和價值創造。

那這就有的說了。

要全面的理解「讀書」,也就是讀書包括獲取知識和技能,有些人可能會不自覺的忽略讀書中的「技能性」,而片面強調知識性。

知識和技能可以大概類比成「理論」和「實踐」,有的人喜歡抽象的理論,有的人就是不愛想只愛做,但最終都是通過某種實踐表現出來(研究理論的得發文章吧,搞實踐的得出作品吧)。

有些人不愛讀書,可能是不愛讀「知識類or理論類」的書,但可能對某種專業技能很感興趣,比如一個文化成績不好的學生可能興趣點在體育或者藝術上。

這就要求你必須儘可能了解自己嘛,要明白不是所有老師都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但是你自己應該知道自己是什麼材料,即了解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做什麼投入的時間最多,對那些專業或工作最起碼是不排斥的,多多總結,你會發現的。

現代社會科學對於這方面問題有很多調查分析,也有很多研究結論。

但我還想提供另外一種視角,中國古代命理學。

很簡單,不用多複雜。

直接看印星的喜忌,喜則愛讀書,忌則不愛讀書。

然後還細分喜正印還是偏印,或以兩種印星力量大小來區分,正印廣博而偏印深研→結果兩人都愛讀書,喜正印的可能博而不精,喜偏印的可能一招鮮吃遍天→再推導,正印容易成為領導型人才,適合謀全局;而偏印容易成為技能型人才,適合謀一域。

(PS:我個人極其反感「鐵口直斷」,我認為就算是玄學,也不能僅僅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一層一層關係理解透)

與此同時,喜印星的,不僅愛讀書,一般還和母親關係好,喜靜,為人正派(現實生活中這些詞也確實常被聯繫起來),為忌則反之。

——分割線——

有問題再更。


首先是你不能愛上遊戲


每天讀一篇優質文章,不需要多,一篇就夠,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從小說看起,比如懷舊船長的《驚世大海難》,你會無法自拔的


讀書這件事在你心裡是怎麼想,為什麼想要讀書,想讀什麼樣的書……就像愛上一個人,先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被這個人的什麼吸引著……先了解自己的想法再用方法論也未嘗不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