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能理解提出這個問題的思考角度,當初我也在知乎上提過一些非要把音樂捆綁生活變化、人生經歷的提問,希望得到更多音樂與人格、與個人經歷之間的「故事化」演繹,這樣彷彿就能讓我們聽的音樂顯得更「高級」,更與眾不同和與自己產生「情感聯結」。其實那都是在給自己加戲。

從民謠到搖滾,並不需要經歷什麼。確實很多人的聽音樂之路會從民謠開始過渡到搖滾及其他,可能因為民謠更朗朗上口,更容易被大眾熟悉,講述的內容一般也比較易懂,所以適合大部分人去聆聽。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聽音樂過程,像我就是先聽的古典(小時候學鋼琴最初接受的是古典樂教育),然後叛逆期開始聽搖滾,裝逼期開始聽後搖和電子,之後到了讀研期間才開始廣泛聽民謠。在我這裡,接觸民謠的順序反而在搖滾之後。

民謠和搖滾之間並沒有層級跨越,也不存在什麼音樂鄙視鏈,音樂就是音樂,風格形式不同而已。就像水果好喫,你愛喫葡萄也可以愛喫草莓,還可以西瓜蘋果一起喫(都是我愛喫的水果)。你完全可以同一個時期一起聽各類形式的音樂,博採眾長,遊歷在更豐富的音樂世界中。

對我而言,切換不同的音樂模式並不需要經歷什麼,可能有時是一些人生小契機,比如開始聽民謠就是因為一次旅行途中聽見路邊流浪歌手自彈自唱了一首宋捷的《我會想起你》(麗江大理鳳凰陽朔街頭必備歌曲),然後回去搜了搜繼續聽,某音樂播放軟體的演算法開始知道我聽民謠了,便陸續推薦了一些經典的民謠如李志、野孩子、萬曉利等人給我聽,我又陸續標註了一些紅心,然後演算法又進一步瞭解了我,就推薦了更多民謠給我。

亂七八糟隨機聽了一堆民謠後,我決定更系統地去了解一下民謠音樂,於是開始一個歌手一個歌手地去聽TA所有作品,按時間線去了解他的作品發展過程。

搖滾對我來說也是差不多的過程,只不過我接觸搖滾的契機是初中的時候學校門口有家音像店倒閉了,關門前那些卡帶全部十塊三盒大甩賣(原價是一盒十塊或八塊),於是我在攤上撿漏了三盒大門樂隊、林肯公園和披頭士的卡帶,如獲至寶,覺得和我爸買的那些什麼於麗拿、陳百強、郭富城,還有我媽的鄧麗君、李谷一的卡帶聽起來都不一樣,便一遍遍的聽,一個個摳裡面的英文單詞,模仿他們的調調和吶喊。那時候都不知道究竟啥是搖滾,只是覺得好聽,桀驁,超酷!

這就是我接觸民謠和搖滾的過程,算不上是「經歷」,也並不是因為經歷了什麼纔有兩者之間的切換,只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現在接觸音樂的途徑已經變得非常豐富,不像早期買卡帶,買CD,在電驢拖專輯,經濟和時間成本都那麼高了。現在隨便打開一個音樂播放軟體,已經可以自由獲取各類音樂了,所以更加不要再狹隘地去給音樂之間化三八線了。

音樂是流動的。


你的戲是真的很多


兩個看法:

1.中國大部分所謂「民謠」根本不是西方現代音樂體系中指的那種民謠,無非就是「吉他彈唱」。

2.凡是帶電聲樂器樂隊編製的「民謠」,如李志、麻油葉、李健等等,都已經具備了「民謠搖滾」「流行搖滾」的很多元素,相當於你已經在聽搖滾樂了,從輕到重不難。


聽音樂上,除了爵士聽不出感覺,在我能接觸的音樂風格中我基本都能接受。而死亡金屬是我的最愛。我也堅定的認為,金屬樂和古典樂一樣,必須要任真對待。

怕極端金屬嚇到孩子,一直沒敢給兒子聽。

孩子剛五歲的時候,我在聽比利時的輾核樂隊aborted,娃也跟著聽了會,居然邊聽邊說:好聽,我喜歡恐龍唱歌!!

再到後來,我發現這傢伙確實能接受極端金屬樂,還動不動拿著小吉他亂晃著亮亮自己的稚嫩死嗓,而這些我一點也不會,也不可能教。

又一天,我在聽秦腔,不到6歲的娃從臥室跑到客廳一起聽了起來,很入迷。。他奶奶大為驚詫,因為喜歡京劇的她也不喜歡秦腔的腔調。

這兩件事再加上讀王陽明我才悟出來一點點:人的經歷反而會矇蔽人心,矇蔽最直接的感性,矇蔽你的好惡


人總是欲求不滿,唧唧歪歪三五年,還不夠膩嗎?換個口味行不行?時下流行的,你看看那曲目編排、歌詞、唱腔,虛情假意得簡直滿目瘡痍。搖滾也沒啥逼格吧,就是通俗音樂唄,無非帶一點點實驗性。至於民謠,現在感覺跟brit-pop一樣開始爛大街了。好的民謠和搖滾是一條路,你聽聽鮑勃迪倫那哪搖滾了,可就是覺得勁兒。

所以說,什麼都不用經歷,多看點書,多聽點音樂,自然就知道什麼想聽什麼了。什麼搖滾英倫朋克硬核金屬旋死工業,和中西古典音樂以及一些民樂民歌其實沒啥區別,好的東西內核接近,無非是表達方式區別。

你的心靈豐富程度,決定了你想聽些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