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能理解提出这个问题的思考角度,当初我也在知乎上提过一些非要把音乐捆绑生活变化、人生经历的提问,希望得到更多音乐与人格、与个人经历之间的「故事化」演绎,这样仿佛就能让我们听的音乐显得更「高级」,更与众不同和与自己产生「情感联结」。其实那都是在给自己加戏。

从民谣到摇滚,并不需要经历什么。确实很多人的听音乐之路会从民谣开始过渡到摇滚及其他,可能因为民谣更朗朗上口,更容易被大众熟悉,讲述的内容一般也比较易懂,所以适合大部分人去聆听。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听音乐过程,像我就是先听的古典(小时候学钢琴最初接受的是古典乐教育),然后叛逆期开始听摇滚,装逼期开始听后摇和电子,之后到了读研期间才开始广泛听民谣。在我这里,接触民谣的顺序反而在摇滚之后。

民谣和摇滚之间并没有层级跨越,也不存在什么音乐鄙视链,音乐就是音乐,风格形式不同而已。就像水果好吃,你爱吃葡萄也可以爱吃草莓,还可以西瓜苹果一起吃(都是我爱吃的水果)。你完全可以同一个时期一起听各类形式的音乐,博采众长,游历在更丰富的音乐世界中。

对我而言,切换不同的音乐模式并不需要经历什么,可能有时是一些人生小契机,比如开始听民谣就是因为一次旅行途中听见路边流浪歌手自弹自唱了一首宋捷的《我会想起你》(丽江大理凤凰阳朔街头必备歌曲),然后回去搜了搜继续听,某音乐播放软体的演算法开始知道我听民谣了,便陆续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民谣如李志、野孩子、万晓利等人给我听,我又陆续标注了一些红心,然后演算法又进一步了解了我,就推荐了更多民谣给我。

乱七八糟随机听了一堆民谣后,我决定更系统地去了解一下民谣音乐,于是开始一个歌手一个歌手地去听TA所有作品,按时间线去了解他的作品发展过程。

摇滚对我来说也是差不多的过程,只不过我接触摇滚的契机是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有家音像店倒闭了,关门前那些卡带全部十块三盒大甩卖(原价是一盒十块或八块),于是我在摊上捡漏了三盒大门乐队、林肯公园和披头士的卡带,如获至宝,觉得和我爸买的那些什么于丽拿、陈百强、郭富城,还有我妈的邓丽君、李谷一的卡带听起来都不一样,便一遍遍的听,一个个抠里面的英文单词,模仿他们的调调和呐喊。那时候都不知道究竟啥是摇滚,只是觉得好听,桀骜,超酷!

这就是我接触民谣和摇滚的过程,算不上是「经历」,也并不是因为经历了什么才有两者之间的切换,只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现在接触音乐的途径已经变得非常丰富,不像早期买卡带,买CD,在电驴拖专辑,经济和时间成本都那么高了。现在随便打开一个音乐播放软体,已经可以自由获取各类音乐了,所以更加不要再狭隘地去给音乐之间化三八线了。

音乐是流动的。


你的戏是真的很多


两个看法:

1.中国大部分所谓「民谣」根本不是西方现代音乐体系中指的那种民谣,无非就是「吉他弹唱」。

2.凡是带电声乐器乐队编制的「民谣」,如李志、麻油叶、李健等等,都已经具备了「民谣摇滚」「流行摇滚」的很多元素,相当于你已经在听摇滚乐了,从轻到重不难。


听音乐上,除了爵士听不出感觉,在我能接触的音乐风格中我基本都能接受。而死亡金属是我的最爱。我也坚定的认为,金属乐和古典乐一样,必须要任真对待。

怕极端金属吓到孩子,一直没敢给儿子听。

孩子刚五岁的时候,我在听比利时的辗核乐队aborted,娃也跟著听了会,居然边听边说:好听,我喜欢恐龙唱歌!!

再到后来,我发现这家伙确实能接受极端金属乐,还动不动拿著小吉他乱晃著亮亮自己的稚嫩死嗓,而这些我一点也不会,也不可能教。

又一天,我在听秦腔,不到6岁的娃从卧室跑到客厅一起听了起来,很入迷。。他奶奶大为惊诧,因为喜欢京剧的她也不喜欢秦腔的腔调。

这两件事再加上读王阳明我才悟出来一点点:人的经历反而会蒙蔽人心,蒙蔽最直接的感性,蒙蔽你的好恶


人总是欲求不满,唧唧歪歪三五年,还不够腻吗?换个口味行不行?时下流行的,你看看那曲目编排、歌词、唱腔,虚情假意得简直满目疮痍。摇滚也没啥逼格吧,就是通俗音乐呗,无非带一点点实验性。至于民谣,现在感觉跟brit-pop一样开始烂大街了。好的民谣和摇滚是一条路,你听听鲍勃迪伦那哪摇滚了,可就是觉得劲儿。

所以说,什么都不用经历,多看点书,多听点音乐,自然就知道什么想听什么了。什么摇滚英伦朋克硬核金属旋死工业,和中西古典音乐以及一些民乐民歌其实没啥区别,好的东西内核接近,无非是表达方式区别。

你的心灵丰富程度,决定了你想听些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