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日播出了最後一期曉說,如何客觀的評價,這幾年曉說曉松奇談所帶來的貢獻


蟹妖。

高曉松先生,按他自己的話說曉說這個節目的誕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坐牢。仔細這麼一想,還真是。在他坐牢之前,這位先生釋放在公眾面前的能量密度還真是不大。

除了早年的同桌的你外,在我印象里就那年超女(還是快女?)的曾軼可曾哥那次印象最深。

儘管多年後他在曉說里解釋過他的理由,大概意思是說音樂人自己才能真正詮釋出這首作品最好的狀態,我們不能僅僅憑她的聲音表現力就否定了她的能力。

可能是這個意思,可能也不是。

但我完全不接受這個說法,因為我覺得一首歌被唱出來,好聽與不好聽是很生理的問題。生理愉悅後才開始深層次的探討。你不能直接跳過第一階段,這不是我們聽眾層次該乾的事兒。

拋開這幾件事外,高曉松先生之前還是很低調的。可能是因為牢獄之災,讓他的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願意走出來讓自己的價值發酵一下。

就因為他之前沒有這種直介面述表達的機會,所以很多不太關注他的人還真是不清楚他這麼能聊。

現在看來,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矮大緊老師說過很多次他身份有多複雜,祖籍是杭州人,兒童時代在上海度過,整個青少年時期都泡在北京,現在又是個美國人。看著挺熱鬧,但稍微多看他兩眼就能確定,這位先生的本質是個北京人。

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可能很多元,但表達方式沒有多餘的標籤,就是個北京人。

這位先生自己,包括他的朋友都在節目中提到過高先生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一直都是主導地位,他可以侃侃而談一整夜,而且不太喜歡,也不要給別人插嘴的機會。

健談的北京人就是這樣,更何況是他這種涉獵廣泛、興趣風度、家學比較淵源的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弟。

他也承認過在和某些人(比如樊建川)對談時,他確實插不上嘴,那是因為對方在那個領域內的造詣已經很強悍了。對於一個雜而不那麼精的人來說,換了誰也接不上話。

這沒辦法。

另外,矮大緊老師也秉承著北京人另一個傳統特質——捧著聊天兒。尤其是像他這種看一眼就讓人覺得這小子狂的整天拿鼻孔看人的人,一旦吹捧起自己來,就特別讓人受用。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吃他這套,比如劉慈欣。

高先生由於家庭原因,從小就具備了一般家庭,甚至是一般知識分子家庭都不具備的優秀條件。這為他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層次的不同帶來的眼界性的不同,這種差距很難彌補。

所以,就算矮大緊老師在他們家所有成員里只是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公子,但放到社會上,他的知識支撐起一檔語言類節目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據他所說的,網路上第一檔這類得吧得的節目就誕生了。

很多人都說高先生總是在發明歷史,經常說錯。他也有好幾次提到過自己其實沒有草稿,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我覺得這事兒是真的。明明是翻一下資料,稍微考據一下就能知道的事情,確實沒必要故意說錯。

所以他所說的一些硬性的知識,是需要分辨的,不能全盤接受。好在要分別他口中的對錯,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且從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正確的,不應該是一個成年人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么?

還有,在他的「妄人系列」和「尾聲系列」中,我們只需要擺正一個心態就行:

就當是了解一個不同角度的觀點罷了,別糾結。

整個曉說,再加上曉松奇談里最吸引我的內容是遊記部分。倒不是別的什麼原因,就是分享觀感,比較觀點時帶來的樂趣。而且賦比興這種敘述節奏也非常適合用來介紹國家或地區,很容易從繁雜的事務中找到一個相對集中的邏輯起點。

而且,他確實把愛爾蘭安利的很成功,歐洲的盡頭讓我很感興趣。

曉說的最後一期還湊合吧,倒是沒煽情,倒是沒矯情。還真有種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在這檔節目變得噁心之前解脫了。

我就覺得很好啊!

聰明人就是要知分寸。平平淡淡的結束,給大家留個念想。

最後說一句我對高先生本人的看法。他總是自詡文藝青年,但在我看來,是不是文藝青年先不說,他肯定是個聰明人。

他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也不會為了風骨把自己餓死。

為五萬石米折腰,也不丟知識分子的臉吧?


高曉松老師的《曉說》是每個周末大家聚在辦公室里必看的節目。如今大結局了,傷感。每次車展回來我們都不下班,一起看完才走。

好多人說,這是高曉松在宣傳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可話說回來,認識這個世界,誰又不是從偏見開始的,等到見的更多後,才慢慢糾正自己的偏見呢。有趣的偏見就是獨到的見解。有思想的見解,就是學習的養料。如今停播了,高曉松和他的偏見都還活著,只是我們聽不到了,少了一些與我們相悖的偏見,我們終於又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在自己的偏見里啦。


似乎從高考作文以後就再也沒怎麼寫過東西了,看完最後一期曉說迫不及待的來知乎搜尋關於曉說的信息,可能內心也只是想找尋這麼一班同樣在關注曉說的知音吧,看曉說看了5年,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在默默的看著,從來沒有安利過給身邊的人看,也從來沒有寫過評論,總感覺曉說是自己內心的一片自留地,而今曉說結束了,屬於我的青春也結束了,我也即將要去往遠方,這麼多年來離家最遠的遠方,祝福自己,祝福大緊。


"《曉說》和曉松老師對我的影響,更像是路燈,指引我二十多歲從大學畢業到工作的這段時間的人生選擇和方向。」 最後一期節目最後的採訪環節,一位女性觀眾如是說。我覺得恰到好處。

《曉說》這個名字是韓寒起的,一開始大緊老師想起一個《閑得蛋疼》。

從2012年3月開始到2019年5月,整整7年多的時間,矮大緊老師陪伴了我們這幫小文青們三百多期。中間換過名字換過平台,相比《曉松奇談》,我更喜歡《曉說》這個名字。

大緊老師有太多身份,曾經是搖滾青年,音樂人,電影人,商人,互聯網高管,文人,哈佛學者等等,每一個身份單拎出來都很牛逼。

為什麼大緊老師這麼能侃?

牛逼的背景:這個大家都略有耳聞,超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清華肄業,早期音樂圈文藝圈的成名。這個造就了他後面的見識和心態。

牛逼的圈子:圈子太廣質量太高,娛樂圈兒的,文藝圈兒的,商業圈兒的,我猜幾乎沒有他聯繫不到的名人吧?

入世的心態:很多人有見識但是清高,選擇出世。但是大緊老師願意與塵間分享。

大緊老師帶給了觀眾和粉絲什麼?

知識,見識,觀點:這個不用說了,各種話題幾乎都涵蓋了。

獨立思考:觀點很有意思,很多觀點還是會引發觀眾的深度思考的。雖然有些杠精覺得某些觀點很淺,比如地理決定論。但這個完全不影響整體。

詩和遠方:如果解讀一下,詩代表的是思想,需要讀書需要思考需要高質量的摯友導師來支撐。遠方代表的是廣闊的世界,是風景,是文化,是藝術等等,需要遍歷世界的角度才能獲得。

可能還有很多很多…..

我為什麼喜歡這個節目?

信息密度大,這個是寧財神說的。早期剛開始了幾十期之後,很多人覺得不太可能再繼續做下去了,你還能再聊什麼?但沒想到一做做了三百多期。

培養了我對某些領域最初的興趣,比如我原來是一個不喜歡歷史的人,非常不喜歡,但經過大緊老師的解讀,我看完了《萬曆十五年》。電影方面,我也會去關注奧斯卡獎背後的好萊塢遊說制度等等。

節目讓我們在這個浮躁嘈雜,物質至上的社會,心裡留一方凈土

來一些大緊的金句吧: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活得長才見自己,見眾生。

沒有偏見,哪來的大師?

四十不惑,是指對不知道的事情,也就不想知道了。

應該還有很多很多…… 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有意思的好句子。

很有意思的是,在最後一期的開頭,大緊老師說:錄最後一期,特別高興

嗯,不悲傷,高興。


很多人罵高曉松的人都是因為質疑他講的某些內容,但我認為激發質疑聲正是這檔節目的意義

這只是一個綜藝節目,不承載普世的教育意義,你看過、質疑過,去研究了、思辨了,難道不是收穫嗎?

節目所講只是一個話頭,引發你的思考,或者激發你對某一領域的研究興趣,樹立你對知識的基本尊重和熱情,就是這檔節目的意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