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的是:在完全按醫囑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不提早結束用藥),難道就完全不會引起耐藥性?或者說這只是最大程度減少耐藥性的可能?


耐藥性是細菌產生的忙不是人體產生的。

原理很簡單,進化論,優勝劣汰。

因此,耐藥性這個東西,不以你一人停葯而消失,也不因你一人使用而加劇。

不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確實加劇了 耐葯菌株的篩選。

僅此而已


首先,不按醫囑足療程使用抗生素,會增大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

因為沒有維持住體內一段時間的有效血葯濃度,會逐漸篩選出對該抗生素耐葯的細菌。也就是在不足量和足療程使用抗生素的環境中部分細菌得以適應並存活以至於產生耐藥性,並且在細菌之間傳播。這些存活下來的細菌就是耐葯菌,會更難殺死,需要使用更高階的抗生素。

其次,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是一個複雜多因素的問題,抗生素選擇的壓力只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所以,規範使用抗生素只是從這一層面上最大程度避免耐葯菌的產生。


治療不徹底會增加耐藥性,所以不管是一般細菌還是結核這些都強調一個足量足療程,未治徹底會有病情反覆,以及反覆後的治療難度加大。

但耐藥性是存在的,細菌的耐葯一般不從個體的角度去考慮,而是群體,比如我們說某個細菌對某藥物耐葯率上升,是很多個人身上的細菌葯敏結果得出的結論,不是一個人身上的細菌有多大比例是耐葯的。耐葯率上升,會使人群無葯可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對病人負責,濫用抗生素是對後幾十年及後代不負責。


首先,請不要自行停用抗生素。醫生的用法用量大部分都是有依據的。

其次,抗生素耐葯是因為藥物對細菌進行了自然選擇,打不死的會讓你變得強大,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


你關注的方向錯了!

醫生讓你使用抗生素是為了治病,給你減輕痛苦,而不是讓你身體不產生耐藥性。而且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所以醫生在開藥的時候一般不會考慮是不是會產生耐藥性。

如果想減少耐藥性的可能,就是不吃,但是不吃身體可能受不了,也可能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所以既然已經必須吃抗生素了,首先還是考慮身體要緊,耐藥性什麼的先放一邊吧。


我有一種猜想~~

就是植物在千百萬年來和細菌病毒做鬥爭,達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它既能抗某種細菌或病毒(甚至廣譜抗菌),但它也不會太烈性,不會導致細菌病毒太強烈的抵抗,從而發生變異。即使剛開始階段,病菌有變異過,但植物也會相應的調整自身的物質來對抗病菌的變異。經過千百萬年的對抗和相互妥協,從而達成了大家都處在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就是生態平衡。

植物應該不會是通過單一成份來對抗病菌的,有的成份可能是直接對抗作用的,有的可能是起到「安撫」病菌的作用的,讓它們不要變異。

現代科學提取了所謂的有效物質,但卻忽略了「安撫」成份的東西。所以,沒有「安撫」作用的參與,起對抗作用的成份相當於增加了烈性,打破了雙方約定俗成的平衡,病菌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時,只能通過變異來尋求新的生存機會。抗藥性就這麼來了。

如果是這樣,從長遠看,西藥不見得優於中藥。西藥為了應付各種抗藥性,不得不疲於奔命的更新各種藥物(這對於GDP就業率等都挺好的)。而中醫,千百年來,用的那個藥方還是那個藥方,連用量都不曾變化!這就是中藥的穩定性。因為它用了植物的所有成份,沒有打破生態平衡,不會導致病菌變異。

如果是這樣,廢醫驗葯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所以,一切都要交給時間,對於未知的東西先不要急於下結論。這是真正科學的態度。

~~~

如果基於這種想法,西藥對植物提純並應用的越多,產生的抗藥性越多,那麼原來的植物功效就廢了!

所以,廢醫驗葯應該是非常慎重的選擇,否則中藥越廢越多,最終只能靠西藥的疲於奔命的更新,與病菌的變異賽跑。但西藥的更新速度永遠趕不上病菌的變異速度,差太遠了!西藥的結果是培養越來越多的病菌產生耐藥性,然後自己越來越無能為力,最終人類無西藥可用,也無中藥可用。只能機械化。。。

~~~

不知道有沒有道理,請大家指正,謝謝!


建議服用二甲基汞,保證不會產生任何耐藥性


時間短劑量小,不會產生耐藥性,如果長時間能用抗生素或者劑量比較大的話,容易產生耐藥性。


會,盡量少吃抗生素


會的,現在的感冒就用抗生素,以後大的病再用抗生素就沒效果了,增加量才有效果,但是量大會危害生命。


中國人都快對抗生素產生完全耐藥性了。就好像吃大麻一樣,你定時定量吃就不會上癮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