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在繼承秦制的基礎上,又重施分封制。開始時封異姓諸侯王或許是為了拉攏相關勢力不得已而為之。剿滅各異姓諸侯後,又大封同姓諸侯王,封地面積將近漢朝的一半。漢初局勢不穩定,或許有儘快穩定地方局勢並且藩屏中央的目的。

看西漢後來的歷史趨勢,地方諸侯國和中央的關係主要還是呈現為矛盾的狀態,主要還是中央在加強權力、削弱諸侯國的實力,最後使得諸侯國名存實亡。怎麼看待西漢初年重新實施分封制的做法?有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從後來的歷史趨勢看,是不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呢?


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漢朝定鼎之初,漢高祖劉邦便分封了七個異姓王,他們一早就擁兵自重,與其說分封,不如說是大家都要承認客觀存在的現狀,諸王的封地甚大,不僅佔據了當時漢朝疆域的一半,而且還是位於東部最富庶的地區,由漢室直屬的漢郡只有15個,對於家天下的劉氏來說,並不會長期接受現狀。

所以隨後的幾年,劉邦千方百計以謀反之名,將其中六個異姓王剷除,只餘下偏處南方的長沙王吳苪保留,只因長沙國處於南境,作為對南越的緩衝之地,加之吳氏謹小慎行,因此至文帝初年才因後繼無人而廢除,此後劉邦傳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為鞏固劉氏的統治地位,開展了分封同姓諸王的進程,所以分封制仍然存在,不過所採用的是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混合形式:諸侯仍然領有群縣,被稱為「支郡」,名義上屬於中央政權,但實際管治仍由諸候王負責。

呂后專政,大封外戚為王,廢了梁丶趙,割齊楚,先後設立了八個與呂氏有關係諸候國。呂后死後劉姓諸候王與大臣聯手,除掉諸呂,擁立文帝,復齊丶楚丶趙諸劉姓王國。

之後,文帝採納大臣賈誼以親制疏與「眾建諸候而少其力」的建議,先把自己的親兒由淮陽王遷為梁王,以牽制其他較疏遠的諸候王,然後趁齊文王死後無子繼位,將齊國一分為七,又遷淮南王為城陽王,把淮南國一分為三,使諸候轄境變小以削弱勢力。

到景帝初年,御史大夫晁錯提出削藩之策,將諸候國的支郡削掉,引起諸候王的強烈不滿,引致「吳楚七國之亂」,後太尉周亞夫出兵平亂,不到三個月七國全被平定。

漢武帝執政後,採納謀臣主父偃建議的「推恩令」,諸候王將領地分割給子弟,建立候國,土地改為相鄰的漢郡統轄,一個諸候有多少個王子,就必需分封多少個王子候國,結果出現王子候國多達幾百個,到西漢末年諸候王國變得只有三四個縣的範圍了。

歷經文景武三帝的努力,終於將劉姓諸候王國的威脅徹底消除了。

(本文參考自葛劍雄主編,李曉傑著的《地圖上的中國歷史:疆域與政區》。)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歷史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歷史】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外國人是什麼時候把中國稱為CHINA的,歷史上曾否把中國稱為Ming或Qing?

脫苦海:有哪些世界歷史冷知識?

脫苦海:歷史上印度從沒有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問未來是否有可能,或者說在什麼情況下印度會被肢解?

脫苦海:沿海省份有沒有哪個省的省會是沿海城市,如果沒有或者很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脫苦海:在中國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病態地愛國?


姑且來說說這個事。

漢初實行分封制,這件事在當時順應社會合情合理,應該沒異議。另外說起來在當時那種統一民族形態尚不穩固、各種世家仍占社會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單純的郡縣制會削弱公族力量,而且不利於民族融合。而且在此之前,秦國統一隻有15年,名義上秦仍是一個國,只不過天下只有一個國而且天子由該國國君兼任而已,並沒有破壞分封制嘛!那自然也算不上開歷史倒車吧。

說到這個秦亡的原因,《過秦論》里這句話永遠是一針見血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與秦暴政緊密相關的不是郡縣制,而是嚴刑峻法 —— 放當時被扣以一頂帽子叫「法家」,而「法家」又強行被和「酷吏」捆綁在一起。農民和舊貴族起義,名義上打著復國的幌子,實際上只是為了反抗嚴刑峻法。漢初知識分子批判秦國,主要是在批判秦國的法家酷吏,粗暴認為法家就是滅亡了秦國的根本原因。所以觀《漢書》《史記》,會發現人們對法家酷吏基本上抱著100%的反感態度。

郡縣劃分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定型,漢初所謂郡國並存應理解為:天下有漢,代,荊,趙,梁,燕,韓,齊,淮南,長沙十國,各國之下又分若干郡縣,漢為霸主,所轄郡縣最多。

這裡有個誤區,先看《漢書·地理志》的話,很容易將郡國並存理解成:漢擁天下,將天下分為若干郡或國,個別國又轄多郡。這是武帝以後基本限制「一國領一郡」時的實際情形,也是後世郡國並存的實際情形,但漢初情形並非如此。

然後分封異姓王是因為他們有功,要按常理出牌。漢國老本在關中,事實上等於是繼承了秦國的老本。打倒項羽聯合了不少關東諸侯的力量 —— 趙王張耳、齊王信、魏相彭越、九江王英布、長沙王芮(所謂戰略合圍),完事之後這些諸侯(除了彭越)還沒怎麼傷,正面剛項羽的主力用的還是關中秦卒。想馬上統治天下消滅關東諸侯,那是不可能的。

劉邦也很清楚,不管世界怎麼想,這天下最終還得是漢國的,不然和項楚時代那幫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後來慢慢換掉了這些異姓王,頒布推恩令,限制王國規模,降低國相地位以及提高郡守地位,並規定異姓不準稱王。

至於漢初分封制的好處,一開始已經說了。藩屏中央的動機我是沒看到,張良勸劉邦不要定都洛陽的時候就說過「關中三面險峻只東開一口以控山東諸侯」,把這些諸侯看得比北邊的匈奴還惡劣。總而言之,漢初這些政策,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都是挺對的。

貳 高祖遺策

藩王謀反,對西漢朝廷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高祖劉邦稱帝之後分封的七大異姓諸侯,後來多數都有過謀反的歷史,所謂「十年之間,反者九起」(賈誼《治安策》)。

從這些藩王謀反的規律來看,正如賈誼所說:

臣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淮陰王楚最強,則最先反;韓信倚胡,則又反;貫高因趙資,則又反;陳豨兵精,則又反;彭越用梁,則又反;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最弱,最後反。長沙乃在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

——《治安策》

藩王謀反的根本原因是尾大不掉。一旦地方藩國的勢力膨脹到中央難以駕馭,謀反就一定會發生。

因此藩國的實力越強,謀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照賈誼的邏輯推論,中央要控制地方諸侯,預防藩國謀逆,就一定要限制和削弱藩國的實力。

但達到這個目的其實很不容易。其中最困難的一點,主父偃分析道:

古者諸侯地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

——《漢書·主父偃傳》

削弱藩國最直接的手段是將其領土收歸中央直轄,也就是「削藩」。

但是「削藩」的困難在於:將分封的藩國領土削奪,改為中央直轄的郡縣,它的終極指向是取消封藩,全面實行郡縣制。

這意味著所有的藩王都將是這個「削藩」政策的犧牲品。

一旦有某一藩國的領土遭到中央的削奪,其餘藩國必然引起唇亡齒寒的恐懼。這將迫使他們結成同盟,共同對抗中央的削藩政策。

一旦造成這種局面,很容易引發中央難以應付的大規模聯合叛亂。

劉邦稱帝之後分封的七大異姓諸侯,如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等人,都是在楚漢戰爭的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百戰餘生。

即使一對一地在戰場上較量,劉邦都難有必勝的把握,要是讓他們聯起手來,那劉邦就只能是第二個被合圍在垓下的項羽。

所以,在公元前201年十二月,韓信被人舉報謀反的時候,劉邦雖然用計把他抓了起來並廢除了他的楚王爵位,但是對韓信留下的楚國封地卻沒有以劃立郡縣的方式收歸中央直轄

相對於「削藩」,劉邦採用了更為務實而穩健的「拆藩」策略。

也就是拆解韓信的封地並重新分配,將淮水以西的領土分封給自己的少弟劉交,建立楚國;將淮水以東的領土分封給自己的同族劉賈,建立了荊國。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通過肢解楚國,達到了削弱諸侯的目的;

另一方面則是向其他諸侯表明:中央無意全面取消藩國制度,處分韓信只是一個由謀反引發的個案,與他人無關。

因此韓信被廢並沒有引發其他諸侯國的連鎖反應,這為劉邦日後將他們各個擊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高祖時代的「拆藩政策」雖然行之有效,但它的執行力度卻受到了客觀條件的嚴重限制。

正像晁錯後來指出的:

昔髙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兄子濞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史記·吳王濞列傳》

因為劉邦只有三個兄弟、八個兒子,並且兒子們大多年齡尚幼,所以拆藩之後,新建藩國的劉姓諸侯人選相當有限,以至於拆分之後的吳國、楚國等諸侯仍然保持著尾大不掉的態勢。

這就為孝文帝留下了同姓諸王謀反的遺患。

孝文帝上台之後,為了樹立自己在中央的權威,在傾盡全力打壓開國功臣集團的同時優容藩國。

雖然壓制功臣的目的在「列侯之國」政策頒布後逐漸達成。

但缺少了異姓功臣的制衡,同姓藩王的威脅日益凸顯了出來。

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先後謀反,吳王劉濞稱病不朝,招納亡叛。

這一個又一個接踵而至的藩國謀反事件已經為孝文帝此前的懷柔藩國政策亮起了紅燈, 是時候改弦更張了!

至於限制藩國的具體手段,孝文帝的思路是遵行高祖時代的「拆藩」辦法,盡量避免「削藩」。

賈誼為孝文帝設計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的: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中略)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

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

諸侯之地其削頗入漢者,為徙其侯國及封其子孫也,所以數償之: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

——《治安策》

賈誼的這個策略歸納起來有三個要點:

其一,「拆藩」的具體實施採用類似於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的方式,也就是藩國封土的繼承並非從藩王子嗣中選擇唯一繼承人,而是由所有的兒子們來共同參與分家

這樣一來,世代相傳的繼承必然造成封國領土的持續碎片化,削弱藩國的目的自然達成。

其二,為了規避高祖時代子嗣過少,拆藩不力的困境,遇到藩王子嗣不多而封土很大的特殊情況,先盡量把封國拆分為若干小國。至於國王的人選,可以虛位以待,等著藩王的新生子們降臨再往裡填充。

其三,所有原屬於藩國的領土和人民,只能以「拆藩」的方式授予新建的小國,中央絕不收歸直轄

這是為了避免出現因「削藩」而造成諸侯的普遍恐慌,合縱西向,對抗中央的局面出現。

正是按照賈誼的上述建議,孝文帝以謀反罪廢黜了淮南王劉長之後,將淮南國拆分為三個小國,分別封給了劉長的三個兒子。

至於高祖時代最大的劉姓諸侯國——號稱「東秦」的齊國,孝文帝甚至將它一分為七,齊悼惠王劉肥的六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分別成為了這七個諸侯國的新任國君。

在後來的「七國之亂」爆發之前,齊地七王之一的膠西王劉卬準備相應劉濞的號召,參與叛亂。

膠西國的群臣多數表示反對,他們說:

諸侯之地不足為漢郡什二,而為畔逆,以憂太后,非長策也。

——《史記·吳王濞列傳》

和中央的直轄疆域相比,膠西國的地盤太小。對抗中央,無異於以卵擊石。

這說明孝惠帝和賈誼的拆藩策略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削弱諸侯的目的。

但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坐斷東南的吳國。

吳國是高皇帝劉邦在公元前196年親手建立的封國,首任藩王是劉邦的侄子劉濞。

吳國下轄三郡五十三城的廣大領土。因為地處東南,吳國本來就享有煮海水為鹽的地利。更兼境內的豫章郡有銅山,方便鑄幣。當時吳國鑄造的銅錢之多,遍布天下。

煮鹽、鑄幣兩翼齊飛,使得吳國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經濟實力強得令人咋舌。

在孝文帝時期,吳國太子劉賢進京朝覲。因為在和太子劉啟喝酒下棋的時候發生了爭執,劉啟一怒之下抓起棋盤把他砸死了。

這一盤棋釀成的血案讓孝文帝劉恆和吳王劉濞這對堂兄弟之間結下了殺子之仇。

從此之後,劉濞宣稱自己老疾在身,不再對皇帝行朝覲之禮。同時利用自己積攢起來的財富招降納叛,卧薪嘗膽地進行著反叛的準備。

照理說,對這個領土廣闊、財大氣粗同時還潛藏逆謀的吳國,孝文帝和賈誼應該優先使用「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解決它才對。

但蹊蹺的是,賈誼在《治安策》中提出這一策略,遍數實施的對象:齊、趙、楚、燕、梁,就是沒有提到吳國。

而《史記·孝文本紀》中也不見對吳國採取「拆藩」措施的記載。

雖然因為歷史資料的缺失,我們無法完全了解孝文帝和賈誼刻意迴避吳國的原因,但在吳國實施「拆藩」政策的阻力可能很大,甚至根本不具備實施條件,這應該是一個合理的推斷。

正是吳國這個水潑不進、針插不進的頑固堡壘,最終成為了引爆「七國之亂」的火藥桶。

叄 晁錯削藩

在如何解決吳國的問題上,文景時期的兩位智囊賈誼與晁錯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賈誼的「拆藩」策略應該是把最難啃的吳國先擱置起來,從易於下手的齊國開始肢解。

因為齊國早在呂后時期就被一分為四,雖然在孝文帝登基元年短暫恢復原貌,但是轉到第二年(即公元前178年),中央又對它實施了「拆藩」措施。

當時孝文帝把原屬於齊國的劇郡和濟北郡分割出來,分別封贈給了在誅滅諸呂事件中立下功勞的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

劉章和劉興居同是齊哀王劉襄的弟弟,這次封建表面上是犒賞功臣,實際上將齊國肢解為三,達成削弱齊國的目的。

既然有了這個成功的前例,那麼後續的「拆藩」就應該把齊國的「樣板房」推廣到趙國、楚國等其餘各諸侯國。

等到這些諸侯國都完成肢解,剩下一個勢單力孤的吳國,無論它接不接受肢解,無論是要採取和平或者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它,中央都顯得綽有餘裕。

賈誼的這個計劃,顯而易見的好處是穩健。由易到難,步步為營,力爭避免將「拆藩」演變為平叛戰爭,實現治癒藩國痼疾的「軟著陸」。

但這個計劃的缺點是完成的周期比較長。

要知道,吳王劉濞可是夜以繼日地做著反叛的準備,如果在他的力量膨脹之前,中央無法完成對其他藩國的肢解,讓吳國搶先發難,那麼「拆藩軟著陸」的計劃就會破產。

賈誼上《治安策》,提出「拆藩」計劃應該在孝文帝前元六年(即公元前174年),可直到二十年後,也就是孝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這個計劃仍然沒有完成。

因此,時任御史大夫的晁錯提出了新的「削藩」計劃:

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煑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史記·吳王濞列傳》

在這個新計劃中,晁錯提出了與賈誼截然相反的主張,認為眼下解決藩國問題必須從最難啃的硬骨頭吳國著手。

因為前此二十年的時間裡,專挑軟柿子捏的「拆藩」策略沒能有效地限制吳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增長,而其他諸侯國的肢解工作也沒有全部完成。

時間已經在吳國而不在中央一邊了,再這麼曠日持久地耗下去,羽翼豐滿的吳國一定會主動發兵造反。到了那時,叛亂的規模將難以想像。

與其等著吳國造反,不如先下手為強,趁它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就直接削奪吳國的封地。一旦吳王劉濞抗旨反叛,隨即就用武力手段解決他!

早在孝文帝時代,晁錯的「削藩」策略就已經成型,並在賈誼死後就此屢次上書孝文帝。

但謹遵高祖遺策,「拆藩」而不「削藩」的孝文帝拒絕了這個建議。

終孝文之世,晁錯的「削藩」主張在朝中應者寥寥,但這並不代表他的策略完全沒有市場。

當年賈誼曾經建議孝文帝:

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翼衛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

——《治安策》

要選擇有道德、有思想、有見解的文官來輔導和培養太子。

雖然晁錯的削藩策孝文帝沒有採納,但他的政治才華卻由此受到了孝文帝的賞識。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晁錯成為了孝文帝心中輔導太子劉啟的上佳人選

被安排到劉啟身邊工作之後,晁錯深得太子的信任,太子家號其為「智囊」。晁錯也借著輔導太子的機會反覆向劉啟灌輸自己的削藩思想。

在他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劉啟登基之後,隨即表態支持晁錯改變漢朝既往的「拆藩」政策,改用更為強硬的「削藩」手段,力圖儘快解決藩國痼疾。

正是這次巨大的政策轉嚮導致了西漢歷史上最嚴重的藩王叛亂——「七國之亂」的爆發。

但是,之前已經預測到削藩過程中必有叛亂的晁錯最終卻沒能完成他朝思暮想的削藩大業。

當他的目光緊盯著七個叛亂的東方諸侯的時候,在他身後,一把刀已經悄然出鞘,並在不知不覺中給了他致命一擊!

節錄自「知乎」專欄——《晉公子讀史記》


任何一個制度都有有優勢和劣勢,判斷它是否先進不應該以其出現的時間為標準,而應該看其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所以不能簡單粗暴地認為郡縣制比分封制先進。 當然,歷史證明,西漢初年的郡國制的確有很大問題,這是「漢承秦制,有所損益」的結果,秦亡在於人,不在於制。

我們後人去看,當然覺得郡縣制比較好。

然而秦朝二世而亡,當時很多人覺得就是因為沒有實行分封制所以導致農民造反時,沒有宗室力量的幫忙。

但是郡縣制的確有他的好處,因此漢代實行的是郡國並存制。

既是對舊有的行政管理體制的認可、延續,也是為了收攬下屬人心,更是為了震懾外戚悍將。

現代中國人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洗禮,早已認可中央集權制,視之為常態。然而在秦末漢初的時候,時人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分封制度,這是分封制度能夠推廣的群眾基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經有過關於郡縣制度改革的激烈爭論。

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守舊派朝堂上以丞相王綰為主,地方上以儒家知識分子為主。改革派以李斯為核心。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雖然,最終改革派戰勝了守舊派。但是,不難看出,分封製作為一個從周朝建立起存在了將近八百多年的制度,仍然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

事實上,直至秦末,項羽消滅秦軍主力後,重新建立全國秩序的時候,仍然採取古時的分封制,大分十八路諸侯。

劉邦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為了爭取六國貴族後裔以及地方實力派將領的支持,也採取了分封制,主動或者被迫分封了很多諸侯王。

公元前205年,漢滅趙,為了安撫趙國,立原趙國丞相張耳為王。

公元前204年,燕王臧荼主動歸順漢朝。

公元前203年,垓下之戰前夕,為了爭取地方實力派韓信、彭越、英布出兵,劉邦裂土封王,分其為楚王、梁王、淮南王。

公元前202年,擁立劉邦的地方豪強吳芮及韓國王室後裔韓信被立為長沙王、韓王。

雖然,後來劉邦猜忌異姓諸王勢力過大,翦除了異姓王的勢力,但也只是將原來的異姓王國改封為其親屬子女,並未完全擯棄封分制。

這一方面是出於對前朝的得失總結,為防止再出現地方反叛勢力一起,無強力藩王鎮壓導致全國崩潰的局面再發生。另一方面,也是忌憚於呂氏家族以及強臣悍將的勢力,擔心非劉王朝的建立。

1.呂氏家族由於謀反其功績被史書刻意的隱瞞。然而,透過史記的一些寥寥之語,我們仍然可以推測出其作為一支特殊的勢力,為漢朝的建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呂后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做呂澤,另一個叫做呂釋之。

呂澤、呂釋之,本身是以客入漢,發兵佐高祖定天下,漢軍中很多高級將領,如靳歙、蠱逢、丁復、陳豨、郭蒙做過呂澤的部下。這些人都是以功封侯。其中還有幾個是漢初十八侯。呂澤死後被追封為悼武王。

漢朝建立後,呂氏作為一支獨立的勢力,其實力已不容小覷。

但是,劉邦的繼承人、呂后的親子劉盈,生性仁弱,如果劉盈繼位,呂后必定掌權。後戚干政,漢家江山有可能被呂氏所篡取。

劉邦對此早有顧慮。劉邦晚年發生了兩件事情,反映出其對呂氏家族的猜忌。

一個是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另一個是,劉邦彌留之際,呂后詢問宰相人選,

呂雉問:「陛下百年以後,蕭相國也去世了,誰可以代替他?」

劉邦答:「曹參可以。」

呂雉又接著問曹參之後的人選,劉邦說:「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比較憨直,陳平可以輔助他。陳平才智有餘,但是難以獨任。周勃忠厚老實,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是安定劉氏的必然是他,可以讓周勃擔任太尉。」

安劉氏者必勃也。那亂劉家天下的又是誰呢?

呂后在劉邦死後,做了以下幾件事情:稱制,逐漸剪除劉氏諸王勢力,大封呂氏為王,將平生所憎恨的戚夫人砍去手足,毒瞎雙耳、雙眼,投入茅廁,號為「人彘」。

歷史中,也有一個女性有相似的事迹。稱制,剪除皇室諸王勢力,大封親族,將生平所憎恨的嬪妃皇后砍去手足,投入酒瓮,號為「」骨醉「」。這個人後來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女皇帝。

劉邦死後,政治局勢的走向正如他生前所預測的那樣。

呂后稱制,想封其呂氏親屬為王。王陵拿出白馬之盟,強烈反對,罷官回家。

呂后死後,呂氏家族陰謀發動叛變。但是外忌劉氏諸侯,內憚功臣宿將,遲遲不敢叛亂。

最終,由陳平謀劃,周勃坐鎮指揮,粉碎了呂氏叛亂。

2.提到分封,就不得不提到劉邦手底下的功臣悍將。這個政策也是為了防止功臣宿將專權。

劉邦駕崩時,呂后曾與心腹密謀,「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

這話大致意思是,劉邦手底下的這些將領以前和劉邦都是平頭老百姓,現在北面為臣,做了他的臣子,心裡常常不快,今天竟然又侍奉少主,恐怕不誅其族,這些人是不會安分的。

呂后這樣的憂慮並非毫無道理。

劉邦是什麼貨色?這些與其打拚天下的老兄弟再清楚不過。

所謂的赤帝子斬白蛇起義,這些也就說給普通百姓聽聽,你覺得見過其吹牛願出一萬賀錢的蕭何能信嗎?

所謂的沛公仁義,問問見過其為了自己擺脫追兵手推兒女下車光榮事迹的夏侯嬰信嗎?

說句不好聽的,見了面,大家尊稱劉邦為沛公或者漢王又或者三哥。

背地裡,怕是不少人喊他劉三兒。

這些將領絕大多數也是為勢所迫,投靠劉邦。

事實上,這些功臣宿將的勢力已經強大到,誅滅諸呂,派使者迎立漢文帝,文帝頗有顧慮,懷疑其用心,逡巡不敢入長安。

但是因為分封制的存在,這些人討滅諸呂后,即使想叛變,內懼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琅邪、齊、代王之強,也不得不承認劉氏皇朝,迎立劉邦後人為帝。

總的來說,封分制是劉邦因勢利導所採取的一個平衡之策。它構建了地方皇族勢力、外戚、功臣三足鼎立的局面,既促進了漢朝的建立,也在漢朝建立初期維持了劉氏政權的穩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