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樣選擇外匯平臺,可以留下郵箱,發送相關詳細資料作參考


很多投資者會在微信公眾號後臺諮詢匯商君,「全球有那些大型的外匯經紀商?」「那些經紀商是正規的?」以及「能否給我推薦幾家好的經紀商。。。」等等諸如此類問題。說實話,在中國零售外匯市場,用什麼「標尺」去衡量一家經紀商好壞及正規與否,以及規模大小,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議題。

「強者恆強」。在外匯投資領域這個詞或許是一個稍顯公平的「度量衡」,匯商君在日常工作或公開交流中獲得信息是,絕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大型或者公開上市的零售外匯經紀商比一般經紀商會更好,因為這些經紀商具備諸多令人信任的標籤,比如資金實力雄厚,監管資質良好,流動性超強及安全保障高等。

或者用這個標尺去衡量一家經紀商的「安全性或好壞與否」稍顯偏妥。當然,有時候公司規模的大小與聲譽良好不存在必然性,但在投資大眾思維裏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辭彙。至少目前來說,規模與實力是兩個不錯的衡量標準。

在匯商君看來,評估一家外匯公司規模大小通常有幾個標準,時下行業最常用的幾個標準分別是,日均外匯交易量,客戶入金量、客戶數量、營收狀況及公司市值等。

  • 交易量

很多大型的零售外匯經紀商都會每月定期公佈其交易量數據,比如嘉盛集團、福彙集團、盛寶銀行等等,這些交易量數據包括月均和日均兩個關鍵指標。除了前述大型或上市經紀商固定公佈交易量數據,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數經紀商不會公佈其交易量等數據。

不過,要得到真實交易量的數據,最好的辦法是計算經紀商在一個較長的週期內(一個季度/半年)的平均交易量,這樣每日和每個季度的交易量波動較小。

最少應該選擇經紀商過去3個月以上的日均交易量進行計算。一家經紀商的日均交易量應該在至少在30億美元以上才能算得上規模較大。

根據匯商君綜合各大調研報告統計的數據來看,2017年全球前十大零售外匯交易量(日均交易量)最大的經紀商是它們,當然也會是2018年的最大經紀商。

  • IG集團(235億美元)
  • 盛寶銀行(131億美元)
  • Exness(120億美元)
  • 福彙集團(113億美元)
  • 嘉盛集團(111億美元)
  • IC Markets(109億美元)
  • CMC Markets(77億美元)
  • Plus500(73億美元)
  • 盈透證券(67億美元)
  • Pepperstone激石(61億美元)

除了上述日均交易量較大的經紀商外,還有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日本零售外匯經紀商GMO Click,月平均交易量在6500億美元,前幾年交易量曾數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另外,日本http://DMM.com、YJFX、樂天證券及http://Gaitame.com等月均交易量均在2000億美元上下。

  • 公司市值

對於上市零售外匯經紀商而言,判斷公司規模大小,市值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市值是由投資者決定的公司價值(股價)。一家規模小但是盈利的公司的市值可能超過一家規模大但是虧損的公司。

據匯商君已知信息,目前已經退市的經紀商有福彙集團和LCG。全球上市的零售外匯經紀商有盈透證券、IG集團、CMC Markets、GMO Click、Monex Group、Plus500、嘉盛集團、XTB、KVB崑崙國際、Money Partners、Swissquote瑞訊銀行、Hirose等。

嚴格意義上,盈透證券並不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零售外匯經紀商,匯商君將該公司歸類在證券領域,所以剔除盈透,在所有上市經紀商中,市值最大的依次是IG集團、GMO Click,CMC Markets、Monex Group以及Plus 500等。當然,這些市值主要依據股價及總股本來計算,所以這些公司每天的市值都會不一樣。

  • 客戶資金

對外匯經紀商來說,客戶資金就是客戶的入金。在國外接受監管機構監管的經紀商,很多都會將客戶資金交付合作的第三方銀行進行託管,以區分公司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也能有效防止經紀商私自挪用客戶資金。

不過,客戶資金的多少與經紀商關係較大,但一般情況下無法作為判斷經紀商服務和質量的標準。此外,每家經紀商提供的槓桿比例不一樣,兩家不同槓桿比例的經紀商對客戶資金的要求也不一樣。另外,有些經紀商的賬戶量多,但是交易活動卻少。

在客戶資金這塊,多數經紀商不會公佈這一數據,極少數上市外匯公司或其他大型經紀商會定期公佈。另外,比較典型的是美國監管機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月會公佈美國零售外匯經紀商嘉盛集團、盈透證券、OANDA以及TD Ameritrade四家交易商的客戶資產情況。

  • 營收及利潤

一家公司的營收及利潤情況,一般可以依據這個指標來判定這家公司運營的好壞,但用來判斷一家公司規模大小稍微有點牽強,因為有的經紀商規模龐大,在運營方面成本很高,這可能會造成盈利能力欠佳。

外匯經紀商的營收主要來自零售外匯、差價合約等產品的傭金、點差等。傭金越高、點差越高,那麼經紀商的營收也就更高,反之亦然。

  • 日本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

我們知道,日本零售外匯保證金行業非常健全與完善,該國經紀商也非常之多,零售外匯交易量佔據了全球交易量的近一半。比如前面提到的GMO Click、http://DMM.com、YJFX等,都是大型零售外匯經紀商,只不日本很多外匯公司業務僅在本土或歐美國家,所以多數外匯公司不為所知。

  • GMO Click Securities
  • http://DMM.com Securities
  • YJFX
  • Rakuten Securities
  • http://Gaitame.com
  • SBI Securities
  • Hirose
  • SBI FX Trade
  • 歐洲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

儘管歐盟及英國監管在不斷收緊,但歐洲地區仍聚集著全球多數大型零售外匯經紀商。由於歐洲國家之間文化及語言非常多元化,經紀商們需要投入很大的人財物力去拓展不同的市場。鑒於行業之間的激烈競爭,能夠生存下來的一般都是實力雄厚的公司。

鑒於歐盟27個成員國之間的「監管通行原則」,持有任何一國監管牌照,均可在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開展業務。但在今年1月3日,歐盟MiFID II法規上路後,歐盟各國針對零售外匯、差價合約等金融衍生品監管越加嚴苛。

  • IG集團
  • 盛寶銀行
  • Plus500
  • CMC Markets
  • XM
  • XTB
  • eToro
  • FXPro
  • 嘉盛英國
  • 福匯英國

  • 瑞士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

瑞士作為國際中立國,通常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國度,包括該國的金融交易。近年來,瑞士零售外匯經紀商悉數進入中國等亞洲國家,比如杜卡斯貝銀行和瑞訊銀行等。

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是瑞士的監管機構,負責監管瑞士所有的金融類型公司,包括銀行、股票市場、保險公司、經紀商和其它金融市場參與者。按照FINMA要求,瑞士持牌的外匯經紀商都必須註冊成為銀行。

根據外匯經紀商客戶的入金額,FINMA要求經紀商最低資本在150萬瑞郎。牌照審核時間通常是6個月。另外,在FINMA監管下,如果經紀商破產,那麼投資者最高擁有100,000瑞郎的賠償。

  • 瑞訊銀行(Swissquote)
  • 杜卡斯貝銀行(Dukascopy)
  • 澳大利亞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

澳大利亞經紀商通常活躍在中國及東南亞市場。投資趨勢(InvestmentTrends)每一年都對該市場的外匯及CFD交易活動進行調研。澳大利亞的監管源於英國又有自身的特點。活躍在該市場的外匯經紀商通常有較高的交易量,而且發展非常迅速。

  • IG集團
  • IC Markets
  • CMC Markets
  • 激石(Pepperstone)
  • AxiTrader

瞭解更多澳洲外匯行業,請點擊閱讀《真相在此!究竟誰纔是澳洲外匯市場真正「霸主」?》一文。

  • 美國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

眾所周知,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讓多數零售外匯經紀商選擇放棄美國市場,因為很多經紀商無法承受如此嚴苛的監管和高額的資本金。

長期佔據美國市場最大份額的外匯經紀商福匯(FXCM)2017年2月被迫退出該市場,並將美國客戶資產出售給嘉盛集團(Gain Capital)。嘉盛集團目前毫無疑問是美國最大的外匯經紀商,市場份額超過50%。目前美國本土外匯經紀商僅有4家。

  • 嘉盛集團
  • 安達(OANDA)
  • 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
  • TD Ameritrade
  • 其他國家及地區大型零售外匯經紀商

除了上述地區之外,俄羅斯、中東、東南亞、中國大陸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是外匯交易熱門中心之一,這些國家和地區有著完善的監管體系和交易基礎設施,而且這些地區的經紀商通常交易量也非常龐大。

  • ADS Securities
  • 艾福瑞(Alpari)
  • KVB崑崙國際
  • AETOS艾拓思
  • Tickmill
  • AVATrade
  • GKFX
  • HYCM
  • 總結

外匯經紀商為謀求長遠發展,通常會選擇數個重要的目標市場進行深入運營。但是,它們無法肆意去往任何市場。比如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除了監管限制外,保護投資者意識非常強烈,對外來經紀商帶有濃厚的排外情緒。

對交易者客戶來說,日本、澳大利亞和歐盟的交易者更傾向於選擇本土經紀商。還有亞洲、非洲、加拿大、南美等很多國家和地區則可能喜歡持有可靠監管牌照的海外經紀商。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市場則是全球主要外匯經紀商競相追逐的「大市場」,因為很多經紀商的營收主要來自中國。


毋庸置疑,選擇一個好的交易平臺對開啟成功的交易旅程十分重要。畢竟,平臺不應該只是下單交易的地方,它還應該整合全面的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提供給用戶一個集所有功能於一身的交易體驗,並同時保持直觀和用戶友好。這聽起來好像很難實現嗎?其實一點也不!讓我們看看如何找到最好的交易平臺。

各類平臺評估

1. 自營平臺

這類型平臺是由經紀商自行開發的,並具有為客戶專門定製的平臺功能。這類平臺為交易員獲提供獨特的交易體驗,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自營平臺通常由可以承擔開發成本的大型經紀公司提供,比如Plus500和盈透證券。

而事實上,這類平臺只能由有多年市場經驗並有盈利記錄的經紀商提供,因為有這些特徵才會讓交易員信賴這類平臺。

然而,自營平臺也並非沒有缺點。首先,如果您決定更換經紀商,那麼每次更換都需要學習和適應全新的交易平臺。這不僅耗時,有時也相對複雜。

此外,經紀商的主要目標不是軟體開發。所以,他們很難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更新平臺和開發平臺新功能上。如果您已經在這類平臺交易了一段時間,很有可能已經遇到了平臺故障和掉線等情況,而這些問題通常一時半會解決不了。

2. 託管平臺

這類平臺,如MT4和MT5,是由專門從事交易軟體開發並將其授權給經紀商的第三方公司開發的。許多經紀商青睞此類平臺的原因是,與構建自己的平臺相比,它需要的初始成本更低,並允許增加定製選項。此外,經紀商可以完全掌控交易活動,因為平臺構建在經紀商的基礎設施上,由經紀商自行託管。

對交易員而言,託管平臺最突出的優勢是他們可以在與多個經紀商做交易時使用同一個平臺,因此他們可以輕鬆地更換經紀商或同時在多個經紀商之間進行交易。

但另一方面,這些平臺為經紀商提供了完全的掌控權,甚至允許他們修改價格和交易。另外,因為使用成本低,那些在業內沒有聲譽、知名度較低的經紀商也能夠使用這些平臺。這種透明度的缺乏也導致許多交易員對利用此類平臺交易持懷疑態度。

此外,在自營平臺中出現的問題在這類平臺中仍然存在,因為經紀商還是自己負責平臺服務的保障。

3. 雲平臺

像cTrader這樣基於雲運算的交易平臺採取類似於託管平臺的業務模式,即由軟體公司開發並作為服務提供給經紀商。同樣,對於經紀商來說,這種解決方案有利有弊。其缺點是,從長期來看,這類平臺的運行成本可能偏高。

此外,經紀商無法控制基礎設施或自定義平臺,他們必須依賴雲平臺服務提供商。但其優點是經紀商不需要管理平臺操作,這項任務完全外包給雲平臺服務提供商

對交易員來說,雲平臺的優點是,他們仍可以與多個經紀商做交易時使用同一個平臺,同時知道這些經紀商不能擾亂交易環境,操縱交易和價格。他們也可以依靠某一個雲平臺服務提供商的聲譽來保證服務質量和交易透明度

平臺選擇

除了以上幾點外,交易員在選擇交易平臺時,還應考慮以下幾點:

1. 平臺功能

在選擇交易平臺時,首先要了解它所有的功能。該平臺應該包含能成功執行您的交易策略所需的功能。如果您的策略基於Renko圖,那麼您需要選擇一個提供Renko圖表的平臺。

2. 平臺鎖定

如果您打算在不同的經紀商那裡做交易,最好不要把自己「鎖」在自營交易平臺上,尋找一個可以在多個經紀商那裡獲得的平臺。

3. 平臺操作

交易平臺的運作方式可能會影響您的交易。您需要確保您的平臺經常更新,基於快速可靠的硬體,並按預期執行。這點主要適用於自託管平臺。

4. 平臺提供商的聲譽

選擇由有聲譽的供應商開發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平臺選擇是一個長遠的選擇,因此您需要確保您的平臺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開發方面。這樣您就不會選擇一個適合當前需求但在幾年後就會過時的平臺。

以上,願您在挑選平臺上做明智的選擇,獲得良好的交易體驗!


各方面綜合考慮吧。監管,資金安全,隔離賬戶,賬戶保險,流動性,點差成本,交易品種,隔夜利息等等各方面因素。

可參考文章:

一縷清風:外匯經紀商該如何選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祝交易順利。


Fca和Nfa監管都是有規定的。

Fca監管,30倍以上槓桿是假的。

Nfa監管,50倍以上槓桿是假的。

Asic監管,最高可以有500倍槓桿。

Finma監管,只爭對歐盟戶籍給予理賠。

它們的共同點是:中國客戶不受保護。

目前談論靠譜的外匯平臺還為時尚早。


做外匯交易的保障自己的資金安全的重要關鍵是:選擇一個靠譜的平臺。

怎樣選擇靠譜的平臺呢,可以參考下面的幾點:

1.監管,是判斷一家外匯交易商是否可靠最直接的衡量標準。

2.出金的時間,一般的平臺的出金的時間為1-3個工作日

3.點差,這個要看交易的平臺的,不過可以對比其他平臺

4.滑點,這個需要投入小的資金去測試一下


直接找純A平臺,其他不用考慮。


總之,那個興業投資app是騙人的,我已經被騙了40萬了,奉勸大家都別上當受騙了


謝邀

呵呵·······給你題主一個完美無差錯的平臺,哈哈哈。 直接去中國銀行開外匯賬戶,這個除了點差手續費貴外,其他有著國家信用保障,安全靠譜

其次的,·······以後有機會再詳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