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這個東西很玄,你覺得是就是,你覺得不是也就不是。

問題在於大坂冬之陣之前,織田信雄差點就成為豐臣方總大將,按照秀吉沒收信雄領地這個道理,正常來說信雄應該記恨才對,然而沒有(當然後來有人懷疑信雄和有樂齋都是德川方的內鬼,我個人更傾向於這倆都屬於政治鬥爭失敗,之後才投機倒向家康)。

同樣有趣的在於,如果說是報應,幕末的時候信雄後人,天童藩當主織田信敏所參加的維護德川幕府、對抗明治新政府的奧羽越列藩同盟之中,竟然還有米澤藩的加入,而且米澤藩的上杉茂憲還是奧羽越列藩同盟的創立人之一。若是非單純說報應,德川方面把上杉氏欺負成啥樣了?

都是為了恰飯而已。

不過單論「報應」這件事,我倒是跟當年明月的觀點類似,豐臣家的覆滅可能算得上是文祿慶長之役的報應。

不過單純的說老暴發戶秀吉妄圖大明就遭報應,這個不大貼切。比如真正去當打手的島津義弘、黑田長政這些人和他們的家族在江戶時代基本活得好好的,雖然根據關原之戰他們有內樣外樣大名之分;而傳說跟努爾哈赤還打了一架的加藤清正,實際上也是病死(也有說被本多正信找人毒死的),如果不死加藤這個人屠在日本還不一定會如何。

按道理,那些沒上戰場的比如德川家康、伊達政宗這些也應該都算做戰犯。所以按照《明朝那些事》的邏輯,單純報應在豐臣家和類似小西行長、福島正則這樣的家臣身上,甚至是知道財政預算知道朝鮮征伐不一定或者肯定打不了的比如石田三成、大谷吉繼這些奉行眾身上也有點不公平。

實際上問題在於,老暴發戶因為慾望太大、或者說太急於給自己身邊這些尾張泥腿子們解決土地資源分配壓力,忘了去耐心的設計一下自己身邊的行政格局,基本上還是像小田原征伐的時候,「你過來跟我一起打豆豆(北條:沒錯,我叫豆豆,味噌湯那個豆),咱們就哥們,你不過來,等我騰出手來就打你」的草莽的不成熟的政治邏輯,

以至於,他既沒想到自己那麼快就到了生命盡頭,也沒想到尾張泥腿子們和近江秀才們的分歧會那麼大——泥腿子們尤其以加藤清正為代表,覺得自己在前線流血流汗、唐明大兵們來之前咱們早把朝鮮打了個對穿,按理來說應該封賞;而成天看著戰報和後勤補給請求就腦殼疼的近江秀才們,尤其是捧著算盤拉肚子的石田三成認為,能活著撤回來沒把兜襠布輸光就不錯了,這還想要封賞純屬沒臉沒皮的弟弟行為。

於是這樣的情緒和主張分裂之下,關原之戰釀成。

我個人覺得報應不是一種宿命。其實報應應該是指,當一個人去做一件大事的時候,並沒有進行足夠的trade-off推演,沒有進行負面情況和結果的預期,以至於在惡劣情況來臨的時候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去解決問題,而且還沒有勇氣去放棄面子、放棄這件事情,只能讓事情越進行越糟糕,最後導致的所惡果。


這個問題的前提有錯誤。

先說「篡位」。

後人總記住秀吉篡位,但一點也不念著秀吉的好。當時信長意外身亡,繼承人也同時殞命,織田家一片混亂,各種勢力全慌了,該裝孫子的裝孫子,該自謀出路的自謀出路,沒人想著為主報仇。這時候,是秀吉首倡義兵,領著一羣沒主見的大小將領為信長報了仇。就這一點上說,信長以國士待之,秀吉以國士報之,君臣之恩,在這時就已經兩清了。秀吉不管以後做什麼,他都不再虧欠織田家。

就法理上說,秀吉效忠的是家督,具體點說就是信長和他指定的繼承人 。對其他的織田宗室(比如織田狗洞齋),秀吉是沒有任何盡忠義務的。在信長活著時,信孝和信雄就已經被開缺回籍了。他倆一個姓神戶,一個姓北畠,和織田家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既然同是沒有名分的人,信孝信雄和秀吉柴田又有什麼區別呢?大家都是權力真空下的競爭者,誰吊大誰就上位唄。

另外,日本戰國時代的制度是封國制,秀吉等人都是封疆萬裏的一國之主。他們的地位是天皇賦予的,而不是織田家賦予的。他們的兵也是自己的,只聽命於各自的主家,而不是織田氏。這也是為什麼本能寺時信長無法以亮明身份的方式來免禍。因為明智帶的士兵都是他自己的兵,信長根本就調不動。

所以,秀吉的天下不存在「篡奪」一說。信長失鹿,天下共逐之。有能者自立,無能者隨波逐流 。

僅此而已。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豐臣家二世而亡?

是秀吉自己作死。

秀吉本來是有繼承人的,就是那個在豐臣一朝被黑到冥王星的豐臣秀次。1593年秀吉親子秀賴出生,秀次被秀吉逼令自殺,以確保秀賴能順利即位。這樣一折騰,豐臣家的家督從一個能力一般但年齡合適的成年人變成了一個剛出生的小屁孩....接下來的劇情還用說嗎?

秀吉一定沒看過三國志,不知道孫策的故事。


篡奪織田信長事業的不止豐臣秀吉,還有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德川家康。

明智光秀殺了信長不說了,柴田,丹羽這些人全都是想從信長家裡分一杯羹,所以誰又比誰高尚?

只不過豐臣秀吉是爭奪的勝出者,其他人是失敗者而已。

而且不談織田家內部的人,德川家康可是在信長死後,直接接管了信長的舊武田領,為什麼德川家康也篡奪了信長的事業,德川家康家族卻傳了200多年,沒有遭到報應呢?

所以世上的事,用這些玄學說不通的,家康還比秀吉高尚了?他欺負秀吉死後,孤兒寡母的時候狠著呢,也沒見他遭報應。

另外可能一般人對豐臣秀吉時期信長家族人的狀況不瞭解,簡單科普一下:

信長的正統繼承人是織田信忠,但是在本能寺之變跟信長一樣死了。信長死在本能寺,信忠死在二條城。

信孝和柴田勝家聯合,所以柴田戰敗,信孝的政治生命也就結束了,後來自殺。

信雄和德川家康聯合,後來德川歸順秀吉後,秀吉要求信雄轉封,但是信雄不同意(要知道同時期的比信雄強大得多的德川家康都接受豐臣秀吉的轉封了),秀吉非常生氣,一怒之下解除他的領地,但是後來又赦免了他,還給了他兒子5萬石的封地,重新當了領主。

豐臣秀吉真正扶持的信長家繼承人是三法師,後來叫織田秀信。其實豐臣秀吉和這位繼承人的關係很好,秀吉封給織田秀信的領地就是信長早年布武天下的首都岐阜(13萬石),這裡也是易守難攻的要塞,實際上也看得出來秀吉對秀信還是很信任的。並且在秀吉死後,織田秀信是鐵杆的捍衛豐臣政權的西軍,在與福島正則的戰鬥中戰敗。

所以其實無論是對曾經的政治敵人的信雄,還是潛在的對豐臣家有威脅的織田秀信,豐臣秀吉都盡量的網開一面,沒有殺死信雄,還給了後代封地。而三法師領地也不錯,是真正的願意效忠豐臣氏,甚至在秀吉死後,還加入了西軍,守護小主人秀賴和東軍對抗,豐臣和織田兩家的關係在秀吉時期還是相處的比較好的。因為豐臣秀吉不是用貶低或者滅亡織田家的方式來搶奪權力,而是通過做朝廷的工作,獲得了天皇賜下的關白之位來高過織田家,這樣的方式也更柔和,也容易讓織田家的後代們接受。對比起德川家對待豐臣家的方式,秀吉對待織田家是相當的感情深厚了。

不然為什麼後來一直稱信長秀吉的時代合併為安土桃山呢,秀吉更像是一個接過信長的接力棒,完成了信長未竟事業的接班人,而不是一個簒奪者。


蟹妖。

從織田信孝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是成立的。猴子的確迫害死了織田信孝,沒收了信雄的領地,也只給了三法師一個中等大名的的職位。

但是細理一下,是信長信忠暴斃,信雄信孝能力不足還相互敵對,實際上織田家已經分為幾派要打起來了。猴子不奪,也會被別人奪去。織田本家在豐臣家的體系下,也能活下去。

而烏龜奪猴子的家業,正當性就大打折扣了。猴子死之前,各大老中老和奉行都簽訂互換了誓書表示要忠誠於秀賴,烏龜本人也同意了。大老奉行的和議制度是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猴子給秀賴留的遺產也很多,也有不少嫡派勢力。石田三成被武斷派攻擊,也同意蟄居了。大老奉行制度還沒有大問題。可是烏龜開始搞前田家和上杉家時,合議制度就完了。烏龜藉機讓豐臣家內部大火併,自己坐收漁利,欺騙武斷派為自己效力之後再除掉,欺負秀賴孤兒寡母。織田秀信大概率也是被烏龜的人迫害死。

總結就是,猴子作為信長的部下是沒有反心的,但是信長信忠暴斃之後猴子才上位,猴子也幫信長報了仇,讓信長的孫子也活得不錯。猴子家完蛋的原因是猴子自己作死加上烏龜的巧取豪奪。並非什麼報應。


猴子對織田家其實還算可以的,信孝這廝也是有點自作孽。

猴子最大的問題是對豐臣家太狠。秀長這麼好的一門,非給斷絕家門。這就罷了,秀次培養了這麼多年,手下人才濟濟。秀次本身能力也不錯,幾大戰也就輸了小牧那麼一次其餘都贏了,結果滿門殺掉,整個秀次家臣團殺一半流放一半,自毀豐田家的棟樑柱石。完了還給秀次潑一大堆髒水,明明殺生關白就是在寺廟土地殺了幾頭鹿幾個和尚在那嚼嚼長舌根,猴子給潑髒水成剖孕婦火槍隨便打人太刀隨便砍人,他這麼潑秀次髒水沒想到秀次也是豐臣家的潑來潑去自己家的家門也髒的不行嗎?

猴子這政治能力真的,沒啥好說的。他就是近代倒幕加現代草根階層給一步步給吹起來的。為了秀賴這個疑似綠帽長大能上位,簡直都瘋了,把自家一門往死裏搞。沒一門眾這家門怎麼立得住?他就是典型沒受過大名家的基礎教育在那瞎搞一通。這政治能力放在三國時代你覺得大概是誰的水平?劉表張綉臧霸公孫淵都比他強,大概就是孟獲的水平吧。日本人嘛,你懂的,逮住誰都是一陣猛吹。

報應嘛,織田家不至於,主要還是秀次的報應,當著天下諸侯這麼搞關白,烏龜在旁邊嘟囔,真是活久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