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中,哲學家真的是權威?


蹩腳的哲學家既不能研究哲學,又不想深入學習,只能爭奪哲學的最終解釋權。

物理學沒人去讀牛頓愛因斯坦的原著。因為微積分就是微積分,相對論就是相對論,後人撰寫的微積分教材永遠比前人的更易學。

實際上你看頂級哲學家的著作,不會動不動就「點名」其他哲學家。你要表達一個思想,直接表達就是了。反而是哲子哲孫,除了一對哲學家的名字,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首先,我想說恰恰哲學家不是權威,我們才需要研究哲學家。個人認為,哲學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恰恰在於哲學沒有明確,統一的權威,原理,一切哲學討論最終落腳點還是主觀判斷,儘管現代一些流派採用相當技術性的論證方法,但最終落腳點還是為了印證主觀判斷。哲學中是不存在這樣的公理,人們都普遍承認而不去再去追問這個公理本身的合理性,即哲學可以看成一門不斷追問的學科。

既然哲學沒有主流的觀點,那我們就需要了解不同哲學家的觀點,如果你同意,可以用於佐證自己的觀點,不同意則需要反駁,說到底,研究哲學並不真正需要研究哲學家,但你若不去閱讀前人的著作,提出的觀點往往會很膚淺(不排除天才,但概率極低)。這兒舉個小例子,比如蒯因提出二階邏輯是偽裝的集合論,不是真正的邏輯,如果你不同意這個觀點,你就需要在閱讀他著作的基礎上提出批判,如果同意,你可以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觀點。

相反,作為物理學為代表的其他學科,是有主流的觀點和認知。而且廣義的科學最終落腳於客觀性 ,理論一提出就剝離了主觀性,然有人們前赴後繼的完善和豐富理論,舊的理論錯誤的被剔除或修正,沒有發現錯誤的部分被融合在更先進的理論之中。故你不需要具體去了解每一個物理學家的具體精力和所思所想,只要學習最終沉澱的理論即可。當然如果你想從前輩的故事中找到學習的動力,多了解一些是大有裨益的。

這兒舉個小例子,比如蒯因提出二階邏輯是偽裝的集合論,不是真正的邏輯,如果你不同意這個觀點,你就需要在閱讀他著作的基礎上提出批判,如果同意,你可以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觀點。無論是批判或贊同,你都需要了解蒯因的思想源流,都需要了解他是在何種語境下提出這樣的觀點以及他提出這樣的觀點最終是為了論證什麼。而數學研究和哲學研究不同之處在於,只要無歧義形式化定義了二階邏輯這樣一個對象,我們就可以去研究它的性質,而至於它叫什麼,是不是真正的邏輯並不在書中交代,故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誰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現在學科發展的邊界往往是交織的,很難真正的分離,但每個學科都有一個中心的落腳點(比如數學,哲學,計算機科學都對邏輯有研究,但最終落腳點都不一樣),基於每個學科落腳點的不同,才會形成不同風格的研究方法。


額……因為你說錯了……就這麼簡單,哲學上不研究哲學家……

研讀哲學家這個倒是有的,但目的是借用,或者是戲仿,以及避免前輩犯下的錯誤……

因此哲學家在哲學中並非權威……


因為所有的哲學都在於哲學史。


哲學研究哲學家?馬克思的《資本論》研究了哪位哲學家?

你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覺,是因為你停留在最初級的哲學普及階段,就像小時候科普會了解到許多科學家的故事一樣。這不是研究哲學,這叫哲普。

真正的哲學研究估計你還沒有觸碰到。特別是引入數理邏輯後的哲學,這類研究文獻建議走國家級期刊雜誌上去看,或者知網等學術網站。


不對勁,微博中國物理學屆主要是研究西方物理學家,很少研究物理學


不是很清楚其他流派,分析哲學是研究問題的。研究著名哲學家一般是為了看看他關於某個問題說得對不對。

不排除有些人跪著研究先賢,研究人而非研究問題。


哲學沒有具體的東西,一方面研究哲學他找不到研究對象,另一方面,有對象,但他對這個對象無能為力,所以嘛,找個能扯上關係的東西研究研究。


畢竟哲學是思想性的東西,很多時候讀作品的時候也要去探尋作者的生平,搞清楚他思想上的一個流變,有助於更好的去解決問題。物理也有很多人在看物理學家的生平啊,不過科學的東西可能更關注實踐、過程和結論。但是說到底真正的科學家們最終都有可能要回到哲學的懷抱。比如牛頓、愛因斯坦等等。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未必沒有表現出他對宇宙對生命的看法,而他晚年的神學導向也不是說突然就所謂迷信了。而是一直以來對世界本質的追求罷了。


畢竟哲學的內核是批判,審視,這種行為對自己也不例外,物理要求的是發現,而把解釋權交給了哲學。(淺陋看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