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窯的事情,我就不敢吹牛逼,但燒菜行。館子里吃到一道新菜,我琢磨一下,回家就能做出來,那又怎麼樣?牛逼的是發明這菜的廚師。

所以真正偉大的是發明者,後來的仿造者都是拾人牙慧——朝鮮那種弱智國家都會做原子彈了,能和曼哈頓計劃比嗎?

歐洲人做瓷器,從最早的荷蘭代夫特,到德國梅森成功,大概用了二百年。廣告:這裡有許多驚世駭俗的傳奇故事,都在拙著《陶瓷簡史》中。其實對那時的歐洲人來說,燒製成形紋飾彩繪等都不是問題,難度在泥土的配方。現在還能看到鍥恩豪斯的筆記,他是用幾種不同的土,用不同的溫度燒,反覆試驗了上千次才成功。

後來殷宏緒偷來中國的高嶺土,歐洲人才意識到:鍥恩豪斯用了和景德鎮不同的泥土配方,燒成了相同的白瓷。所以可以說歐洲人獨立發明了另一種瓷器,但要是沒有中國貨,他們根本想不到做瓷器。

英國人也是大大地功勞,他們發明了骨瓷,另一種配方。還有韋奇伍德,搞了陶瓷工業化,從他開始,瓷器才從奢侈品成為日用品。


中國用改革開放30年走過西方工業革命100年;

湯若望、徐光啟,用一年,翻譯《幾何原本》走過發源於古希臘的千年數學;

日本學了中國,用500年走過中國上千年從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的過度。

請不要隨便說「走過」。


有些東西只有達到一定的時間才能沉澱下來!


需求?懂行的工匠?技術創新?優質原材料?好的藝術大師設計。咱們現在大概比國外欠缺在需求不明確,技術實力弱以及設計水平低這三個方面。


目前的中國和歐洲其實都沒走過這2000年,很多曾經的做得好的東西,現在也沒再做出來。任何時期的大眾陶瓷都很低級,包括現代的,包括那些所謂幾百年的大品牌。


因為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有基礎的關鍵技術中國人已經用上千年總結了。別人只需要照搬來用,頂多再改改。


不能只看結果,歷史是不可逆的,也無法比較。


300年有些誇張了,仔細了解你會發現他們只學到了皮毛,然而中國風他們就學不來了。我看到的歐洲瓷器和中國的完全不一樣,有些技藝他們也沒掌握,而且不止用了300年!

我在景德鎮多少了解一點瓷器

就這種的,他們搞得出來?

還有國畫立體感的,搞的出來?

這種的呢,搞的出來?

其實歐洲人還是對中國瓷器有情結的,不然也不會年年景德鎮開陶瓷博覽會的時候過來偷學了(我言重了,但是有很多外國人參加)


中國2000年研發的高水平瓷製品,通過國際貿易賣到歐洲,歐洲人從模仿,到改良,到創新,做到了青出於藍,現在與東方各擅勝場。

換句話說,你覺得怎麼評價華為之於中國,就可以這麼評價瓷器產業之於歐洲。


諸如骨瓷什麼的是不錯,但這也是站在中國瓷器發展的肩膀上的,而且恰逢人家在化學等科學方面有了很高的水平,所以,沒啥好說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