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我都有點同情 @芝麻醬 了。。。苦口婆心說這麼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進去了。。。

其實芝麻醬已經回答的挺充分了,我就補充一點吧。

冷凍保存本身是延長食品,尤其是未經過加工滅菌的生鮮食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很多所謂的冷凍導致營養流失、食品變質變味,其實都不是冷凍的鍋。。。而是解凍過程的問題。。。

有些人拿出了冷凍的肉類,就往案板上一放,放個把小時來解凍。。。然後肉變色了變味了口感不對了,就都把鍋甩到冷凍身上。。。冷凍要是能哭它哭給你看好吧。。。

還有所謂營養流失。有人為了讓冷凍食材快速解凍,直接就開著自來水嘩嘩沖。。。流失流失,你猜為什麼我們要用「流」失這個詞呢。。。

口感的變化也是。我曾經請教過開壽司店的朋友,冷凍的三文魚金槍魚化凍了之後口感不好肉質鬆散怎麼破。他說他都是把冷凍魚肉切成合適的大小,用廚房用紙層層包好,最外面再包一層保鮮膜,然後放到零度慢慢解凍,只見還要檢查一下要不要換紙。這是不是最優解我不知道,反正他覺得挺好用,他的店生意也很好沒出過問題。。。

所以你看,冷凍解凍其實都是有講究的,不是說冷凍就是扔冰櫃裏,解凍就是直接放冷藏或者泡水裡。。。與其直接責怪冷凍,不如先看看自己的其他操作過程是不是不太適宜。。。

當然了,你要是啥都買最新鮮的,只要你有那個條件,大可以不用冷凍,沒毛病。但要是沒那個生活條件,也不必為了迴避冷凍而大費周章。


冷凍饅頭,如果用來砸人的話有害

如果用來喫,無害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冷凍存在誤解呢,很多人覺得食品一旦經過了冷凍,營養價值和安全性就完全不行了,一說起冷凍食品就覺得像洪水猛獸一樣。但你要是讓這些人說出一個冷凍食品的具體壞處來——到底是哪裡變得不安全了?什麼營養元素流失了?——這些人往往說不上什麼理由來,就是覺得冷凍不行,冷凍不好,能不要冷凍就不要冷凍。

我很無奈,我在知乎寫了無數次關於冷凍的科普,但還是覺得,對冷凍心存芥蒂的人佔大多數。

那麼今天再復讀一次——

冷凍只是一種保存食品的手段,冷凍得當不會導致嚴重的營養流失和食品安全問題。相反,可以非常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延長食品保質期。

尤其是工業化的速凍食品非常安全,可以說比常溫食品安全得多。

比如說肉類,很多人都覺得,冷凍不如冷藏新鮮,很多人對冷凍肉類抱有偏見,總覺得冷凍肉不如冷鮮肉。

其實冷凍肉的安全性大於冷鮮肉,更大於沒有冷鏈保存的「新鮮肉」。

現在的屠宰產業已經很發達了,養殖—屠宰—分割—冷凍—冷鏈—銷售一條龍產業,冷凍肉從屠宰場到餐桌,全程不會離開冷鏈。

前面我已經說過冷凍對食品安全的作用在哪些方面,所以,冷凍、冷藏、常溫這三者裏,冷凍的安全級別最高。

冷凍,把溫度控制在-18℃以下就可以了,簡單粗暴,即使偶爾有溫度波動,只要不脫離冷凍,問題也不大。

而冷藏,由於是非冷凍狀態,本身就不能完全阻止微生物增殖,加上經常要與環境空氣直接接觸,溫度波動更多,更難調控,更容易出問題而滋生細菌。

至於傳統菜市場上一些連冷藏都沒有的常溫肉攤,那更是安全隱患最大的。

還有,有些人總覺得冷凍肉的口味不好,其實那主要是因為,以雞為例,冷凍雞的品種多是速生的白羽雞,而你在市場買的活雞、鮮雞,是蘆花雞烏雞跑山雞等所謂土雞品種,生長週期又很長,品種和養殖方式造成它們的口味本身就不一樣,而不是因為冷凍了纔不一樣。

在營養價值方面,冷凍不僅不會導致營養流失,還能阻止營養流失。

根據前面我說的冷凍保鮮原理,冷凍阻止了食品成分的改變,阻止了水分流失,因此,冷凍才能更好的保存食品營養。

對肉類來說,我們主要獲取的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物質都不會因冷凍而流失。

對蔬果類來說,我們主要獲取的是糖類、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其他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絕大多數這些物質,也不會因冷凍而流失。

食品中營養物質要流失,那是因為它們本來就要流失,而不是因冷凍而流失。

除了反覆解凍會導致細胞結構破壞從而加速變質外,只要你不反覆解凍,冷凍都是更好的保護食品的方式。

以甜玉米為例,已知甜玉米一摘下來就開始糖分流失,而冷凍會阻止它的糖分流失,但是冷凍後不能說完完全全一點就不流失了,還會面臨溫度波動帶來的變化,升華作用帶來的水分減少。

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剛摘下來的甜玉米>冷凍1個月的甜玉米>室溫保存3天的甜玉米

而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買不到「剛摘下來的甜玉米」,有時候,冷凍食品相比保存不佳的所謂「新鮮食品」來說,會是你更好的選擇。


我不知道我說明白了沒有,我自己都感覺字太多了有點繞。。。

再舉個例子,一塊肉放室溫案板上,一天就壞了,但是沒有人會說是案板導致了肉的變質,因為大家都知道肉不管放在哪兒都會變質。可是同一塊肉你放冷凍,一般保存得當的話放2年都可以不壞,可是也許你溫度不那麼穩定,冰箱一開一關的,你還沒把肉密封包好,然後這塊肉一個月就壞了,口感不好了,你拿出來說——嗨呀就說了冷凍食品喫不得!

所以我覺得有些人對冰箱存在誤解的原因,是對冰箱存在錯誤期待,完全不瞭解食品變質的原因。

食品要變質最重要的因素是微生物,還有氧化什麼的,你放在任何條件下,遲早都會變質,冰箱冷凍能延緩它變質,但冰箱也不是保險箱。如果這塊肉壞了,那是因為它本來就要壞,而不是冰箱才讓他壞了。

這次黑龍江酸湯子事件中,許多媒體都犯了這個錯誤,把矛頭都對準了冷凍,讓我覺得很不好。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們應該大力推廣冰箱的正確使用,鼓勵大家及時正確的把食物放進冰箱才對。


冷凍饅頭解凍到能切開的程度,然後趕緊下鍋炸,油溫稍微高一點。炸出來特別好喫,比不冷凍就炸的好喫多了。外酥裏嫩。

最大的害處就是喫多了特別容易胖!


目前存活正常。

如果冷凍室溫度穩定,蒸了之後和新的差不多。

不過如果冷凍室穩定不穩定,反覆凍化之後饅頭內的水分析出,饅頭皮會開裂,對外觀有影響。


其實這個問題核心是要看生產過程是否衛生。如果生產過程不衛生,後續儲存不當,是會出問題的。

冷凍食品反而因為看似可控的過程,給人帶來不可控的危害,因為你以為衛生乾淨,而實際上已經被嚴重污染過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