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堂而皇之的講些大道理,臺下一波年輕人不知所以的點頭,有的還因此感動流淚。而你,作為一個過來人,在生命的幾十年裏不知道見過了多少次這種事,又有多少次你無力反駁。終於有一天,有人上去給這個講演者一記響亮的耳光。爽啊。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心知真實的世界,卻要描繪出一幅虛晃的美麗世界,用來討人歡心,用來生存。無耐啊。


這場奇葩說的導師立場的站位很有趣

蔡康永和李誕都站在了不支持AI的反方,而羅振宇和薛兆豐則都站在了支持AI的正方。

羅振宇和薛兆豐很容易理解,他們代表的立場一直是是理性和邏輯思維,所以以積極的態度擁抱技術進步,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人類的道德水平,必然是他們的天然持方。

李誕站的立場則是對現代社會的解構,就如同之前那場關於「鹹魚」的討論,李誕代表的並不是真正的對現代社會反抗的立場,而更像是對現代社會人們的一種安慰劑,人們在深刻的被現代社會所異化,過得太辛苦,他們需要一些對岸的聲音告訴他們,「你們可以成為鹹魚」、「你們可以不用每日費力研究新的科技與潮流」、「你們可以不用去每天面臨著新的不確定性」。

蔡康永代表的則是對人類每個個體悲憫和同情的立場。羅/薛的觀點問題在於,他們過於把人類看做了一個整體來思考,道德水平會隨著技術進步而發展確實不假,但問題在於這其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同步前進,總有人或甚至是總有那麼一代人不得不面臨著自身道德觀和科技存在著撕裂的現實,而蔡康永更願意投入關注的就是這些面臨著困境的個體。

所以蔡康永說薛兆豐缺乏常識,其實講的就是薛過於著眼於技術帶來的好的那一面,而過於輕描淡寫了技術可能引起的當前這代人面臨的巨大的道德撕裂的問題。


我看到的問題是:「最新一期奇葩說,蔡康永對薛兆豐無知的評價你怎麼看?」

這個題目真的……短短几個字,斷章取義和偷梁換柱全佔了……

首先,蔡康永說的是:「我發現他連常識都沒有。」

「沒有常識」和「無知」是有區別的,很多天才學者都有缺乏常識的軼事,但那不代表他們無知。

其次,這句話是有具體語境的。

是薛教授先舉了個例子:情侶分手後就留下一個帶著前任記憶的AI,然後還讓前任AI們拉個羣相互聊天,認為這是不會傷害任何人的帕累託改進……講真我當時聽完這段話就跟康永哥一個反應……

分手了,你前任去搞一個跟你相貌一模一樣的模擬娃娃,哪怕ta不拿給別人看,你樂意嗎?把你的一部分思想、語氣、習慣拷貝出一個人格,隨便使用和處置,這叫不會傷害任何人?

另外,蔡康永的確是一個對新技術和科技發展懷有更多質疑的悲觀主義者,但質疑新技術跟反智是兩碼事……堅定認為蔡康永反智的,麻煩再去看一下第五季知識共享那期好不好……

站在個人立場上,我對於奇葩星球的新技術整體上比康永哥經常流露出的態度要積極不少。但站在整體角度上,我認為我們的社會不僅應該有接受新技術的勇氣,也當然應該保持一份反思和警惕。

對於新事物的抵觸造成過悲劇,耽誤過人類的發展這不假,但無條件的擁護和無止境的推廣也帶來過浩劫。

我很贊同席瑞的那句「科技來源於人性」,但這不意味著在結果上科技一定保護了人性。加特林機關槍的發明者是一名醫生,動機是解決士兵傷亡,結果呢?

就拿這一期的「塑料」來說,如果我們把現在所有的塑料製品都替換為紙張,那會犧牲大量的森林、造成更大的環境破壞這不假。但這個問題不是這麼比的……

塑料被發明並大量投入使用之初,人類的確低估了塑料垃圾對環境的破壞力。如果當時再審慎一點,把投入使用的門檻提得高一點,我們可不可能更早一點開始可降解塑料的研發?最後的結果會不會更好一點?

發展的問題只能用發展解決,已經跨出去的步子撤不回來,這我同意。但是嘮叨一句當時跨出去的那步本可以更周全一點,提醒一下跨出下一步之前再多思考一下,這都不行啦?


薛教授:好的,瞧,這個我能解釋。


作為一個受過本科經濟學訓練,也算讀了些許經濟、金融名作的我來說,實在是對薛教授薛老師喜歡不起來!

薛教授在經濟學常識的通俗化教育方面確實討他的受眾喜歡,同時能成為一個不普通大學的教授(弱弱的問一句,他真的是北大的網紅經濟學教授??!)也有他對應的道理。

但是不知為何,他總給我這樣一種感覺:就是你讀書時候,你身邊有那麼一個同學,他呢出身不錯,家境殷實,踏踏實實努力,成績很好,順利考上了好學校。他呢,無比堅信教科書上的那一套邏輯,運用的很純熟同時也能做到完美的自洽!他是那麼的迷信這一套邏輯,並且奇怪周圍人怎麼能不明白這麼簡單的道理呢?!

好像經濟學對於他來說就是類似於物理和數學的學科,理性且有精確的答案!人是「理性經濟人」,人是可以被精確預知的,所以人和社會整體而言是可以進行統一而粗暴的剖析的。

我沒在他的言論和觀點中看到他作為一個學者理應的對經濟學過去的懷疑,對現在的梳理,對未來的拓展,對人類社會貫穿始終的一種親切的問候和關懷,他做的是不斷的利用他那空中樓閣一樣的知識不斷去解釋、自洽、合理化個體和事件身上矛盾的突發的因素,「好的,瞧,這個我能解釋!」

我從來不反對「理性經濟人」的假設,但是我也對「行為動機經濟學」抱有極大的尊重和期待,我不認為經濟學是一門類似於數學、物理的學科,它更應該是一門藝術,它沒有固定的、精確的答案,它的發展會受到經濟學家個人以及無數普通人的偏好、才情、情緒的影響,既然是藝術那一定也應該飽含事關「人文關懷」的情感在裡邊。

我們普通人日常做的決定會受到我們理性思維的影響,但是也常常會做出不符合理性的舉動,比如理性要求我今天早上去完成經濟學的學習,但是呢特麼的我昨晚打遊戲沒睡好,特麼的今天早上那個食堂阿姨手抖了,我早餐沒喫好…我路上遇見一個我不喜歡的人……

這一切未知的隨機發生事情以及帶來的情緒變化都可能讓我偏離我原來的「理性假設」,我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且隨機的散漫的人,我也是一個區別於Ai的人。也可能我沒完成學習,卻因為煩躁而開始了一段邂逅……誰說的定呢?

我始終認為人作為一種有靈性的動物,他的矛盾性、自我適應性、主觀能動性是任何其他動物和機器人所無法完全理解的,他們對於愛情、宗教倫理、藝術文化、社會發展的理解是他們自己都沒法說清楚的,還有那些基本的、詭異的、擰巴的關於歷史記憶和個人記憶的感情以及所帶來的一切反饋,一個AI又怎能夠理解?

如果人都沒法很好理解、梳理、識別自己,Ai能麼???薛教授是一個好人,但是我總是沒法不想起「何不食肉糜」這句話,我總覺得他不入世且缺乏對經濟學的美的真正理解和嚮往、缺乏基本的人文的關懷。

所以,蔡康永老師說薛教授「沒有常識」……這樣的話著實不好聽,但他捫心自問沒法不去把它說出來。而薛老師呢,他在自圓其說和解釋一切的道路上不亦樂乎且一去不復返了……

而對於,老羅,記得有網友這麼評價過許知遠對他的採訪「一個無可救藥的充滿人文關懷的理想主義知識分子對一個無可救藥的充滿現代商業智慧精緻利己主義商人的採訪。」

老羅,就是網友說的那個商人!我覺得有那麼點意思……


(一邊走路一邊碼的,不是很完整,對薛教授、老羅沒有惡意)


蔡康永喜歡鼓吹那些高大上的文學層面上的東西,覺得我們人類已經很墮落了得依靠博物館的藝術品來告知我們曾經有過文明,覺得那些崇尚科技的人類追求是錯誤的塑料的發明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要用傳統的紙箱子紙袋子木簍子木箱子……

我覺得蔡康永是個十足十的反智主義者,他根本就不在乎理性之光和科技力量,因為在他的世界裡,文學的知識足夠他謀生,社會的關係足夠他謀事,情商的高尚足夠他謀友,在這個節目裏他天然有優勢,別以為康永哥人畜無害很暖的樣子,他的底色是孤僻傲慢的。


懟得好。

同意蔡康永說薛兆豐那句話沒有常識。


這期薛教授確實有時表現很一般,確實太天真,上期覺得可愛,這期真的感覺天真,我很希望有一天他能說出,凡是不能只考慮經濟學,畢竟人是感性的動物這樣的話,很可惜沒有。我估計下期應該不會再看到他了吧!


看了這麼多回答,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蔡康永和薛兆豐拌嘴,

最想插話的其實是羅振宇。

老羅在後臺對兩個人說:

我的得到APP上有一個叫萬維鋼的,

他有一本書叫《萬萬沒想到,用理工思維理解世界》,

第一章就講了反常識思維是個什麼東西。

裡面說,人們有時候把自己的價值判斷稱為「常識」,因為這些判斷本來就是從人的原始思維而來的,然而現代社會產生了另一種思維,卻是「反常識」的。

現代社會與古代社會最大的不同,是現在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

人們分身乏術,所以面對複雜的局面,最基本的一個結果就是好東西雖然多,你卻不能都要。

因此我們需要取捨思維,英文叫作Tradeoff,正是這個Tradeoff要求我們知道每一個事物的利弊。

世界上並沒有多少事情是「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的所謂「帕累託改進」,絕大多數情況下興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都不是無限大的。

因此你們兩個人都對,薛教授本身就沒有在講一個常識,他在講一個理性的帕累託改進模型,AI女友們一起聊天,確實不會給現女友們造成任何損害,這恰恰是一種非常現代而且可以引領未來的觀點。

蔡老師呢,作為一個文人,我們講低端文人講究道德,高端文人研究美感。人類原始的本能使人能熱愛大自然,喜歡讚美花、讚美藍天、讚美山水、讚美健康的動物和異性,這些讚美漸漸會演化成藝術。可是隻有剛剛接觸到藝術的人才會喜歡令人愉悅的東西,審美觀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就覺得快樂是一種膚淺的感覺,改為欣賞愁苦了。所以蔡老師會說記憶裏有多少女明星的祕密,那些祕密是不能夠被公之於眾的,因為那些黑色的祕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蔡老師那樣去消化去欣賞的。

所以呢,兩個人一個站在現代思維,一個站在古典思維,一個理工思維,一個文人思維,大家的哲學觀念不同,所以討論一個事情的邏輯起點不同,都對都對。

觀眾們就不要胡亂評判兩個人了,尤其是把無知和沒有常識劃等號。

真的是需要少看綜藝,多看書,多上課......

大家多來得到APP聽萬維鋼老師的精英日課啊。

我羅某人,繼續販賣焦慮,偶不,知識服務去了!


雖然我也很喜歡康永哥,但為什麼我覺得他當時沒理解教授的意思?他說:「都拉到羣聊裏了,還不算泄漏隱私嗎?」,拜託,教授的意思是羣聊裏都是AI好嗎?怎麼就泄漏了


薛兆豐就是表現得很沒有常識呀 也不是第一次了……


薛教授那個角度,完全可以用《齊馬蘭》來回答,只有記憶保持在印象中朦朧的狀態的時候它纔是美好的,因為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美好的那部分。但是你搞個ai時時刻刻在跟前刷存在感,時時刻刻幫你事無巨細的情景再現,那它不朦朧了。就跟身在異鄉的人想家似的,真的回家了,陷入生活的瑣碎了,就又開始想遠方了。( ? _ ? )


什麼是常識?你的經歷,成長環境,人生際遇等等,帶給你對事情的認知是你認為的常識!這其中大部分的限定都是「你的」,而不是「他的」,所以常識只屬於你自己,不屬於別人!所以,不要動不動說別人沒有常識,他只是沒有你的常識,駕駛室還分左右呢,你能說哪個國家沒常識?豆腐腦還分淡的甜的鹹的,你能說誰沒常識?所以,說出沒常識這句話,本來就是感性大於理性了。薛兆豐在以前的節目裏就提到過,他現在仍然前女友相處融洽,所以他的常識就是可以相處融洽,還可以經常問好聊天,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常識去理解別人的人生!


讀完#薛兆豐#老師的《薛兆豐的經濟學課》讀後感:

成功者不能只看他怎樣說,關鍵要看他在怎樣做;若言行自相矛盾,則不排除他的學說極有可能是一部《失敗學》,而失敗學是反面的#成功學#,也可以有指導作用,所以也算成功學。我這裡並不單指某個人。


我寫這個和標題沒有關係,就是單純的覺得奇葩說再也不奇葩了,連肖肖都不奇葩了,它好像已經變成了一個展示語言魅力的辯論節目。現在奇葩說的每個人的氣質都往一個方向靠攏,想當時的奇葩說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可能他們辯論沒有現在好,可就是能一句話懟死人,雖然奇葩但好像還有點道理感覺,還是覺得那個時候有意思。


原話是,連沒有常識?不是無知,看來是我搞錯了。但說實話,康熙來了我也是個老觀眾了,可能是我自己情商低的原因,但蔡康永對情商我真的聽不進去,而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真的讓我停不下來。所以聽到蔡康永對他評價五常識時,我也表示不理解,感覺比較過分。


話是蔡康永提前準備好了的。感覺是在diss薛兆豐,其實是為了說出他想說的話並且讓大家印象深刻而已。

兩個人私底下心知肚明。

來自海峽對岸的他,隱晦的喚醒著大陸人民。

大陸人一直接受著好人高大全、好人必須一塵不染的教育,其實每個人都有缺點,明星、帝王將相都有不堪的一面。

沒有任何人經得起清算。

微博上的暴民,讓我時刻覺得文革會復闢。

是不是有羣人一直以光輝形象示人,這本身就是最大的BUG。

「」天真」一詞 用的好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