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好多牌子的米粉配料裏都有白砂糖,寶寶能喫嗎?(還沒喫過除了奶以外的任何東西)


寶寶愛喫糖,大家都知道。

很多媽媽會在家給小孩做甜品,我也介紹過不少適合小孩的小茶飲,甚至還有一些中藥,有些寶寶味覺比較靈敏,不太能喝原味,有的媽媽也會選擇加糖......但是,市面上的糖那麼多,究竟每一種有什麼區別?寶寶比較適合用哪一種糖?

今天就和大家說清楚。

白砂糖

白砂糖又叫白糖或石蜜

對於白砂糖的性味,說法不一。《子母祕錄》裡面說,白砂糖味甘性平,入肺經能潤肺生津,補中益氣。

而《食療本草》裏認為白砂糖是寒的。

總體來說,我們可以認為白砂糖是平性的,不然也不會作為日常的家常調味料長期使用。

但是要注意了,痰濕中滿的體質是不適合多喫的。也就是說,痰濕體質或者痰濕比較重的狀態下不適合給孩子喫,容易生濕也不能長期喫太久。

《本草綱目》說,久食則助熱,損齒,也就是喫多了容易助長濕熱,特別濕熱天氣也要少喫。

紅糖

紅糖又叫赤砂糖。

和白砂糖相比就是提煉粗細的分別而已。

《醫林纂要》認為紅糖味甘,性溫;入脾、胃、肝經,能補中緩肝,和血化瘀,調經,和胃降逆,所以我們常常用紅糖來調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對於寒性的疾病,還有比較好的驅寒作用,比如風寒感冒、比如宮寒,虛寒體質就適合喝了。

冰糖

《本草綱目》認為冰糖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能補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化痰,養陰止汗

所以在一些咳嗽的病理,用冰糖會相對多一些。比如冰糖檸檬,冰糖雪梨等等。

相對來說,冰糖雖然性平,但也會偏一點寒。所以對於虛熱、對於風熱咳嗽的食療,都是用冰糖比較多。

麥芽糖

麥芽糖又叫飴糖,是一味中藥。

《本草經集註》認為麥芽糖味甘,微溫;入脾肺二經,主補虛乏。其中這個葯的補脾作用是很好的。專門溫中補虛的小建中湯,最主要的葯就是這個飴糖,大劑量使用飴糖,達到溫補中焦的作用,可見麥芽糖的補中作用確實是比較好的。

所以我經常建議家長們在補脾的葯裏,調味就可以加麥芽糖,取其緩慢溫補中焦的作用。

黃糖

黃糖又叫片糖。

這個東西在廣東的超市很多,但貌似出了廣東就用得不多了,找不到的家長也不用著急,可以用前面介紹過的這些糖代替就可以了,因為這個糖也是中性的,中性稍微偏溫一點。所以給孩子在日常的茶飲或食療中添加也是合適的。

這些糖如果是為了孩子喫藥而添加其實問題不大,補藥的話我會比較建議用麥芽糖或紅糖或黃糖;熱病我會建議用冰糖;普通的食療或者茶飲,我覺得用哪種都差不多,手上有哪種就用哪種吧!只要不喫多,問題也不大。


最好不要有

因為米粉本身就是以澱粉為主,澱粉分解後主要是葡萄糖,這些葡萄糖已經能夠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熱量,所以白砂糖、冰糖這些添加糖僅僅起到的只是增加米粉甜味的作用,無其他的價值,變相地降低了米粉的營養密度。

寶寶喫太多的白砂糖、冰糖可能有以下這些不利影響:

1、米粉是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過多的添加糖引起寶寶嗜甜,降低對其他輔食的食慾;

2、白砂糖、冰糖也是高熱量糖類(碳水化合物),寶寶消耗不了就會變成脂肪,造成肥胖;

3、白砂糖、冰糖是口腔細菌最喜歡的食物,喫太多這類糖容易增加齲齒的患病機會;

4、糖類代謝需要胰島素幫忙,寶寶喫太多添加糖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不能,雖然寶寶四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但是最好在寶寶一歲以後再給寶寶喫糖。糖在母乳裏或天然的食物內,也含有一些,這些就足夠小寶寶所需了。

1、寶寶太早喫糖不好

在寶寶1歲前,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味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少喫。因為過度加工過的糖類,不含維他命、礦物質或蛋白質,會使寶寶的胃口受到影響,喫了糖,什麼也不想喫了,妨礙到喫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也屬於糖,經常使用於加工食物中,要避免給寶寶餵食標示中有此添加物的食物。

2、不同年齡的寶寶喫糖量不同

0~6個月:小於6個月的小寶寶只能代謝乳糖、蔗糖等簡單的糖,所以只能喫奶;媽媽只要哺餵寶寶母乳或配方奶粉就可以了,不必再添加糖。  

6~12個月:半歲以上的嬰兒開始分泌澱粉酶,初步具備消化多糖澱粉的能力,因而4~6個月時,父母要及時為寶寶添加輔食。父母要盡量為寶寶自製輔食,盡量少讓寶寶喫成品食物。在購買成品輔食時,應盡量選擇低糖或無糖食品。  

1~3歲:這一年齡段的寶貝胃腸消化功能進一步加強,能喫的飲食種類已接近成人,只要讓寶寶均衡攝入穀物類、蔬菜和水果、畜禽肉類和魚蝦、蛋類、奶豆類及其製品,就能保證寶寶對糖、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其他營養素的需求。1-3歲的寶寶,每天攝入人為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在10克左右為最佳,不要超過20~30克。像糖果、甜點、冰淇淋、甜飲料等高糖食品,可以用作對寶寶口味的調劑而偶爾食用,但不能天天喫。


適當的還是可以接受的,個人推薦國版嘉寶


是英文sugar還是直接寫著白砂糖?按道理不會加白砂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