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學說在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中死得很安詳。

所謂光在暗物質中傳播,就和以太學說沒有區別,只是將以太看作一種暗物質罷了。因為以太就是光介質,光介質就是以太。

什麼是以太?什麼是暗物質?以太是為了成為光的介質而被引入的概念,而暗物質是為瞭解釋引力現象而引入的概念。只要一種物質符合以太的定義,即是光介質,它就是以太。只要一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定義,即在宇宙中不被觀察到且有引力效應,它就是暗物質。如果同時有暗物質和以太的性質呢?那它就既是暗物質也是以太。你的問題,就是假定一種既是暗物質又是以太的物質。

而要否定以太假說,和它有沒有暗物質的性質沒有關係,我們僅憑它的定義就能否定了。

我們先說說相對速度的概念。現在一個球向你以速度v1飛來,你以v2奔跑。如果迎著球跑,你就會更快被球砸中,因為你們的相對速度為v1+v2。如果背著球跑,你就會花更長時間才被砸中,因為你們的相對速度是v1-v2。在這裡,球和你相對地球的速度一直是v1和v2,但你們的相對速度是會改變的。

而以太假說中會變的不是以太中的光速,也不是以太的速度,而是我們與光的相對速度。

現在你在地球上,隨著地球與以太有一個相對速度,為v,而光在以太中傳播,相對以太有光速c,那麼我們觀察到的光速應該是c+v,或者c-v,而不是像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觀察到的一樣永遠是c。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正好相對以太靜止呢?就算換一個位置,或者到移動的車子上做這個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的,光速永遠是c,不會變成c+v。

於是,以太假說正式完蛋,想詳細瞭解原理就去學狹義相對論吧。

光速為什麼恆定?那是因為時空是一體且能夠相互轉化的。你可以先把洛倫茲變換的公式和推導過程理解一下再說,然後你就會發現不同參考系中的洛倫茲不變數(dx)^2+(dy)^2+(dz)^2-(cdt)^2。d是微分的意思,dx、dt你可以粗略理解為x和t的變化量。

這個不變數是不是有點眼熟?在三維直角空間中也有類似的不變數,但不包含時間t。你把一個三維直角參考系旋轉一下,由x.y.z變為x`.y`.z`,則(dx)^2+(dy)^2+(dz)^2=(dx`)^2+(dy`)^2+(dz`)^2,通俗點說就是兩點在空間中的距離不變。洛倫茲變換也是一個旋轉,但是時間軸是ict,i是虛數,i^2=-1。洛倫茲不變數就是兩個點在時空中的距離,不會隨參考系的變化而變化。

光速物體的洛倫茲不變數為0,所以無論怎麼洛倫茲變換,它永遠是光速。

三維空間中,與一點距離為定值的點的集合是一個球面,距離為0則是一個點,為負就不存在了。

在四維時空中,與一點洛倫茲不變數為定值的點的集合為四維雙曲面,洛倫茲不變數為0的點的集合就是光錐。

光是在時空中沿著光錐傳播的。


暗物質理論是假說,光如果能夠通過暗物質反射或者傳播的話,我們應該能夠觀測到暗物質,實際在近百年的的觀測,沒有暗物質的任何確切信息,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暗物質,理論上光不會在暗物質中傳播。我個人認為暗物質不存在,我們的可見星系分佈在封閉的球體表面,球心有奇點,奇點對所有星系有等效引力,奇點通過彎曲的引力波對所有星系有引力作用,奇點就是「暗物質」。更多內容見知乎文章《芭蕉奇點大噴發》、《引力波與引力場》、《奇點就是「暗物質」?》。


大部分行程是在極低濃度暗能量中穿行,直到與物質發生碰撞轉換為熱量與動量。


想像力過於豐富...


謝邀。

會。


過去的觀點是光在以太中傳播。新近的觀點是:光在本底中傳播;本底由本底偶極子組成;真空電容率與電場強度之積等於本底極化強度;磁場強度等於本底磁化強度;引力實際上是本底對物體的壓力差。

暗物質是現代引力理論和宇宙學說請的一個幫手,有這個幫手的協助,它們才能自圓其說。可惜找不到暗物質。


當然不是。光是在電磁場裏傳播。

光與你手機的4G信號,Wifi信號是同一類東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