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吹過

清涼,柔和再吹過來的

我知道不是你了


前一秒的自己與他者皆已死去。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片河流。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易逝,即使存在同樣好的東西,但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特定的個體了。從古至今文人常有這樣的感傷。


五月是很美好的一個存在

陽光明媚而不燥熱恰好灑在轉角少年的嘴角柔和的微風吹過醒了些許的恍惚

那天的陽光,微風,人群,以及你與我的距離都那麼恰好,讓我至今不能忘懷,可是忘不掉的也只有那個夢一般迷幻的心動,之後的一切都與我再無關。

以上是這十八年中最心動的瞬間(也是僅有的),是少女心底的美好,恰恰好也是在五月,微風也是那樣柔和,可能與木心先生的感情有所差離。

最後謝謝題主的分享(^~^)

曾經美好、純真、朦朧、希望、夢想…

都已一去不復返 就算再一次重現 也不是最初的模樣。

淡淡的感傷 像是夏日裡的細風 看似什麼都未改變 實則吹過了就是吹過了


人為什麼喜歡四月,五月?不光是風,樹,還有暖陽。一切恰到好處,還不及細細品味,嗖地一下子就過去了。再來就是 炎夏了。

感情的風暴何不是如此?來了,過了,再來也不是那個人了。


個人理解,非正確理解:

首先,從直意上看,木心先生寫的應該是五月的風,此時的風再吹過來已經不是原來的了,跨越了時間,風帶來的塵埃啊,水汽啊,已經和最早的不是完全一致的了(當然風力可能都不一樣了)。

然後,個人聯想現在小說高頻典故忒修斯之船,被更換過的船和原來的船還是同一艘嗎類似。

再盲猜一下木心先生可能想表達的情感可能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就舉個栗子,假設我遇到一個漂亮妹妹,對她一見鍾情,看見她的第一眼我小鹿亂撞,並且深深記著她給我帶來的驚艷,我被她的氣質所迷倒,喜歡她的某些特質。但過了多年,我已有自己的愛情,自己的家庭,我再見這個姑娘可能就不再有當年的這種感覺了,因為我記憶中的姑娘和她已經是有區別的了,時間閱歷環境會改變一個人,她在變,我也再變,所以物是人非。

再舉個栗子,聯繫下我自己,我小的時候第一次吃我母親做的土豆泥(帶入別的也行),我覺得超級好吃,和我母親說要再吃,母親再做的時候卻木有了最早對那樣食物的口感了,然後過了這麼多年,我怎麼找也找不到那種味道,它只存在我的記憶中。(我們也可引入鄉愁,對某個人的懷念)都是這樣的。

從某種理科角度上(學藝不精,已經不記得在哪看過這種概念也記不太清是不是這個理解了,湊合看看),你所懷念的東西已經不是你這個時間點的,設此時此刻的你在坐標原點,你懷念的事物所在時間點在負半軸上,兩點不重合,不可關聯,過去的你,過去的事物從某種角度已經算死了(大概就這意思吧,學藝不精,有問題請指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