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你拿手菜的做法……

你也可以說說你對新手的建議

關於做菜的都可以(不限於某種菜,面、甜品、飲料……都可以)

感謝!


廚房中有一些不為人熟知的烹飪技巧,例如:

將剪開口的栗子放在微波中加熱一下,它的外殼就可以輕鬆去除;烤紅薯的中途捏一捏,紅薯會更加香甜。類似這樣的實用小技巧還有很多,它們都是大家在下廚中慢慢總結出來的。

今天,整理10個超實用的烹飪技巧,匯成一個集合帖,一定要收藏好哦!

1.如何做到煎魚魚皮不破?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咖啡窩-蘿蔔

? 黃魚洗凈,放入蔥姜蒜,少許鹽、生抽、料酒醃製10分鐘左右。

? 醃製後拿出來,一定要把魚皮用廚房紙巾擦乾。

? 入鍋前,在魚的兩面擦少許鹽 。

? 鍋在倒油前,先用生薑擦一下。鍋一定要燒熱,油冒煙。

? 魚放下去後不要用鏟子去動它,用手輕輕的晃動鍋,等魚身不再粘鍋,煎個一兩分鐘才能用鏟子去翻,之後一樣不要再用鏟子,不然魚容易斷或者破皮。

? 不再翻魚身的時候,上面的魚身怕不能入味,可以拿個長勺子,舀來湯汁淋在魚上,這個動作重複多次。

2.如何煮一碗綿滑白粥?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Oo石小糰oO

? 將淘洗乾淨的米用適量的清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充分吸收水分。

? 把泡好的大米瀝去水,接著放一小勺油拌勻。(可以是任何的油,橄欖油花生油都可以的)放油可以使米粒在下鍋的時候充分吸收周圍的熱水,更容易使米粒煮開花,同時白粥也會更棉滑。

? 鍋中燒水。沸騰後,加入拌好油的米粒。

? 繼續保持中大火的狀態,用勺子不斷的朝同一個方向攪拌。一開始攪拌的時候,米粒還是在中間部分打轉的。

? 攪拌到周圍的水已經變成米漿的顏色,同時米粒基本在整個鍋子中打轉的時候(大概要5-8分鐘),就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觀察米粒的狀態,會比下鍋的時候要大一圈。

? 然後轉小火,加蓋。大概悶4到5分鐘就非常軟爛了。蓋子虛掩著就行了,否則粥粥容易撲出來噠~

3.如何1分鐘剝臍橙?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白川四兩

? 臍橙兩頭各切一刀,勺子從果肉和皮想接的白色地方插進去,翹起來,剝下來了一片。

? 從剝下來的地方再插一勺子進去,翹起來,又剝下一塊來了。

? 然後繼續插繼續剝,全部剝完。

4.如何炒出Q彈蝦仁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小辭xiaoci

? 鮮蝦仁洗凈,從背部剖開,去除腸線,用水沖凈。

? 在蝦仁內放5克澱粉抓勻,再用清水沖凈,如此反覆三次,再用廚房紙擦乾蝦仁的水份。

? 在蝦仁內加鹽,胡椒粉醃製片刻入味,放入蛋清抓勻,最後放澱粉抓勻,再放冰箱冷藏一小時以上,即可使蝦仁在炒制後更彈牙。

5.如何煮餃子不破皮?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WUMI

? 鍋裏先放與餃子差不多高度的水,然後加鹽,溶解後在下餃子,能增加麵筋的韌性,餃子不會粘底粘皮。(要是自家包餃子,和麪時,往麵粉里加水還可以加進一個雞蛋,這樣和出來的麵糰有勁兒,包餃子不會破皮。)

? 水煮開後,加一碗涼水。等水再次煮沸,再加第二碗水。再等水開後,即可撈起餃子,盛盤。

6.如何3分鐘快速泡發黑木耳?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籟籟的博客

? 將幹黑木耳倒入保鮮盒中,注入溫水。

? 水量添加標準,以浸沒黑木耳為準,注意:水量添加不可太滿,留出保鮮盒1/5--2/5的空間,以便黑木耳漲發。

? 將保鮮盒蓋上盒蓋,將密封閥關閉。單手或雙手握住保鮮盒,上下、左右、正反,總之不論姿式、動作難看與否,力爭保持高頻率晃動保鮮盒,增大盒內黑木耳與溫水的接觸摩擦,分子運動使木耳迅速吸水膨脹。3分鐘即可。

7.淡奶油開封后如何保存?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小^◎^芳@

? 淡奶油揭開角後,用剪刀剪一小口(口小一點比較好哦)。網上介紹,先用蘸有酒精的海綿擦下盒子。

? 擠完要用的份量後,把盒子裏的空氣排空,再用酒精擦一下開口處。

? 用錫紙把口包好,我用了3層。

? 折幾下,用夾子夾好,放入冰箱,奶油不用時盡量不要搖晃,搖了容易變壞!

8.如何快速去雞腿骨?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榆木小花生

? 雞腿背部一刀剪到底,注意一定要是背部,就是把大塊肉的朝下。

? 輕輕的把骨肉相連的黏膜拉開,實在拉不開的就用剪到剪一下,基本上直接用手就可以了。

9.如何炒麵如何不粘鍋?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圓豬豬

? 炒麵要用的乾麵條一定要選不易煮爛的且煮制時間不宜過長。

? 煮麵時在鍋中加鹽和少許油可以防粘。

? 進行炒麵的步驟時要現在熱鍋中放一些油燒熱,將鍋子轉一圈讓油均勻的布滿鍋底(術語稱趟鍋)這樣炒的面纔不容易粘在鍋底。

10.如何快速搓湯圓且不粘連?

菜譜及圖片引用自下廚房站內用戶:羅宋氏廚房

? 糯米粉放入盆中,倒入適量的熱水用筷子攪拌成顆粒狀。用熱水和麪會很粘,熱水要多次少量慢慢加,攪拌成顆粒狀盆底略有乾粉即可,否則就會出現一會兒加粉一會兒加水的狀況。再用手揉成團。(糯米粉和水的比例大概是2:1的比例,熱水要分次少量的加,不能一下子全加進去)

? 取一團粉像我這樣用手勒成條狀。(其餘的麵糰放在盆中蓋上蓋子,要不時間一長就會幹裂)

? 放在案板上用雙手搓成小拇指粗的條狀。

? 用刀切成花生米大小的顆粒。(切時下刀要乾淨利落,不要來回鋸,不然會碎)

? 像這樣四個一搓,有能力就一次多搓幾個,搓時相互之間不打架就行。搓時不要用太大勁,勁大會碎,用掌心輕揉搓。如果嫌搓湯圓麻煩的話就將切好的小劑子放砧板上,直接在砧板上用手輕輕轉圈揉搓,這樣會更快,但沒有手搓的圓。

? 搓好全部湯圓放入碗中,不要擔心湯圓相互之間會粘連,熱水和麪不會粘的。

? 放入保鮮袋放冰箱冷凍室,隨喫隨取,不需要事先解凍。


關於烹飪器具

1、知道近年各種幸福感逼格廚具在貴乎風吹得很大,然而再貴再洋氣的廚具跟具體菜好不好喫沒有啥絕對因果關係,如非錢實在太多或者沒有逼格活不下去,不用在廚藝還不咋樣的時候上來就耗資巨大,實際上國產正規品牌的各類平價廚具完全夠用

2、鐵炒鍋需要養,養鍋方法在另一回答中寫過

如何養一口鐵鍋??

www.zhihu.com圖標

3、沒啥事兒別選不鏽鋼炒鍋(德系的還貴得要死),不適合wuli中國人,技巧稍差就各種糊鍋難刷

4、中式菜刀普遍刀面很大而且沉,手小的朋友如果拿不慣,完全不用勉強,改用七寸或者八寸的三德刀完全ok,壓蒜和姜並沒有什麼問題

5、片刀和剁骨刀各有各的用處,不要用片刀砍骨頭砍捲刃了再來怪刀不好,不想買剁骨刀就直接讓菜場老闆代為處理

6、日系廚刀很犀利但是也很難伺候,太精密的東西就難保養,找不對原來的刃線,自己也不好磨,不是天天要整刺身的話不建議購買

7、陶瓷刀也不是永久鋒利、完全不用磨的,而且自己在家也是磨不了,還一摔就碎,不推薦購買

8、超薄那種萌萌的菜板實在是雞肋玩意兒,切個菜搞不好能直接把菜板劃破,不建議購買

9、平常家用砧板,建議選PE菜板或者竹菜板。木菜板需要保養,上油啊加固啊各種的,挺麻煩的,買過一個墩子,保養慢了一步直接裂成三牙......

10、炒菜的鏟子選鏟面鏤空的煎鏟,出菜的時候順便可以瀝掉不少油


關於食材

1、有些時候不是你做菜方法不對所以不好喫,食材選錯或者食材本身品質不佳,也是菜難喫的重要原因

2、在各類電商發達的今天,不用過於相信長輩們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買菜一定比你買得好,雖然一般都更便宜點兒吧......自從開始電商渠道買菜後我買的菜都比我媽買的靠譜

3、山藥、土豆、紅薯、洋蔥等根莖類不用進冰箱,放在通風陰涼處即可,已經切開的,最好是拿水浸泡放在冰箱中防止變色

4、洋蔥跟土豆不要同時放在一起,會讓洋蔥快速變壞

5、小蔥買多了,可以像插花一樣泡水裡保存

6、蘋果獨立密封保存,否則它放出來的乙烯氣體會讓其他食材快速變熟變壞

7、夏秋季節的青菜蟲卵較多,用鹽水浸泡,讓蟲卵吸盤收縮脫落

8、芹菜去葉不用摘,用筷子均勻用力地抽打葉片即可

9、藕孔裏如果有污泥,可以用筷子穿進去邊沖邊洗,捅不出來的污泥可以沿著藕孔下刀切開泡水盆裏等污泥分解沉澱後再洗

10、用手剝筍費時費力,用刀在筍外殼上從頭到尾劃開一刀,然後刀根緊貼筍的根部,左手握住筍用力向左滾動旋轉就能一次剝去全部筍殼

11、去芋艿山藥皮之前,戴好手套或者在手上灑點醋,手沒那麼癢


關於安全事項

1、切菜之前菜板下面墊一塊專用布,防止菜板滑動以至於割到手

2、所謂的切菜護手器基本上沒用,別瞎買了

3、刀具鈍了要及時磨,買個磨刀器(三口)那種即可,快刀反而沒有鈍刀子危險

4、不要相信所謂中餐就得一把刀走天下的鬼話,沒那個技術還想指著啥都用一把刀來搞定,只會把自己弄得非死即傷,剁骨刀、凍肉刀、削皮刀、水果刀都有各自的使命

5、實在太害怕刀切到手,換用切菜神器也ok,做個飯而已,又不是考廚師證,不要壓力那麼大

6、把鍋往燃氣竈上擱之前擦擦鍋底,以免殘留的水把火澆滅了,緊接著燃氣報警器嗚嗚響

7、油鍋起火了立即關掉抽油煙機和燃氣竈以免火星嘣進去,看火勢大小決定鍋蓋撲滅、濕布蓋滅、倒進去大量蔬菜......實在太悲劇只能上滅火器了

8、切辣椒之前戴上一次性手套,防止辣手以及手摸到的其他地方遭殃,尤其是眼睛

9、微波爐不能加熱金屬、板栗、雞蛋、榛子、錫箔紙

10、廚房常備燙燒膏和創可貼,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預防萬一


關於食譜

1、很多人用下廚房APP,如果自己廚藝還不太好,最好選擇按評分從高到底排列,選大家都打分高的菜譜參考,一般不會難喫

2、有心的話還是更適合讀一下各個菜系的紙質經典菜譜,比UGC的各種眼花繚亂的菜譜要靠譜得多

3、王剛老師的視頻老少皆宜,他是四川廚師,but,需要注意的是,王剛老師是自貢富順人,更偏向於鹽幫菜(四川境內最辣的地段)的風格,喫不了太辣的同學可以按自己口味減辣椒分量

4、某些逼格美食視頻Up(你懂的),主要拍得美、看個爽,真要說做菜喫進嘴的,就別跟著做了

5、除了王剛,中餐的做菜教程視頻,推薦「味道」「林依輪-創食計」「cctv-天天飲食」(評論區的朋友提醒得對,「大師的菜」可以看一些經典菜品的淵源講解,具體實操技術性指導不是很好)

========

暫時想到這些,想到別的再更~


鹹鮮味



鹹鮮味是最簡單的味道。



新手愛做鹹鮮味,因為足夠簡單,加點鹽,最多再倒點醬油,菜餚味道就足夠了。我雖然愛做飯,但我的父母對這事情足夠敷衍,在我小的時候,印象中廚房裡就只有鹽、醬油兩種調料,可以說,我是喫著鹹鮮味長大的。

大師也愛做鹹鮮味,因為足夠高級的食材和做法,只能用這種最接近天然的味型來搭配:名貴的海鮮,蒸熟後淋上醬油就足夠鮮美;用老母雞、火腿、瑤柱食材小火慢燉出來的鮮湯,加一點點鹽就畫龍點睛了。

家常菜如果想喫得清淡一點,鹹鮮味也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新鮮的綠葉蔬菜,將蒜爆香,只需要再加入鹽,或者根據喜好加一點醬油,就十分鮮美了。

家常味

四川人太愛豆瓣醬了,無論是炒、燉、燒、蒸,都可以加豆瓣醬來做,所以在四川,家常味不僅僅是指家裡的味道,也是指使用了豆瓣醬來做的味道。

比如川菜名菜,也是四川人最愛的家常菜回鍋肉,以及麻婆豆腐、水煮牛肉、水煮魚等,都屬於家常味。

製作家常味,最重要的是炒豆瓣醬,用小火重油炒出豆瓣醬的香味和色澤。再添加原料同炒、同燒,菜餚被豆瓣醬賦予了醬鮮微辣的味道,幾乎無須其他調料,就可以是一道好菜。

其實同樣的道理,用其他地區的辣椒醬入菜,也能有相似的味道體驗,比如剁椒醬、蒜蓉辣椒醬之類。

魚香味

幾乎所有小孩子都喜歡魚香味,微辣中帶著酸甜,是令人著迷的味道。雖然是餐館裡常見的菜餚,但它的味道是相對比較複雜的。首先是泡辣椒,為菜餚提供鮮辣味,然後是蔥姜蒜末,大量的蔥姜蒜末提供了馥郁的香味,最後是用醬油、鹽、糖、醋調出來的味汁,略微的酸甜味使整體的味道更加柔和。

看似普通,實則是精妙的搭配。

荔枝味



這是宮保雞丁的味道,與魚香味同樣擁有略微的酸甜,彷彿是荔枝的味道,所以得名。宮保雞丁還有另外一種味道,煳辣味,是為把幹辣椒、花椒炒至微微發黑,有焦糊香味。這種發煳的辣味,和酸甜相結合,也十分精巧。

辣味

雖然家常味、魚香味裏都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在家好好喫:舉一反三的家常菜烹飪法

灰子

今天我做飯

¥9.99 會員免費


閑言碎語,以下:

1.蒸米飯的時候,如果換米的品種了,要注意用水量,不同米喫水多少是有較大差異的。

2.是不是有一句話叫橫切牛羊豎切豬,算是切肉的口訣。橫豎是指肉的紋理。

3.燉羊肉別先放蔥姜,會影響整體鮮味。

4.加了豆瓣醬的菜,雖然有鹹淡味兒,也要加一點點鹽,但要少加。

5.花椒要用好的,看顏色,聞味道,一般來說都能判斷出好賴。

6.新手如果是炒雞腿肉,最好去皮面油和膜,這樣味道和顏值會稍微好一些。

7.燉菜可以買點超市裡古龍或梅林的豬肉罐頭,代替豬肉,味道會驚艷到小白。

8.煮速凍餃子要用勺子背從近往遠推,不要用力攪和,開鍋就填兩勺涼水,如此3次應該熟了。

9.煮泡麵可以稍微加點陳醋,好喫。

10.煎蛋要用中小火,好控制。

11.嘗試顛鍋,從煎蛋翻面開始。

12.蝦背上有蝦線,可以用牙籤挑出來,蝦頭可以留著油煎一下,什麼都不用加,很好喫(前提是蝦新鮮,不新鮮勿食用)

13.炒青菜,尤其是手撕包菜,最後放鹽,快出鍋,否則水分出來,口感就不脆了。

14.豬油炒青菜,是最香的,橄欖油煎蛋,是最讓人喜愛的。味道和心理的雙重滿足。

15.鹽寧可放少,不能放多。

16.炒茄子和酸菜可多放油,吸油重。

有時間再更

17.鮮肉切片不好切,可以放在冰箱稍微冷卻一下再切。

18.新鮮的生蠔鮮中帶甘甜可沾檸檬汁與醬汁生食,而成包賣的蠣子肉就不具備這一資本。

19.貝類海鮮,熱水蒸煮後,如果依然是閉口的,那說明下鍋前就死了,禁食。

20.燉大骨頭、牛羊肉、雞爪等葷食前,需冷水下鍋煮沸,煮出雜質與血沫,清洗後再料理。

21.某同學說他爸是東北糊王,做鍋包肉、溜肉段等需要炸並掛澱粉的菜時,可用啤酒代替水與澱粉進行調糊,炸出的效果更酥軟。

22.燉菜中如需要加粉條,需提前將粉條先放置在溫水中泡20-30分鐘再下鍋,口感更彈軟。

23.家常燉鯉魚或草魚時,用啤酒代替水,再加少許五花肉薄片,香!

24.蒸蟹時,要將螃蟹肚子朝上放,減少膏黃流失,喫蟹時蟹心需剔除,但喫了也沒毒。

25.拌餡時不要因食材問題強行用料酒去腥,料酒過量不如不放。

26.拌餡時要順一個方向攪動餡料,讓餡料纖維拉扯到一起,纔不容易散亂。

27.炒飯最好用剩飯,但不是絕對,炒飯一定要用水分少不粘連的飯,是絕對。

28.中式菜品裏,用黑胡椒較少,白鬍椒較多,西式反之。

29.午餐肉,最美味的喫法是煎,午餐肉也不等於火腿腸。

30.喫火鍋要即下即食,不要一股腦下一盤,那就成了燉菜。

31.建議不要買超市現成的醃製好的牛排,第一:他醃製的口味不一定符合你的個人口味。第二:肉質不好的幾率較大,才會醃製起來。第三:好的牛肉就是要喫原味,黑胡椒足矣,頂多撒點鹽,為了儀式感。

32.如果方便,家裡最好準備2個菜板,一個肉案一個菜案,分開使用。

33.線漏在廚房中的作用,和鍋一樣不可缺失。

34.燉菜,尤其是要留湯的燉菜,盡量不要中途再添水,一次性加足。

35.西藍花和有機菜花不只是顏色上不同,西藍花更容易熟,有機菜花更堅挺!

36.蔥姜蒜香菜不僅是調味配料,完全可以當主食材,蔥爆羊肉、蔥爆肉、薑絲肉、烤大蒜等,沒有絕對的菜式,只有相對的口味。

37.日料並沒有比中餐更高端,只是中餐在你我身邊更常見,高端的中餐可以沒邊兒。

有時間再更

38.網上賣的熟凍的麵包蟹,運氣好的話,黃兒和肉都很足,蒸煮的辦法喫起來不鮮不腥,不香不臭,更適合用來做咖喱蟹、辣炒蟹。

39.炒菜時,澱粉勾芡需要將幹澱粉加水攪拌均勻後,沿著鍋邊撒一圈,不要從菜中間直接倒進去,否則鍋熱澱粉會提前凝結。

40.蒸魚的時候可以撒一些魚露,如果撒了魚露,就不要再加鹽。

41.炸東西時,不要用塑料勺子或筷子,搞不好會化掉,親測......

42.現在超市裡買的棒骨裏的骨髓,已經喫不出10年前的骨髓香了,遺憾。

43.豬蹄或者肉皮上有毛,可以用鐵勺在煤氣竈上加熱,然後把毛燙乾淨,適合新手,老手還有更多其他辦法。

44.蒸米飯的時候,在上面放幾片臘腸或臘肉,可以增添風味。

45.甜口為主的菜,大火收汁,快收幹前要控制火候,否則又幹又糊,味道和顏值都會大打折扣,最主要是糖糊鍋底,鍋難刷!!

46.對於廚房殺手,煎蛋是最好的選擇,容錯率很高,油少可以烙,油多可以炸,全熟可以喫,半熟味更佳,實在不行就記住,倒油後數40秒,雞蛋打破去殼放進去數30秒,就能喫了。

47.泡麵裏千萬別加辣條,難喫得頭皮發麻。

48.上班族帶飯盡量不要烹飪土豆或燉豆腐,放置時間長會「返生」,除非把土豆燉成泥。

49.老式鍋包肉是糖醋酸甜口兒(白醋哦),新式鍋包肉是番茄酸甜口兒,大學食堂鍋包肉一般是雞肉做的新式派,老式鍋包肉一定要有薑絲的!一定!一定!

50.陳醋分年頭,白醋分度數,酸度不一樣,所以換醋後也要注意做菜加醋的用量。

有時間再更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和美食相關的內容,可以關注「詹姆士的廚房」微信公眾號,超過700道簡單易操作的中西菜譜,這裡先推薦一款簡單又美味的豬肉河粉的做法:

我的偶像安東尼·波登非常喜歡喫街邊小喫,當他走到世界各地,第一件事情就是衝進市場,到各種路邊攤點當地的食物。所以接下來這道菜,是我看安東尼·波登在越南喫過的一道地道美味,也是他曾經津津樂道的一道菜,一起來看看它的味道有什麼迷人之處吧~

水晶碗、炒鍋、濾網、湯鍋

雞架 1副

豬大骨 1根

五花肉 16片

河粉 適量

魚露 適量

八角 2顆

老薑 1塊

桂皮 1根

丁香 3顆

小茴香 2匙

洋蔥 1顆

香菜 3株

綠豆芽 1杯

檸檬 1顆

九層塔 適量

泰式辣醬 適量

辣椒 2根

【1】切肉

將豬大骨及雞架切塊備用。

剔除雞架上多餘的油脂,可以讓熬出來的湯清爽不膩口。

【2】汆燙

將豬大骨和雞架放入開水中汆燙去腥。

不用擔心,骨頭不會因為汆燙時間過長而流失營養。

【3】做鹵料包

將桂皮、茴香、八角、丁香放入紗布袋做成鹵料包。

【4】切姜

老薑切片備用。

【5】熬湯

在高壓鍋中放入豬大骨、雞架、香菜梗、鹵料包、半顆洋蔥,等壓力閥起來後,轉小火熬2小時。

【6】切洋蔥

洋蔥切絲備用。

【7】切檸檬

檸檬切塊備用。

【8】切香菜

香菜葉切末備用。

【9】煮河粉

河粉入鍋煮熟後,快速撈入涼水中。

【10】煮配菜

將五花肉和豆芽入鍋煮熟。

【11】調味

在燉好的豬骨湯中加入糖、魚露調味。

【12】盛盤

將河粉、香菜末、洋蔥絲、九層塔放入盤中。

【13】盛盤

將煮好的五花肉,豆芽放入盤中。

【14】盛盤

淋上豬骨湯,再放上辣椒醬和檸檬即可。

喫的時候,將檸檬汁擠進去,喫下去帶著微微果酸的河粉,讓人感覺特別清爽。這樣一碗河粉,即便是在炎熱的越南街頭,喫著也不會有絲毫負擔。真的非常適合在「秋老虎」當道的現在喫!

豬肉河粉:「我長這個樣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