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說這部電影很好看,請問哪個版本更能體會到電影表達的意思?


我個人認為是粵語版

小時候看星爺電影,總是覺得喜劇之王是周星馳最爛的電影。

給人一種沉悶的喘不過氣的感覺

後來長大後看了粵語版,才發現我誤會了星爺

實際上這部片的風格,有點類似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和《墮落天使》,笑點沒有那麼密集,而是作為推進劇情的點綴。

整體基調其實是蠻文藝的。

問題是,石斑魚在搞笑上有點用力過猛了,本來星爺是很嚴肅地演一個滑稽的事,然後以喜襯悲。你石斑魚滑稽地演一個滑稽的事,給我感覺就是音畫不同步。

更關鍵地是——石斑魚還滑稽地演一個嚴肅地事!這就讓我不能忍了。

(其實他應該也是很努力了,奈何是太監音,我們本能反應這種人不能演感情線,他之前演也基本上是被ntr的苦主)

可以說《喜劇之王》其實非常不適合石斑魚來配音了。如果說笑點是糖,淚點是苦。星爺已經開始用苦味做菜,你石斑魚還在一個勁的放糖,你也不怕把觀眾溺死?

所以我認為,《喜劇之王》必須聽周星馳原聲。不單如此,《功夫》以後的作品也要聽粵語。

並不是貶低石斑魚,只是石斑魚已經不合適了。

事實上,石斑魚在周星馳早期作品裡面,還是不可缺少的。《逃學威龍》就不怎麼好笑,如果沒有石斑魚,確實不好看。然而在《唐伯虎點秋香》之後,星爺的功力已經不需要石斑魚了。

石斑魚還是有一套的,如果《美人魚》是他來配音,罵聲應該會小很多。

總的來說,早期星爺沒有掌握大權時候的電影,石斑魚幫他增加了喜劇效果。中期星爺掌握大權後(唐伯虎)石斑魚就有些多舊魚了,但是還跟得上。後期星爺的風格(大話西遊)開始改變,石斑魚已經完全跟不上了。

但是可惜現在,星爺的創造力似乎真的下降,如果國語版還是石斑魚來配音,還能補救一下。不過最後還是看粵語版吧。

利益相關:不懂粵語的南寧人,從小都看石斑魚配音。粵語不是古漢語,不要說我是裝原音黨的粵吹,OK?


當然是粵語更有味道 畢竟原版

星爺的電影一定要看粵語原版的,因為他的聲線非常迷人,低沉又有磁性,尤其講起粵語對白來非常流暢自然,感情充沛,不會一味地為了搞笑而故意滑稽搞怪,即使是早期的喜劇電影他也會非常誠懇認真的在講對白,很少有哈哈哈大笑,唐伯虎點秋香中那些所謂的大笑都是對於內心悽涼失望的掩飾,沒有石斑魚配音的膚淺,起伏較大的情感內心也未必需要忽高忽低咋咋呼呼的聲音來傳達。

現在的很多喜劇電影都給人一種隔靴撓癢的感覺,在使勁的咯吱你,想要拚命尋找笑穴,卻總是不得其法。觀眾也在很努力地去配合,想要尋找以往在看星爺電影時那種酣暢淋漓,一氣呵成的暢快感,卻常常失望而歸。拍電影和看電影的人都在努力去靠攏,想找些直白暢快的笑聲回來,卻發現越來越難。

現在只能將自己先沉浸在星爺流光溢彩的電影世界中,拭目以待期待有更優秀的電影作品出現!


懂粵語的說粵語很好看
聽得懂粵語的話 粵語好看 聽不懂的話 只能看國語的啦
國語版本是臺灣資深配音演員石班瑜的配音,看國語版的感覺是配音搭配星爺裡面誇張的表情動作,天衣無縫,其實主要還是這麼多年早已經習慣了石班瑜給星爺配音的緣故。粵語版我推薦你看完國語版再去看那又是另外一個感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